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车间液氯包装岗位培训教材.ppt
《合成车间液氯包装岗位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车间液氯包装岗位培训教材.ppt(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成车间液氯包装岗位培训,学习大纲,液氯的安全使用,液氯使用过程中的泄漏应急处理,7,氯气的理化性质,事故案例,一.氯气的主要用途,液氯的安全使用,液氯的安全使用,1.氯气的危规编号:
32002,为乙类危化品。
UN编号:
1017。
在剧毒化学品名录(2003版)序号:
84,它是剧毒品。
2.常温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
液态氯为金黄色。
3.在空气中不会燃烧。
1.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就象在氧气中燃烧一样。
2.一般易燃性气体或蒸气也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
4.几乎能与金属和非金属起腐蚀作用。
5.液氯含三氯化氮超过5%时,即有爆炸危险。
6.对眼睛和呼吸系统的黏膜有极强的刺激性。
7.氯气浓度在3.5ppm时,可闻到其臭味;1000ppm时,立即死亡。
8.对皮肤也有强刺激性,有时在面部等处可见氯痤疮。
9.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
二.氯气的理化性质,氯气的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液化后为黄绿色透明液体。
温度小于9.6时与水生成Cl2.8H2O水合物结晶。
熔点():
101相对密度(水=1):
1.47液氯变为氯气时,体积为原来的463倍,标准状况下气氯密度为3.17kg/m3(空气1.29kg/m3)。
沸点():
34.5相对密度(空气=1):
2.48饱和蒸气压(kPa):
506.62(10.3)临界温度():
144临界压力(MPa):
7.71,氯气属剧毒品,环境标准最高允许浓度:
氨:
303氯化氢:
153氯:
13可见氯气的毒性是比较强的。
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
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响: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职业危害,浓度(ppm)效应0.23.5闻到气味可产生一定的耐受性13轻微的黏膜刺激,可忍受1h5.15中度上呼吸道刺激30立即产生胸痛、呼吸困难,咳嗽,恶心呕吐4060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43030min以上死亡1000数分钟内死亡,氯气的腐蚀性,氯气和水可发生化学反应:
Cl2+H2OHClO+HCl次氯酸在受热或光的作用下易分解:
HClOHCl+,初生态氧都是氧化剂,而氯化氢腐蚀性很强,所以湿氯气有漂白、杀菌作用,对大多数金属有强烈腐蚀性,但干燥氯气对金属腐蚀极微。
危险特性,本品属氧化性气体,不会燃烧、但可助燃。
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
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以氨水试漏时配备浓度要求NH310%,以防高浓度的氨与氯反应放出大量热而着火爆炸同时我公司更应注意在氨或液氯一种物料出现泄漏时应严加防范,杜绝另一种物料再出现泄漏,以防二者混合出现灾难性空间爆炸现象。
尤其是潮湿、雨、雾天气)氯气在170度时与铁进行剧烈反应、甚至燃烧,所以应杜绝检修时以水冲氯气管道而不烘干的现象,以防湿管道通入氯气后因反应温升至170度以上而发生氯与铁的剧烈反应的现象。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2-5%的碳酸氢钠洗涤液、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三.液氯的使用和贮存条件,液氯的安全使用,液氯钢瓶必须专库储存,液氯属于火灾危险性乙类2项,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为一、二级,防火间距必须符合建规的规定,1.仓库必须通风良好,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宜超过80%。
2.禁止露天存放,不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设的棚架存放。
3.设有防盗、报警、通讯、视频监控等装置。
