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11538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考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研报告(最终稿)Word格式.doc

培育出了以许振超为代表的金牌团队,码头工人实现了从养家糊口到挺起工人阶级脊梁的大跨越;

缔造科学发展模式,实现了从默默无闻到全国重大典型的大跨越,做到了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发展后劲和竞争实力越来越强,职工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好。

2010年,青岛港实现吞吐量35012万吨,同比增长11%,集装箱完成120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7%,用全国沿海港口1.3%的码头岸线实现了6.9%的吞吐量,荣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和中国企业效益200佳。

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和港口总资产均比“十五”翻了一番。

“十一五”期间,青岛港累计完成吞吐量14.5亿吨,完成集装箱4945万标准箱,上缴国家税费106亿元,为国家创造了131亿元优良资产和1700多亿元的海关入库收入来源,连续7年保持上缴地税青岛市第一,连续3年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占青岛市的一半以上。

自1995年以来,青岛港一直是全国交通系统的典型和全国港口行业唯一的示范“窗口”,荣获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首届全国质量管理奖、首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首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节能环保最佳企业、全国文明单位、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爱心捐助奖等上百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培养出了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农民工的先进代表徐万年、皮进军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青岛港的发展得到了中央省市部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多次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企业重大典型。

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以及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贺国强对青岛港的发展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厚重期望。

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刚、王乐泉、王兆国、刘云山、李源潮、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薄熙来等亲临视察、亲切接见、亲笔批示。

2007年7月15日,中宣部、全总、交通部、省市委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青岛港科学发展模式高层研讨会”,一致认为:

“青岛港成功地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模式——青岛港模式”。

㈡青岛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案例及特色

通过调研分析,青岛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先进做法和管理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企业文化

青岛港始终坚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乡土文化和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高目标、高起点地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信念和文化保证。

案例1:

青岛港以培育企业精神为切入点,牢固树立了“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营造平安和谐幸福家园”的共同愿景,培育了“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奉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的“三个一代人”精神,始终牢记“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的“三大使命”,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正如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所说:

“青岛港是国企,就要当好共和国的长子,祖国母亲的孝子,就要创出世界一流的业绩,为国企争光,为民族争气,为国家多做贡献。

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青岛港的今天。

青岛港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永远报党恩。

”青岛港集团办公楼前矗立着一座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塑像,并通过集团网站、显著标语等多种方式对企业精神进行广泛宣传,使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来源于实地观察和《常德传论国企》

青岛港多年来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同时强调,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是关键、带头是关键,大力提倡以“一心为民、造福职工”为核心的领导干部的“六种风气”,通过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和对员工的严管厚爱实现企业与员工的情感融合,赢得员工对领导干部、对企业的真情回应。

案例2:

从1989年至今,青岛港连续23年开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劳动调研。

集团的机关人员每年在严寒酷暑中,深入六大装卸公司作业现场,与一线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上三班、干装卸、出大力、流大汗,深入基层体民情、察民意、解难题,历练作风,永葆本色。

常德传主席、总裁每次都带头冲在最前线,以“我是一名装卸工”的姿态与一线工人一起挥汗大干,经常刚出差回来就直奔生产一线。

干群肩并肩、心连心,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极大地增强了港口向心力和凝聚力。

——来源于文献查阅和会议座谈

2.关于民主管理

青岛港始终坚持“善待员工、关心员工、理解员工、依靠员工”的原则,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以“职工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视职工为企业的主人,让职工当家作主。

案例3:

在青岛港,凡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决策,都事先征求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并逐渐形成并坚持了每年两次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领导、员工接待日、队务管理十公开、民主恳谈问答会、职工满意度调查等20多种民主管理方式,了解员工的需求,听取员工的建议,畅通了职工参与港口建设发展的“绿色通道”。

通过开展“我为港口献一计”、“金点子”等一系列活动,鼓励职工建言献策。

广大职工每年奉献“金点子”多达一万余条,集团对此高度重视,不仅专题研究,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抓紧落实,而且每季度组织一次职工“金点子”评比奖励,提高员工参与港口建设的积极性。

青岛港充分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全面实施公开透明化管理,方便职工自主了解各方面信息的同时,主动接受职工监督。

案例4:

在青岛港,每个基层队均专门设置了“民主公开栏”,按月张榜公示目标任务、收入分配、安全生产、人事管理、政策制度、福利待遇、劳动保护、考勤、奖罚、物品使用等详细内容,做到“职工最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实现“零距离民主”。

——来源于实地观察

青岛港将各级领导干部置于员工的监督之下,坚持重视民意、依靠群众,对民主管理进行大胆创新。

案例5:

青岛港逐步形成并有效实施了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廉政行风监督员检查制度、员工代表上岗巡视、咨询对话制度、领导干部建立联系点制度、“十公开”制度等。

