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5480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docx

《幼儿游戏论》习题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1、填空题

1.《儿童权利公约》

2.福禄培尔

3.恩物,作业

4.乌申斯基

5.湖北幼稚园

6.陈鹤琴

7.三段论式

8.%

9.格鲁斯

10.惟乐原则

11.贝特森

12.游戏

13.社会性因素

14.皮亚杰,同化,顺应

15.同化;情感需要

16.维果斯基,低级心理技能,高级心理机能

17.艾里康宁

18.内驱力理论;生理机制

19.《

20.觉醒

21.探究;游戏

22.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23.纽曼

24.控制、真实性、动机

25.克拉思诺,佩培拉

26.表情;动作;言语;材料

27.微笑

28.娃娃游戏

29.练习性游戏

30..

31.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32.探索;象征

33.游戏物质环境;游戏心理环境

34.动机;体验

35.象征性游戏

36.感觉运动游戏

37.帕登

38.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

39.感觉运动性水平;象征性水平;规则性水平

40.以物代物;以人代人

41."

42.扮演意识;角色认知

43.游戏的内容;游戏情节

44.游戏情节;游戏的形式

45.儿童需要;游戏动机;游戏行为

46.游戏场地;游戏时间

47.同伴关系;社会文化背景

48.年龄差异;个性差异

49.形象玩具(主题玩具)

50.角色游戏

47结构游戏(称建构游戏)

;

48独立自主性

49游戏的教育化;教育的游戏化

50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51、智力游戏

51、自我效能感

53合作游戏策略

54、命题构造;自由构造

55、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2、单项选择题

1.&

2.C

3.C

4.C

5.B

6.B

7.D

8.A

9.A

10.D

11.A

12.

13.C

14.C

15.C

16.B

17.B

18.C

19.A

20.B

21.C

22.C

23.>

24.C

25.B

26.B

27.B

28.A

29.C

30.D

31.C

32.D

33.A

34.;

35.A

36.B

37.C

38.D

39.B

40.A

41.B

42.D

3、多项选择题

1.ABCD

2.~

3.ABC

4.ABCD

5.ABCD

6.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0、AD

11、ABD

12、ABCD

13、ABCD

14、BCD

15、AB

16、AD

17、CD

18、BCD

19、ABCD

20、ABCD

21、ABCD

]

22、ABCD

23、AB

24、ABCD

25、AC

26、ABCD

27、BCD

28、ABCD

29、BC

30、AB

31、BC

*

32、ABC

33、AD

34、AC

35、AB

36、ABD

37、BCD

38、ABCD

39、CD

40、ABCD

4、名词解释

1、游戏

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2.娃娃游戏

在游戏的研究领域,有人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娃娃游戏”(doll-play)的研究式样。

一般的模式是给幼儿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

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如家庭环境。

然后让被试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

研究人员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对儿童所讲述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与儿童的谈话中,可以记录到大量的人格方面的因素,如攻击性、深层的情绪障碍问题等。

3所谓同化,是指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

4.顺应是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

5、内部动机

动机作为推动人去活动的心理力量,指向于解释个体活动的原因。

我们可以把活动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活动本身来自于活动主体自身的需要。

6、游戏性体验

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如积极或不积极)和评价(喜欢或不喜欢),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

游戏性体验对于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至关重要。

事实上,游戏性体验是所有游戏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分。

*

7、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

这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它带有“好像”和“假装”的特点。

儿童在这种游戏中,把一种东西当做另一种东西来使用。

学前儿童在象征性游戏中可以脱离当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持,进行想象,并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

象征性游戏也使儿童能够在虚拟的情境中满足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和要求。

8、接受游戏

又称“鉴赏游戏”,是儿童作为受众(观众、听众等)以理解为主的游戏。

如听童话故事、看图画、欣赏卡通片等。

9、本体性游戏

是指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或者说游戏本身即是目的,所以也称之为目的性游戏。

10、工具性游戏

是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戏,也称手段性游戏、教学游戏,其直接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通过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游戏形式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1、感觉运动游戏

也称机能性游戏、练习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是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在感知运动发展阶段出现的,主要是两岁前的婴幼儿进行的游戏。

其游戏的动因在于感觉或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所组成。

12、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探索游戏的更复杂的表现形式,其目的倾向于从获取信息较为更大程度的娱乐满足。

这类游戏较多地体现儿童主动的、创造的主体特征,突出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创造的活动。

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

13、以人代人(即角色扮演)