4.安装有毒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5.设置事故氯处理设施。
6.充装量为1000kg、500kg和100kg的气瓶装卸时,应采取起重机械。
7.液氯钢瓶堆方不准超过两层。
8.空瓶与实瓶必须分开放置,禁止混放。
9.设置消防栓、消防器材、氯气捕消器。
10.配备检修器材等。
11.配备防护器材。
12.配备解氯药品。
13.设有淋浴和洗眼装置。
14.严格执行“五双”的管理制度。
15.风向标应安装在全厂可观察到的地方。
Text,四.液氯钢瓶,液氯的安全使用,液氯钢瓶一般以16MnR制造,其外形为一圆筒形,两端有封头,以装钢瓶阀,并用焊在瓶上的防护圈围住。
钢瓶阀还专门有安全帽保护。
瓶体外有两条橡胶防震圈。
在钢瓶表面应涂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绿色漆及白色字样、色环。
我国用于液氯的钢瓶设计压力约为2MPa(绝对压力),使用液氯其温度不应超过60,否则易引起钢瓶爆炸。
钢瓶使用年限为12年,每二年检验一次。
液氯钢瓶使用安全注意事项,1、每次换瓶前,应先检查应急柜中防护用品,如劳保手套、堵头、防毒面具、专用扳手等是否齐全,使用完后,必须将用品放还原处。
防毒面具用后要做好使用时间记载,以便及时更换。
2、换瓶时,必须至少两人在操作现场,一人戴好防毒面具操作,另一人负责监护。
3、液氯通完后,操作人员要先关液氯钢瓶上的针芯阀,然后再关闭汽化器上的针芯阀,接着将通氯卡螺丝松开,并用氨水试漏,检测紫铜管两端的针芯阀已关好无泄漏,最后将通氯卡打开取下,将空瓶吊走。
液氯钢瓶使用安全注意事项,4、吊放满瓶使用时,必须使钢瓶的上下两个针芯阀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上紫铜管时,先检查紫铜管连接头内的垫圈是否完好、平整,紫铜管连接头和钢瓶上的针芯阀口对平后,再用扳手拧紧。
紫铜管必须与钢瓶的下面一个针芯阀对接,绝对不能装在上面的针芯阀。
5、通氯紫铜管装好后,要先打开充装台上的针芯阀,并用氨水在钢瓶针芯阀处试漏,如果不漏,即可打开液氯钢瓶上的针芯阀,再次用氨水试漏,确定无泄漏后,缓慢加大针芯阀,并注意观察氯气缓冲罐上的压力表,并将压力控制在0.04MPa以下。
液氯钢瓶使用安全注意事项,6、在通氯过程中,每个液氯钢瓶的针芯阀上,都必须要卡好一把专用扳手,以防止发生意外时,能随时及时将瓶阀关闭,做到有备无患(充装台上的针芯阀也要求都卡好专用扳手)。
7、如果发现钢瓶上的针芯阀在通氯进出现泄漏情况,一定要用氨水检查出泄漏部位。
如果是针芯阀的针芯杆处泄漏,只需用扳手将压盖拧紧即可,当然卡子不能将盖顶住,必须有一定间距。
如果是针芯阀与紫铜管头子接口处漏。
必须将卡子再次用力拧紧,如不行的话,就关闭瓶阀。
下掉卡子,检查紫铜管头子垫子可能坏损,更换垫子后重新再上通氯卡。
液氯的安全使用,一般要求,使用条件要求,使用要求,设施设备要求,1.强调要有瓶帽及防震圈。
2.遵守国家相关行政许可制度。
3.使用液氯的设备设计制造应符合有关规定。
4.制定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5.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
1.使用场所保持干燥、通风,设置泄漏检测报警装置。
库房不存放易燃物质和与氯气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
2.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
1.执行气瓶安全的有关规定。
2.放置要求。
3.瓶内留有余压。
4.建立使用记录。
5.压力要求。
6.温水加热。
7.使用专用扳手。
8.防止物料倒灌。
9.操作结束后立即关闭瓶阀。
10.不乱排余氯。
11.安全处置“死瓶”。
通用要求和液氯气瓶要求1.装卸设施2.称重衡器3.控制阀和针型调节阀4.气化器5.缓冲器6.调节阀或限压阀7.压力表8.流量表9.单向阀(逆止阀)10.温度计11.试压及气密试验,操作人员要求,1.专业资格要求:
氯属于级(高度危害)物质,液氯用户作业人员取得特种作业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2.其他条件:
年龄满18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氯气工种作业特点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六.液氯使用过程中的泄漏应急处理,液氯的安全使用,3.瓶阀密封填料函泄漏时,应查压紧螺帽是否松动或拧紧压紧螺帽;瓶阀出口泄漏时,应查瓶阀是否关紧或关紧瓶阀,或用铜六角螺帽封闭瓶阀口。
2.液氯气瓶泄漏时,不应向瓶体喷水,抢修人员在戴好防护用品前提下,应立即转动气瓶,使泄漏部位朝上,位于氯的气相空间。
6.处理无效时,应迅速将泄漏气瓶浸没于备有足够体积的烧碱或石灰水溶液吸收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控制吸收液温度不高于45、pH不小于7,防止吸收液失效分解。
