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190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历分析集大全.docx

病历分析集大全

二、病例分析:

(50分)2.26+

男性,59岁,因非劳力性心前区钝痛,向左臂放射,伴大汗,轻度恶心入院。

患者近2年中类似症状间断发作,持续20分钟左右,通常由劳累诱发,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自上月以来,发作较为频繁,有时出现在休息时,最近48小时在休息或轻微体力活动时有几次胸痛发作。

体检:

BP160/100mmHgHR80次/分,律齐,余未见异常。

心电图:

发作时: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V1-3ST段抬高,T波倒置

发作后:

V1-3ST-T恢复正常,室早消失

问题:

1、诊断及诊断依据(22.5分)

2、鉴别诊断(7.5分)

3、进一步检查及治疗(20分)

二、病例分析:

(50分)

1、诊断(10分)及诊断依据(12.5分)

(1)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或变异型心绞痛

心脏不大、偶发早博

窦性心律,心功能II级

(2)高血压病,(极高危组)

依据:

(1)反复心前区疼痛,持续20分钟,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劳累、休息均有发作,近48小时仍有发作。

(2)ST段抬高(发作时)

(3)高血压中度升高

2、鉴别诊断(7.5分):

1、急性心肌梗死

2、肺梗塞

3、急腹症

3、治疗(10分):

(1)抗血小板、抗凝

Asprin0.1qd

波立维75mgqd

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或克赛)0.4ml皮下注射Bid

(2)钙拮抗剂,恬尔心30mgtid或拜心同30mgtid

(3)硝酸酯类药5%GS500ml+NG25mgivdrip8~10gtt/分

(4)吸氧,测BpBid

进一步检查(10分):

1、心酶4项,肌钙蛋白,异常为高危患者。

2、彩超,了解心脏情况,定时ECG监测

3、血糖、血脂,血脂↑加用调脂药,如立普妥10mgqd

4、冠脉造影,必要时PTCA+支架

二、病例分析:

(50分)3.26

刘某,男,58岁,因持续性胸痛6小时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8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疼痛呈持续性,压榨性。

活动时胸痛加重,伴有气促、咳嗽、大汗淋漓,不能平卧,呕吐胃内容物2次。

既往有心前区疼痛史3年。

入院查体:

T;36.7℃,P:

106次/分,R:

28次/分,BP:

120/70mmHg,半卧位,神志清楚,双侧呼吸音稍减弱,双侧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及少许哮鸣音。

心尖搏动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侧0.5厘米,HR:

106次/分,律齐,心音低钝,二尖瓣区可闻及3/6级吹风样杂音,向心前区传导。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1.写出最可能的诊断,并列出鉴别诊断。

2.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进行哪些检查。

3.治疗原则。

 

二、病例分析:

(50分)

1.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心肌梗死(6分)并乳头肌功能不全(2分)

二尖瓣关闭不全(2分)

Killip’s3级(3分)

鉴别诊断:

(10分,每项2分)

(1)心绞痛

(2)急性心包炎

(3)急性肺动脉栓塞

(4)急腹症:

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消化性溃疡穿孔

(5)主动脉夹层

2.为明确诊断应进行心电图(3分)和心肌酶的动态观察(3分)

3.治疗原则:

(1)监护及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

予以易消化、低钠、低脂肪饮食,给予缓泻剂通便,镇静,给予度冷丁或吗啡止痛等。

(每项1分,共7分)

(2)溶栓治疗(6分)及抗凝治疗(2分):

溶栓治疗适用于起病在12小时内ST段抬高而无溶栓禁忌症的患者,溶栓后需抗凝治疗。

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不予溶栓而给予抗凝治疗。

(3)对症治疗(6分,每项2分):

抗心律失常,控制休克,治疗心力衰竭等。

二、病例分析:

(50分)

黄生,男,38岁。

因腹痛、解粘液脓血便3月余入院。

患者缘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左下腹为主,多为隐痛,并解粘液脓血便,4-6次/日,便后腹痛无缓解。

曾入当地医院检查,大便常规示:

“红细胞(3+),白细胞(4+)”,诊断为“肠炎”,给予“氟派酸、肠乐”等治疗,症状稍有好转。

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

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睡眠可,无明显消瘦。

体检:

T37.8℃,R16次/分,P89次/分,Bp100/60mmHg,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余无特殊。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WBC4.3X106/L,RBC3.35X1012/LHb112g/L;

(2)大便常规:

RBC(3+),WBC(4+)。

问题:

(1)本例最可能的诊断,需与那些疾病鉴别。

(18分)

(2)要明确诊断需作什么检查?

