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1968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课 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3)消费水平还受消费观念的影响。

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要转变消费观念,在预期收入稳定和有偿还能力条件下,可适当进行贷款消费。

(4)宏观政策:

①财政政策。

②货币政策。

特别提醒 ①影响消费的因素除上述内容外还有很多,如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

②全面把握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因素

关系

措施

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

生产决定消费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居民收入(直接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可支配收入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未来收入预期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促进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收入差距

维护社会公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商品价格

价格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引起需求量变动

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消费心理(主观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其他因素

市场环境、商品性能质量、商店位置、服务水平等

2.恩格尔系数

(1)含义:

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2)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3)恩格尔系数的计算:

食品支出金额/家庭消费总支出金额×

100%=恩格尔系数

特别提醒 正确认识恩格尔系数

①从内涵看: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一是不能将食品支出看作消费总支出,二是不能将投资支出(如购买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看作消费支出。

②从数值看:

恩格尔系数是一个相对量和比例数,不是一个绝对量。

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金额的降低。

恰恰相反,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在一般情况下伴随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增加。

只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不断进步的趋势下,食品支出金额增加量小于家庭消费总支出的增加量。

③从意义看:

是衡量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的重要概念,恩格尔系数降低,一般表明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完善。

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正是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恩格尔系数不是衡量居民消费水平的唯一指标。

3.消费类型

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把消费划分为不同类型

划分标准

类型

特点

交易方式

钱货两清的消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

贷款消费

预支未来收入,满足消费需求,提高生活水平

租赁消费

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出让

续表

消费目的

生存资料消费

较低层次,最基本的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享受资料消费

身心愉悦,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特别提醒 ①生存资料消费不等于衣食住行消费,应具体分析。

②发展资料消费不等于精神文化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可以表现为物质消费、精神文化消费和劳务消费等。

③正确理解贷款消费

a.贷款消费的特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即当所购商品超出买主的支付能力时,通过预支未来收入来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

b.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和大额服务,因为这些消费超出了消费者当前的支付能力。

c.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

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

反过来,贷款消费对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法制观念都有积极作用。

d.贷款消费无所谓好坏,应当因时、因人而异。

从社会经济角度讲,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贷款消费可以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

e.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贷款消费,并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一种适度消费。

f.贷款消费主要针对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人群。

对收入不稳定,未来收入不看好的人群则是不可取的。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

恩格尔系数计算错误

提醒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家庭消费总支出金额×

100%,家庭用于投资的资金(如购买股票、基金、保险等)不计算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

 下表是某家庭2016年上半年收入和支出情况。

依据表中信息,结合经济生活知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收入

来源

工资收入

小卖部

股票

收益

房屋

出租

存款

利息

数额

40000元

30000元

5000元

10000元

2000元

支出

项目

子女

读书

购买

国债

旅游、

看演出

5800元

15000元

5200元

6000元

4000元

①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是0.416 ②该家庭的生产要素收入是4.7万元 ③该家庭的按劳分配收入是4万元 ④该家庭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是1万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

15000/(5800+15000+5200+6000+4000)=0.416,①正确;

该家庭的工资收入40000元,根据条件无法得知是按劳分配的收入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②③错误;

该家庭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是6000+4000=10000元,④正确。

易错点二:

消费类型分不清

家庭消费按消费目的划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按交易方式划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某日,张阿姨上街购买了如下商品:

购买商品

1千克鸡肉

1份报纸

1部iPhone6s

1瓶酱油

消费类型

分析上表中的消费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发展资料消费 ②享受资料消费 ③生存资料消费 ④钱货两清消费

B.①生存资料消费 ②享受资料消费 ③发展资料消费 ④钱货两清消费

C.①生存资料消费 ②发展资料消费 ③享受资料消费 ④钱货两清消费

D.①钱货两清消费 ②发展资料消费 ③享受资料消费 ④发展资料消费

解析 购买鸡肉和酱油属于生存资料消费,购买报纸属于发展资料消费,购买iPhone6s属于享受资料消费,并且这些消费都属于钱货两清消费,C正确。

固本随练

1.[2016·

汕尾高三调研]下边图象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M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

曲线D(指D0、D1、D2)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M商品的均衡价格。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中关于均衡价格E变动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当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 ②当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 ③当M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 ④当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②

答案 A

解析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人们的购买力增强,需求量增加,①正确;

当居民未来收入预期不确定时,当前需求量会减少,均衡价格E应该向E2移动,②错误;

当M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人们的需求量增加,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③错误;

当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时,M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减少,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④正确。

2.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下列三幅图(横坐标是需求量,纵坐标是收入)反映的是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劣等品的恩格尔曲线,下面对应正确的是(  )

A.甲—生活必需品,乙—高档耐用品,丙—劣等品

B.丙—生活必需品,乙—高档耐用品,甲—劣等品

C.甲—生活必需品,丙—高档耐用品,乙—劣等品

D.丙—生活必需品,甲—高档耐用品,乙—劣等品

解析 本题考查需求弹性等知识。

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与收入都呈正向变化,但是,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时,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缺乏弹性),而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较多的(富有弹性)。

故甲是生活必需品曲线图,乙是高档耐用品曲线图。

劣等品的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故丙是劣等品曲线图。

3.[2016·

厦门模拟]B2C(BusinessToCustomer)和O2O(OnlineToOffline)两种电子商务模式比较

B2C

是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网上零售商店,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再通过物流公司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O2O

是在线上购买或预订商品、服务,再到线下消费,可使消费者获得比线下直接消费更便宜的价格

从表中可见(  )

