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5452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docx

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doc

Unit1TheDinnerParty

关于男人是否比女人更勇敢的一场激烈争论以一种颇为出人意料的方式解决了。

1晚宴莫娜·加德纳我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是在印度,那儿的人们今天讲起它来仍好像确有其事似的——尽管任何一位博物学家都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

后来有人告诉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不久,一家杂志曾刊登过这个故事。

但登在杂志上的那篇故事以及写那篇故事的人,我却一直未能找到。

2故事发生在印度。

某殖民地官员和他的夫人正举行盛大的晚宴。

筵席设在他们家宽敞的餐室里,室内大理石地板上没有铺地毯;屋顶明椽裸露;宽大的玻璃门外便是走廊。

跟他们一起就坐的客人有军官和他们的夫人,另外还有一位来访的美国博物学家。

3席间,一位年轻的女士同一位少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年轻的女士认为,妇女已经有所进步,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见到老鼠就吓得跳到椅子上;少校则不以为然。

4他说:

“一遇到危急情况,女人的反应便是尖叫。

而男人虽然也可能想叫,但比起女人来,自制力却略胜一筹。

这多出来的一点自制力正是真正起作用的东西。

5那个美国人没有参加这场争论,他只是注视着在座的其他客人。

在他这样观察时,他发现女主人的脸上显出一种奇异的表情。

她两眼盯着正前方,脸部肌肉在微微抽搐。

她向站在座椅后面的印度男仆做了个手势,对他耳语了几句。

男仆两眼睁得大大的,迅速地离开了餐室。

6在座的客人中除了那位美国人以外谁也没注意到这一幕,也没有看到那个男仆把一碗牛奶放在紧靠门边的走廊上。

7那个美国人突然醒悟过来。

在印度,碗中的牛奶只有一个意思——引蛇的诱饵。

他意识到餐室里一定有条眼镜蛇。

他抬头看了看屋顶上的椽子——那是最可能有蛇藏身的地方——但那上面空荡荡的。

室内的三个角落里也是空的,而在第四个角落里,仆人们正在等着上下一道菜。

这样,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地方了——餐桌下面。

8他首先想到的是往后一跳,并向其他人发出警告。

但他知道这样会引起骚乱,致使眼镜蛇受惊咬人。

于是他很快讲了一通话,其语气非常威严,竟使得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9“我想了解一下在座的诸位到底有多大的克制能力,我数三百下——也就是五分钟——你们谁都不许动一动。

动者将罚款五十卢比。

准备好!

10在他数数的过程中,那二十个人都像一尊尊石雕一样端坐在那儿。

当他数到“……二百八十……”时,突然从眼角处看到那条眼镜蛇钻了出来,向那碗牛奶爬去。

在他跳起来把通往走廊的门全都砰砰地牢牢关上时,室内响起了一片尖叫声。

11“你刚才说得很对,少校!

”男主人大声说。

“一个男子刚刚为我们显示了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的范例。

12“且慢,”那位美国人一边说着一边转向女主人。

“温兹太太,你怎么知道那条眼镜蛇是在屋子里呢?

13女主人脸上闪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回答说:

“因为它当时正从我的脚背上爬过去。

 

一次重要教训那是9月初的一天,天气凉爽而又晴朗,正是赛跑的好日子。

我参加了一项10.5英里越野赛跑,才跑了最初几英里;整个赛程要穿越若干陡峭、耗人体力的山坡。

不过,我觉得自己步履轻快有力;尽管坡陡山峭,这次赛跑会跑得很顺利的。

2稍稍领先于我的,是一位来自纽约州基斯科山城的教师佩吉·米姆诺。

她跨着和我同样的步速稳稳地向前推进。

这种步速我跑起来觉得很轻松,所以我决定保持在原有的位置上。

既然她在前面领跑对我很合适,我又何必费心考虑步速呢?