或者运进密封室,将氯气与10%碱液在吸收塔内反应生成次氯酸钠。
5.瓶体焊缝泄漏时,临时采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箍紧。
4.瓶体泄漏点为孔洞时,可使用堵漏器材处理,并注意对堵漏器材紧固,防止脱落。
1.人员迅速撤离污染区至上风处,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
液氯泄漏,防护措施,呼吸系统、眼睛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要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
根据情况必要时,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严格限制出入。
应急处理人员要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采取措施抽空处理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可用氯气捕捉器对氯气下风向实施点射捕捉,但严禁向泄漏口处喷水,以免漏点腐蚀扩大。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七.岗位操作,液氯的安全使用,7.1工艺流程简述由、氯气液化装置来的液氯分别进入液氯贮槽()(V-604BD)和液氯贮槽()(2V-604AD)内,再由液氯泵加压后,经充装管进入液氯钢瓶,达到计量要求后即充装完毕。
液氯充装管中剩余的废液氯被纳氏泵抽吸后送废氯气吸收工序。
七.岗位操作,7.2主要设备一览表,7.2设备简介,七.岗位操作7.3液氯包装充装钢瓶管理规定,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对特殊工种的安全管理,确保液氯充装过程中钢瓶使用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工作程序7.3.1液氯钢瓶装车工作程序,七.岗位操作,钢瓶包装,钢瓶复秤,钢瓶下秤,钢瓶装车,开提货单,验货出门,车间管理人员每周定期和随机抽检,钢瓶卸车,钢瓶检验,发货班确认,钢瓶充装登记,合格,充装不合格钢瓶处理,不合格品至待修区,七.岗位操作,7.3.2.检验钢瓶充装前,充装人员在充装前必须对钢瓶进行外观检查:
(1)最近一次打压时间必须在两年之内、外表的腐蚀情况、针型阀和易熔塞等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完好、鉴别瓶内气体性质。
(2)目测钢瓶,瓶体严重变形、外表腐蚀严重、漆色改变的要做好标记,并与合格钢瓶分开放置。
(3)钢瓶充装人员在充装完毕之后,及时填写充装单。
一经发现不按照要求及时正确填写每瓶罚款罚款50元。
(4)不合格钢瓶吊至不合格钢瓶贮存区或通知让客户拉回。
七.岗位操作,7.4液氯充装
(1)液氯充装严格执行氯气安全规程及工艺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事故。
(2)充装班每次接班前用标瓶(1T)对全部磅秤进行一次校准,对超出标准的磅秤(10KG)联系仪表进行校称,如果无法当班校称的立即停用该磅秤并通知车间管理人员,未经检验进行充装的,一经发现,对包装人员罚款50元。
7.5.液氯钢瓶复称
(1)液氯复称车间人员每周二上午进行定期抽查和不定期随机抽查,查出钢瓶不按规定充装的每瓶罚款50元。
(2)每个充装班每班不定时对包装钢瓶进行复磅,复磅瓶数不得低于当班全部总包装瓶数的20%,如当日瓶数较少,复磅数量不得低于5个。
对未复秤发现一次,罚款50元。
(3)发现超装必须立即泄压,并做好有关记录。
(4)两次称重误差不得超过充装量的1%。
(5)对未按规定复秤或复秤不严格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七.岗位操作,7.6液氯槽车充装7.6.1液氯槽车充装前的检查
(1)检查槽车驾驶员、押运员的有关证件,查看液氯充装计划单。
(2)查看液氯槽车的最大充装量及槽车罐内的压力。
(3)检查充装槽车的管道、阀门是否畅通、好用,槽车本身的阀门、压力表、安全附件是否灵活好用。
7.6.2液氯槽车充装前的准备
(1)对接好充装槽车的气相、液相管道。
(2)槽车内压力过高,需进行泄压处理:
通知氯氢处理岗位,氯氢处理岗位做好工艺处理后,缓慢打开去废氯吸收的排压阀,排至正常压力后,关闭排压阀。
七.岗位操作,7.6.3液氯槽车的充装
(1)缓慢打开平衡阀、液相阀。
(2)在整个充装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监护,及时检查有无异常现象及泄露发生,观察槽车内压力是否升高。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关闭紧急切断阀,并及时汇报车间。
