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5479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docx

最新金融法论述题总结

论述题1.什么是金融法?

试述金融法的调整对象

金融法,是调整货币资金融通和信用活动中所发生的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具体讲,

金融用以确定金融机构的性质、―地位和职责权限,―在金融

活动中所形成的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金融法的调整对象是在金融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金融关系。

金融活动包括商业金融活动与

政府金融活动。

其中商业金融活动既包括传统的直接金融活动、间接金融活动、金融中介活

动,又包括具有创新意义的衍生金融活动;政府金融活动则包括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活动。

由此,金融法调整的对象即为在商业金融活动中形成的金融交易关系和在政府金融活动中形成的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关系。

1、金融宏观调控关系

2、金融监管关系

3、金融业务经营关系

①间接金融关系②直接融资关系③金融中介服务关系④衍生金融关系

4、金融机构的内部关系论述题2.试述我国金融法体系。

金融法的体系是一国调整不同领域金融关系的法律法规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统一的整体,依据我国的金融立法实践,金融法体系主要由下列几个部分构成

1、金融主体法,也称金融组织法,或金融业法,是关于各类金融关系的参加者,主要是金融机构的性质、地位、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及其设立、变更和终止的规则。

概括地讲,金融主体法,就是金融主体及其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的规则体系。

2、金融调控、监管法

金融调控、监管法是调整国家实施金融调控、监管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其任务是明确金融调控,监督目标,确定调控,监管机构,规范调控,监管手段,打击破坏货币金融秩序的行为。

3、融资行为法

融资行为法是指规范主体融资行为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它包括:

(1)直接融资法----调整直接融资关系的法律法规

(2)间接融资法----调整间接融资关系的法律法规

(3)特殊融资法----期权,期货,外汇的法律法规

4、金融中介业务法-----调整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中介业务关系的法律法规。

简答题1.金融管理法律关系和金融业务经营法律关系各有何特点?

1.金融管理法律关系

金融管理法律关系,是指国家金融管理机关或其他部门与金融机构、法人、公民之间依

法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金融管理法律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主体的地位具有不平等性。

(2)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定性。

(3)权利和义务不存在财产的对偿性。

(4)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

(5)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具有强制性。

2.金融业务经营法律关系

金融业务经营法律关系,是指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依法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金融业务经营法律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主体地位独立、平等。

(2)双方权利义务具有对偿性和对等性。

(3)权利义务的实现,主要通过带有经济性的强制措施来保证。

简答题2.确定金融法律责任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依据:

1、要有违法金融法律义务的法律行为

2、金融违法主体必须有责任能力(责任能力确认的依据是认知能力)

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4、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2、公正原则(首先,对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必须予以追究;其次,

责任与违法程度相适应;第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必要程序保障原则(程序保障的具体内容是法律责任的追究要履行一定的法

定程序,赋予当事人以必要的程序参与权。

简答题3.人民币的发行原则是什么?

1.集中统一原则

集中统一,是指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由国务院依法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人

民币。

2.经济发行原则

经济发行,也称信用发行,是与财政发行相对应的,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

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控制和调节货币发行量。

(在坚持经济发行的同时,必须防止非经济发行即财政发行。

财政发行是指用发行

货币的办法来弥补由于财政收支不平衡引起的财政赤字。

财政发行不是按照生产发展和

商品流通扩大的需要进行的正常发行,因此,投放到流通中的货币购买力没有商品物资作保

证,很容易引起物价上涨,甚至是通货膨胀。

为了避免财政发行,保证经济发行,在《中国

人民银行法》第29条中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

3.计划发行原则人民币的发行必须按国家货币发行计划进行。

简答题4.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应当坚持的三项原则是什么?