等她什么时候累了再超过她不迟。

3于是我就紧跟在她身后跑着。

赛跑的路线先是北上5英里,然后向西折上1英里的山道,最后再重新往南转入一段蜿蜒曲折的路程。

赛跑渐趋紧张,越来越不好对付。

我们还剩下4英里的赛程,我已在急促喘气,双腿也开始有点僵硬。

4佩吉越过了一位年轻的男运动员。

他们显然相互认识,因为她超过他时两人还颇有兴致地寒暄了几句。

他们的这番寒暄不免令我犯愁。

赛跑时,要不是自我感觉不错,是顾不上跟人搭理的,很显然,佩吉自我感觉不错。

她步幅很大,脚下的弹性仍显而易见,而我曾一度有过的那么一点弹性,早已离开了我脚下。

5即便如此,我还是离她很近,如果她累了,仍能超过她,因此我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

我们来到了一条漫长、累人的山道,是接受真正考验的时刻了。

我们离终点线只有1英里了,因此在这一斜坡上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几乎可以肯定都会决定谁率先冲过终点线。

6我费劲地沿山坡往上跑,有几分钟胡思乱想走了神。

等我抬头一看,佩吉竟然将我逐渐甩下——先是5码,随后10码,距离越拉越开了。

最后,显然再没有希望追上她了。

她无可置疑地将我挫败了。

7这次赛跑给了我一个重要教训。

不少有关赛跑的读物都对两性作了明确划分。

认为女性较为柔弱,速度较慢,在体育竞技方面终逊一筹。

然而,正如佩吉·米姆诺所清楚表明的,男女赛跑选手之间的相同之处要比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更重要。

Unit3MyFirstJob

为了想在进大学前赚些钱,作者申请了一份教职。

但面试情况却越来越糟……

1我的第一份工作罗伯特·贝斯特在我等着进大学期间,我在一份地方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说是在离我住处大约十英里的伦敦某郊区,有所学校要招聘一名教师。

我因为手头很拮据,同时也想做点有用的事,于是便提出了申请,但在提出申请的同时我也担心,自己一无学位,二无教学经验,得到这份工作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2然而,三天之后,却来了一封信,叫我到克罗伊登去面试。

这一路去那儿原来还真麻烦:

先乘火车到克罗伊顿车站,再乘十分钟的公共汽车,然后还要至少步行四分之一英里。

结果,我在六月一个炎热的上午到了那儿,因为心情非常沮丧,竟不感到紧张了。

3学校是一座装着大窗户的红砖房子。

前庭园是个铺着沙砾的正方形:

四个角上各有一丛冬青灌木,它们经受着从繁忙的大街上吹来的尘烟,挣扎着活下去。

4开门的显然是校长本人。

他又矮又胖,留着沙色的小胡子,前额上布满皱纹,头发差不多已经秃光。

5他带着一种吃惊的、不以为然的神态看着我,就像一位上校看着一名没系好靴带的二等兵一样。

“哦,”他咕哝着说,“你最好到里面来。

”那狭窄的、不见阳光的走廊里散发出一股腐烂的卷心菜味,闻上去很不舒服;墙上墨迹斑斑,显得很脏;周围一片静寂。

根据地毯上的面包屑来判断,他的书房也是他的餐室。

“你最好坐下,”他说,接着便问了我许多问题:

为了得到普通学校证书我学过哪些课程;我多大岁数了;我会玩些什么游戏;问到这里他突然用他那双充满血丝的眼睛盯住我,问我是否认为游戏是儿童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含含糊糊地说了些不必太重视游戏之类的话。

他咕哝了几句。

我说了错话。

我和校长显然没有多少共同语言。

6他说,学校只有一个班,二十四名男生,年龄从七岁到十三岁不等,除了美术课他亲自教以外,其余所有的课程都得由我来教。

星期三和星期六的下午要到一英里以外的公园去踢足球,打板球。

7整个教学计划把我吓坏了。

我得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按三种不同的程度轮流给他们上课;想到要教代数和几何这两门我在读书时学得极差的科目,我感到很害怕。

更糟糕的也许是星期六下午打板球的安排,因为这时候我的朋友大都会在悠闲地自得其乐。

8我怯生生地问:

“我的薪水是多少?

”“每周十二磅外加中饭。

”还没等我来得及提出异议,他已经站了起来。

“好了,”他说,“你最好见见我的妻子。

她才是这所学校真正的主管人。

9我再也无法忍受了。

我当时很年轻:

在一个女人手下工作的前景构成了最大的侮辱。

黑人打工仔我曾干过一系列工作,可都为期很短,有些是我愤然辞去不干的,有时则是由于我的态度、我的言词或是我的眼神而被解雇的。

我那攒足钱远走他乡的目标仍是那么遥不可及,有时我简直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达到这目标。

2一个无所事事的上午,我去看一个给卡皮特尔街的珠宝商干活的同学格里格斯。

我到那儿时他正在擦洗店里的橱窗。

3“你知道我能上哪儿找份活干干吗?