(3)达到计划充装量后,关闭液相阀及平衡阀,即充装完毕。
(4)打开废气回抽阀,抽空充装管及平衡管内的余氯。
(5)卸掉连接槽车的气相、液相管。
(6)液氯槽车充装量的检查及处理(7)液氯槽车的充装量根据过磅单予以检查。
(8)液氯槽车充装量不足时,重复“液氯槽车充装”的操作至达到规定重量。
(9)液氯槽车超装时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对接好超装槽车的气相管道。
打开回抽阀,将槽车超装液氯进行回抽至规定重量。
抽空连接管内的氯气后,关闭回抽阀,卸掉连接管。
当发生液氯泄漏时应根据不同的泄漏部位进行以下处置:
1.当班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公司各级人员和领导报警,同时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带过滤罐防毒面具或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防护服、防冻石棉手套等),按应急救援预案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采取自救措施消除事故。
如现场泄漏的氯气浓度大,则应将钢瓶位置作些挪动,使它泄漏的部位处在气相位置,并从公司消防、应急救援器材中心取出消防水带和喷雾水枪连接消防栓后,向泄漏点上空喷水雾形成水幕墙来减慢氯气的扩散速度、减小扩散范围。
液氯的安全使用,八、液氯泄漏后岗位应急处理,2.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带过滤罐防毒面具或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防护服、防冻石棉手套等)。
应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同时查明泄漏部位和原因,一旦确定泄漏部位和泄漏量后,应采取不同方法处理。
3.液氯钢瓶瓶口处的针芯阀门发生泄漏时,用液氯贮存库内应急救援柜中的六角螺帽将阀门出口拧紧盖好或用堵漏卡将其旋紧(六角螺帽和堵漏卡内衬四氟垫片或橡胶垫片)。
4.针芯阀门阀杆处泄漏时,首先将阀芯拧紧,再将阀门压盖卸下,向阀门内加入密封填料再拧紧压盖。
液氯的安全使用,5.液氯钢瓶瓶尾处的易熔点发生泄漏时,可用应急救援柜内的竹签、木签将泄漏点堵塞,然后用铁丝将其固定。
6.液氯钢瓶瓶体焊缝发生泄漏时,可用竹签、木塞或铅钉将泄漏小孔铆死,上面贴橡皮垫片,再用铁丝将其固定。
7.液氯钢瓶在使用过程中紫铜管断裂发生泄漏时,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带过滤罐防毒面具或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防护服、防冻石棉手套等),首先关闭液氯钢瓶上的针芯阀门,随后关闭汽化器上的针芯阀门(在通氯过程中应保证液氯钢瓶和汽化器针芯阀门上必须放有专用扳手)。
液氯的安全使用,8.如果钢瓶用以上措施处理仍不能阻止泄漏时,则应立即将钢瓶推入应急救援池内,并向池内加入大量碱,泄漏的氯气与池内的碱进行中和吸收。
漏气的钢瓶不能再用,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9.通氯的管道和阀门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切断氯气瓶与通氯管道的连接,关闭通氯阀,将残余氯气通入反应釜内,再用氨水检查出管道、阀门的泄漏部位,然后进行安全检修。
10.在处理泄漏事故时,抢险人员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带过滤罐防毒面具或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防护服、防冻石棉手套等),拿到抢险救援的必须工具。
救援现场必须至少有两名救援人员,一位进行处理,一位在旁监护。
液氯的安全使用,九.事故案例,液氯的安全使用,1979年9月,某电化厂液氯钢瓶发生严重爆炸事故,造成59人死亡,779人严重氯气中毒,2005年3月29日晚在京沪高速淮安段上发生液氯槽车交通事故,436人中毒,29人死亡,上万人被紧急疏散。
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厂8个液氯储罐中,5个发生爆炸,造成9人死亡,1.5万名群众被疏散。
重庆(2004)416爆炸,化工0902陕年平,1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前的2004年4月15日白天,该厂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15日17时40分,该厂氯氢分厂冷冻工段液化岗位接总厂调度令开启1号氯冷凝器。
18时20分,氯气干燥岗位发现氯气泵压力偏高,4号液氯贮罐液面管在化霜。
