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373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 多民族的大家族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

3.学生1:

爱我中华

4.学生2: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5.教师过渡:

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56个民族的统称。

各民族共同劳动缔造了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然而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讲授新课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老师:

在学习卡上写出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分钟)2.老师:

将你的学习卡在小组内交流。

3.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出56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附:

56个民族

1.壮族2.藏族3.裕固族4.彝族5.瑶族6.锡伯族7.乌孜别克族8.维吾尔族9.佤族10.土家族11.土族12.塔塔尔族13.塔吉克族14.水族15.畲族16.撒拉族17.羌族18.普米族19.怒族20.纳西族21.仫佬族22.苗族23.蒙古族24.门巴族25.毛南族26.满族27.珞巴族28.僳僳族29.黎族30.拉祜族31.柯尔克孜族32.景颇族33.京族34.基诺族35.回族36.赫哲族37.哈萨克族38.哈尼族39.仡佬族40.高山族41.鄂温克族42.俄罗斯族43.鄂伦春族44.独龙族45.东乡族46.侗族47.德昂族48.傣族49.达斡尔族50.朝鲜族51.布依族52.布朗族53.保安族54.白族55.阿昌族56.汉族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组织学生讨论:

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

历史传统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经济文化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政治利益

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

3.教师指出:

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

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

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

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三、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1.老师播放我们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同时学生齐唱。

2.学生阅读相关课文,回答:

请你以课本中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范本,说说我们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情况(家乡美):

3.学生在答题卡上写出土家山寨新变化:

4.在小黑板上展示。

5.老师提示:

衣、食、住、行、工程建设五个方面。

6.分组讨论:

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

7.教师归纳指出:

土家儿女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当家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有

 

A.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B.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

C.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

D.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E.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F.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

8.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插图,回答:

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

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

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学以致用、巩固新知1根据课文中的思考题,指导学生完成。

2完成课本学习测评:

结束新课:

播放《大中国》结束新课。

第二课56个民族是一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为何称为少数民族。

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祖国各民族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介绍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三、教学过程:

(一)、观察对比图和分布图,了解少数民族的定义。

1、老师带来了一个填空题。

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填空: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1个__________族和55个

_________组成的。

观察这两个数字和所填的内容,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随机板书:

1个汉族55个少数民族)

2、知道为什么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吗?

(出示图片“汉族和其他人口对比图”)

从这幅人口对比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你找到答案了吗?

请告诉我:

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多少,其他民族呢?

是啊,其他五十五个民族因为人口少,所以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虽然人口相对较少,但分布面积很广。

3、你看(出示分布地图)祖国的每个角落都有这55个少数民族的身影,(我们的学校里就有少数民族小朋友呢!

(二)、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

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知道汉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1、四大发明

最让我们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是古代的四大发明。

哪四大发明?

你知道吗?

谁来说说?

(是的。

四大发明就是——课件出示——生齐读)

那同学们,你对四大发明中哪一样较熟悉?

好的,那你能说说吗?

(1)、指南针: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是啊,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

前身是司南。

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大发现,都有指南针的功劳。

)大家再来看看这三幅图。

你从中可以看出它对人类有什么作用吗?

(2)、火药:

同学们看,这就是火药(火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

它的发明,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军事武器的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

(3)、造纸术:

蔡伦。

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造纸时的劳动场景。

——同学们,最早的时候文字写在龟甲上,被称为甲骨文,写在竹子上,被称为竹简,那么你们觉得那样方便吗?

不方便。

为什么呢?

是啊!

很笨重,很不方便。

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

(所以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几个世纪后,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经北非传到欧洲。

造纸技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4)、活字印刷术:

毕升。

你知道他是谁发明的吗?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

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同学们,你现在有什么想说的?

(咱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太伟大了)2、文学。

同学们,古代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让文明中外的四大发明,而且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流传至今的艺术精品吧。

(1)、四大名著:

哪四大名著——指名说:

谁还有补充?

看来你对我们四大名著还挺了解的。

那看过吗?

你最喜欢哪一本?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啊?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古代劳动人民还为我们留下了哪些艺术珍品。

(2)、绘画、书法。

(3)、唐装:

我们汉族不仅有经典的艺术精品,我们的服装也很受世人瞩目。

你们看这是什么?