(1)合法审慎原则,是指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并且审慎地识别可疑交易,作到不枉不纵,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妨碍反洗钱义务的履行。

(2)保密原则,是指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保守反洗钱工作秘密,不得违反规定将有关反洗钱工作信息泄露给客户和其他人员。

(3)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全面合作原则,是指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协助,配合司法机关

和行政执法机关打击洗钱活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协助司法机关、海关、税务

等部门查询、冻结、扣划客户存款。

论述题3.试述我国商业银行法的立法目的。

P102-103

《商业银行法》第一条规定了这部法律的立法目的:

“为了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

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从我国《商业银行法》的立法目的来看,主要表达了以下含义:

1.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

2.规范商业银行经营行为。

3.维护金融秩序。

4.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前三个目的是商业银行法的直接目的,后一个目的是在前三个目的实现的基础上所要达到的

最终目的

简答题5.简述我国《商业银行法》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业务限制性规定的内容。

122

《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1•不得从事证券经营业务

此项规定的目的在于保障金融业的安全。

证券交易主要有三种风险,即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

我国的证券市场尚未完全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股票价格波动较大,如果允许商业银行投资于证券市场,则可能会使存款人的利益受损,造成金融秩序的不稳定。

2•不得从事信托投资业务

金融信托是指拥有资金或财产的部门和个人,为了更好地运用和管理自己的资财,获得

较好的经济效益,委托信托机构代其运用、管理或处理其财产的经济行为。

法律限制商业银

行不得从事信托投资业务,主要是考虑到我国金融监管还缺乏实践经验和相应的手段、我国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不高等原因。

限制商业银行涉及信托投资业务,有利于商

业银行集中力量吸收存款,严格贷款管理,做好票据结算工作,保证按期收回贷款,保护存款人和银行客户的合法权益。

3•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目前,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多种形式,它

们和企业的资本金普遍较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而且其经营机构有待于完善,经营管理

水平也有待于提高。

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普遍不高,贷款中不良贷款占有较

高的比重,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

商业银行现有的资本实力,在目前以至今后相

当长的时间内,只能部分地作为抵御风险的损失准备金,而不应该鼓励其向外投资。

上述对商业银行三大投资领域的禁止是就一般而言,如果国家在某个方面有特殊规定,则从其规定,这就为商业银行业务的拓展留下了空间。

简答6.简述贷款的禁止性规定。

(1)向关系人发放贷款

《商业银行法》第40规定:

“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所谓关系人,主要指:

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2)强令性贷款和担保

《商业银行法》第41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者提供

担保。

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强令要求其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

经国务院批准

的特定贷款项目,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发放贷款。

因贷款造成的损失,由国务院采取相应补救

措施。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简答7.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有哪些?

《商业银行法》第39条明确规定: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下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

”所谓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指以商业银行的资本及其负债制约其资产总量及结构。

是以一定的指标来监测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法及相关规定中确定的指标主要有8个。

体规定如下:

1•资本充足率指标

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2•存贷款比例指标

商业银行的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之比不得超过75%。

3•资产流动性比例指标

流动性资产余额(指在1个月内可以变现的资产)与各项流动性负债余额(指在1个月内到期的存款和同业净拆入款)的比例不得低于25%。

4.单个贷款比例指标

对同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与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

对最大10家客户发放的

贷款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总额的50%。

5•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

1年期以上(含1年期)的中长期贷款与1年期以上的存款之比不得超过120%。

6•存款准备金比例指标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各项存款之比不得低于8%。

7•拆借资金比例指标

拆入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4%。

拆出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扣除存款

准备金和联行占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8%。

8•对股东贷款比例指标

商业银行向股东提供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该股东已缴纳股金的100%。

商业银行对自己股

东的贷款条件不得优于对其他客户的同类贷款的条件

简答8.简述银行支付结算的原则。

(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这是对收付款单位以及收付款双方开户行所提出的要求。

从付款方来说,应讲求信用,履行合同规定,按时付款;从收款方来说,应遵守承诺,按约发贷或提供劳务;从收付款双方开户行来说,应及时划拨资金,以保证收款人的利益。

(2)谁的钱进谁的账,由准支配。

凡单位来行进账,银行应尊重存款人的意愿,按户入账,不能偏向任何一方或拒不进账,或强行扣款。

(3)银行不垫款。

银行经营的货币资金大部分来源于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存款,所以,

不论哪个企业所支付的款项都必须在自己的存款限额之内,否则就会盲目扩大信贷规模和货

币投放量,影响信贷收支平衡和货币流通稳定。

为此,银行在办理结算时,必须坚持“先付款,后收款,收付抵用”的规定,防止银行垫款。

简答9、简述票据的特征

票据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在长期的使用和流通中形成了各种特征,并通过法律形式

被固定下来。

票据有以下法律特征:

