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6033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8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社会经济与城镇发展战略

第二节城镇等级规模与空间组织

第三节区域协调

第三章沿江沿海空间发展规划

第一节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第二节沿江岸线利用与港口布局

第三节沿江产业规划

第四节沿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第五节沿江、沿海城镇结构与空间布局

第六节江海联动规划

第七节沿江沿海基础设施规划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第五章城市规模

第六章城市发展方向与结构形态

第七章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第一节对外交通

第二节城市道路广场

第三节城市公共交通

第八章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规划

第一节用地布局

第二节居住用地

第三节公共设施布局

第四节工业用地布局

第五节仓储用地

第九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十章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及优秀建筑遗产保护规划

第十一章城市设计与城市生态景观规划

第十二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第一节给水工程

第二节排水工程

第三节供电工程

第四节信息工程

第五节燃气工程

第六节供热工程

第七节环卫设施

第十三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第一节防洪排涝

第二节抗震防灾

第三节人防工程

第四节城市消防

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第十五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第十六章城市近郊规划

第十七章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第十八章实施城市规划的政策措施

第十九章附则

附表一南通市城市建设用地调整平衡表

附表二南通市城市建设用地各组团用地调整分配表

附录: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图集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贯彻落实“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南通独特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适应新时期南通区域大交通的发展需求,实施沿江开发,江海联动,促进南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和江苏省建设厅苏建规(2001)390号和(2003)145号文件精神,调整编制《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2条规划调整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2、建设部建规[2002]218号《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3、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5、江苏省建设厅苏建规(2001)390号“对南通市规划管理局《关于对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的请示》的答复。

6、江苏省建设厅苏建规(2002)35号《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点》。

7、江苏省建设厅苏建规(2003)145号《关于加强江苏省沿江地区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8、《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1998~2020)》。

9、《南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年)》。

10、《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11、《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基本思路》。

第3条规划调整原因

南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交通条件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上海经济圈的辐射影响,使南通城市发展的内部、外部动力发生重大变化,原总体规划难以适应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需求。

(1)南通区域大交通和对外交通发生重大变化。

宁通高速已建成,连盐通、宁启高速、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已开工建设,崇海、崇启大桥即将兴建,新长铁路基本建成,宁启铁路一期正在建设,宁启铁路二期进入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通沪铁路已开始前期工作,使南通与上海、苏南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的功能布局和道路系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2)上海经济圈的影响。

长三角区域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成功以后,上海产业呈现梯度转移的趋势,上海与南通的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互动性日益增强,结合沿江发展规划,需要研究新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形态。

(3)南通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由原来的轻纺工业为主,逐步形成以港口经济为支撑,船舶修造、精细化工、电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为主体的沿江产业带。

(4)行政区划调整和规划区范围调整。

城市用地的发展条件和城乡一体化的构成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结构,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4条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

1、确立“大南通”的概念。

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从上海都市圈、长江三角洲的宏观区域出发,充分发挥南通濒江临海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地区合力”,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科学制定城市化、现代化战略和目标,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统筹考虑发展要素,进一步提升城市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2、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

策应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积极利用上海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沿江、沿海两大发展轴的辐射力,充分发挥南通沿江港口的优势,加快港口城市建设的步伐,以建设沿江港口组群和深水港为突破口,发展完善沿江工业走廊,推进沿江城镇群的集聚与发展。

3、注意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

抓住苏通大桥建设的契机,努力把握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因势利导,优化城市布局,研究发展与建设的时序,放眼长远,着重近期,远近结合,为城市跨越式发展留有充分余地。

4、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引导为手段,以控制为保障的原则,有重点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重大布局问题。

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城市规划与建设要充分利用南通的风景名胜、人文古迹、江河水系、自然地貌、农田绿野,构筑21世纪沿江生态型城市形态,营造宜人的人居环境。

6、城市总体规划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原则;城乡结合、促进流通、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满足防灾要求,保障城市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原则;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保持民族传统和地方风貌,发扬城市特色的原则;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5条规划调整的重点