A.B2C满足了人们的从众心理,O2O满足了人们的求实心理

B.B2C减少了商品的流通环节,O2O避免了商家的欺诈现象

C.B2C使商家扩大了消费群体,O2O改善了居民的消费结构

D.B2C较适合家居服装等商品,O2O较适合餐饮娱乐等产品

答案 D

解析 O2O可使消费者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生活的需求,但不能改善消费结构,不能避免欺诈行为,故排除B、C两项。

B2C蕴含从众、攀比等消费心理,排除A项。

4.[2016·

怀化质检]根据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消费贷款增速将保持24%的年均增长速度,2015年消费贷款的规模将突破20万亿元。

有人认为,消费贷款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  )

A.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B.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C.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解析 消费贷款属于消费的类型之一,它没有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的作用,与稳定宏观经济也没有直接联系,也不会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A、B、D都是错误的;

通过贷款增加了人们当前的收入,也增强了人们的当前支付能力,C正确。

5.[2016·

荆州调研]某市十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和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如表:

2005

2008

2011

2014

人均消费支出(元)

8000

10100

11800

12990

恩格尔系数

0.45

0.41

0.39

0.36

从表中可推导出的结论是,十年来该市(  )

①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②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③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收入预期更趋乐观 ④政府实施了鼓励消费的政策,铺张之风有所抬头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恩格尔系数与居民消费水平成反比,从表中十年来的变动,可以得出恩格尔系数在降低,这反映了居民消费水平提高,②③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原因,故入选。

基尼系数反映收入差距,题中未涉及消费政策和铺张浪费,故排除①④。

考向聚焦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5·

安徽卷·

1

2014·

江苏卷·

6

大纲卷·

25

北京卷·

32

课标全国卷Ⅰ·

13

39

……

本考点常与热点相结合,以选择题或图表类形式考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以及消费的作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等

命题点1 影响消费的因素

例1  [2015·

安徽高考]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

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价格与需求呈反相关,故选①排除②;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二者同方向变化,故选④排除③。

选B。

例2  [2014·

江苏高考]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

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

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解析 本题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这一社会民生热点为背景,考查消费、生产、收入、社会公平等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A项观点错误;

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B项错误;

社会保障本身并不能缩小收入差距,D项错误;

由于农村和城镇的医疗保险,使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增加,说明社会保障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后顾之忧,本来用于防病治病的钱现在可以拿来消费了,这也就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C项正确。

命题点2 对恩格尔系数的有关知识进行考查

例3  [2013·

上海高考]下表为2011年江苏省、浙江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食品支出。

同年,上海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48%。

据此可知,三省(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排序正确的是(  )

地区

江苏省

浙江省

消费支出(元)

16782

20437

食品支出(元)

6061

7066

A.浙江>上海>江苏 B.浙江>江苏>上海

C.江苏>浙江>上海D.江苏>上海>浙江

解析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此可以计算出:

江苏省恩格尔系数=6061/16782×

100%=36.11%,浙江省恩格尔系数=7066/20437×

100%=34.57%,因此答案选D。

命题点3 消费类型

例4  [2014·

大纲全国卷]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0~10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

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7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  )

A.食品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B.服装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C.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D.家电维修支出占比增加

解析 本题考查居民消费的相关知识。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表明我国公民收入越来越高,富裕程度越来越高,因此,这必然会使公民生存资料消费支出比重下降,而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支出比重不断提高,C项正确。

A、B、D三项支出属于生存资料消费支出,不符合题意。

命题点4 以图表材料为载体考查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例5  [2014·

北京高考]根据下图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

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 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及其类型。

1992~2012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密切相关,而工资水平提高后劳动者对服务业的需求就会不断上升,③④正确切题,故选D。

一般情况下,收入提高,恩格尔系数会降低,故①不选;

居民生活成本问题在该图中未体现,且在实际生活中居民生活成本在上升,故②不选。

随堂高考

1.[2014·

课标全国卷I]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2年至2012年,某国居民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只是增长幅度略有下降,③符合题意;

日用品消费支出和奢侈品消费支出都在增长,且奢侈品消费支出增长幅度较大,说明该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④符合题意。

从图中推导不出居民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①②与题意不符。

答案选D。

2.[2013·

浙江高考]看漫画《问候的变化》(作者毛铭三)漫画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消费者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③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④消费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 漫画《问候的变化》通过过去“吃了吗?

”到现在“瘦了吗?

”这一变化,考查学生对消费有关知识的理解。

过去见面问“吃了吗?

”,现在见面问“瘦了吗?

”,说明过去生活水平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去关注生存,现在关注健康,对健身的需求在提高,所以③符合题意,前后问候语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量入为出和生产的升级问题,排除②④。

3.[2012·

山东高考]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有(  )

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A.①②B.①④

解析 本题以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背景,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切入点,考查经济生活有关扩大内需的知识。

之所以要扩大内需,是因为市场上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此时国家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消费,可见①项错误;

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基于市场过热,需求过大,物价过高而采取的措施,②与题干不符,舍去;

制约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收入与物价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收入预期,刺激消费,因此③④项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4.[2012·

安徽高考]右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它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②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 ③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 ④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

解析 本题以图表为背景考查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考查学生读图能力。

在商品价格与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读图可知,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对A商品的需求量会相应增加,故①项正确,②项错误;

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对某一商品需求量会逐渐饱和,即需求量的增长幅度会递减,因此③项错误,④项正确。

正确答案为B。

5.[2014·

安徽高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答案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2008~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总体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加。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能拉动经济增长,2008~2012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国内旅游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解析 要注意表中四项内容,从居民生活消费、经济发展入手,用简洁的经济术语概括经济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