以人代人是指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即角色扮演。

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14、以物代物

以物代物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

15、角色行为

角色行为是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

它既是角色扮演的最基本的成分,也是最早出现的成分。

最早发生的不成熟的角色行为表现为角色的动作。

这种角色的动作最早在婴儿阶段发生,但往往是一种自我模仿。

16、游戏的教育化

是指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

17、主体性原则

从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园游戏实施时应遵循主体性原则。

组织实施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身心和心理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其难度应适中,还应考虑到确保游戏的安全性,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和充分尊重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保证幼儿游戏的活动性和注意游戏的发展性。

18、教学游戏

以教学方式来组织儿童的游戏,是教学游戏的组织形式。

这种游戏实施的组织,实质上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实施教学,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即教学的游戏化。

19、机能性角色

这是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

20、活动区的相容性

所谓相容性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21、自制玩具

自制玩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原料制作自己喜爱的玩具;二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有目的地制作玩教具,以补充现成玩教具的不足或缺陷。

/

22、恩物

“恩物”,按福禄培尔的意见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

“恩物”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恩物”主要有6种。

他的后继者又陆续编制,发展为10种,另有10种作业。

有时两者统称为“恩物”,合计20种。

5、简单题

1、特征: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象的情景中反应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2.外部条件:

(1)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3)}

(4)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5)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惩罚

3.历史前景:

答:

儿童游戏研究始于19世纪下半叶,这是与当时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细胞、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思维的方法。

曾经被认为是静止的、固定的、僵硬的一切东西,都被证明是在永恒地流动和在循环中运动、变化着的。

最早的游戏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并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下出现。

4、发展趋势

纵观一百多年来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发展趋势:

(1)从理论的发展来看,理论本身由纯思辨的性质向实证的性质转变。

早期的一些游戏理论都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实验依据。

20世纪开始,逐渐重视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形成理论体系。

这种变化在埃里克森(Erikson)等精神分析学家的工作中已见端倪,到皮亚杰那里逐渐明显,在伯莱因、贝特森等人的研究中更为明朗。

(2)从游戏价值观的变化来看,对游戏的发展价值的认识由思辨的、不全面的有所侧重的,发展到确切的、全面的认识。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左右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70年代受皮亚杰等认知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认知发展价值,那么,80年代,人们则开始注意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价值。

(3)研究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不仅注意纯理论的问题,而且逐渐注意应用问题。

开始重视研究像影响儿童游戏的条件因素(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家庭环境以及物质环境的组织与安排等)这样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题。

但是,如何把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仍然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4)从研究的技术来看,由不注重条件控制的自然主义的研究发展到注重条件控制的实验室研究。

现在又出现了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有条件控制的自然观察的方法。

^

5、福禄培尔关于儿童游戏的理论

德国福禄培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

他详细论述了儿童游戏的整个体系,并且阐明了游戏在教育上的巨大意义。

他认为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生活的一个要素,是幼儿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

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础。

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其快乐生活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或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他在《人的教育》一书中指出:

“儿童早期的游戏,不是无关重要的。

它是非常严肃的,而且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就是在游戏中,在他最柔嫩的性情中,在他最内在的倾向中发展和表现的。

”为了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福禄培尔认为必须应用各种游戏、作业和练习。

6、皮亚杰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皮亚杰是在研究象征性功能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时,注意到儿童的游戏。

他试图通过研究儿童的游戏和模仿,找到沟通感知运动与运算思维活动之间的桥梁。

因此,他的游戏理论,与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就是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

他的主要论点是,认为游戏是一种在已有经验范围里的活动,是对原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或表现形式,儿童游戏的动力基础在于智慧的发展形式,即用认知发展理论的术语来说,游戏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另外,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儿童智力(认知)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游戏的类型不同。

儿童之所以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是因为儿童难以适应周围现实世界,为达到必要的智力(认知)上的平衡和情感上的满足,而不是本能。

7、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

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

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扮演什么角色),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环境;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帮助幼儿扩展游戏情节;在游戏结束时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8.成熟说

成熟说代表人物是荷兰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拜敦代克()。

这是一种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游戏理论。

其主要的论点是,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以进行活动,是幼稚动力的一般特点的表现,而不是单纯的一种机能,如儿童经常表现出运动的无方向性、冲动性、好动等。

因此,游戏不是练习,如孩子玩走路是游戏,而孩子学走路是练习。

9、游戏的宣泄说

蒙尼格(Menninger)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提出游戏的宣泄说。

他强调了游戏在发泄内在冲动和减轻焦虑的益处,认为游戏的价值就在于能发泄被抑制的侵犯性冲动。

蒙尼格认为,在人们身上,存在着一种本能的攻击性驱力,这种驱力在不断地寻求表现。

它的直接的表现在哪里被否定,就会在哪里形成病症。

人们之所以游戏,正是因为游戏是发泄这种攻击性驱力的合法的、为社会所允许的途径。

对于成人来说,体育运动、竞赛是攻击性驱力的最好出路。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游戏则是翻译攻击性驱力的最好途径。

