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145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硬度计使用说明.docx

硬度计使用说明

 

TH140里氏硬度计使用说明书

 

卷筒车间质检室

 

1结构特征

1.1.1硬度计

1.1.2主机

1.1.3D型冲击装置

2使用

2.1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

2.1.1试样表面的准备

试样表面的制备应符合下表中的有关要求表1

异型冲击装置

DC(D)/DL

D+15

C

G

E(需进口)

冲击能量

冲击体质量

11mJ

5.5g/7.2g

11mJ

7.8g

2.7mJ

3.0g

90mJ

20.0g

11mJ

5.5g

球头硬度:

球头直径:

球头材料:

1600HV

3MM

碳化钨

1600HV

3MM

碳化钨

1600HV

3MM

碳化钨

1600HV

5MM

碳化钨

5000HV

3MM

金刚石

冲击装置直径:

冲击装置长度:

冲击装置重量:

20mm

86(147)/75mm

50g

20mm

162mm

80g

20mm

141mm

75g

30mm

254mm

250g

20mm

155mm

80g

试件最大硬度

940HV

940HV

1000HV

650HB

1200HV

试件最小重量:

可直接测量

需稳定支撑

需密实耦合

﹥5kg

2~5kg

0.05~2kg

﹥5kg

2~5kg

0.05~2kg

﹥1.5kg

0.5~1.5kg

0.02~0.5kg

﹥5kg

5~15kg

0.5~5kg

﹥5kg

2~5kg

0.05~2kg

试件最小厚度密实耦合

硬化层最小深度

5mm

≧0.8mm

5mm

≧0.8mm

1mm

≧0.2mm

10mm

≧1.2mm

5mm

≧0.8mm

球头压痕尺寸

硬度

300HV

压痕直径

压痕深度

0.54mm

24um

0.54mm

24um

0.38mm

12um

1.03mm

53um

0.54mm

24um

硬度

600HV

压痕直径

压痕深度

0.54mm

17um

0.54mm

17um

0.32mm

8um

0.90mm

41um

0.54mm

17um

硬度

800HV

压痕直径

压痕深度

0.35mm

10um

0.35mm

10um

0.35mm

7um

--

--

0.35mm

10um

冲击装置适用范围

DC型测量孔或圆柱筒内;DL型测量细长窄槽或孔

D+15型测量沟槽或凹入的表面

C型测量小轻薄部件及表面硬化层

G型测量大厚重及表面较粗糙的铸锻件

E型测量硬度极高材料

•在制备试样表面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由于过热、冷加工等对试样表面硬度的影响。

•被测表面过于粗糙,则会引起测量误差。

因此,试样的被测表面必须露出金属光泽,并且平整、光滑、不得有油污。

•曲面:

试样的试验面最好是平面。

当被测表面曲率半径R小于30mm(D、DC、D+15、C、E、DL型冲击装置)和小于50mm(G型冲击装置)的试样在测试时应使用小支承环或异型支承环(见下图)。

•试样的支承

—对重型试样,不需要支承;

—对中型试样,必须置于平坦、坚固的平面上,试样必须绝对平稳置放,不得有任何晃动;

•试样应有足够的厚度,试样最小厚度应符合表1规定。

•对有具有表面硬化层的试样,硬化层深度应符合表1规定。

•耦合

—对轻型试样,必须与坚固的支承体紧密耦合,两耦合表面必须平整、光滑、耦合剂用量不要太多,

测试方向必须垂直于耦合平面;

—当试样为大面积板材、长杆、弯曲件时,即使重量、厚度较大仍可能引起试件变形和失稳,导致测试值不准,故应在测试点的背面加固或支承。

•试样本身磁性应小于30高斯

2.1.2仪器系统设置

在主显示界面【菜单】键进入主菜单

测量条件设置

打印功能

存储管理器

↓系统设置

按【▲】【▼】键将光标移到【系统设置】上。

按【确认】键进入【系统设置】菜单。

 

自动存储:

自动打印:

剔除粗大误差:

自动传输数据:

按键声音:

警示声音:

液晶亮度设置

时间日期设置

按【▲】【▼】键将光标移到要设定的项目。

按【确认】键直接更改或进入相应的更改界面。

按【退出】键返回

【自动存储】、【自动打印】、【剔除粗大误差】、【自动传输数据】、【按键声音】、【警示声音】都可以用【确认】键选择【开】或【关】。

【自动存储】设为【开】时,可以在测量完成显示平均值后自动存储当前组数据。

【自动打印】设为【开】时,可以在测量完成显示平均值后自动打印当前数值。

【剔除粗大误差】设为【开】时,可以在完成设定的平均次数或按【平均】键提前结束时按照3ó准则自动剔除粗大误差。

如果有数据被剔除,需要补充测量以达到设定次数。

【自动传输数据】设为【开】时,可以在测量完成显示平均值后以为本方式将当前组数据从RS232口送出。

【按键声音】设为【开】时,每次按键时,蜂鸣器都会短鸣一声。

【警示声音】设为【开】时,在测量值超出公差限、删除数据等情况下蜂鸣器都会长鸣一声。

液晶亮度设置

按【▲】增加亮度

按【▼】降低亮度

按【▲】键增加亮度。

按【▼】键降低亮度。

按【确认】键完成更改。

按【退出】键取消更改。

时间日期设置

12/12/200810:

52

进入此界面时,会将当前时间日期显示在屏幕上,日期的格式为“月/日/年”。

按数字键输入数值,光标会自动自左向右循环移动。

按【确认】键完成更改,将当前时间日期修改为所设时间日期。

按【退出】键取消更改。

2.1.3仪器测量条件设置

在主显示界面按【菜单】键进入主菜单。

测量条件设置

打印功能

存储管理器

↓系统设置

按【确认】键进入【测量条件设置】菜单。

 

冲击方向

平均次数

材料

硬度制

公差限

硬度/强度:

硬度

按【▲】【▼】键移动光标至欲设的条件,按【确认】键。

注:

1.当【硬度/强度】设为【强度】时,显而易见,不能再选择硬度制,

所以移动光标时光标会从【硬度制】选项跳过。

2.仅D/DC型冲击装置有强度测量功能,所以,当使用其它冲击装置时,光

标不能移到【硬度/强度】选项上。

3.菜单下部左侧的符号↓表示此菜单还未结束,按【▼】键可以继续向下翻看,菜单上部左侧的符号↑表示此菜单上部还有内容,按【▲】键可以继续向上翻看。

冲击方向

↓↙←↖↑

按【←】【→】键移动光标至欲设定的冲击方向。

按【确认】键完成更改。

按【退出】键取消更改。

平均次数

03

可以在1~32次范围内修改平均次数。

按数字键输入数值,光标会自动向右循环移动。

按【确认】键完成更改。

按【退出】键取消更改。

【硬度/强度】设为硬度时会显示以下可选材料:

钢和铸钢

合金工具钢

不锈钢

灰铸铁

球墨铸铁

铸铝合金

铜锌合金

铜锡合金

纯铜

锻钢

按【▲】【▼】键移动光标到要设定的材料。

按【确认】键完成更改。

按【退出】键取消更改。

注:

1.更改材料设置后,硬度制设置自动恢复为HL。

2.选择硬度制前请先选择材料。

3.菜单下部左侧的符号↓表示此菜单还未结束,按【▼】键可以继续向下翻看,

菜单上部左侧的符号↑表示此菜单上部还有内容,按【▲】键可以继续向上翻看。

 

【硬度/强度】设为强度时会显示以下可选材料:

低碳钢

高碳钢

铬钢

铬钒钢

铬镍钢

铬钼钢

铬镍钼钢

铬锰硅钢

超高强度钢

不锈钢

按【▲】【▼】键移动光标到要设定的材料。

按【确认】键完成更改。

按【退出】键取消更改。

注:

1.更改材料设置后,硬度制设置自动恢复为HL。

2.选择硬度制前请先选择材料。

3.菜单下部左侧的符号↓表示此菜单还未结束,按【▼】键可以继续向下翻看,

菜单上部左侧的符号↑表示此菜单上部还有内容,按【▲】键可以继续向上翻看。

 

当前材料的硬度制

HVHBHRCHSHRB

HRAHL

按【←】【→】或【↑】【↓】键移动光标到要设定的硬度制。

按【确认】键完成更改。

按【退出】键取消更改。

注:

1.这里仅显示当前选定的冲击装置和材料可以转换的硬度制,不能转换的

硬度制不显示。

2.选择硬度制前请先选择材料。

3.更改材料设置后,硬度制设置自动恢复为HL。

公差限

下限上限

01700960

按数字键输入数值,光标会自动向右循环移动。

按【确认】键完成更改。

按【退出】键取消更改。

注:

1.如果设定超出测量范围,会提醒您重新设置。

2.所设下限大于上限则自动对换。

↑材料

硬度制

公差限

硬度/强度:

硬度

按【确认】键进行【硬度/强度】的选择,光标处显示会在硬度、强度间切换。

注:

1.只有D型和DC型冲击装置有强度测量功能,如果冲击装置不是D型或

DC型,此项设置只能为【硬度】。

 

2.2测量

•测量前可先用随机硬度块对仪器进行检验,其示值误差及重复性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