(1)票据是设权证券

这是指票据上的权利是经过票据行为(在规定格式的票据上,以票据法规定的形式填写

确定的日期、金额和签章)后才形成的,或者说是票据行为创设的。

如果没有票据行为,也就没有票据上的权利,它与仓单、栈单、提货单等只能证明原有权利已经存在的单据是根本不同的。

(2)票据是要式证券

票据必须按照法定的格式和条件作成,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票据的要式性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票据的物质形态必须符合法定要求(在我国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统一的票据格式);二是

必须按票据法规定准确作出文字记载。

(3)票据是货币证券

这是指票据的价值只能以一定的货币金额作表示,请求给付的标的只能是一定数额的货

币,而不是货币以外的其他物品或利益,所以票据又被称为金钱证券。

(4)票据是流通证券

这是指票据上的权利可以经交付或背书而转让(载有不得转让字样的票据除外),而且票

据的转让与一般民事权利的转让有很大区别,不需要告知债务人,债务人也不能以此为由提

出抗辩。

票据的重要经济功能正是通过它的流通性牛—

(5)票据是无因证券

票据的无因性不是说票据产生是没有原因的,而是指票据因一定的基础关系(如买卖、

赠与)产生以后,票据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与产生或转让票据的原因关系相分离,票据的

持有人在行使票据权利时无须向债务人证明取得该票据的原因。

(6)票据是文义证券

票据上的内容(权利、义务)必须以票据上的文字记载为准,

不得以票据以外的任何事由

来变更其效力。

(7)票据是提示、返还证券

票据权利的行使必须在占有票据前提下,向义务人出示票据,

在实现权利后必须将票据

交给义务人。

票据原有的权利人在交返票据后,表示他的权利已行使完毕。

论述题4、试述票据的功能。

票据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金融工具,是商业信用的载体。

它对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商业流通、及时清结债务、规范商业信用、减少现金流通、节省流通费用具有积极作用。

票据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功能:

(1)汇兑功能

即票据具有替代现金进行异地汇兑的功能。

现在商品交换的空间范围既有在国内进行的,也有在国际范围进行的。

如以现金进行结算,不仅成本高,而且风险大,而运用票据工具,付款人只要将款项交给银行后取得票据,即可至异地兑取现金或办理转账,有效地解决了因两地交易而出现的空间上给付的种种麻烦。

(2)支付作用

票据的使用可以解决现金支付在手续上的诸多不便。

在商品经济中,交易频

繁,如逐笔以现金支付,将不胜其烦。

而票据具有流通性的特点,经背书可以作多次转让,成为商品交易中的流通、支付工具,从而减少现金的使用。

(3)结算作用

在商品交易中,双方当事人之间往往互为债权债务人,运用票据可以将债务互抵轧差,从而简化手续,减少现金使用量,因此与现金结算相比,票据结算更为简便、快捷、安全。

(4)融资作用

现在各国的票据法都规定,持有未到期票据的权利人,如需要提前使用资金,可以通过出卖票据权利提前获得资金,这种办法就是票据贴现。

票据有转贴现、再贴现等多种贴现方式,由此实现融资目的。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贴现融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5)信用作用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商品生产及交换因受周期、季节、运输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买卖双方经常需要提前使用日后可以获得的资金,于是逐渐形成了商业信用。

由于票据具有严格的法定要式,票据持有人(债权人)的权利受到法律有效的保护,而且可凭此转账、兑现、背书转让、贴现等,从而保证信用的兑现,因此票据就必然成为首选的信用工具。

简答10.简述票据行为的形式要件。

票据行为是一种要式行为,除应当具备实质要件外,还必须严格按票据法规定,以一定

的方式进行,才能产生票据效力。

如形式要件欠缺,票据绝对无效。

票据行为的形式要件包括书面作成、记载事项、签章和交付四项。

(1)书面作成。

各种票据行为都必须书面进行,即行为人将其意思表示记载于专用的票据

用纸上。

没有一种票据行为是口头表示的。

各种票据行为在票据上有规定的位置,出票、承

兑应在票据正面进行,背书、保证在票据背面或粘单上进行。

(2)记载事项。

票据是文义证券,因而票据行为人应当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内容记载在票据上。

根据票据记载事项的不同效力,可将其分为如下四类:

第一类,绝对必须记载事项。

它包括票据文句(如汇票、本票、支票等)、无条件支付的

委托或承诺、确定的金额、付款人名称、收款人名称、出票日期及出票人签章。

如票据记载缺少这些内容,票据绝对无效。

第二类,相对应当记载事项。

它是指票据规定应该记载的事项如果未记载,则可以票据

法规定作推断。

它和绝对必须记载事项的效力不同,如未记载,并不会导致票据无效,而是

要依票据法的规定确定其效力。

如汇票未记载付款日期,《票据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作见票

即付处理。

第三类,任意记载事项。

它是指记载与否,由当事人自行决定的事项。

任意记载事项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法律效果。

一种是记载后会直接影响票据的流通转让。

如出票人在票据正面

作了“不准转让”文字记载,该票据就不得转让,假如转让,前手对票据不承担票据责任。

另一种是票据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记载,但记载后不发生票据法上的效力,对票据权利义务

关系不产生影响。

如《票据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汇票上可以记载本法规定事项以外的其

他出票事项,但是该记载事项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

第四类,不得记载事项。

又称禁止记载事项,它所指的是这类记载或是记载本身无效,或使票据无效。

①记载本身无效,又称记载无益事项,这种记载本身不产生法律效力,但票

据仍然有效。

如《票据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支票限于见票即付,不得另行记载付款日期。

另行记载付款日期的,该记载无效。

这类记载事项不仅不产生票据法上的效力,也不产生其

他法律上的效力。

②另一种不得记载事项,会使整个票据归于无效,因而也称有害记载事项。

如汇票、本票、支票都是无条件支付的票据,因此假定在票据上记载了诸如?

°货到后付款?

土之类的支付条件,那么此项记载即会导致整个票据无效。

(3)签章。

票据是文义证券,签章不仅可以证明债务人身份,区别在票据上进行各种票据

行为的责任人,而且也是辨认伪造票据的证据。

因此,它是票据绝对必须记载的事项。

根据

《票据法》第七条规定,票据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

法人和其他使用票据的单位在票据上的签章,为该法人或者该单位的盖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字。

签名应当为当事人的本名。

单位盖章,应该为该单位的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票据专

用章。

(4)交付。

交付是指票据行为人将票据交给相对人持有的行为。

票据是提示证券和占有证

券,权利和证券不可分,所以各种票据行为在作成后必须把票据交付到相对人手中,其票据

行为才算完成。

简答11.简述票据权利限制的规定。

取得票据权利的限制:

占有票据是拥有票据权利的标志,因而为了防止通过不合法手段占有

票据的行为,票据法对取得票据的合法性及票据权利的行使作了如下两方面规定:

第一,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应的代价(即相

当或相等的代价)。

除以欺诈、偷盗、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外,有两种不付对价取得票据的情况,持票人虽也可享有票据权利,但其权利的行使是受限制的。

一种是未付对价善意取得

票据,仍然享有票据权利,但持票人必须承受其前手的权利瑕疵。

如果前手的权利因违法或有瑕疵而受影响或丧失,则该持票人的权利也因此受影响或丧失。

另一种是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第二,因欺诈、偷盗、胁迫、恶意或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所谓恶意,是指以各种不正当的方法取得票据,包括受让人明知让与人为无处分权人,而仍接收