蒙尼格相信,游戏这种非现实性的活动的最重要的价值是它为释放被抑制的攻击性提供了机会。

10、、

11、游戏作为一种主体性活动的特征表现

游戏是主体性活动,而且也是因为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游戏才直观具体地表现为儿童的主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

(1)游戏是儿童的主动的活动。

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活动。

游戏活动的动机来自于儿童本身,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或要求。

因此,游戏着的儿童,身心总是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与无聊、厌烦、无所事事、顺坐等消极被动的状态有着明显的区别。

(2)游戏是儿童的独立性活动。

游戏是儿童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

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按照自己的主体地位,决定对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自己决定玩什么,和谁玩以及怎么玩。

从而使周围环境按儿童作为主体所确定的方式与主体构成特定的关系。

(3)游戏是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在游戏中,儿童拥有考虑手段与目的联结的多种可能性的自由,儿童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与想法来使用玩具与游戏材料,表现与整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现个体独特的创造性。

11、游戏是伴随着愉快体验的严肃表现

游戏是伴随愉快体验的严肃表现。

工作性质的严肃性与游戏中的严肃表现是有区别的,关键是不能将伴随着的外部情绪表现与内部情感体验混为一谈。

工作性质的严肃性常常给工作的人带来紧张和压力,从而带来消极情绪体验。

而游戏中那紧张、认真的严肃表现,是游戏者出于自我需要的满足而自发的,是被愉快的后效所支持的,从而体验的是积极的情绪。

因为儿童在游戏中充分地估计了自我的力量,为自已设置着小小的障碍,为自己找来了不确定的因素,同时以一种自信和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为排除这些障碍、减少不确定的因素创造着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严肃的态度里已有了愉快的因素。

反之,当工作和学习成为一种满足自我需要的自觉行动时,被迫随的紧张和压力就会减轻,严肃转化为乐趣,也就具有了游戏的体验。

12、游戏的外部可观察行为因素

活动者(即活动主体)的表情、动作、言语、身份以及活动(操作)对象等通常是活动的外显因素。

通过对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表情、动作、角色、言语、材料(玩具)等外显行为的观察,可以认识游戏的外部特征。

(1)表情。

表情是人们常常用来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项外部指标。

皮亚杰就曾经用微笑作为游戏发生的标志,用以区分探究和游戏。

(2)动作。

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对物体或游戏材料的使用往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使用方式,具有非常规性、重复性和个人随意性的特点。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4)言语。

儿童的游戏往往有言语相伴随。

注意倾听幼儿的言语,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

(5)材料。

儿童的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游戏材料或玩具来进行。

儿童年龄越小,对游戏材料的逼真性程度要求越高。

在研究中发现,许多大班幼儿用“玩就是玩玩具”来定义“玩”。

在游戏中儿童的表情、动作、言语以及活动材料等构成了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

这些行为特征作为一个整体,告诉我们“这是游戏”。

#

13、儿童游戏中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

游戏构成的内部要素是游戏行为发生的内在依据或内部原因,它主要包括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的动机与体验。

(1)游戏的动机。

动机作为推动人去活动的心理力量,指向于解释个体活动的原因。

(2)游戏性体验。

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如积极或不积极)和评价(喜欢或不喜欢),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

游戏性体验对于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至关重要。

事实上,游戏性体验是所有游戏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分。

如果说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和动机特征都是外在于游戏者的,是他人的观察、判断与解释,那么,只有游戏性体验才是内在于游戏者的,是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的实实在在的“获得”。

人们正是因为有这样体验才喜欢游戏。

14、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三种水平

按认知发展划分的各种游戏类型的典型特征即展示出以认知为主线的游戏其发展的不同水平和演化进程。

(1)学前儿童游戏的最初发展——感觉运动性水平。

儿童最初形式的游戏是一种机能性游戏(即感觉运动游戏)。

感觉运动性是婴儿阶段(特别是2岁前)游戏的基本特征。

(2)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

儿童从出生后第二年即进入感知运动性认知发展的末期,儿童游戏的性质就开始发生变化。

从主要由敲打、摇晃、啃咬等动作图式构成的感知运动游戏向模仿真实生活转变。

(3)学前儿童末期的游戏新发展——规则性水平。

象征性这一学前儿童游戏最典型的发展,在幼儿末期出现了新的趋势。

规则游戏的大量出现是发生在学前儿童末期以后,如带有智力活动特点的下棋、猜谜语、打扑克等。

当然,带有感知运动特点的简单的规则游戏在幼儿阶段就开始发生。

15、游戏情节

游戏情节是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

游戏情节在不同类型活动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以此为依据可将情节分为以下三类:

①趣味性情节。

这类情节一般源于幼儿生活中的各种轶事或富有童趣的事件。

②故事性情节。

这类情节一般源于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性描述。

基于功能是保证游戏的戏剧性。

③社会性情节。

此类情节一般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经验的创造性加工。

其基本功能在于满足幼儿对社会及生活的认识性需要。

16、*

17、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

性别、年龄、能力、个性、健康的构成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身心因素。

(1)性别。

学前儿童游戏因性别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

这种游戏上的性别差异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二年中就开始出现,以后随年龄增长而日趋明显。

学前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对玩具、游戏的活动类型和游戏的主题及扮演角色等方面的不同偏爱。

(2)儿童的游戏不仅具有性别上的差异,也有年龄上的差异。

因体能、认知、语言、社会性等身心发展的诸多方面处于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年龄的儿童游戏也表现出不同的具体方式和发展水平。

(3)个性差异。

儿童游戏在年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游戏发展的不同水平或层次,而由于儿童的个性(气质、性格、能力等)以及情感、社会性等心理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不同,也使得儿童在对游戏的兴趣上和游戏的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特征,即在游戏上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4)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

儿童活动时的健康及情绪状态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也对游戏的行为直接产生影响。

17、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儿童生活的特点,而且游戏也是有益于他们身心全面发展和主体性发展的活动,因此,在幼儿园要创造既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又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生活,就必须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游戏是童年幸福的象征,学前教育中对游戏的实施,就是要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儿童创造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幼儿园生活。

学前教育对游戏的实施,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乃是教育向儿童生活的回归。

18、交流技巧:

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儿童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本保障。

在形成幼儿此种心理的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的一个基本环节或特征就是教师与幼儿的语言和非语言的充分交流。

通过有技巧的交流向幼儿传递温暖、支持和教育等信息,最能够使他们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这样的交流技巧主要是:

①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引导幼儿形成积极的主体导向。

②用合适的身体位置与幼儿交谈。

交谈时教师与幼儿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都不宜太远。

③亲密的身体接触。

④轻柔的语调和语气。

⑤积极的倾听方式。

在“多支持”的积极气氛中,成人往往很注意倾听孩子的讲话。

19、游戏常规

游戏常规是指在学前教育班集体中开展游戏活动时,对儿童不适宜行为和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

它主要包括使用玩具的常规以及对其他游戏行为的规定。

游戏常规的建立不是对儿童游戏的限制和束缚,目的是在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形成规范,从而保证儿童在群体中的游戏得以顺利进行,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儿童都能在安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的创造性活动中去。

合理的游戏常规是培养儿童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有效地开展儿童游戏活动的制度保证。

20、双重身份

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的身份既是教育指导者又是游戏伙伴。

教师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自身的这种双重角色身份影响儿童的行为。

一方面,教师应作为儿童的游戏伙伴,以平等身份参与游戏过程,与幼儿共同探索操作,相互交流,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教师的这种游戏伙伴的平等身份,可缩短儿童与成人“两个世界”间的距离,使孩子们觉得亲切适意,而非拘禁畏惧,从而营造一总宽松和谐的人及环境和精神心理气氛。

另一方面,教师又需注意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清楚地意识自己的职责,在游戏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

如启发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引导儿童思维,克服困难,解决游戏重的问题,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培养和促进其健康的个性。

教师在对游戏进行教育引导时,不能仅仅作为纪律维护者或规则的体现者,站在儿童游戏外监督裁判其行为,而应注意挖掘游戏中的潜在教育因素,充分实现和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

教育指导者的身份要求教师对待儿童的游戏不能放任自流,纵然不直接进入儿童的游戏中,也始终是有意识的教育者。

教师这两个身份是辩证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教育指导作用的发挥是否得当是以儿童主体性发挥得是否充分为衡量指标的,当然,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又是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影响的。

6、论述题

1、试分析心理学领域和教育学领域对儿童游戏研究的差异有哪些

^

在儿童游戏研究发展的历史上,心理学家侧重于对自然发生的游戏现象进行阐释,进行较“纯粹”的理论研究,教育家侧重于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