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2279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有误,传记一般由别人记叙;

C.有误,律诗的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3.下面关于唐诗中的题材或意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诗歌中,“月”的意象除了代表相思,往往还蕴含孤独或苍凉,如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歌中,“酒”的意象一般蕴含解愁忘忧,如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从题材方面来讲,唐诗大致可分为边塞诗,如李白《夜上受降城闻笛》;

山水田园诗,如杜甫《月夜忆舍弟》;

思乡诗,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从情感上来讲,唐诗大致可分为表达愉悦之情的,如岑参的《逢入京使》,还有表达哀伤之情的,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答案】A

【解析】【分析】A.分析正确。

B.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C.杜甫《月夜忆舍弟》不是山水田园诗,也是思乡诗。

D.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的是喜悦之情。

故答案为:

A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

4.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

据此推算,2019年是农历丁酉年,是属兔人的本命年。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

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

《故乡》《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掌握。

“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它主要考查:

(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

(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A项有误,2019年应该是农历己亥年,是属猪人的本命年。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这类题的判断点是:

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

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文学作品中祖母形象往往光彩照人。

《童年的朋友》中外祖母把“我”从黑暗中叫醒,领向光明;

《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不断把孩子心灵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寓言给人启迪。

《黔之驴》告诉人们,不能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到,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愚公移山》启示人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细节常常独具魅力。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下和穿上军大衣的细节,凸显了他的机智灵活、处变不惊;

《百合花》中多次提到百合花被子,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

散文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风格多种多样。

有的深沉冷峻,如鲁迅的《二十四孝图》;

有的柔婉清丽,如郭沫若的《白鹭》;

有的自然真挚,如巴金的《繁星》;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C项表述不正确,一“脱”一“穿”的细节,是为了遮掩刚才辱骂将军的心冷胆寒的心理,勾勒出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

C。

6.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我们读过许多描写人间至情的文章《背影》《再塑生命的人》《爸爸的花落了》《秋天的怀念》。

都主要表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

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兄弟情深;

黄盖上演“苦肉计”,忠义无双。

雨果、莫泊桑、罗曼·

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

【答案】A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A项表述有误,《再塑生命的人》是表现师生之间的真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可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如对比,结合图画等。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又叫做“长短句”。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我们学过的《口技》节选于此。

“布”在古代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布衣”指平民百姓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因此也常用来借指平民。

《曹刿论战》中“十年春,齐师伐我”中的“十年”指的是“鲁庄公十年”,采用的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答案】B

【解析】【分析】B。

描述有误,《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这没错,但我们学过的《口技》却不是节选于此,《口技》选自《虞初新志》。

B。

【点评】本题考查对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这些知识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平时可将这些知识将这些知识整理成体系。

解答时

注意回忆的准确性。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戏剧人物的塑造,大都通过人物的语言,包括对话、独白、旁白来进行。

普希金,俄国诗人,其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老舍,原名舒庆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其代表作《雷雨》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解析】【分析】D项,老舍,原名舒庆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其代表作有: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雷雨》是话剧作家曹禺的话剧。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判断。

9.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楷书 

草书 

行书 

行书 

草书 

楷书 

楷书

【解析】【分析】A.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王羲之以行书著名;

B.唐朝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多宝塔碑》,颜真卿以楷书见长;

C.唐朝怀素的草书作品《自叙帖》,怀素以草书著名。

三幅作品分别属于行书、楷书、草书,故选B。

B

【点评】本题考查书法鉴赏。

答题时应注意,调动平时相关的书法知识的积累,根据书法家的主要风格,擅长的字体,著名作品,分析书法作品的字体特点,准确判断作答。

10.“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曹操 

刘备 

谢安 

孔子

【解析】【分析】东山再起:

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古时,指出山为官,为褒义词。

出处:

《晋书·

谢安传》:

“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点评】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

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邀人下棋,落个耳根清静。

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景色,在土山上大兴土木搞建筑,并改土山为东山。

1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下,经典作品销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

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

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

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

“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

(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我们的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

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

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

(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

(1)你认为这个专题活动的目的是:

________。

(2)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

(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

示例:

书名:

《三国演义》 

人物:

诸葛亮 

故事:

草船借箭

________;

故事:

________

(3)为了搞好这个专题活动,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来进行宣传。

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

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你从《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中选择一部,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

【答案】

(1)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倡导阅读经典名著

(2)《西游记》

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3)《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告诉了我们:

只要有决心,有坚定的信念,就不怕攻克不了难关。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

(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主要信息的能力。

找出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即可为活动的目的。

从两则材料内容来看,都与“经典”有关,第一则以反面事例表现阅读“经典”的重要性,第二则以名人的语句突出阅读经典的重要,二者相合可以确定,本次活动旨在说明经典文学名著的价值,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

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题,符合所选名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或人物形象特点,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如:

《水浒》的阅读心语:

好汉们对于国家,朋友永不熄灭的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不背叛不欺骗。

(1)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倡导阅读经典名著;

(2)《西游记》;

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点评】材料阅读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以及活用材料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面庞杂,平时要多积累,多记忆,并多训练。

12.下列诗句_______不是陆游的。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解析】【分析】“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宋代岳飞《满江红》词中的上阕。

一句名言,影响着百世千秋。

岳飞的《满江红》也激励了百世千秋的能人壮士,谱写了一曲曲抛头颅,洒热血的喋血讴歌。

【点评】沙场中的功与名;

官场中的得与失;

人世间的爱和恨;

短暂而艰辛所获的功绩,与整体大局而言,犹如“尘与土”之别,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完成大业,尚需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

13.下列诗歌中,哪一首属于乐府诗?