(12分)

(3)本例治疗原则(20分)

 

二、病例分析:

(50分)6.19

参考答案:

(1)诊断(10分):

溃疡性结肠炎(初发型),

(2)鉴别诊断(8分):

需与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炎、血吸虫病、Crohn病和大肠癌等疾病鉴别。

(3)进一步做以下检查(12分):

多次大便的细菌培养+药敏,结肠镜+活组织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检查。

(4)治疗原则:

A.治疗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减少复发及防治并发症。

(8分)

B.药物治疗:

轻-中度使用SASP(或5-ASA)1gqid,缓解后减量,后维持1-2年;对于SASP(或5-ASA)治疗疗效不佳的轻-中度者、重型和暴发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激素疗效不佳者可用免疫抑制剂。

(8分)

C.加强支持治疗。

(4分)

二、病例分析(50分)

患者,男,24岁。

1月前始,无何诱因出现面色苍白伴头晕、心悸、皮肤瘀斑,间有低热,37~37.7℃,无伴呕吐咖啡样物及排黑便,无浓茶样小便。

当地卫生院检查血常规:

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2.1×1012/L,白细胞3.2×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40,淋巴细胞0.60,血小板34×109/L,网织红细胞0.004,粪尿常规正常,因诊断未明而转入我院。

患病以来,无明显骨关节痛,消瘦不明显。

胃纳、睡眠尚好。

无特殊吸药史及有毒物质接触史。

体检:

发育正常,四肢皮肤可见散在性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结膜苍白,无黄染,口腔无溃疡,扁桃体无脓性分泌物。

甲状腺不大,无血管杂音,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

肝、脾、肋下未触及。

四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水肿。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病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13分)

2.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12分)

3.进一步作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

(13分)

4.治疗原则(12分)

病例分析参考答案:

诊断: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诊断依据:

1.青年男性

2.起病较缓慢

3.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

4.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肝脾不大

5.实验室检查:

Hb、RBC、WBC及Pt均减少。

鉴别诊断: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白细胞不增高白血病或低增生性白血病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4.恶性组织细胞瘤

进一步检查:

1.骨髓穿刺

2.热溶血试验、酸溶血试验、蛇毒溶血试验、含铁血黄素试验

3.血铁、血清铁蛋白测定、叶酸、维生素B12测定

治疗:

一、支持治疗

1.输注浓缩红细胞200ml

2.适当使用口服抗生素

二、雄性激素+免疫抑制剂CsA。

二、病例分析:

(50分)

患者陈XX,男,63岁,主因“反复四肢浮肿2月+”收入院。

患者于2002年5月出现“感冒”,发热3~5天,当时无咽痛,自行服药后(具体不详),症状缓解。

10天后,出现了颜面及四肢浮肿,伴少尿,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尿常规示尿蛋白(+++)、尿隐血(+),生化28项,血清总蛋白39.4g/L,白蛋白14g/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静脉输注白蛋白及利尿药后,浮肿消退,尿量增多,1个月后好转出院,继续门诊服中药治疗至今。

近1月来,患者双下肢浮肿较前加重,浮肿至膝关节,双上肢浮肿至肘关节,且腹部(平躺时可见)双侧包块,随体位变化而变化、消失。

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咽痛反复发作,无腰脊痛,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少,尿少,夜尿未见增多。

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并未服用降压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

余无特殊。

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腹部左右两侧分别见5×5×6cm3,5×6×7cm3大小包块,随体位变化而消失(左侧卧位时,右侧包块消失,右侧卧位,左侧包块消失),包块质软。

液波震颤(+),移动性浊音(+),四肢中度浮肿,余无特殊。

T36.8℃P60bpmR20bpmBP180/90mmHg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15分)

2.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10分)

3.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15分)

4.治疗原则(10分)

二、病例分析(50分):

初步诊断:

1、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

高血压肾病?

