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4406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7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美国自60年代中期后,以接受过训练的学生担任“同辈心理辅导员”的服务方式,就逐渐盛行于校园中。

所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自助组织,形成一种运行良好的心理自助和互助机制,构建全程全方位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监护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4、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的。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变化的日新月异,学生的心理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波澜,许多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家长和学生自己所重视。

为此发动学生力量,培养一支具有开创精神、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并具有一定的心理知识和保健知识的学生心理干部队伍,这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鉴于上述因素,我校于2006年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启动了“同伴教育”的试点工作。

经过为期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同伴教育”在自主探索本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现助人自助、自我成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课题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同伴教育?

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

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青少年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

同伴教育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同伴教育发源于澳大利亚,流行于西方国家。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在社会发展领域内广泛采用的培训方法。

它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参与性强和互动性强的方式进行培训。

参与的人主要是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和朋友。

同伴教育的培训中,侧重于态度的讨论和技能的培训,而不是知识的传授。

其中主持人的角色不是老师,而是话题讨论的引导者,启发大家就共同关心的话题提出建议。

主持人侧重正确知识和核心信息的传达,而不将知识的讲解做为重点。

同伴教育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

正规同伴教育和非正规的同伴教育。

正规同伴教育

每期同伴教育培训围绕具体的问题按计划举办,一般以分组的方式,有固定的活动和目标。

在一个小组内,同伴教育者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

非正规的同伴教育

这种指的是同伴教育在朋友、社会群体和网络中进行。

同伴教育者以同伴的身份告诉朋友自己在培训中学到的某些内容或问题,这些话题没有事前的组织或计划,可以从一个特定的问题开始,讨论可以在午餐时间、朋友聚会时、在宿舍、家里等任何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

同伴教育比较受同学们的欢迎,教育者以自己的同龄人为最佳,肯定了同伴教育的积极意义。

归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易沟通。

同学普遍认为同龄人由于年龄相仿、无长幼之分,易用平等的态度及语气进行谈论,不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比较愿意相互交换意见和看法。

(2)有同感。

同学们普遍认为同龄人所处的时代相同、环境相似,对事物的理解与评价也比较一致,一般容易取得共识。

如大多数同学在这个年龄都会遇到性方面的问题,会经历好奇、迷惑,感情上的波动,对爱情的憧憬等体验,此时同伴教育者就可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科学知识与同学进行探讨,提供较为正确的指导和可行性建议,感觉上较缓和、轻松,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其对与错。

(3)有安全感。

同学之间彼此熟悉,通常会以诚相待,彼此沟通时不会刻意有所保留,通常会敞开心扉,彼此交换一些小秘密,这样不但促进了同伴教育者与同学间的关系,更使同学之间产生亲近和真实的感觉。

归根到底,大多数同学选择同伴教育,无非是看重其同伴间的平等关系,没有代沟,谈话过程也比较轻松。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课题界定

前面已经提到,同伴教育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同伴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同伴教育心理委员,又称“同伴心理辅导员”或“朋辈心理辅导员”。

主要是利用青春期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同龄人对同龄人进行心理辅导,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在心理学中,这种同龄人之间互相教育的方式被称作“朋辈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Peercounseling)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辅导形式。

“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

“朋友”是指有过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赖的人。

而“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者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龄接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

格雷和霆多尔(Gray&

Tindall,1978)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非专业工作者作为帮助者所采取的人际间的帮助行为。

”包括一对一的帮助关系、小组领导关系、讨论领导关系、劝学、教学,以及人际间的帮助活动;

苏姗(Sussan,1973)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以及其他帮助的过程。

由于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非专业心理辅导活动,与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相比在目标、要求、方法等方面的层次和深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1)亲情性—友谊性:

朋辈辅导一般发生于亲人、熟人或朋友之间,不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而专业心理咨询恰恰避免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多重关系,不与之建立“咨询关系”。

(2)自发性—义务性:

当个体自身无法克服心理困扰,往往会主动寻求外部力量帮助,这是人来自心理互助的一种本能行为。

学生在心理困扰时也如此,如接受、理解和关心他人。

这也使朋辈心理辅导能得以自发地产生。

从源头说,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利他主义,通常是自愿的,没有专业心理咨询所存在的报酬问题。