1、规划区范围调整

根据省建设厅苏建规(2003)145号文件精神,结合沿江沿海发展专项规划,调整南通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将沿江沿海规划确定的沿江前沿地带2535.7平方公里,划入南通城市规划区,以利南通与沿江城镇的协同发展和管理。

2、沿江岸线利用、港口与产业布局

结合南通沿江沿海发展规划、南通港总体布局规划报告等专题规划,充实完善沿江港口、岸线利用、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内容。

3、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道路

狼山港铁路专用线线型调整。

宁启高速、连盐通高速、苏通大桥北接线6座入城立交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及城市道路网调整。

4、用地布局与用地结构比例调整

在延续上一轮总体规划布局结构的基础上,有重点地研究城市人口与分布,综合处理好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之间互动比例关系,整体综合平衡。

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结合省政府1995年批准的濠河风景区及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国近代第一城”规划研究,充实完善原总体规划文物保护规划的内容,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6、公共绿地与绿地系统

结合南通市城市生态规划专题研究,充实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共绿地布局的内容,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7、近期建设规划

依据建设部[2002]218号文件精神,强化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和实施措施。

第6条南通市城市规划区范围调整

通启高速沿线至长江的沿江前沿地带,包括如皋市、南通市区、通州市、海门市、启东市在内的43个建制镇和4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为2535.7平方公里,其中528.2平方公里(原466.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加上通启高速、苏通大桥北接线外侧1.5公里以内62平方公里用地,含通州市平东镇、兴仁镇、张芝山镇、先锋镇部分用地)作为南通城市规划区的核心控制区。

第7条南通市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同南通市城市规划区的核心控制区范围。

第8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2~2007年

远期2008~2010年

远景2011~2020年

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社会经济与城镇发展战略

第9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以港兴城、经济国际化、城市化战略,全面提高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发展战略对策:

(1)继续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

(2)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4)全面发展港口经济。

(5)进一步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

(6)加快城市化进程。

(7)积极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8)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9)实施可持续发展。

3、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

近中期(2000~2010年)年平均递增10%左右,至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远期(2011~2020年)年平均递增8%左右,至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建成苏中经济强市之一。

4、优化产业结构,规划期内实现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3:

49:

38,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三次产业结构为5:

45:

50。

第10条城镇发展战略

1、城市化总体目标:

按照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南通市域城市化进程,应当着眼于南通市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将城市化目标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衔接。

实现南通市在苏中地区率先崛起,全面提升南通市在全省和沿海中心城市的地位。

2、城市化指标体系:

借鉴国际通用标准,参照江苏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现代化指标体系,重点提出规划管理、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结构五个方面30多个重要指标。

其中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燃气普及率100%,污水处理率达到70%,人均住房面积达25平方米。

3、城市化发展方针:

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六个县级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4、城市化模式为“外延与内涵并重”。

外延发展,即以城镇规模扩张为主的城镇发展模式;内涵发展,即通过提高城镇质量来带动和促进区域城镇化模式。

5、城市化途径:

以市域经济发展为中心,加快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镇的集聚,通过城镇拓展与集聚加快城市化进程。

此外,户籍制度改革、行政区划调整等政策措施,可促进市域城市化进程。

6、城市化水平,2010年市域城市化水平50%,市域城镇总人口418万人,2020年市域城市化水平60%,市域城镇总人口516万人。

第二节城镇等级规模与空间组织

第11条城镇等级规模与定位

1、南通市在上海都市圈中的地位:

南通市是上海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之一,具体表现为

(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组合港口。

(2)上海产业的扩散基地。

(3)上海大都市的后方基地,人力资源备用地。

2、南通市在江苏省的地位:

南通市地处江苏省沿江沿海经济发展轴交汇处,是江苏省域中心城市之一,江苏省东部重要的现代化港口、工业、贸易、旅游城市,同时也是江苏省江海联运的枢纽,江苏省实施海上苏东战略的重要城市。

3、城镇规模结构规划

本规划所指城市包括设市城市市区和县城,所指镇是指在城市用地范围以外设置的建制镇。

至2020年市域规划1个大城市,6个中等城市,25个重点中心镇,50个一般建制镇和其它镇。

南通市域城镇人口规模规划表(2010年)

