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陈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5365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陈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陈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陈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陈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陈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陈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陈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陈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陈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陈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14 小蜗牛陈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陈贤PPT课件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1

《小蜗牛》教学设计

 

孝感市玉泉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规范书写4个生字,认识部首“王”。

2.引导学生结合插图,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的能力。

3.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小生物的习惯,感受四季的奇妙变化与特点,珍惜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以及四季变化的不同。

教具:

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初步感知课文。

3.认识部首“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

导入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瞧:

(PPT出示谜语)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打一动物)”(师举手示意,让生举手回答)对啦,就是这可爱的小蜗牛(出示小蜗牛图片,贴图)。

你知道“蜗牛”是怎么写的吗?

口述:

一只小虫子(“虫”旁);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口”);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内”)读准(贴生字卡片)

2.

板书课题《小蜗牛》

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把生字宝宝的模样牢牢地记在脑海中。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讲故事(出示图片,画小树林)

|2

今天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蜗牛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2.生自由读故事(师巡视)

师:

小朋友们,你们想和蜗牛一起玩吗?

那就赶快打开书108面,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师巡视,指导坐姿,辅导读音)

3.圈生字

有的同学遇到难读的字还多读了几遍,课文中还有一些生字,你能把它圈出来读一读吗?

(圈生字)圈完的同学报臂坐端正。

4.出示第一幅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①师:

请同学们看这是哪里?

(小树林)

师:

春天来了,看看小树林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

你看到了什么?

(播放)

谁能用课文里的词来说一说?

(发芽),谁会读?

②师:

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瞧!

这就是“住”,左边一个单人旁,右边一个主人的主,合起来就是“住”,谁想读,你来,你来,我们一起读。

③用“旁边”说话

师:

读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小蜗牛的家住在哪里呀?

(小树林的旁边)谁会用“旁边”说一句话。

④师:

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春天多美呀!

猜猜看,蜗牛妈妈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呢?

(指名说)

⑤出示课文句子,指名读

大家猜得都很有道理,我们来看一看,蜗牛妈妈会对小蜗牛说,谁来读一读?

(出示:

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⑥认“孩”、“玩”

师:

孩子,这个字谁会认?

组个词,请你读,请你读,我们一起读。

孩子,“子”是轻声,多么亲切,多么温柔呀!

若你是这只小蜗牛,你感觉妈妈对你怎么样?

(温柔、鼓励)那你能不能读一读呀?

(读句子)你读的可真亲切,像极了蜗牛妈妈。

师:

蜗牛妈妈鼓励小蜗牛到小树林里去玩一玩,我们来看看这个字(出示“玩”)谁会认?

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左边这一部分叫王字旁。

师:

把字送到句子中,谁再完整地读读这句话?

(指名)

|3

5.出示“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①认“爬”

师:

小蜗牛听了妈妈的话,它到小树林里去了。

小蜗牛爬呀,爬呀,(手势)好久才爬回来。

瞧,这就是“爬”(出示生字卡片)请你读,火车往后开,再往后。

②理解“好久”(结合蜗牛特点)记住“久”

师:

你从“爬呀,爬呀,爬了好久”体会到什么?

(久、慢、累)

小蜗牛为什么爬了好久才爬回来?

(慢,背着壳)

师:

这就是好久才回来,跟老师一起读,“久”,好久就是很长的时间,你记住这个字了吗?

③嗯,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指名读)

你读出了它爬得多么慢呀,但它还是坚持爬回了家,不知不觉夏天到了,它对妈妈说了些什么呀?

让我们来猜一猜。

请同学们来看这一副图画。

6.出示第二幅图

①你看到了什么?

师:

你看到了什么呢?

②根据图片猜“草莓”,认“草莓”

你看到的草莓是什么样的?

(又大又红、红红的)

③你还看到了什么?

(叶子、花)

④出示蜗牛说的话,指名读

小蜗牛看到的真多呀!

它爬回家对妈妈说——(指名)

你读的真准确。

你读的真流畅,还有哪只小蜗牛愿意试一试?

你不仅读的准确、流畅,而且很有感情。

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小蜗牛看到这些,你说它的心情怎样呀?

(很高兴)嗯,它想和妈妈一起分享呢!

那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一读吧。

(齐读)

⑤出示蜗牛妈妈说的话,指名读

蜗牛妈妈听了,也告诉小蜗牛什么呢?

请你读。

哦,蜗牛妈妈明白了,那我们试着像蜗牛妈妈一样说一说。

(“哦,已经是夏天了!

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

|4

7.出示语气词句子

师:

同学们,像“哦”这样表达语气的词还有很多,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看看你能不能用一个字表达出你的心情?

今天考试你得了一百分,听到这个消息你会怎么说?

(耶)

(a指名说

b

如果加上夸张的表情动作会更好

c能不能一起来说呀)

明天不放假。

(唉)

我忽然明白了。

(哦)

师:

同学们太棒了!

那怎么把语气词读好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句话。

(出示)看看这些红色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师:

对呀,他们都是口字旁,这些语气词要轻轻地读(范读,指名读一句,齐读一句)

你读的真准确/流畅/有节奏。

你不仅读清楚了,还表达了一定的情感呢!

我们大家都要向她学习,像他这样读一读。

8.师生分角色合作读

师:

句子读好了,那请大家和你的同桌分角色读读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一个当蜗牛妈妈,一个当小蜗牛,开始吧。

(同桌读)

师:

你们读的真热闹。

a指名展示

b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老师读蜗牛妈妈的话,你们读小蜗牛的话,好不好?

(师生对读)

c师:

同学们读的这么好,老师想让大家配点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大家有兴趣吗?

(配乐表演读)

三、指导写字

师:

这篇课文都是蜗牛妈妈和蜗牛的对话,“对”也是我们这节课要求会写的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左边一个又,右边一个寸,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寸,合起来就|5

是“对”。

仔细观察,看看你要提醒同学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呢?

(指名)

我们中国的汉字和我们中国人一样很懂得谦让,要注意“又”变成偏旁时,一捺变成点,是为了让出位置给右边的“寸”(书空练习,送回到田字格范写)

练写,评价

四、小结

师:

今天,我们跟着小蜗牛走过了春天,(板书“春天”)在小树林里看到小树发芽了,我们还一起走过了夏天,(板书“夏天”)看到盛开的花、红红的草莓、碧绿碧绿的叶子,那秋天和冬天是怎样的呢?

(板书

)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

14、小蜗牛

 

春天

不对

 

夏天

对了

 

||

蜗牛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以谜语导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紧接着通过出示连环画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小蜗牛去小树林里玩,感受春夏秋冬的情境中,导入较好。

新授主要采取随文识字、创设情境、贯穿游戏、多种形式朗读等方式,学生识字扎实,朗读深入。

 

本课的不足在于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课堂的生成性不够,尤其当学生说到“如果我是小蜗牛,我觉得妈妈对我很好”以及“我感觉小蜗牛爬得很累”时,我未能抓住学生的想法进行深入追问及有效引导。

关于课堂的生成性还要多留心,多用心,及时抓住,有效引导。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