其票据转让。

所谓重大过失,是指稍加注意,或以一般注意,即可推知让与人的票据权利有

瑕疵的情况。

简答12.简述票据伪造的构成要件。

(1)票据伪造行为符合票据行为的形式要件

票据伪造行为本身是不法行为,因而不会产生票据权利义务关系。

但这种伪造行为在表面上却是符合票据行为形式要件。

(2)票据伪造行为必须是假冒他人名义而为的票据行为如前所述,这是票据伪造行为的

核心。

假冒他人名义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在票据上模仿他人的签名、在票据上加盖私刻

的他人印章、加盖盗用来的他人真正的印章等。

(3)伪造的目的是以伪造的票据权利骗取金钱

这是实施票据伪造行为者主观方面的特征,也是区分票据伪造与票据无权代理等行为的

界限。

(4)伪造的票据必须已经转手

这是因为,首先票据伪造在表面上应当符合票据行为的形式要件,而转手(交付)是各

种票据行为不可缺少的形式要件之一;其次,没有转手(交付)这一过程,就无法证实票据伪

造者主观上骗取金钱的故意。

13.简述票据变造的效力。

票据伪造不是票据行为,而且由于被伪造人并没在票据上进行票据行为,因此,伪造行为会

产生如下不同于票据行为的法律后果:

(1)被伪造人不承担票据责任

因为票据是文义证券,根据票据法规定,票据债务人只有对其记载在票据上的文字(所

作的意思表示)签章后才承担票据责任(即签名负责原则)。

由于在伪造票据上,被伪造人并未作意思表示,其签章是被人假冒的,因此他(它)无须承担票据责任。

不仅如此,由于伪造人的伪造行为对被伪造人是一种侵权行为,因此,根据民法有关规定,被伪造人对伪造人拥有要求赔偿因伪造行为造成损失(包括经济、名誉等方面)的权利。

(2)票据伪造人应承担法律责任

如上所述,根据票据法规定,票据责任原则是签名人负责原则,而签名又是以票据所载

为根据的。

由于票据伪造人在票据上签署的并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假冒他人的名字,而且

伪造票据行为本身并不产生票据上的权利义务,因此票据伪造人是不承担票据责任的(包括

付款责任和清偿责任),也就是说,持票人不能依伪造的票据请求伪造人支付票据金额。

是票据伪造人虽然没有票据责任,

却要承担其他的法律责任,

视其伪造票据行为的情节及所

造成的客观危害结果承担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对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处以

无期徒刑。

(3)对在票据上真实签章人的效力

票据是流通证券,由于票据伪造行为在形式上符合票据行为的构成要件,因而票据流通

中往往会给识别真假票据行为带来困难,这样票据的后手就容易被蒙骗,在作为接受前手交付的票据时误认其为真实的票据行为,并可能在此后以合法的票据行为签章再作背书流通。

这样,在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伪造票据行为被揭露时,这些在票据上作了真实有效票据行为的当事人不能以票据上存在票据伪造行为为由推卸其应当承担的票据责任,仍应向合法的

持票人承担支付或清偿责任。

《票据法》规定:

“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签字的,不影响票据上

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

如真实签章人因票据伪造行为受到损失,可依民法规定,请求票据伪造人作民事赔偿。

(4)对持票人的效力

善意取得票据的持票人,除其所持票据上面所进行的都是票据伪造行为外(在这种情况

下,持票人所持票据实为废纸,没有票据权利义务,持票人只能依民法规定向票据伪造人请求损害赔偿),可向在票据上作了真实签章的债务人主张票据权利,或依民法规定向其前手中的票据伪造行为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然如果持票人是恶意或重大过失取得票据(如明知出

票人或前手是票据伪造人),依《票据法》规定,不得享受票据权利。

(5)对付款人的效力

票据既是流通证券,又是文义证券。

流通性这一特点,使票据在出票后很难预计中间会发生多少次背书转让,难以确定究竟谁是最后的持票人。

而文义证券又决定票据关系人必须按票据所载文义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因此对付款人来说,在一般情况下,除可对留有的出

票人印鉴进行验证外,对票据上的其他票据行为是不易辨别真假的。

因此,对持票提示付款

的票据,付款人经验证证实出票人的签章与预留印鉴一致,背书连续,形式要件符合《票据

法》规定,即应向持票人付款。

没有法定抗辩事由的,不得抗辩。

所以付款人除对不符合预留印鉴的签章不该付款,如付款应承担损失赔偿责任外,对夹杂在流通过程中有票据伪造行

为的票据付款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

简答14、担保的分类

根据担保具体内容的不同,一般将担保分为人的担保、物的担保和金钱的担保三类。

(1)人的担保

人的担保在法律上叫保证”,是指由自然人、法人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