(4分)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3分)

诊断依据:

(每点2分,共8分)

1、患者男,63岁,反复四肢浮肿2月+

2、高血压病史7年,未服用降压药

3、体格检查:

腹部双侧水性包块,液波震颤(+),机动性浊音(+),四肢中度浮肿。

4、外院检查:

尿蛋白、低蛋白血尿

鉴别诊断:

(10分)

肾综诊断明确,应原发性与继发性肾综鉴别,先排除继发性肾综,方可诊断为原发肾综。

高血压肾病:

支持点:

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未服降压药

不支持点:

无夜尿增多。

结论:

可能性大,需进一步行相关检查如肾小管五项,心电图、眼底检查,尿蛋白电泳等。

进一步检查:

(15分)

24h尿蛋白定量(3分)

尿蛋白电泳(2分)

肾小管五项(2分)

心电图(2分)

眼底检查(2分)

生化28项(血清蛋白、血脂)(2分)

肾穿刺活检术(2分)

治疗:

(10分)

以降压、利尿为主,若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行肾穿刺活检术确诊病理类型后,可制定继续治疗方案。

二、病例分析:

(50分)

谢某,男,62岁。

主诉:

多尿多饮2月,腹泻呕吐3天,不省人事4小时。

现病史:

患者2月前无原因出现多尿,每日小便达十多次,每次尿量同前,伴烦渴、多饮,每日饮水约5磅,食量无改变,易疲倦,因尚能胜任日常工作而未予重视。

3天前进食不洁食物后出现恶心,频繁呕吐、腹痛,腹泻,每天5-6次,为水样便,无脓血、粘液大便。

在外院拟诊“急性肠炎”而给予补液治疗。

4小时前患者神志模糊,呼之不应而转入我院。

既往体健,其母患“糖尿病”。

体检:

T37.5℃,P110次/分,R23次/分,BP14/7Kpa。

神志不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差,无黄染。

眼眶凹陷,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心肺无异常。

腹软,肝脾未触及,未见胃型,肠鸣音正常,压眶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实验室检查:

血糖40mmol/L,TCO218mmol/L,

Na+150mmol/L,K+5.3mmol/L

Cl-90mmol/L,BUN9.0mmol/L,

Cr130umol/L,尿糖++++

尿酮阴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治疗原则。

二、病例分析:

(50分)

答:

诊断:

2型糖尿病并高渗昏迷(6分)

依据:

1、高龄(62岁)(2分)

2、失水征,呼吸快(2分)

3、尿糖(++++)(2分)

4、血糖40mmol/L,TCO218mmol/L(4分)

5、血浆渗透压高(2分)

6、尿酮阴性(2分)

鉴别诊断:

(15分)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8分)

支持:

糖尿病,血糖显著增高,昏迷

不支持:

(1)、高龄(2)、尿酮阴性,无代谢性酸中毒

(3)、血钠及血浆渗透压高

2、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昏迷(4分)

支持:

糖尿病

不支持:

(1)无导致乳酸性酸中毒的病因

(2)尿糖强阳性、血糖显著升高,TCO2正常。

3、脑血管意外:

无神经系统体征,可排除。

(3分)

治疗原则(15分):

1、补液2、小剂量胰岛素治疗3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

4、处理并发症,防治感染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作好护理。

吴德辉,男,53岁。

因“发作性胸痛8年,加重两天”于2003年5月29日入院,8年前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持续约2小时,伴大汗、面色苍白,住我院治疗,病情缓解后出院(具体治疗不详),出院诊断“心肌梗死”。

出院后仍反复出现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性,多于活动时出现,偶于静息时发作,持续数分钟(未超过15分钟)。

近年来有劳动后胸闷、气促和夜间憋醒现象,上2~3层楼感胸闷、气促。

2天前晚餐吃得过饱,感上腹胀,平地慢走约15分钟,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轻微出汗,休息约20分钟后自行缓解。

凌晨1~2点因胸闷痛而醒,做起后干咳,伴稍许气促,面苍白,大汗,立即被家人送入我院急诊科,在途中症状逐渐缓解(症状约持续20~30分钟),在急诊科观察6~8小时后转入我科进一步诊治。

既往史:

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但血脂偏高。

个人史:

吸烟20多年,每天约10支,但近8年未再抽烟,无其他特殊嗜好。

家族史:

已婚,有子女各1人,家庭成员健康,无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

T36.4℃,P73bpm,R16次/分,Bp110/64mmHg,神清,自主体位。

口唇无紫绀。

颈静脉无怒张。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尖搏动于左侧第6肋间锁骨中线外2cm,呈抬举性,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可闻及2/6SM。

腹软,肝、脾未触及。

双下肢无水肿。

入急诊科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5.66×109/L,中性粒3.15×109/L

肌钙蛋白T(cTnT):

0.016ng/ml(0.0-0.1)

心肌酶:

AST122u/L,CK145u/L,CK-MB16u/L,LDH102u/L

入我科心电图:

见附图1与急诊科心电图相比基本一致。

入院前2周血脂检查:

胆固醇6.0mmol/L,甘油三脂1.9mmol/L,高密度脂蛋白

0.72mmol/L,低密度脂蛋白3.8mmol/L。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来确定你的诊断?