城镇规模(万人)

城镇数量(个)

城镇名称及规划人口

(万人)

人口

(万人)

%

50~100

1

南通市

100.00

23.92

20~25

5

如城(20)、金沙(24)、海安(22)、汇龙(24)、海门(23)

113.00

27.03

15~20

1

掘港(18)

18.00

4.31

2.0~5.0

50

吕四、李堡、丁堰、包场等

129.00

30.86

1.0~2.0

40

常乐、寅阳等

58.00

13.88

合计

418.00

100.00

南通市域城镇人口规模规划表(2020年)

城镇规模

(万人)

城镇数量(个)

城镇名称及规划人口

(万人)

人口

(万人)

%

﹥100.00

1

南通市

115.00

22.29

25~30

6

如城(28)、金沙(30)、海安(28)、汇龙(30)、海门、(30)掘港(26)

172.00

33.33

5.0~10.0

3

长江、长沙、吕四

17.00

3.30

3.0~5.0

22

二甲、悦来等

87.00

16.86

2.0~3.0

50

常乐、寅阳等

125.00

24.22

合计

516.00

100.00

4、至2020年市域城镇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级,中心城市(1个):

南通市。

第二级,次中心城市(6个):

如城、海安、金沙、掘港、汇龙、海门。

第三级,重点中心镇(25个):

李堡、南莫、曲塘、墩头、磨头、搬经、丁堰、长江、吴窑、三余、石港、二甲、十总、马塘、拼茶、长沙、双甸、包场、天补、悦来、货隆、吕四、久隆、海复、和合。

第四级,一般镇(50个)。

5、各城镇的主要职能

(1)南通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上海都市圈副中心城市,上海北翼现代化的港口、工业、贸易、旅游城市,江苏东部沿海沿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长江流域现代化物流基地,南通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海安是苏中交通枢纽,是海安县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以丝绸、纺织、机械制造为主的工商贸交通枢纽城市。

(3)如城是历史文化古城,如皋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沿岸以轻型工业为特色工业、商贸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4)金沙是通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长江北岸新兴的工业、贸易城市,未来南通市的综合性卫星城市。

(5)掘港是如东县政治、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具有港口及海洋开发前景的城市。

(6)海门是海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长江下游江北的交通门户之一,新兴的外向型工贸城市。

未来南通市的综合性卫星城市。

(7)汇龙是重要的海洋开发基地,启东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8)重点中心镇职能规划:

吕四、长江、海复、长沙是港口及海洋开发型中心镇;马塘、包场、丁堰、三余、十总、久隆是工业贸易型中心镇;货隆、李堡是交通型城镇;和合、石港、吴窑是农副产品加工型中心镇;南莫、曲塘、墩头、天补、悦来、搬经、二甲、磨头、拼茶、双甸为综合型中心镇。

第12条城镇空间组织

1、根据市域空间区位、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将南通市域经济区划分为沿江区、沿海区、沿路区。

(1)沿江区以宁通启高速公路和长江为依托,重点建设沿江经济带和以南通市为中心,金沙、海门、长江镇为次中心的沿江城镇组群。

(2)沿海区:

以海洋资源和深水岸线为依托,以吕四港、洋口港的开发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沿海经济带和以掘港、汇龙为中心的沿海城镇组群。

(3)沿路区:

以连通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沿路经济带和以如城、海安为中心的沿路城镇组群。

2、主要城镇发展聚合轴

(1)宁通启城镇聚合轴是依托宁启高速公路、长江等构成的交通走廊发展,结合沿江工业带,以长江镇、南通市区、金沙、海门、汇龙等中心城镇为节点的聚合轴,范围包括如皋市、通州市、南通市、海门市和启东市。

(2)连通城镇聚合轴是依托新长铁路、连通高速公路、204国道等构成的交通走廊,结合市域沿路、沿海经济带,以如城、海安、南通市区、掘港、丁堰、李堡等中心城镇为节点的聚合轴,范围包括海安县、如皋市、通州市、南通市、如东县。