4他鄙夷地瞧着我。

5“当然,我知道你能上哪儿找到活干,”他嘿嘿一笑。

6“哪儿?

7“可我怀疑你能干多久,”他说。

8“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问。

“哪儿能找活干?

9“别着急,”他说,“迪克,整个夏天你一直想保住一份活,可还是没能保住。

为什么呢?

就因为你耐不下性子。

这可是你的一大弱点。

10“是吗,”我急切地鼓励他继续往下说。

11他神情严肃起来。

“这楼上有家眼镜公司,老板是个从伊利诺伊州来的北方佬。

他想找个小伙子,夏天全天上班,冬天上午和晚上上班。

他有意在眼镜行业起用个有色人种小伙子。

你学过代数,干这活准行。

我先替你在克兰先生面前说说,随后再跟你联系。

12“你不觉得我现在就可以去见他?

”我问。

13“看在上帝的份上,别着急嘛!

”他冲我嚷道。

14“黑人的毛病可能就出在这儿,”我说,“他们太不着急了。

我可不想干擦地板这类杂活。

我可打算干出点名堂来。

15我谢过他便走了。

一星期后我已不再抱什么希望。

可是一天下午,格里格斯上我家来了。

16“看来你有活干了,”他说,“你就要有机会学门手艺了。

可你记着,脑子得清醒些。

要记住自己是个黑人,是在为白人干活。

明天你就去上班。

17“我能挣多少?

18“开始一周5美元,他们要是喜欢你,会给你加工资的,”他解释说。

19我心中升起了希望。

我就要有机会学门手艺了。

而且我还不必放弃学业。

我告诉他我愿意接受这份工作,我会对白人谦卑有礼的。

“你就要给一个北方白佬干活了,你要想能同他们相处下去,还真得下番苦功才行。

”他说。

20第二天上午,眼镜公司还没开门,我就早早地候在外面了。

我不住地提醒自己要有礼貌,开口前要先动动脑子,要三思而行,要说“是,先生”或“不,先生”;要举止得当,不能让白人们觉得我自以为跟他们一样行。

突然,有个白人走到我跟前。

21“你有事吗?

”他问我。

22“我是来上班报到的,先生,”我答道。

23“好的,来吧。

24我跟他走上一段楼梯,他打开办公室门。

我有点紧张,可这个白人小伙子的态度让我感到放心,我坐定下来,帽子拿在手里。

一个白人姑娘走了进来,开始用力击打打字机键。

不久,又来了个身材瘦削、头发灰白的白人,走进了后面的房间。

最后,一个红脸膛的高个儿白人走了进来,匆匆瞥了我一眼,便在自己的座位里坐下。

从他那付敏捷的举止神态来看,我料定他准是个北方佬。

25“你就是那个新来的,嗯?

26“是的,先生。

27“等我先把信件处理掉再跟你谈,”他和颜悦色地说。

28“好的,先生。

29我甚至竭力压低嗓门,尽量不让语调中带有丝毫咄咄逼人的口吻。

30半小时后克兰先生把我叫到办公桌旁,详细询问了我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还有我的数学程度。

当我告诉他我还学过两年代数的时候,他似乎很满意。

31“你喜欢不喜欢学学这行?

”他问。

32“我很喜欢,先生,我真是再乐意不过了,”我说。

他对我那么好,对我那么和气。

33他告诉我,他有意在眼镜行业培养一个黑人小伙子,有意去帮助他,指导他。

我在回答时竭力要让他知道,我将竭尽全力,决不辜负他的栽培。

这正是我期待已久的机会——学门手艺、长点出息的机会。

克兰先生把我向公司其他职员一一作了介绍,随后说,“好了,小伙子,让我们瞧瞧你能把这间屋子打扫得有多干净。

 

Unit4TheProfessorandtheYo-Yo

在一个年轻朋友的心目中,爱因斯坦是个纯朴、谦虚的普通人。

1教授与溜溜球托马斯·李·巴基和约瑟夫·P.布兰克我父亲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密友。

小时候有一次我去爱因斯坦家拜访时很腼腆,他说,“我有样东西拿给你看,”于是我便感到无拘无束了。

他走到书桌旁,拿回来一只溜溜球。

他试图做给我看这种玩具怎么个玩法,但他没法使它顺着线再转上去。

轮到我时,我露了几手并向他指出,绕错的线圈使玩具失去了平衡。

爱因斯坦点点头,我的技能和知识给他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后来,我买了一只溜溜球,把它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了教授,并收到他一首表示感谢的诗。