——唐装

唐装深受中外人民喜爱。

你们看,参加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的各国领导人,都穿上了有我们中国为他们精心缝制的唐装,备受世人瞩目。

(三)、谈话交流,我是小导游。

通过小导游介绍民俗风情园里的民族,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1、同学们,刚才通过四大发明、文学、服饰、书法等方面了解了我们汉族灿烂的文化。

55个少数民族也是我们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的成员,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

2、(先了解书上介绍的几个民族)书上我们通过观察他们的服饰已经认识了相关的少数民族。

但是他们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远远不止这些。

课前,同学们组成小组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少数民族,去搜集了相关资料。

搜集到资料的同学请举手。

——你们是对学习有准备的人,好样的!

那你们搜集到的是哪个民族的资料呢?

请把“民族卡”给郑老师。

3、接下来请这几组的同学,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现在组内交流,做好准备。

待会儿,同学们想去民俗风情园里了解哪个民族的,就请那组的同学来当导游,带领大家去看一看,玩一玩。

4、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5、指名说。

师生补充

听了导游们精彩的介绍,民俗风情园里真是其乐无穷,令人向往。

可是,时间过得太快了,还有好几个导游没来得及向大家介绍呢。

我们就放在课后大家再相互介绍吧。

(四)、歌曲欣赏总结,为下节课做铺垫。

亲爱的同学们: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对啊,不管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哪个角落,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

祖国永远都是我们共同的家!

我们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让我们在《爱我中华》的歌曲声中祝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收集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故事,准备下节课交流。

第三课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

(2)、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

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2、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中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示意图,分析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

(2)通过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

史和现实问题,用历史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协调、合

作、竞争意识及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巩固国家安定团结局面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通过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懂得新中国的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和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国情的处理民族事务的正确道路。

认识各族人民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树立民族平等的思想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

政策2、教学难点国家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等;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同时多媒体屏幕闪现《民族大团结》邮票中的藏、维、蒙、回、朝鲜等民族。

师:

“请问我们班上有没有少数民族同学?

”(如果有)“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民族的宗教信仰、服饰、民俗。

中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家庭,就像歌里唱的那样“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个大家庭的成员生活的怎样呢?

他们相处的如何?

各族人民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呢?

今天,我们就来瞧一瞧这个大家庭。

(多媒体出示课题)——第13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2、讲授新课:

(1)学生活动:

我们首先了解大家庭的成员。

现在请大家做个小比赛,看哪一组说出的少数民族名称最多?

设计意图:

引入竞争,气氛活跃,再一次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2)问:

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屏幕显示《中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地图)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获取知识,体现了新的教学原则和理念。

结合地图,加深学生印象,了解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措施。

过渡:

提到少数民族,同学们都会想到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独特的民俗民风、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

(课件显示第87页两幅图片)学生活动:

(1)请同学讲述火把节、泼水节的来历,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

(2)除了全国性的法定节日,国家还允许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节日,为什么?

(讨论回答)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从而引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出示第86页图片《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走出人民大会堂》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答案。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少数民族的自治权是不是无限的呢?

(讨论回答)现在我们了解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这一制度我国建立了多少自治区、州、县?

用这种制度管理少数民族地区有什么好处?

在这一制度下,各民族相处的如何?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包括哪些内容?

(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分析引导)设计意图:

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中感知历史,感受历史,享受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小结过渡:

针对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相对比较落后的具体情况,国家采取了哪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呢?

(学生活动完成老师提问)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基础建设的基本史实,明确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意义。

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是一次大好的发展机遇。

那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情况如何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及P90史海拾贝——布朗族三代住房的变迁。

)问:

看后大家有何感想?

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图表对比说明,是学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大变化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3、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团结所作出的努力。

只有坚持国家的统一和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和努力,少数民族地区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人民生活才会有更大的改善。

(《爱我中华》音乐响起。

结束语:

我们56个民族,犹如在座的50多位同学,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兴趣、爱好,但我相信,在学校和班集体的大家庭中,我们会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政策和各级政府的正确指引下,在社会主义温暖的大家庭中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并进,一定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

让我们一起朝着这个目标进发吧!

(师生同唱《爱我中华》。

整堂课在歌声中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