在领导干部的任用和管理方面,采取民主测评、谈心谈话等方式听取员工意见,员工满意度高的就放手使用,群众意见较大的就交流调整,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领导干部与广大员工的密切联系。

——来源于文献查阅

3.关于人才培养

企业兴衰,人才为本。

青岛港始终坚持“资金可以引进,技术可以引进,管理可以引进,而大批具有现代技能、高素质的劳动者,只有靠自己培养”的理念,坚持“只要肯学肯干,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观,高度重视职工的培养和发展,以人的潜能开发为动力,以资源挖潜和深度开发为模式,着力搭建职工成长平台,时时处处把提高人的素质当成一个根本问题来抓,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营造有知识光荣、有文化光荣的良好氛围。

案例6:

青岛港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港口,争做知识型员工”的岗位“五学”活动,坚持学政治、学业务、学技术、学文化、学实践,提倡“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

练什么、精什么”。

集团每年都投入上千万元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即发展好一个人才培训中心、建好10个科技创新基地、办好100个职工图书室和学习之家、用好1000个职工学习园地。

集团投资5亿元建立了自己的员工教育培训中心“港湾学院”,学院占地面积1045亩,拥有技术设备先进的124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及以青岛港为龙头的230个校外实训基地。

港湾学院作为人才的培养输出机构,源源不断地为青岛港输出专业性强的新生代力量,为青岛港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青岛港的每个基层班组都成立了自己的学习培训室,供职工自主学习和进行模拟操作培训。

通过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集团有中心、公司有基地、队里有阵地、班组有园地”的全员培训格局。

——来源于文献查阅和实地观察

以培养爱党报国、爱岗敬业的人才队伍为目标,青岛港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分类培训,并建立了职工“2、1、1”带薪学习培训制度。

对集团领导和集团管领导干部进行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培训;

对科队长、两级机关管理人员,举办工商管理中级研修班;

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岗位培训、职称资格考试和考工晋级。

案例7:

青岛港年年组织全员脱产大培训、操作技术大比武和技术工人考工晋级,特别是2009年以来,坚持保教、管用、跟踪的原则,举办了5期142名集团管领导干部参加的、为期3个月的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

举办了842名集团科队级领导干部参加的为期15天的中级研修班;

2010年分9期举办了1643名两级机关管理人员参加的、每期7天的脱产专业研修班。

2011年1月2日开始,进行覆盖全港的重点学员工大培训。

在青岛港,职工的学习培训结果、资质证书获取情况与其收入水平直接挂钩,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鼓励员工自动自发学习。

青岛港通过展开全方位、多途径的全员大培训,践行“人才强港”的理念,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操作水平。

青岛港员工队伍结构已由过去77%的职工、12000多人只有初中以下学历,变为现在的以5000多名拥有各类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6000多名高级技术工人为主体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4.关于激励机制

青岛港大力弘扬“德为重、信得过、靠得住、能干事”的选人观,一直奉行“只以能力论英雄、谁干得好就叫谁干”的用人观,着力搭建人才发展的大舞台。

青岛港选人用人坚持“五不唯”原则,即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年龄,唯才是举,唯才是用,无论文武,无论男女,只用肯学肯干,都能创造自己的天地。

青岛港通过健全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市场化的人才流动机制,把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优秀知识分子、优秀工人、优秀农民工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去锻炼和发展。

案例8:

青岛港西联分公司党委书记徐万年,一个沂南贫寒农家的儿子。

他18岁出门闯荡,全家凑不出5元钱为他送行。

他走南闯北吃尽苦头,却挣不够为母亲做白内障手术的费用。

1990年他来到青岛港,靠苦干实干创造了火车装车最高纪录,被命名为“万年速装”。

这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民工,于2007年当上了中国沿海港口第一个农民工副经理,在2010年成为了中国沿海港口第一个农民工党委书记。

“在青岛港,谁能干谁干。

”徐万年说。

青岛港每年坚持从党员、干部和职工中选树一批先进典型,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弘扬正气,树立先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浓厚氛围。

公司广泛组织开展劳动竞赛,鼓励和支持员工自主创新,钻研技术,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以许振超为代表的职工贴心人、行业专家、员工品牌、优秀科技人才等5700多名先进个人和1800多个绝活儿,其中集装箱装卸“振超效率”8次、铁矿石接卸“孙波效率”15次刷新世界纪录。

案例9:

为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激励员工学技术、练本领,创造更多的绝活,集团坚持以员工名字对有关品牌进行命名,目前全集团和基层公司两级先后命名了30名“行业专家”和290多个“员工品牌”。