(3)通吕城镇聚合轴是依托通吕公路、通吕运河构成的交通走廊,以南通市区、二甲镇、货隆镇、包场镇、吕四镇中心城镇为节点的聚合轴。

(4)金掘城镇聚合轴是依托金通公路、金掘公路构成的交通走廊,以南通市区、金沙镇、掘港镇、长沙镇等中心城镇为节点的聚合轴。

3、空间结构规划

(一)——扇形结构(近期)

扇形结构规划为现状空间结构的完善与发展,结构规划以南通市为市域中心、金沙、掘港、如皋、海安、海门、汇龙为市域次中心,以204国道、通吕公路、金掘公路、宁通启高速公路为城镇主次聚合轴,形成完整的扇形空间结构。

4、空间结构规划

(二)——组群结构(远期)

组群结构呈现“四区二轴”的组群式格局,是市域城镇空间结构的远景演变模式。

5、空间结构演变

在未来的2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南通市域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南通市域空间结构也相应形成一个持续发展、逐渐演变的动态结构,近期以“扇形结构”为主导,随着市域经济的发展,产业和人口的进一步集聚,区域交通设施的完善,城镇的进一步发展,重点发展汇龙和吕四、如皋和海安、掘港与长江、南通、海门、金沙和长沙镇,远期逐渐演变成“组群式结构”。

(1)南通市中心城市组群

空间引导:

以南通市区为中心城市,海门、金沙、长江镇为次中心城镇,城镇发展相向聚合,形成“一主三副”型的中心城镇格局。

产业引导:

利用沿江优势发展港口工业,创造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

(2)掘港——长沙城镇组群

空间引导:

以发展掘港镇为重心,加快掘港和长沙镇之间交通联系,形成掘港、长沙镇“母子”型城镇空间格局。

产业引导:

以发展海洋业为主,未来海港洋口港区建成后,发展港口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海安——如皋城镇组群

空间引导:

以如城、海安为中心,城镇相向发展,形成“双核”型的城镇空间格局。

产业引导:

依托铁路、高等级公路、国道发展加工为主的外向型工业和仓储业,加速传统产业和地方产业的升组。

(4)汇龙——吕四城镇组群

空间引导:

城镇布局依托道路交通形成以汇龙为中心,形成横向城市带和纵向城镇带的“十字”型城镇空间格局。

产业引导:

以发展海洋业为目标,吕四港建成后,可带动区域港口经济发展,强化南通市作为上海北翼航运中心组合港的地位。

第三节区域协调

第13条与上海市的协调

南通市作为上海大都市圈副中心之一,应淡化行政界限,采用“依托上海,服务上海,相互独立,互惠互利”的发展思路,主动拓展与上海市的联系。

努力探索与上海产业配套互补的分工协作关系,积极吸引上海传统产业转移至南通市,培育一批跨地区的大型集团。

南通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港口建设与功能分工应与上海港相协调。

搞好沪通铁路、沪崇苏通道过江与崇明岛、上海市协调。

第14条与盐城市协调

协调连通高速公路、204国道、新长铁路等区域性交通设施的建设标准、时序等,构筑“盐城——南通——上海”的黄金通道。

通榆河是区性主要饮用水源,双方应协调建设步伐,加强对通榆河的水质保护。

大丰港作为南通乃至上海港北翼的有力补充,应协调港口的功能分工。

海洋岸线规划应合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保护海洋资源。

第15条与泰州市协调

南通与泰州均属上海辐射影响地区,南通市作为上海联系苏中的门户,应与泰州市协调沿江公路、328国道等交通干道的建设,南通机场作为省域干线机场,增强吸引泰州及苏中客源,长江岸线规划应协调南通港与泰州港在沿江港区中的分工及防洪大堤建设协调。

第16条与苏锡常都市圈协调

进一步加强南通与苏锡常都市圈在经济、交通和文化科技的紧密联系,强化在资源、人才、技术、金融、贸易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流。