(15分)

2.写出本病的完整诊断。

(10分)

3.开出入院时的处理医嘱(包括长期医嘱和短期医嘱)。

(20分)

4.如何评估该病人的预后?

(5分)

二、病例分析

1.分析要点:

1患者,男,53岁,8年前患“心肌梗死”,以后仍有反复的“心绞痛”。

2入院前出现2次和以往类似“胸痛”,但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

3入院EKG示QI、aVL、V1-6、STV2-6弓背型抬高,与6~8小时前胸痛发作时入急诊科EKG基本一致,即无动态演变。

4有高脂血症。

根据以上依据本病诊断最可能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广泛前壁、高侧壁陈旧性心梗,室壁瘤形成。

入急诊科检查cTnT、AST、CK、CK-MB、LDH正常,入院后继续检查cTnT和心肌酶,若正常,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室壁瘤,则可确定我的推断。

2.完整诊断:

1冠心病

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塞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脏扩大

室壁瘤形成

心功能Ⅱ级

②高脂血症

3.入院时的处理医嘱:

长期医嘱:

⑴按心内科常规护理;

⑹倍他乐克12.5mgBid

⑵I级护理;

⑺地高辛0.125mgqd

⑶低脂、低盐饮食;

⑻肠溶阿斯匹林100mgqd

⑷瑞泰5mgqd

⑼氯吡格雷75mgqd

⑸5%G.S.500mlivgtt.6-8gtt/min

⑽速避林0.4HBid

N.G.25mg

⑾普拉固10mgqd

短期医嘱:

⑴三大常规

⑸肌钙蛋白T

⑵生化11项

⑹心酶四项

⑶生化28项

⑺胸片

⑷EKG

⑻心脏超声心动图

4.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主要依据临床危险度分层,分层主要根据:

①心绞痛类型;②发作时ST改变和持续时间;③肌钙蛋白是否增高;④心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等。

由于该病人属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时伴心功能不全症状,48小时内反复出现静息心绞痛。

因此属于高危病人,即该病人的预后差。

二、病例分析:

(50分)5.804

患者某,女,42岁,因发作性喘咳6年,再发一周,突发气促1小时入院。

缘患者6年前起天气变化受凉感冒及闻及刺激气味、接触粉尘时出现喘咳,曾多次就诊医院,经作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经用“氨茶碱、喘乐宁、地塞米松”等治疗,症状可缓解。

一周前外出春游后,复出现喘咳,尤其夜间发作为重,凌晨时分常有憋醒,经附近医院予上述药物治疗,症状逐步缓解。

一小时前因饮食不慎呛咳后,突觉左侧胸痛,伴气促,且进行性加重,遂至本院急诊收入住院。

既往史:

幼时有哮喘病史,40岁时有左上肺肺结核病史,经治愈,近年来有轻度血压升高,有青霉素过敏史。

家族史:

母有“哮喘病、高脂血症”病史,父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

个人史:

无烟酒嗜好。

体查:

T37.5℃,P:

86次/分,律不整,R:

28次/分,BP:

145/80mmHg。

端坐位,急性重病容,桶状胸,双肺触觉语颤减弱,以左侧更为明显,双肺呼吸音减弱,左侧尤为明显,乃至消失,右肺可闻及多量哮鸣音,心界右移,心率86次/分,可闻早搏3~5次/分,腹软,肝脾肾未及,全腹无压痛,肠鸣正常。

脊柱、四肢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神经反射。

请写出本病例的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需做哪些辅助检查及紧急处理措施?

二、病例分析

1、诊断:

(20)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哮喘家族史,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幼时有哮喘病史诱因,听诊有哮鸣音)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肺气肿体征)

左侧自发性气胸(有气胸体征)

原发性高血压病(家族史,血压升高)

2、主要鉴别诊断:

(10)

慢性支气管炎(列举哮喘的明确诊断依据)

心源性哮喘(有明确气胸基础病及气胸体征,轻度高血压,无粉红色泡沫痰)

3、辅助检查:

(10)胸片、EKG、血气分析

4、紧急处理措施(10)

(1)气胸插管闭式引流

(2)吸氧

(3)气道解痉药(茶碱,β2-受体兴奋药等)