这是区别于专业心理咨询(以合同、契约式的职业性人际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3)简便有效—直接干预:

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当事人基本情况比较了解,可以省去专业咨询师为掌握来访者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而浪费的大量时间,一般也不受时间、地域、语言等因素的影响,能及时给予当事人心理上的帮助。

朋辈心理辅导员与当事人可能共同生活,交往频繁,这就使得安慰、鼓励、劝导等心理支持得以实现,甚至可以直接地监督和干预。

比如,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提醒和督促当事人计划的实施;

监督当事人按时吃药;

监视当事人的自杀行为;

经济上接济当事人;

作为中间人调停当事人与他人的冲突等等。

这种简便有效、直接干预的特点是朋辈心理辅导区别于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特征。

2、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A、研究的内容:

(1)“学生心理协会”的运作与发展

(2)“班级心理委员模式”的基本思想

(3)“心理委员制度”的框架结构

(4)“心理委员制度”的内容和对心理委员的管理与指导

(5)心理委员开展的主要工作

B、研究的目标:

(1)建立一支覆盖面广、具有较高素质的、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编织以心理委员为主要网络成员的学生健康心理维护网,从而促进心理危机干预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

(2)成功培养一批能深入到同学中进行心理辅导,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心理委员,并利用这种同伴关系,使学生互动互助,实现助人自助。

(3)提高全班、全校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预防学生中各类心理问题的发生,减少校园危机事件的出现;

促进健康和谐班集体的形成,优化班级学习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让学生健康地度过高中生活。

(4)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最终形成“同伴教育”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它贯彻了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重要精神,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从容面对各种压力、自立自强,为走向社会作好准备,同时对于提高全班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伴教育将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实时监控、提前防范、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并促使同学们主动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由于同伴教育本身就是学生,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最真实的思想动态,一旦出现事故苗头,心理委员能够迅速将情况反映给班主任和学校,从而使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过去的“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被动局面转变为现在的“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主动局面,使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更迅速、更主动,更能防患于未然。

五、课题的具体实施

(一)发展和健全学生心理协会,组织丰富多彩活动。

2003年我校成立了学生心理协会,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心理协会分工明确。

下设五个部,分别是:

活动部、调研部、网络部、宣传部和咨询部。

活动部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比如心灵碰碰车、心理晚会、心理游戏沙龙等等;

调研部的主要职责是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温州中学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发表在《温中青年报》上,并且调研部还开展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性学习;

网络部主要职责是负责心理协会网站的设计开发及日常维护;

宣传部的主要职责是定期的更换心理健康墙报、出各种活动的海报,利用广播站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等等;

咨询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心理老师的咨询工作,比如帮助学生预约,定期在心理放松室值班等等。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我校心理协会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比如心灵碰碰车、心理晚会、心理游戏沙龙等,受到学生的普遍关注,并且已经形成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

心灵碰碰车

“心灵碰碰车”活动以“思想交锋,启迪人生”为宗旨,强调嘉宾与嘉宾之间的观点碰撞,以及学生与嘉宾之间的互动。

注重让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嘉宾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问题,从而使同学对某一问题有立体的认识,达到启迪人生的目的。

“心灵碰碰车”活动是由心理咨询室策划并指导,心理协会具体运作。

活动每三周举行一次,每次确定一个主题,各位嘉宾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观众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向嘉宾提出问题。

这种互动交流的活动形式引起了广大同学的积极关注,并逐渐形成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特色活动。

自从第一次举办以来,我校的“心灵碰碰车”活动已经举办了十几期。

主题有《高中生活初体验》、《异性交往面面观》等等。

心理晚会

“心理晚会”活动以“参与其中,体验互动”为宗旨,强调主动参与的重要性,让每个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以及体会出某些做人的道理。

同学们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去,无拘无束的与同伴们一起敞开自己的心扉,尽情的享受、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心理晚会”活动是由心理咨询室策划并指导,心理协会具体运作。