建设苏通大桥与通沙、通常、皋张汽渡,建立长江两岸的快速干道,加强两岸信息通道建设,强化南北联系,协调两岸产业布局,促进经济一体化。

根据全省港口发展总体布局规划,加强南通港与张家港、常熟港和太仓港的协调,共同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北翼港群。

第17条市域内部协调

协调市域交通、市域供水、污水排放、市域生产力布局、市域人口与劳动力的合理分配与流动、市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及区划调整、乡镇撤并与建设等政策措施。

第三章沿江沿海空间发展规划

第一节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第18条指导思想

1、确立江海一体的“大江海港区”——即“大南通港”概念。

2、建构具有竞争力的“江海联动”区域板块。

3、确立以港口为支撑、城镇、开发区、园区为依托的产业布局新模式。

4、充分发挥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引导作用。

5、加强规划引导和协调,注重可持续发展。

第19条发展目标

1、努力实现两大跨越,从苏中板块向苏南板块跨越,实现接轨上海,融入苏南;从江河时代向江海时代跨越,推进沿江开发,江海联动。

2、把南通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上海都市圈北翼的中心城市(北上海)。

3、发挥江海优势,融江海为一体,建设江海交汇的大港口,把南通港建设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综合运输的主枢纽港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运输重要近洋直达港之一,长江流域大宗内外贸物资集散的重要口岸,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重要组合大港。

4、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5、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力度,创造适宜人居的生态城市。

第20条发展战略

1、面向上海,整合沿江综合优势,做大做优沿江沿海产业链。

2、融入苏南,加强与周边沿江城市的协调与错位竞争。

3、江海联动,两翼齐飞,努力实现沿海开发的历史性突破。

4、跨江联动,探索长江两岸开发的新模式。

第二节沿江岸线利用与港口布局

第21条沿江岸线利用规划

南通段长江岸线自如皋四号港闸至海门港闸共81公里,规划港口公共码头岸线14.46公里,工业仓储岸线29.04公里,过江通道岸线5.5公里,取水口岸线0.8公里,生活旅游及生产服务岸线10.7公里,生态保护岸线17.7公里。

(新通海沙围垦后,原弯曲岸线顺直后会减少约2.8公里岸线)。

南通长江岸线海门港闸以下为长江口北支岸线,共85公里,水深较浅,北支拟整治为通航3000吨级船舶的水道。

该岸线大部分作为生活公用、生产服务和生态岸线控制使用。

局部在论证基础上可用于中小型泊位建设。

洲堤开发使用,结合沿江空间布局规划,近期主要在如皋长青沙布置南通市西北片区域引江供水工程取水口(2公里)和皋张汽渡(0.02公里),解决南通西北片供水和交通等问题。

在经充分论证的情况下,长青沙岛岸线可作为工业岸线或港口岸线使用。

第22条岸线整合整治开发

以长江深水泊位的开发建设为重点,岸线整合、整治、开发三路并进,优化配置有限的岸线资源,形成10.4公里深水岸线和30个左右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码头的建设空间。

1、整合岸线

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整合部分利用不尽合理的岸线,规划建设3座5万吨级深水泊位,同时适当调整部分岸线使用功能,提升岸线使用效益。

(1)天生港区岸线

(2)南通港区约500米岸线

(3)狼山港区约840米岸线

(4)狼山港区岸线

(5)狼山风景区岸线

(6)江海港区岸线

2、近期整治的岸线

抓紧开展重要河段的治理工程,提高现有岸线使用价值。

(1)新开沙夹槽整治

(2)如皋中汊下段整治

3、开发新的深水岸线

近期在重点开发狼山港区、如皋港区自然深水岸线的同时,深化对泓北沙、横港沙和新通海沙的研究,通过开发利用,争取形成新的深水岸线,规划建设深水泊位。

(1)实施如皋中汊出口左岸导流堤工程。

(2)尽快进行横港沙外侧建设深泊位的补充研究。

(3)开展新通海沙围垦及沿岸整治研究。

第23条港区布局

为实现南通港发展目标,完善各项功能,沿江划分为8个港区。

1、公用类港区:

(1)南通港区:

客、货运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