青岛港员工赵显新在集装箱桥吊操作中,操作吊具从四十多米高空急速下行,停钩、颠钩一气呵成,准确到位,一钩即准,并能在1分30秒内将固定在桥吊吊具上的钢筋插入地面上的矿泉水瓶口中,毫厘不差,堪比穿针引线,就命名为“显新穿针”。

前港公司的李义明在抓斗卸船机钢丝绳梨型套制作中,潜心研究,大胆创新,通过反复摸索、试验,先后制作了合丝转轮、异型钢针等多项专用工具,在钢丝清洁过程中用烘烤法代替酸洗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梨型套制作工艺规范,每个节约费用2000美元,工效提高10倍,就命名该品牌为“义明千钧”。

目前,青岛港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树立员工品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5.关于特殊群体

⑴农民工

青岛港全体职工约24000人,其中近三分之一为农民工。

青岛港对农民工与正式合同工平等对待,实行岗位与薪酬一致、技能与津贴一致、贡献与奖励一致,始终关注和重视农民工的成长与发展,保障农民工和正式员工一样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案例10:

在青岛港,农民工与正式职工一样,一个单子发钱,一个食堂吃饭,一样评职称,一样拿大奖,同工同酬,一视同仁。

他们通过参加脱产大培训,系统地学习港口的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和技能;

他们能通过自身努力成长为产业工人、转为正式职工、逐步走上管理岗位。

目前,青岛港的7300多名农民工在港口各个岗位挑起了大梁,其中1032人被录取为合同制工人,有540多人担任了班长、副班长,37人担任了队长、副队长,有6人被集团授予品牌员工,1人担任了公司党委书记。

其中,农民工的杰出代表皮进军带领400多人的队伍,三次打破世界记录,开展了62项创新,成为“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

青岛港始终视农民工为“亲兄弟”,人格上平等尊重,生活上关心照顾,倾听农民工的心声,了解农民工的需求,切实解决农民工的难题。

案例11:

农民工子女上学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为此,青岛港积极与当地小学联系沟通,主动为学校排忧解难。

学校专门为青岛港的农民工子女开了两个班,96个农民工子弟都能在当地最好的实验小学上学。

为了让农民工安心工作,减轻思乡之苦,集团专门为农民工安装了免费电话,打造“亲情话吧”,为农民工架起了一个和家人沟通的桥梁。

为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保障他们的家庭幸福,农民工的配偶也有机会到港口工作,目前已有300多名农民工的爱人在青岛港二、三线务工,有幸成为双职工。

此外,2007年集团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民工队伍建设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农民工管理工作的决定》;

保障了农民工在工资薪酬、五险一金、带薪休假、健康查体、技术评级、成长晋升、培训学习、子女入学、户口转移等方面的权益,被农民工称为“黄金18条规定”。

——来源于会议座谈和实地观察

在青岛港,农民工有地位、有作为、有奔头,地位和生活实现了质的飞跃。

他们奋发图强,朝气蓬勃,实现了由技能匮乏到又红又专、由挣钱吃饭到实现价值、由短期务工到当家作主、由普通打工者到新时期产业工人的“四个根本性转变”。

⑵老同志

“老人安,港口安;

老人好,港口好”,青岛港把离退休老同志视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不忘他们为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港口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不忘他们是未富先老的一代人,对待离退休职工就像自己的父母,悉心关照他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身体健康。

案例12:

“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逢年过节发大礼,亲自送到老人家”,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青岛港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优良传统。

在青岛港退休的老同志,每年跟着在岗职工一起长退休工资,每年还额外享有敬老补贴,福寿补贴等。

“十一五”期间的五年来,青岛港投入12734万元,为老同志发放敬老补贴,宁可在岗员工少长工资,也要优先保证敬老补贴足额到位。

在为老工作上,青岛港建立了“五必访”工作制度(患病住院必访、孤寡老人必访、重大节日必访、特殊困难必访、异地安置必访)和年度健康查体制度。

大年初一,常德传总裁亲自带队走访老领导、老职工、老劳模,检查“五必访”落实情况。

每年国庆节、仲秋节前后,集团专门发请柬,邀请老领导、老劳模、老党员、老工人代表100余人来港团聚,共话亲情,共庆佳节,共商港口改革发展大计。

同时,青岛港还建立了老年大学,并定期组织开展老同志运动会等各类活动丰富老同志的退休生活,使青岛港4000多名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⑶女职工

青岛港现有女职工4886人,其中女农民工560人。

在青岛港,女职工不仅有地位、有关爱,更有作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拥有和男职工一样的成长条件和发展机遇。

案例13:

青岛港的女职工只要干得好、干出成效,就能被提拔重用走上领导岗位,一大批女干部在集团重要管理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例如:

女财务部长、人事部长、党办主任、监审部长、阜外医院院长、港湾学院院长等。

集团的女干部比例达到17%,在沿海港区是最高的,充分体现集团对广大女职工的信任和培养。

青岛港不仅重视女职工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也注重生活上的关心照顾、情感上的沟通交流。

案例14:

青岛港工会副主席、青岛市三八红旗手刘玉萍说:

“在青岛港,女职工总会受到社会的特别羡慕。

每年“三八节”,她们都是青岛港最尊贵的客人。

不论多忙,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都会在百忙中向全港女职工表达祝福和慰问,为女职工发奖金。

即使远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也仍然不忘发来亲切的问候”

6.关于领导班子建设

企业好不好,关键看领导。

青岛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得到国家的认可,得到职工的拥护,建立和谐融洽的劳动关系,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生、共进和共赢,其领导人发挥了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

作为一个企业家,常德传同志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管理经验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有机融合,成功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模式——青岛港模式。

案例15:

常德传,现任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是青岛港的“一把手”。

1968年从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毕业后,到青岛港从事一线装卸工作,至今在青岛港工作已达43年。

曾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首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全国首届“创业企业家”、首届十佳“中国杰出质量人”、全国质量管理突出贡献者、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亚太最具创造力的华裔领袖、新世纪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改革开放30年十大基业长青人物等荣誉称号。

几十年来,常德传把自己完全融汇到了港口事业中,把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都奉献给了青岛港,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都溶于到了青岛港。

“我们青岛港是一个大家庭,我是这个家里的长子,就要带领兄弟姐妹干好两件事:

一是干事创业。

把港口的事干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是领着职工过好日子。

青岛港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大学校,要让职工素质越来越高,职工生活越来越红火。

”常德传这样定位。

领导班子建设史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青岛港坚持创建以“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领导班子,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不放松,要求青岛港全体干部队伍定好位,负好责,树好风气,树好“五种精神”。

第一,要“一心为民,造福职工”;

第二,要有一身正气的胸怀;

第三,要有无私无畏的胆识;

第四,要有无怨无悔的胆识;

第五,要有真抓实干的精神。

7.关于成果共享

青岛港注重以人为本,始终坚持企业发展共建共享的理念,始终坚持“职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将“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更要与职工共享”落到实处。

广大职工不仅是港口发展的创造者,更成为港口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案例16:

23年来,青岛港连续33次给职工涨工资,并且增资坚持向装卸一线倾斜、向科技人员倾斜。

目前,装卸工人的收入是十年前的3倍,农民工的收入是十年前的3.5倍。

“十一五”期间,青岛港24000多名职工,按照15%的比例,年年长工资,职工收入实现了翻番增长。

五年里,青岛港用资2.6亿元为员工发放各类大奖,用资9100多万元为员工赠送各类大礼,投入1.37亿元为广大员工发放高标准取暖补助,投入1.27亿元发放敬老补贴,投入813万元赠送162790个生日蛋糕。

五年里,职工查体从单一查体,拓展为防、查、治一条龙服务。

5年共投入3813万元,对91283人次进行体检。

同时,2010年以来,港口投入数千万元,逐步提高职工的就餐标准,达到“膳食合理搭配齐,荤素粗细酸咸宜,均衡摄入系统数,健康生活菜鱼鸡”的餐饮水准,加强“五个文明”管理,确保职工“吃得卫生、吃得饱、吃得好”。

青岛港职工的生命质量、健康状况、医疗保障逐年提高,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领导干部的办公楼却十多年未曾装修装饰,依然保持着最简单朴素的状态。

——来源于文献查阅、会议座谈和实地观察

就业时最大的民生。

在历次改革中,青岛港始终把岗位看作职工的“命根子”,通过业务培训、重金造岗,使包括农民工在内的24000多名职工人人有岗位、人人有活干、人人创效益。

即使面对亚洲经济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也坚持对职工承诺“只要愿意干好好干,就决不撒手不管”,并提出“谁让职工下岗,就让谁先下岗”,先后转岗分流上万人,从未将一名职工推向社会,使企业和员工成为牢固的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总结:

“青岛港20多年来能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港口发展成为世界第七大港,根本原因就是一条: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以人为先。

职工的心,企业的根。

只有企业牢牢把职工当主人,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青岛港构建和谐企业的先进经验,归根结底就是围绕一个字“人”做文章。

在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指导下,青岛港在“发展方针、职工素质、激励机制、人文关怀”四个方面下足功夫,全力打造亲情浓浓的和谐大家庭:

始终坚持“依靠”方针,创造企业发展与职工当家作主的和谐条件;

强化素质提升,搭建企业发展与职工素质提升的和谐平台;

健全激励机制,营造港口发展与职工成长成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