3作为一个孩子,以后又作为一个成人,我一直对爱因斯坦的个性惊叹不已。

他是我所认识的人中唯一能跟自己及周围世界达成妥协的人。

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他想要的只是:

在他作为一个人的能力范围之内理解宇宙的性质以及宇宙运行的逻辑和单纯。

他知道有许多问题的答案超出了他智力所及的范围。

但这并不使他感到灰心丧气。

只要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取得最大的成功他就心满意足了。

4在我们二十三年的友谊中,我从未见他表现出妒忌、虚荣、痛苦、愤怒、怨恨或个人野心。

他好像对这些感情具有免疫能力似的。

他毫无矫饰之心,虚荣之意。

虽然他与世界上的许多要人通信,他用的却是有W水印字母的信笺,水印字母W——五分钱商店伍尔沃思的缩写。

5为了做他的工作他只需要一支笔和一本拍纸簿。

物质的东西对他毫无意义。

我知道他身上从不带钱,因为他从来不需要用钱。

他信奉简朴,甚至于只用一把安全剃刀和清水刮胡子。

当我建议他用一下刮胡膏时,他说:

“剃刀和水就够了。

6“但是,教授,为什么你就不能仅仅试用一次刮胡膏呢?

”我争辩说。

“它可以让你刮起胡子来又平滑又不痛。

7他耸了耸肩。

最后,我终于送给他一管刮胡膏。

第二天早上,当他下楼来用早餐时,他因为有了一大新发现而高兴得满脸含笑。

“你知道,那种刮胡膏还真有效,”他说。

“它不扯胡子,感觉好极了。

”打那以后,他每天早晨都用那管刮胡膏,直到那一管用完为止。

然后他又回复到只用清水刮胡子了。

8爱因斯坦完完全全是个理论家。

他对自己的思想和理论的实际应用丝毫不感兴趣。

他提出的E=mc2也许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公式——然而爱因斯坦却不愿费举足之劳去看反应堆产生原子能。

他因其光电理论——他认为这是比较次要的一系列公式——而获得诺贝尔奖金,但对于观察他的理论怎样使得电视得以产生却没有一点好奇心。

9我兄弟曾送给教授一个玩具,那是一只立在盛水的碗边保持平衡并反复把头浸入水中的鸟。

爱因斯坦高兴地注视着它,试图推断出它的运动原理,但他没能推断出。

10第二天早晨他宣布说:

“关于那只鸟我睡觉前思索了很长时间,它一定是这样运转的……”他开始做起了长篇解释。

后来他意识到自己推理中的一个漏洞便停了下来。

“不,我想不是那么回事。

”他连续几天试着用各种理论来加以解释,后来我建议他把玩具拆开来看看它是怎样运转的。

他迅速显出的不赞成的表情告诉我,他并不同意这种切实可行的作法。

他一直没有研究出这个答案。

11爱因斯坦一直没能理解的另一个谜是他自己的名望。

他提出的理论都是些非常深奥、只能使比较少的科学家感兴趣的理论。

然而他的名字在整个文明世界却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有一次他说:

“我有一些很好的思想,别人也有一些很好的思想。

只是由于我运气好,我的思想才被人接受了。

”他的名望使他感到迷惑不解:

人们都想见他;陌生人在街上盯着他看;科学家、政治家、学生和家庭主妇都给他写信。

他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会受到这种注意,为什么单单把他挑出来当作特殊人物对待。

 

艾尔弗雷德·诺贝尔——一个反差鲜明的人瑞典发明家、实业家艾尔弗雷德·诺贝尔是个集多种对立现象于一身的人。

他是破产者的儿子,日后却成了百万富翁;他是科学家,却爱好文学;他是个始终保持理想主义者本色的实业家。

他发了大财,生活却很俭朴;与人相处时他笑逐颜开,独处时却常常郁郁寡欢。

他热爱人类,却从未享受过妻室与子女的天伦之乐。

他热爱祖国,却客死异国。

为了发展和平时期的采矿业和筑路业,他发明了一种新型炸药——甘油炸药,却目睹此发明被用作残杀、伤害同类的战争武器。

在他颇有建树的一生中,他常常觉得自己渺小无用。

“艾尔弗雷德·诺贝尔,”他曾这样写他自己,“本该在呱呱坠地之时就让一位好心的医生给弄死。

”他虽因自己的发明而名闻全球,但其个人生活世人向来知之甚少,因为他毕生都始终避免抛头露面。

“我真不明白自己何以浪得虚名,”他这么说过,“我对虚名不感兴趣。

”可在他身后,他的名字却给别人带来名声与荣耀。

2艾尔弗雷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842年随父母移居俄国,他父亲依梅纽尔在俄国的工程界创立了稳固的地位。