活动每学期举行两次,每次活动都以精选出的一些心理游戏为主,并且穿插舞蹈、歌曲、朗诵等节目形式。

这些游戏参与性强,互动性好,引起了广大同学的兴趣。

同学们认为这种互动的活动形式不但能放松身心,更能在游戏后悟出许多做人的道理,体验到人和人之间的真情。

因此引起了广大同学的积极关注,并逐渐成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特色活动。

心理游戏沙龙

心理游戏沙龙是在总结心理晚会的某些不足的基础上策划的活动。

心理晚会虽然能够吸引众多的学生,但是由于人数过多、场地过小的原因,不可能使每个参加活动的学生都能够参加我们的游戏。

因此,很多学生都会为不能参加游戏而感到遗憾,所以我们就采取了人数少,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心理游戏沙龙的活动形式。

心理游戏沙龙每次以50—60人为宜,然后分成四到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经过培训的心理协会会员来领导,然后在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参与游戏。

(二)制定“班级心理委员制度”

1、心理委员制度的宗旨

心理委员在出色完成自己学业的同时,协助学校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组织群体性心理活动,提高全班、全校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促使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预防学生中各类精神疾病和变态心理的发生,避免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稳定;

促进健康班级的形成,优化班级学习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

2、心理委员制度工作计划

(1)、每班选拔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热心助人的心理委员,男、女生各一名。

学校在心理协会中设“心灵使者团”,负责全校的心理委员的管理工作。

(2)、召开聘任预备会。

填写“心理委员登记表”,安排布置“心理委员培训会”等相关准备工作。

(3)、召开心理委员培训会。

通过培训,心理委员要能达到五个必备条件,即在工作中做到:

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同时提高心理委员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明确心理委员职责,掌握心理委员的工作方法和原则,更好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保证工作效果。

(4)、建立班级学生心理状况汇报制度,协助学校心理辅导室开展日常工作。

(5)、以心理委员为骨干,策划、编辑班级心理健康小报。

(6)、编辑《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

(7)、积极开展班级心理健康调查和创新活动,为解决班级存在的实际心理问题、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出谋划策。

3、心理委员的选拔

心理委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因而认真做好心理委员的选拔工作十分必要。

(1)、选拔条件

①、在同学中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

②、关心集体、关心同学,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具有服务于人的意识。

③、为人开朗、乐观,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缘关系较好。

④、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⑤、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

⑥、能严格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保密原则。

⑦、工作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⑧、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个性比较沉静,情绪稳定;

善于合作,保密诚实;

善解人意,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2)、选拔方式

通过自我报名、同学推选与班主任审核三者相结合的办法,产生出侯选人名单,然后在全班公示征求同学的意见。

选拔过程有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是组织考察;

第二征求候选人本人和学生意见,确保心理委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和责任心;

第三是发扬民主,进行差额选举,确保当选的心理委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为即将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3)、聘请的原则

①、自愿的原则:

被聘请的学生必须对“心理委员”这一光荣的称号有较好的认同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较感兴趣。

②、服务的原则:

被聘请的学生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责任感要强,能吃苦耐劳。

4、心理委员制度的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辅导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加强心理委员培训,提高心理委员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3)进一步完善心理委员的各项制度,如例会制度、工作记录制度等,使考核有据可依。

(4)实现助人自助。

5、心理委员的主要职责

(1)、在班级同学中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

(宣传者)

(2)、组织开展促进班级同学交往和身心健康的活动。

(组织者)

(3)、加强与班主任、心理教师的联络,及时反馈同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辅导的需求。

(信息传递员)

(4)、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解决同学中出现的一般心理困惑和情绪问题。

(心理上的助人者)

(5)、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学会自助;

指点寻找心理辅导、心理救助的途径。

(6)、参与心理危机预警工作,发现有同学处在心理危机、应激状态或发现心理明显异常同学时,在第一时间内向班主任教师和辅导教师报告。

(联络者)

(7)、参加心理委员培训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心理健康讲座,注重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心理上的自助者)。

6、心理委员的学期、年度考评办法

(1)、每学年学校将根据心理委员的工作情况给予奖励,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分别给予表彰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2)、对各班心理委员的学期、年度量化考核纳入文明班级考评之中。

