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527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docx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

[摘要] 从“适应”、“选择”的视角来探讨翻译理论问题是对翻译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 目前尚未见有人从这个视角系统

探讨翻译理论的研究。

本文借鉴其它临近学科领域相关的研究思路, 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

原理和思想, 解释和描述了译文产生的翻译过程, 探索了“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

[关键词] 适应; 选择; 译论; 哲理

1 引言

“适者生存”(亦称“自然选择”)是达尔文生物进

化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859 年, 查尔斯〓达

尔文发表了他的《物种起源》(T he O rigin of

Species:

 T he O rigin of Species by M eans of N atu2

ral S election or the P reservation of Favored R aces

in the S truggle f or lif e)。

这是“一本近代生物学最

具决定性的开山之作, 也是对人类整个意识形态领

域产生深远影响的雄辩式巨著”(叶笃庄等, 1998:

 封

页)。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内容上来看大体上包含

生物变异(mutation)、生存适应(adaptation)、物种

进化(evolution)三个最基本的概念。

“适应”与“选择”是“调节人类行为的基本机制”

(Lopreato & Crippen, 1999:

 85)。

正是由于这个原

因, 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

而且在与翻译学研究相邻的其它人文科学和社会科

学等各领域里, 都有着多方面的关注和研究。

文化学家普金森(H. Perkinson) 1995 年在其

专著《事物如何优化——从说话、写作、印刷到文化

转变》(H ow T hings Got B etter:

 Speech, W riting,

P rinting, and Cultural Change)中指出,“文化转变

也是达尔文主义的”。

他认为, 人类创造的文化总是

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所有文化都是在对现有文

化的改进和完善过程中转变(Perkinson, 1995:

 xii)。

还有学者认为“文化改变是由文化演化而致”(cul2

tural change is w rought by cultural evolution )

(Dawkins, 1976; Chesterman, 1997:

 6)。

社会学家娄普里托(J. Lopreato)和克里潘(T.

Crippen)曾说过, 达尔文等人所做的工作, 是在自然

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建立“桥梁”。

“被世人广泛理解

的达尔文主义将证明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它物种行

为的主要关键。

在人类行为研究中运用达尔文的学

说已成为一个十分明显的发展方向”(Lopreato &

Crippen, 1999:

 85)。

人类学家图比(Tooby)和科斯米德(Cosm ides)

(1992:

 54255) 在他们关于《文化的心理学基础》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ulture)的论文中强

调, 正是由于一系列的适应才构建了种种的机制

(mechanism s), 并由这些机制“调节人类的行为”;

“适应即选择的积累结果”(Lopreato & Crippen,

1999:

 92)。

哲学家和符号学家查尔斯〓皮尔士(Charles

S. Peirce)在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中, 进化思想是他科

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

他说,“知识的增长

是由于某些解释意义的做法具有‘优性’(goodness)

和‘活性’(1iveliness) (用达尔文的术语即:

 适应、生

存), 而其它的做法则无果”(Gorlée, 1994:

 230)。

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 erschuren) 在

他的《作为语言适应理论的语用学》(P ragm atics as

a T heory of L inguistic A dap tation) 一书中指出, 语

言适应即指语言适应环境, 或者环境适应语言, 或者

两者同时相互适应。

恰当的、成功的交流既是适应的

过程, 又是适应的结果。

言语交际实际上就是在不断

地适应(V erschueren, 1987)。

其它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 例如

在意识形态研究方面的《达尔文与现代世界观》

(D arw in and the M odern W orld V iew ) (Greene,

1961)、社会学研究方面的《进化理论:

 通往未来之

道》(Evolutionary T heory:

 Paths into the Future)

(Pollard, 1984); 神学研究方面的《进化世界的神创

〓1〓

论》( T heology of Creation in an Evolutionary

W orld) (Schm itz2M oormann & Salmon, 1997)、哲学

研究方面的《创造进化论》(王珍丽等, 1989)、文化学

研究方面的《文化进化导论》(吕斌, 1994)、语言学研

究方面的《从进化视角看语言中的语言》(L an2

guages w ithin L anguage:

 A n Evolutive A pp roach)

(Ivan, 2001)等。

翻译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沟通

和交流的桥梁和媒介。

从学科的角度来讲, 探讨翻译

活动基本规律的翻译理论研究应当属于人文社会科

学的范畴, 上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及其成果,

从一定意义上说, 也可以看作是对本文借用“适应

选择”学说来探讨翻译适应选择论(参见第4 节)的

可行性提供了依据和支持。

2 翻译活动与生物界的关联

我们知道, 翻译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与人类社会

的进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从操着不同语言的

人类有了相互交流的需要, 为克服语言的障碍而寻

求人类心灵沟通的努力就已经凭借翻译而实实在在

地存在着”(许钧、唐瑾, 2002:

 2)。

翻译活动存在的前

提, 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

翻译是不同语言信

息的转换, 这种转换本身也是一种符号活动。

“人类

创造文化依赖于符号活动。

人就是进行符号活动的

动物”(R. 巴特语, 见王学文译, 1987, 15)。

鉴于翻译是语言的转换, 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

分; 文化是人类交际活动的积淀, 而人类又是生物界

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 我们便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很有

意义的内在联系:

图1 翻译活动与生物界之间的互联关系

  图1 表明, 作为人类行为的翻译活动, 与生物界

的活动, 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总体上是关联

的和通融的。

既然翻译活动是人类交际行为的一部

分, 又和生物界的活动是关联的和通融的, 那么, 这

种关联性和通融性就为适合于生物界的基本规律也

同样适用于翻译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能。

尽管以上的简析和图标只是粗略地勾画了翻译

活动与生物界之间的互联的关系, 然而, 这一点对本

文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原因是:

 有了翻译活动和生物

界活动之间的这种关联和通融, 也就有了本文研究

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基本思

想来探讨翻译活动规律的前提。

事实上, 人类行为与自然界内在联系和通融的

情形已早有论述, 如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符号学家

查尔斯〓桑德〓皮尔士(Charles S. Peirce) 就曾说

过:

 人类思维的认知过程是“自然化了的”(natural2

ized), 可以适用于自然界的现象;“思维本身是一种

与自然界所有活动形式具有相同特性的活动”

与 (Gorlée, 1994:

 48249)。

人类学家凯斯(R. K eesing)

指出:

“人类学家可以同时将人类视为生物机体和文

化产物, 是文化性和生物行为互动且互补的, 兼从生

态系统和社会系统来看人类, 因此可以对人类状况

的演化提出广泛的透视”(凯斯, 2001; 张恭启等,

2001:

 11)。

中国大陆哲学理论学者钱津认为,“人类

本身是属于自然的”;“每一个人都是与自然相通的,

以有限的方式与无限的存在相通”(钱津, 2001:

 1,

206)。

另一位中国大陆理论语言学者钱冠连得出的

研究结论是:

“语言与人类生存方式是互相包含的”,

“人类生存方式与人类语言是全息的”(钱冠连,

2002:

 133)。

中国台湾也有学者提出:

“就科学知识的

探索而言, 人和大自然其实是以相互对等的地位进

行互动, 都具有主动和被动的双重、互补的特性”(詹

志禹等, 2002:

 9)。

甚至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也

有类似的论述:

 他曾经建议“翻译理论可以分为具有

两重性的普遍性理论和相对性理论(universalist

and relativist theories) (1975:

 235)。

更为概括地说,

这两种观念似乎与人类用来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做

法是一致的”(L ance & J acky, 1991:

 34)。

可以看出, 前面阐述的翻译活动与生物界之间

的互联关系, 以及上述不同学科的学者关于自然生

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互动、互补特征的描写, 对于

本文运用达尔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基本思想

解释翻译活动的研究来说, 可以说既是一种参照, 又

是一种支持。

3 “适应选择”学说对翻译活动的解释

“自然选择”(亦称“适者生存”)是达尔文生物进

化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适应选择”学说。

一学说的实质是:

 任何生命体都具有适应自然环境

的能力, 生命体只有适应了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繁

衍; 或者说, 任何生命体的生存和繁衍都是接受自然

的选择、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生命体适应自然环境

的基本规律是:

 汰弱留强、适者生存。

这就是适应、生

〓2〓

存的自然法则。

所谓“自然选择”, 简单地说, 就是生命体要“适

应”自然环境、要接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再简单一点,

“选择”就是能“支配”,“适应”就是受“制约”。

如果将“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翻译中

去, 就是:

 译者(译品)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要接受

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

根据这一基本原理, 我们便可

以对译者产生译文的翻译过程作出如下的解释。

译文的产生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即

“自然”选择译者和“自然”选择译文。

这里所说的“自

然”指的是“翻译生态环境”; 而“翻译生态环境”则指

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 即语言、交际、

文化、社会, 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

体。

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

的多种因素的集合。

根据“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在第一个“自然”

选择译者的阶段里, 重点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

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

同时, 这个阶段也可以看

作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即译者适应。

进一步根据“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在第二个

“自然”选择译文的阶段里, 重点是以译者为典型要

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

换句话说, 这个阶

段就是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选择, 而

选择的结果就产生了译文。

在上述运用“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对翻译过程

的解释中, 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译者。

由于第一个

阶段的翻译生态环境是“选择译者”, 因此这一阶段

中的翻译生态环境中是不包括译者的。

但是, 在第二

个阶段里, 由于译者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时的译者

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指的“译者”(a trans2

lator), 而已经是一个“接受了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

或曰“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的”、特定的“译

者”(the translator), 因此, 这时的译者就不仅仅是

能够产生译文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般成员, 而是

已经成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典型要件”, 可以说已经

能够体现、以至代表翻译生态环境来实施对译文的

选择。

可以看出, 这里的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

份:

 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 另一方

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

纵。

译者的这种“双重”身份, 如果用数学语言来说

就是:

 在译者适应的第一个阶段, 翻译生态环境

(HJ)是自变量(或称“独立”变量), 译者(YZ)是因变

量(或称“依赖”变量), YZ 是HJ 的函数(即:

 YZ=

f (HJ))。

而在译者选择的第二个阶段, 翻译生态环

境(HJ)仍是自变量, 译文(YW )则是因变量。

由于译

文(YW )是译者(YZ)的函数(即:

 YW = g (YZ)), 所

以译文(YW ) 就是翻译生态环境(HJ) 的复合函数

(compound function, 即:

 YW = g [f (HJ) ]), 其中,

译者(YZ)是中间变量(medium variable)。

但正如上

文所述, 由于在翻译过程第二阶段里的译者已经能

够体现和代表翻译生态环境, 因此, 在这个阶段里,

译者(YZ)成了自变量, 译文(YW )是因变量, YW 是

YZ 的函数(即:

 YW = g (YZ))。

这样解释的结果就

是:

 译者相对于翻译生态环境来说是因变量; 而相对

译文来说, 又成为了自变量。

这段解释的数学表达式为:

HJ

f

YZ

g

YW

“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 其主观、客观

角色定位是一种相对状态”(刘祖培, 2002:

 196)。

实也正是如此。

上述这种“双重”身份现象在译者身

上的体现是充分的、普遍的。

例如, 通常所说的译者

既是原文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作者”; 译者既是

“奴仆”、又是“主人”; 既是原文信息的“接受者”、又

是译文信息的“发送者”等等, 以上种种说法都可以

说是译者这种“双重”身份的不同表达形式。

究其原因, 这类现象应该不难解释。

从根本上

说, 当我们谈论“自然选择”的时候, 也不能忽视另外

一个事实:

 即作为一种有理性的高级动物, 人类本身

也是自然界的成员, 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自然

选择”其实也已经包括了人类自己的选择。

正可谓

“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大自然中发生的事情, 属于大自

然的一部分”;“人的行为代表的是大自然”(钱津,

2001:

 1, 206)。

而且, 自然界中, 虽然所有的生物都不

例外地需要适应自然环境, 但是, 人类与其它生物对

自然的适应又有区别:

“动物是被动地适应自然; 而

人类是主动地改造自然”(据中国中央电视台二零零

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播出的《科技博览》); 是“人类的

理性选择”(同上, 2001:

 27) ——既是“适应者”、又是

“选择者”或“改造者”——人类本身就有双重的、乃

至多重的身份, 更何况在翻译过程中的译者呢。

“理性选择”、“主动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独

具的行为特征, 这一点对本课题来说是有意义的。

者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

问题已专题探讨(参见《中国翻译》2004 年第3 期),

因此对这一点此处不再细述。

由于生物体(动物和植物)都要适应自然生态环

境, 要接受“自然选择”; 而译者和译品也都要适应翻

〓3〓

译生态环境, 也都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 因

此, 就这一点来看, 两者的确有相通的和类似的情

形。

这也表明, 运用适用于生物界的法则来解释包括

翻译行为在内的人类行为是可行的。

但是, 笔者同时也注意到了自然法则, 特别是

“汰弱留强”法则在生物界和翻译界之间又有一定的

区别。

这就是:

 自然界里的物种(动物和植物)适应自

然环境、接受“自然选择”的“淘汰”是绝对的, 是生物

物种意义上的“绝迹”、“消失”、“灭绝”, 例如恐龙的

灭绝、南极狼的绝迹、种子蕨的消失等等。

然而, 翻译

界里译者译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接受翻译生态环

境选择的“淘汰”则是相对的, 是人类行为意义上的

“失意”、“落选”、“舍去”、“取代”、“未中”、“失落”等

等。

这就是说, 翻译活动中译者译品的所谓“适”或

“不适”、“强”或“弱”, 都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时, 不同的译本、不同的译文, 由于它们适应了不同

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读者对象, 因而又有可能共生共

存。

这也是生物界和翻译界在“适应”、“选择”、“淘

汰”等方面的区别所在。

由以上阐述可以看到, 运用“自然选择”的基本

原理来解释译者产生译文的翻译过程, 翻译就可以

视为译者的适应和译者的选择活动。

同时, 对于翻译

过程来说, 只有译者和译文才需要接受翻译生态环

境的选择。

而翻译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译品是译者

价值的体现; 译者的“生存”质量或“生存”状态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生产的译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

译者和译品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

也正是因

为这种关系, 使得译者和译品在“自然选择”、“适者

生存”的法则面前, 利害一致。

从这个视角来看, 我们

可以说, 译者和译品共同遵循着“适者生存”的自然

法则。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来看, 翻译就是译者

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被翻译生态环境因素所左

右的选择活动。

这样的选择发生在翻译活动的各个

方面, 存在于翻译过程的各个阶段, 出现在翻译转换

的各个层次。

这种选择背后的机制和动机, 就正是

“适者生存”、“汰弱留强”。

应当指出的是, 从“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视角

来探讨翻译活动, 其重要性在于:

 一方面, 它不仅为

“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观提供了哲学依据和理

论基石; 更为重要的, 运用“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在

解释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时, 形似“外部环境”决定

——译者须适应环境; 实则“内部因素”决定——译

者的自我选择。

译者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一种“选择

性”的适应, 对译文的产生, 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

而无论是适应、还是选择, 皆是由译者做出的选择。

于是,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适应和译者的选择便在“自

然选择”原理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契合。

4 结论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简述和分析可以看出, 本文

借用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来

对翻译研究进行探索是可行的。

一方面, 由于翻译活

动与生物界之间是通融的、相互关联的, 而生物界遵

循着“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因此这就为“适应选

择”学说适用于解释翻译活动提供一种可能。

另一方

面,“自然选择”基本原理也能够自圆其说地解释译

者产生译文的翻译过程。

再者, 不仅“适应选择”学

说广泛应用于许多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

研究, 就是在翻译界,“适应”和“选择”的客观现象也

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综合以上各点可以表明, 借用达尔文的“适应

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可以作为探索翻译理

论的指导, 这样做能够为构建“翻译适应选择论”提

供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同时, 运用“适应选择”学

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从适应和选择的视角来解释

翻译活动和翻译过程也是可行的。

朱纯深在论述翻译理论的“特色”时曾指出:

“一

个理论, 强调其个性和独创性, 证明其结构有个可依

托的基本体系, 是该理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2001:

 8)。

袁莉在构想翻译主体研究时也认为:

“这

是一个多少带有哲学和思辨意味的选题, 必须借助

于某一足够成熟、且自身极富渗透力的理论体系来

加以深入地研究和探讨”(2002:

 402)。

这些学者的论

述表明, 寻求一个普适性较强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石,

对于翻译理论建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近年来在这方面作了专题的研究, 并试图

构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胡庚申,

2001:

 3; 2002:

 98; 2003:

 2832291; 2004:

 9215)。

现将

笔者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

发展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本体作如下的表述:

本论基本理念:

 翻译即适应与选择; 最佳翻译是

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

计结果; 对于译者, 适者生存、发展; 对于译文, 适者

生存、生效。

本论对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译者适应翻

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本论的译评标准:

 多维转换

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 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

择度”最高的翻译。

〓4〓

参考文献:

[ 1 ] 巴 特. 董学文, 王 葵译. 符号学美学[M ]. 沈阳:

 辽

宁人民出版社, 1987.

[ 2 ] 达尔文. 叶笃庄, 周建人, 方宗熙译. 物种起源[M ]. 台

北:

 商务印书馆, 1988.

[ 3 ] 胡庚申. 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C ]. 国际译联第三届

亚州翻译家论坛宣读, 香港, 2001.

[ 4 ] 胡庚申. 译论的繁荣、困惑与探索[J ]. 翻译季刊,

2002, (3):

 802104.

[ 5 ] 胡庚申. 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 ]. 中国翻译,

2004, (3):

 9215.

[ 6 ] 凯 斯. 张恭启, 于嘉云译. 人类学绪论[M ]台北:

 巨

流图书有限公司, 2001.

[ 7 ] 钱冠连. 语言全息论[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 8 ] 钱 津. 生存的选择[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2001.

[ 9 ] 许 钧, 唐 瑾. 翻译:

 崇高的事业(代前言), 巴别塔

文丛[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10] 严复译著, 冯君豪注解. 天演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M ].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11] 袁 莉. 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 载张柏然、许 钧

(主编):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M ].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2002:

 3972409.

[12] 詹志禹. 建构论:

 理论基础与教育应用[M ]. 台北:

 正

中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2.

[13] 朱纯深. 翻译探微:

 语言〓文本〓诗学[M ]. 台北:

 书

林出版有限公司, 2000.

[14] Chesterman, A. M em es of T ranslation:

 T he Sp read

of Ideas in T ranslation T heory. Am 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Benjam ins, 1997.

[15] Darw in, C. T he O rig in of Species. Introduced by

L. M atthew s & F. R. S. Harrison. London:

M. M.

Dent & SonsL td. 197.

[16] Hu, Gengshen.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2

lection. Perspectives:

 S tud ies in T ranslatology, vol.

11, No. 4, 2832291, 2003.

[17] Lance, H. &M. Jacky. R edef ining T ranslation:

The Variational Approach.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18] Lopreato, J. & T. Crippen. Crisis in S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