表2

序号

冲击装置类型

标准里氏硬度块硬度值

示值误差

示值重复性

1

D

760±30HLD

530±40HLD

±6HLD

±10HLD

6HLD

10HLD

2

DC

760±30HLDC

530±40HLDC

±6HLDC

±10HLDC

6HLD

10HLD

3

DL

878±30HLDL

736±40HLDL

±12HLDL

12HLDL

4

D+15

766±30HLD+15

544±40HLD+15

±12HLD+15

12HLD+15

5

G

590±40HLG

500±40HLG

±12HLG

12HLG

6

E

725±30HLE

508±40HLE

±12HLE

12HLE

7

C

822±30HLC

590±40HLC

±12HLC

12HLC

注:

随机硬度块的数值是用标定过的里氏硬度计,在其上垂直向下测定5次,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随机硬度块的硬度值。

如该值超标,可以用用户校准功能进行校准。

2.2.1打印纸和打印机

•向前下方推动打印仓盖,并取下。

装上打印纸后,将打印纸端部插入打印机进纸口,按【走纸】键,直至打印纸端部穿出打印机并突出外壳,再装上打印仓盖。

•不要打印机时,可扳起支架,将其卸下,注意用力要均匀,方向要正确,以免损坏壳体。

为使用方便,拆下打印机后,还可将支架插板和支架装上。

为保证打印机连接口工作可靠,避免磕碰和灰尘进入,拆下打印机后应装上主机堵塞。

•重新使用打印机时,按相反顺序操作。

•更换色带:

先拆下打印机,旋下螺钉,打开打印机上盖,更换色带后应按色带上的的箭头指示方向旋动旋钮。

拉紧色带。

2.2.2启动

•将冲击装置插头插入位于仪器右侧的冲击装置口。

•按【开/关】键,此时电源接通,仪器进入测量状态。

2.2.3加载

•向下推动加载套锁住冲击体;对于DC型冲击装置,则可将加载杆吸于试验表面,将DC型冲击装置插入加载杆,直到停止位置为止,此时就完成了加载。

•将冲击装置支承环紧压在试样表面上,冲击方向应与试验面垂直;

2.2.4测量

•按动冲击装置上部的释放按钮,进行测试。

此时要求试样、冲击装置、操作者均稳定,并且作用力方向应通过冲击装置轴线。

用手指轻轻按动上部的释放按钮。

•试样的每个测量部位一般进行五次试验。

数据分散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5HL。

•任意两压痕之间距离或任一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冲击装置类型

两压痕中心间距离

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

不小于

不小于

D、DC

3

5

DL

3

5

D+15

3

5

G

4

8

E

3

5

C

2

4

•对于特定材料,欲将里氏硬度值较准确地换算为其它硬度值,必须做对比试验以得到相应换算关系。

方法是:

用检定合格的里氏硬度计和相应的硬度计分别在同一试样上进行试验,对于每一个硬度值,在三个以上需要换算的硬度压痕周围均匀分布地各测定五点里氏硬度值,用里氏硬度平均值和相应硬度平均值分别作为对应值,做出硬度对比曲线。

对比曲线至少应包括三组对应的数据。

2.2.5读取测量值。

2.2.6打印输出结果

2.2.7按【开/关】键关机。

2.2.8试验结果处理

用五个有效试验点的平均值作为一个里氏硬度试验数据。

2.2.9试验结果表示方法

•在里氏硬度符号HL前示出硬度数值,在HL后面示出冲击装置类型。

例如用D型冲击装置测定的里氏硬度值为:

700。

•对于用里氏硬度换算的其它硬度,应在里氏硬度符号之前附以相应的硬度符号。

例如400HVHLD表示用D型冲击装置测定的里氏硬度换算的维氏硬度值为:

400。

注:

不同冲击装置类型测得的HL值不同,例如700HLD≠700HLC。

3特别提示

•更换冲击装置一定要在关机的状态进行,否则无法自动识别冲击装置类型,还有可能造成仪器电路板的损坏。

•硬度计的工作条件:

环境温度:

0℃;相对湿度≤90%;周围环境无振动、无强烈磁场、无腐蚀性介质及严重粉尘。

•正常情况下,在未达到设定的【冲击次数】时不能打印和存储当前的测量值。

如果此时希望打印和存储,可以先按【平均】键提前结束测量再打印。

•按【平均】键提前结束测量时,【系统设置】菜单中的【自动存储】、【自动打印】、【自动传输数据】等功能均不起作用。

•只有D型和DC型冲击装置有强度的测量功能,所以使用其它类型的冲击装置时,将无法修改【硬度/强度】设置,如果用D/DC型冲击装置设为【强度】后,又更换为其它冲击装置,【硬度/强度】设置会自动修改为【硬度】。

•当设定为【强度】测量时,将不能设置硬度制(光标会从【硬度制】上跳过)。

•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转换成所有硬度制,更改材料后硬度制会自动回复为里氏HL。

所以设置测量条件时要先设置【材料】,再设置【硬度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