《湘夫人》 

《孔雀东南飞》 

《声声慢》 

《关雎》

【解析】【分析】A.《湘夫人》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

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B.《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C.声声慢,词牌名。

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

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

D.《国风·

周南·

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点评】《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1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017年5月21日,“丁酉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湖北随州隆重举行。

“诗圣”杜甫的《望岳》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喜剧。

【解析】【分析】C项,《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

重在平时积累,多做题。

15.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

我校决定开展以“弘扬传统·

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

(2)《弟子规》中有“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责,须顺承”等古训,对古代这些有关 

“孝”的要求,你是如何看待的?

(3)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0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

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4)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答案】

(1)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

(2)示例一:

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并践行这些传统要求。

因为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就算有些要求有点过分,我们也应遵从,順从也是一种孝。

示例二:

我不认同这些要求。

新时代讲究平等,对待父母尊重即可,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

示例三: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要求。

对一些好的传统,我们应该传承;

对此不合理的要求,则应摒弃。

(3)与父母平等相处;

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

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

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

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等。

(4)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析】【分析】

(1)参考图片可以看出是一个小孩搀扶一个父辈走路。

“孝”的古文字也由两部分组成,上面代表大人,下面是“子”,据此可以猜测“孝”的本义是晚辈侍奉长辈。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可以认同,可以不认同,也可以结合起来辩证地看待。

答出合理的理由即可。

(3)从A可以看出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

从B可以看出与父母平等相处,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

从C可以看出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

(4)注意题目要求,主题是“父爱、母爱”,形式是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16.对联,歇后语。

(1)读对联,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2)那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八仙过海——________。

千里送鸿毛——________。

【答案】

(1)做人应该心胸宽广,多一些包容之心,不要做可笑愚蠢之事。

(2)各显神通

礼轻情意重

(1)本小题考查学生对对联内涵的理解。

这对对联是佛教寺院上所题写,重在“容”、“笑”二字,也就是要学会包容宽容,不要做愚昧可笑的事情。

言之有理即可。

(2)本道题考查学生的歇后语积累。

结合积累作答即可。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歇后语的积累掌握情况。

17.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书画作品《松鹤延年》,回答问题。

(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图画画面的内容。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对联“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古春”。

【答案】

(1)整幅《松鹤延年》的画面是由图案和文字构成的,画面的主体是中间的图案部分,从近及远分别是是仙鹤,青松和高山。

画面的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东海白鹤千秋寿”,下联是“南岭青松万古春”。

画面的最左侧有作画时间和作者。

(2)对联使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东海白鹤”和“南岭青松”都是来自于历史典故,都是长寿的象征。

而且“千秋寿”和“万古春”也都表达了长寿的意思,表达了对老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美好祝愿。

【解析】【分析】⑴整幅图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两边是文字,中间是图案,中间的图案部分是画面的主体,由远及近分别是高山、青松、白鹤三种事物,两边是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东海白鹤千秋寿”,下联写的是“南岭青松万古春”,下联的最左侧有作画的时间和作者。

据此作答即可。

注意在介绍图画内容时要求观察仔细,不能漏掉图画的一些小细节,表述要准确,明了。

⑵对联中的“东海白鹤”和“南岭青松”都是来自于历史典故,都是长寿的象征,故在修辞上用典;

接着“千秋”和“万古”也都表示长久的意思,这些一般用于对老人的祝福之中,因此这幅对联表达的是对老人的美好祝愿。

⑴整幅《松鹤延年》的画面是由图案和文字构成的,画面的主体是中间的图案部分,从近及远分别是是仙鹤,青松和高山。

⑵对联使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东海白鹤”和“南岭青松”都是来自于历史典故,都是长寿的象征。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仔细观察图画上的内容,各个部分都是什么内容,然后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即可。

⑵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赏析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题干要求需要从修辞的角度去赏析,就是分析对联的对仗特点,结合图画内容赏析。

18.七年级

(1)班举办了一次以“走进动物,保护动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我国古代诗同中有很多以动物入句,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动物名称。

①杨花落尽________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________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________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现实社会中有许多流浪的猫狗,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两条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

(3)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深感人们对动物的关爱不够,认为应该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号召大家都加入到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行列中来。

如果让你来拟写这则公益广告,你打算怎样写呢?

(不超过25个字)

【答案】

(1)子规;

黄鹂;

鸥鹭;

蜻蜓

(2)完善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对故意遗弃动物的行为予以重罚;

建立动物收容所;

号召和鼓励人们收养流浪小动物。

(3)示例一:

请爱护人类最亲密的朋友。

地球上没有动物,那将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1)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