依梅纽尔·诺贝尔发明了地雷,并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从政府的大量订货中赚了一大笔钱,可惜好景不长,很快便遭破产。

1859年,大部分家人返回瑞典,艾尔弗雷德则于1863年与家人团聚,并在父亲的实验室里开始研制炸药。

他从未上过学,全靠自学成才,20岁时,便成了一名技术娴熟的化学师,通晓数国语言,能熟练地说瑞典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英语。

像父亲一样,艾尔弗雷德·诺贝尔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他在事业上却比他父亲走运,也更有经济头脑。

他不失时机地把自己的科学发明运用到工业上,在20个国家内开设了80多家公司。

他的过人之处实际上就在于他有杰出的才能,把一个具有独创性的科学家和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实业家的品质融为一体。

3但诺贝尔主要关注的既不是赚钱,也不是探求科学上的发现。

他郁郁寡欢,总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从青年时代起便对文学和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或许是因为他找寻不到普通人的欢爱——他终生未娶——便逐渐对全体人类产生关切深情。

他对穷人向来慷慨大度。

“我宁肯关心生者的饥肠,而不愿为死者树碑立传,”他曾这么说过。

然而他最大的愿望是期盼战争不再,国与国之间从而能永享和平。

他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直至1896年在意大利去世。

他在遗嘱中将钱留出来,为在物理、化学、生理学、医学和文学以及和平事业方面所作的杰出成就提供奖金,他的这一著名遗嘱是他多种兴趣与理想的纪念碑。

就这样,一个觉得自己出生时就该死去的人,死后很久仍受到人们的缅怀与尊敬。

Unit5TheVillainintheAtmosphere

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有一种气体对生命是必不可少的。

遗憾的是,一样好东西我们可能会拥有得太多,而二氧化碳的增长威胁着我们,使地球变暖到一种危险的程度。

艾萨克·阿西莫夫向我们介绍了大气层中的这个坏蛋,向我们解释了它是怎样活动的以及对付它的办法。

1大气层中的恶棍艾萨克·阿西莫夫大气层中的恶棍乃是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看上去不像一个恶棍。

它毒性不大,在大气层中的含量极小——只占0.034%——不会对我们造成任何伤害。

3再者,空气中的那一点点二氧化碳对生命至关重要。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它们自己的组织,充当所有动物(当然也包括人类)的基本食物供给。

在这一过程中,植物释放氧气,而氧气又是所有动物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4然而,这一看上去无害而且无疑又必不可少的气体却正在对我们产生影响。

5年复一年,海平面正在慢慢上升。

它很可能继续上升,而在今后数百年间,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在那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在这些地区居住着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口),海水会稳步向前推进,迫使人们向内陆退居。

6最后,海水将会高出目前海平面两百英尺,一阵阵海浪将会拍打曼哈顿摩天大楼二十层楼的窗户。

佛罗里达将会沉没在海浪之下,英伦三岛的大部分,人口稠密的尼罗河流域,还有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低洼地区也都将遭到同样的命运。

7不仅许多城市将被淹没,而且世界上大部分盛产粮食的地区也将会失去。

由于食品供应下降,到处都会出现饥荒,在这种压力下,社会结构有可能崩溃。

8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二氧化碳。

可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两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9首先是太阳光,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对于太阳光来说是透明的。

太阳光照射大气层的顶部,径直透过数英里的大气层,温暖着地球的表面。

在夜间,地球将热量以红外线的形式放射到外层空间而冷却下来。

10然而,大气层对红外线来说并不像它对可见光那样透明。

二氧化碳特别会阻挡这样的热量辐射。

因此,在夜间失去的热量要比在大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失去的要少。

要是没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存在,地球就会明显冷得多,说不定就冷得不舒服了。

11我们该感到欣慰,二氧化碳给我们温暖使我们舒舒服服,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正在稳步升高,其恶迹也就由此而生。

1958年,二氧化碳只占大气总量的0.0316%。

此后,其浓度逐年悄悄攀升,而现在已达到0.0340%。

据估算,到2020年,二氧化碳的浓度将接近现在的两倍。

12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间,地球的平均温度将要稍许升高。

极地冰盖因此将开始融化。

13世界上大约90%的冰都聚积在巨大的南极冰盖中,另有8%在格陵兰冰盖。

如果这些冰盖开始融化,海平面将要升高,其结果就是我上面描述的那个样子。

14可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什么正在不断升高呢?