(3)、获奖的心理委员作为荣誉记入学生档案。

(三)加强对心理委员的管理、培养与指导

1、学校特别是政教处处、团委加强对心理委员的管理。

(1)、心理委员的“行政职务”为班委成员,即班级中的心理班干部,同其他班干部一样隶属政教处、团委统一管理。

(2)、领导与管理“心灵使者团”。

心灵使者团团长为心理协会副会长,高一、高二各设一名分团长。

(3)、对心理委员进行考核与奖励。

每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根据心理委员的工作表现和在助人自助活动中发挥的作用给予表彰,分别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对各班心理委员的学期、年度量化考评纳入文明班级的考评之中。

(4)、对各班心理委员反馈的情况及时通知学校并联系心理辅导教师予以处理。

2、心理辅导教师加强对心理委员的培养

(1)、参与班主任对心理委员的选拔工作。

心理委员从学生中来,熟悉学生心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班级工作人员,是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扎实不扎实,关键在心理委员。

所以在选拔学生担任心理委员的工作中我们严格把关,在班级学生中择优产生,确保能让每班最适合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

(2)、召开心理委员培训会,对心理委员的工作进行指导。

内容包括:

①、如何做好心理委员,心理委员的工作任务、异常行为的发现与及时报告等。

②、学习《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明确各自的职责、日常工作和工作特点、技巧等。

③、指导心理委员如何填写《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汇报表》。

④、指导心理委员如何及时发现同学中的异常行为,并填写《心理问题学生汇报表》。

⑤、指导心理委员制定本班“心理活动工作计划”和期末如何撰写“班级心理活动工作小结”。

(3)、促进心理委员的成长。

心理委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主体性的发挥和助人效果。

心理委员既要下情上传、上情下达,又要学做助人工作,可见,对他们进行心理知识培训和助人自助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①、专业知识培训

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班的心理委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有计划地向他们介绍一些心理学知识,使他们初步掌握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常识和方法。

心理委员必须接受5个专题的培训:

《情绪管理》、《精神分析心理学》、《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与诊断》、《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性心理与性健康》。

②、团体辅导

心理委员还需要经过5个专题的团体辅导,分别是:

《人际你我他》、《情绪妙管家》、《生涯魔戒六部曲》、《天地我独行》和《青苹果天堂》。

通过这5个专题的团体辅导,使他们掌握团体辅导的基本技巧。

③交流与探讨

同伴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所处的环境及生理发育的相似,其心理发展也有共同之处,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具有相似性。

由于相似性的存在,心理委员的定期交流与探讨显得更有必要。

为此我们利用晚自修时间让心理委员交流各自工作的收获及碰到的问题,特别探讨一些同学中的共性问题。

经过热烈的探讨,他们会达成共识。

这样的交流、探讨,既加深了心理委员间的感情,创造了良好的群体氛围,又使心理委员学有所得,议有所获,从而更激发他们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

④、助人能力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助人与自助的活动。

我们通过心理委员发现有异常行为和心理困惑的同学,便让他们尝试着去做沟通和辅导,学会倾听同学的说诉,体会同学的情感,并分析原因,把在老师指导下作出的正确判断和方法,影响给同学,促使其转变认知和情感态度,从而达到提高心理委员的助人能力的目的。

⑤、自助能力的培养

自助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心理教师要引导心理委员在互助中自助,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素质的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要帮助心理委员学会自己帮助自己,实现心理的成长。

在自助能力培养方面,我们主要借助心理个案,引导心理委员学会心理分析,这既是帮助同学分析情况,同时又是分析自己,帮助自己,提高自助能力。

3、班主任加强对心理委员的指导

(1)、指导心理委员写好工作计划和小结。

班主任应结合本班的实际,针对本班同学的心理和性格特点,指导心理委员制定“班级心理活动工作计划”。

期末指导心理委员撰写“班级心理活动工作小结”。

(2)、平时经常与心理委员沟通,及时掌握本班的心理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能处理的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汇报。

(3)、对心理委员填写的《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汇报表》和《心理问题学生汇报表》中的“班主任意见”栏,写上意见并签字。

(4)、对获奖的心理委员记入学生档案。

(四)心理委员开展的工作

班级心理委员的主要工作分两个层面:

一是心理健康层面。

即维护全班同学的心理健康,预防和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保证同学的心理安全;

二是心理素质拓展层面。

即面向全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