二、病例分析:

(50分)

病例讨论

患者,男性,60岁。

35年前开始反复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每年持续3-4个月,5年前上症加重,且开始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经止咳化痰抗感染等治疗可以缓解。

1周前受凉后咳嗽、咳痰、气促明显加重,并有少尿伴双下肢水肿,无心前区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体格检查:

T:

37.9℃,P:

120次/min,R:

25次/min,BP:

15.0/10.0kPa(112/75mmHg)。

神智尚清但精神萎靡不振,思睡,吸氧时半坐卧位,呼吸急促,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双肺下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剑突下可见心脏搏动,心浊音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律规整;心率120次/min。

腹软,肝脏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3.0cm,剑突下4.0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病理神经反射及脑膜刺激征均阴性。

辅助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12.20×109,中性粒细胞79.8%,心电图:

窦性心律,肺型P波,电轴右偏+120。

,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1.05mV;胸片:

两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其高度≥7mm;右心室增大征。

血气分析:

pH7.28,PaCO287.1mmHg,PaO255.3mmHg,BE-9.8mmoL/L,

HCO3-18.4mmoL/L,O2Sat88.3%。

1.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其诊断依据是什么?

2.请写出鉴别诊断及其鉴别要点 

3.本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4.写出主要的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

二、病例分析

1.和诊断依据(15分)

临床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诊断依据:

(1)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史,每年3个月以上。

近5年并有心悸气促。

体检:

桶状胸,肺部叩诊过清音,双肺下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2)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静脉高压等。

(3)心电图、X线表现支持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

(4)血气分析提示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呼酸和代酸。

2.鉴别诊断及其鉴别要点(10分)

(1)冠心病:

有典型心绞痛、心肌梗塞的病史或心电图表现,体检或心电图、X线示左心室肥大为主,有左心衰竭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等支持冠心病。

(2)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关闭不全):

有风湿性关节炎、心肌炎等病史,其他瓣膜有病变,X线和心电图等支持风心病。

(3)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全心增大,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无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4)缩窄性心包炎:

本病多有结核或心包炎病史,胸片或心电图无右心增大的表现,血气分析多正常。

3.治疗原则(10分)

积极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1)氧疗

(2)抗感染

(3)祛痰、止咳、解痉、平喘

(4)纠正呼衰:

酌情使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用呼吸机

(5)纠正心衰:

合理利用强心剂、利尿剂及扩血管药物

(6)纠正酸碱失衡,水电解质平衡

(7)加强支持治疗

(8)预防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4.长期医嘱:

(仅供参考)(15分)

按内科常规护理

I级护理

流质饮食

持续低流量吸氧

多功能心电监护

计24小时出入量

N.S100mLivdripBid

Fortum2.0

5%GS250mLivdripQd

Regitine10mg

Ambrohexal30mgtid

强力安喘通2#tid

临时医嘱:

(仅供参考)

血常规+血型

尿常规

大便常规+OB

胸片

ECG

血气分析St!

生化六项St!

痰培养+药敏

10%G.S20mLivSt慢

西地兰0.2mg

5%GS250ml

洛贝林3mg×5ivdripSt

可拉明0.375×5

5%NaHCO3125mlivdrip

二、病例分析题:

04.6.16

患者陈XX,男,63岁,因“反复四肢浮肿2+月”入院。

患者于2002年5月出现“感冒”,发热3~5天,当时无咽痛,自行服药后(具体不详),症状缓解。

10天后,出现了颜面及四肢浮肿,伴少尿,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尿常规示尿蛋白(+++)、尿隐血(+),生化28项,血清总蛋白39.4g/L,白蛋白14g/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静脉输注白蛋白及利尿药后,浮肿消退,尿量增多,1个月后好转出院,继续门诊服中药治疗至今。

近1月来,患者双下肢浮肿较前加重,浮肿至膝关节,双上肢浮肿至肘关节,且腹部(平躺时可见)双侧包块,随体位变化而变化、消失。

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咽痛反复发作,无腰脊痛,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少,尿少,夜尿未见增多。

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并未服用降压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

余无特殊。

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腹部左右两侧分别见5×5×6cm3,5×6×7cm3大小包块,随体位变化而消失(左侧卧位时,右侧包块消失,右侧卧位,左侧包块消失),包块质软。

液波震颤(+),移动性浊音(+),四肢中度浮肿,余无特殊。

T36.8℃P60bpmR20次/分BP180/90mmHg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个病人的初步诊断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