15难辞其咎的有两个因素。

首先,在近几个世纪中,先是煤,其后是石油和天然气,以快速增长的态势被用做燃料获取能量。

这些燃料中所含的碳,在过去数百万年的岁月里一直安全地埋在地下,而现在正被烧成二氧化碳,并以每天数吨的速率大量排放到大气中。

16更糟的是,地球上的森林在不断消失,起先是慢慢地消失,但在近一两个世纪里其消失的速度相当快。

现在,森林消失的速度是每分钟64英亩。

17不管取代森林的是草地、农田,还是灌木丛,其生产的植物消耗二氧化碳的速率与森林是不相等的。

因此,不仅是通过燃料的燃烧使更多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而且,随着森林的消失,植物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也减少了。

18但是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来考察这个问题。

大气中二氧化碳并不是自行上升的。

是人在烧煤、烧油和烧气。

是人在砍伐森林。

所以,人才是真正的元凶。

19怎么办呢?

20首先,我们必须拯救森林,乃至重植森林。

21第二,我们必须有新的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燃料源。

核能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认为核能太危险,也还有其他选择。

有波浪能,潮汐能,风能,还有地球内部的热能。

尤其是,还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

22诚然,这一切将需要时间、努力和金钱,但是,各个国家却把更多的时间、努力和金钱花在了对抗性的军事器械上,而这些军备只能毁灭我们大家。

为了拯救我们大家而减少在这方面时间、努力和金钱的花费,难道我们应该反对吗?

进入太空的门户艾萨克·阿西莫夫航天飞机是我们进入太空的门户。

它是第一艘名副其实的宇宙飞船。

2人类先前已进入了太空。

多年来,他们一直是乘坐用后随即抛弃的飞行器进入太空的。

人们进入太空,然后,载人的宇宙飞船再借助降落伞坠回地球。

人是被接了回来,而飞船则被丢弃了。

3然而,航天飞机像宇宙飞船一样升空,随后像飞机一样降落。

它就停在那里,随时准备再次使用。

4航天飞机不会去任何其他星球,只进入地球轨道,然后返回。

这就是它为什么被称作“航天飞机”的缘故。

它能往返飞行,不过去的时候,它宽敞的货物舱里满载大量货物。

它能装载各种各样的卫星。

进入轨道后,就将卫星卸下。

航天飞机返回时,卫星就留在轨道上。

你用不着给每个卫星提供各自的分离式火箭发动机。

5更重要的是,航天飞机能携带大型建筑结构的部件,并把它们停放在轨道上。

最终会有许许多多的建筑构件,相互挨得很近,全都围绕地球运行。

6宇航员可以随机升空,穿着宇航服离开航天飞机,将所有的建筑构件拼装起来。

到最后,他们就拥有了一座庞大而复杂的建筑物,那玩意儿实在太大,不可能作为整体一并发射出去。

7用这种办法,我们可以在太空建造一座发电站,那就是把一大块太阳能电池板,曝晒在阳光里,这些电池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换为电能。

电能再进而转换为可以射向地球的微波,这些微波到了地球上又能重新转换为电能。

8我们还能用同样的方法,在太空中建造电脑化的工厂。

这些工厂可以利用外层空间的各种特性——高温与低温,大量的优质真空,而且一无重力。

我们还能建造实验室与观察站。

9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建造大型的宇宙飞船。

在地球上,飞船船体大半是让大型的燃料箱占用了。

那是因为它要携带那么多的燃料,才能使飞船从地球上升起,并穿越大气层。

而在外层空间,在远离地球的上空,没有大气层,地球的引力也微弱得多,因此需要的燃料也就少了,飞船的很大一部分可以供工作人员使用。

让这些大型飞船去月球,比用老式火箭飞离地球要容易、便宜得多。

10在月球上,能建造一座采矿站。

月球的地壳内,含有我们建造各类建筑所需要的各种矿物质,可以用来制造金属、混凝土、泥土和玻璃——而且全是在太空中制造的。

我们无须使用这些地球本身始终亟需的资源。

11月球一旦能向我们提供所需要的这些建筑材料,我们就可以建造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