当班操作工两度对液化岗位进行巡查,未发现氯冷凝器有何异常,判断4号贮罐液氯进口管可能有堵塞,于是转5号液氯贮罐(停4号贮罐)进行液化,其液面管也不结霜。
21时,当班人员巡查1号液氯冷凝器和盐水箱时,发现盐水箱内氯化钙(CaCl2)盐水大量减少,有氯气从氨蒸发器盐水箱泄出,从而判断氯冷凝器已穿孔,约有4m3的CaCl2盐水进入了液氯系统。
发现氯冷凝器穿孔后,厂总调度室迅速采取1号氯冷凝器从系统中断开、冷冻紧急停车等措施。
并将1号氯冷凝器壳程内CaCl2盐水通过盐水泵进口倒流排入盐水箱。
将1号氯冷凝器余氯和1号氯液气分离器内液氯排入排污罐。
15日23时30分,该厂采取措施,开启液氯包装尾气泵抽取排污罐内的氯气到次氯酸钠和漂白液装置。
16日0时48分,正在抽气过程中,排污罐发生爆炸。
1时33分,全厂停车。
2时15分左右,排完盐水后4h的1号盐水泵在静止状态下发生爆炸,泵体粉碎性炸坏。
险情发生后,该厂及时将氯冷凝器穿孔、氯气泄漏事故报告了化医集团,并向市安监局和市政府值班室作了报告。
为了消除继续爆炸和大量氯气泄漏的危险,重庆市于16日上午启动实施了包括排危抢险、疏散群众在内的应急处置预案,16日9时成立了以一名副市长为指挥长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现场抢险指挥部,在指挥部领导下,立即成立了由市内外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为指挥部排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经专家论证,认为排除险情的关键是尽量消耗氯气,消除可能造成大量氯气泄漏的危险。
指挥部据此决定,采取自然减压排氯方式,通过开启三氯化铁、漂白液、次氯酸钠3个耗氯生产装置,在较短时间内减少危险源中的氯气总量;然后用四氯化碳溶解罐内残存的三氯化氮(NCl3);最后用氮气将溶解NCl3的四氯化碳废液压出,以消除爆炸危险。
10时左右,该厂根据指挥部的决定开启耗氯生产装置。
16日17时30分,指挥部召开全体成员会议,研究下一步处置方案和当晚群众的疏散问题。
17时57分,专家组正向指挥部汇报情况,讨论下一步具体处置方案时,突然听到连续2声爆响,液氯贮罐发生猛烈爆炸,会议被迫中断。
据勘察,爆炸使5号、6号液氯贮罐罐体破裂解体并形成一个长9m、宽4m、深2m的炸坑。
以炸坑为中心,约200m半径的地面和构、建筑物上有散落的大量爆炸碎片,爆炸事故致9名现场处置人员因公殉职,3人受伤。
爆炸事故发生后,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黄菊、华建敏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事故处理与善后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家安监局副局长孙华山等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并抽调北京、上海、自贡共8名专家到重庆指导抢险。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4月19日,在将所有液氯贮罐与汽化器中的余氯和NCl3采用引爆、碱液浸泡处理后,才彻底消除了危险源。
2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调查组认为,天原“416”爆炸事故是该厂液氯生产过程中因氯冷凝器腐蚀穿孔,导致大量含有铵的CaCl2盐水直接进入液氯系统,生成了极具危险性的NCl3爆炸物。
NCl3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和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振动引爆了NCl3。
3.原因详解,
(1)设备腐蚀穿孔导致盐水泄漏,是造成NCl3形成和聚集的重要原因。
根据重庆大学的技术鉴定和专家的分析,造成氯气泄漏和盐水流失的原因是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
腐蚀穿孔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
一是氯气、液氯、氯化钙冷却盐水对氯冷凝器存在普遍的腐蚀作用;二是列管内氯气中的水分对碳钢的腐蚀;三是列管外盐水中由于离子电位差对管材发生电化学腐蚀和点腐蚀;四是列管与管板焊接处的应力腐蚀;五是使用时间已长达8年并未进行耐压试验,使腐蚀现象未能在明显腐蚀和腐蚀穿孔前及时发现。
调查中还了解到,液氯生产过程中会副产极少量NCl3。
但通过排污罐定时排放,采用稀碱液吸收可以避免发生爆炸。
但1992年和2004年1月,该液氯冷冻岗位的氨蒸发系统曾发生泄漏,造成大量的氨进入盐水,生成了含高浓度铵的CaCl2盐水(经抽取事故现场CaCl2盐水测定,盐水中含NH+4与NH3总量为1764g/L)。
由于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导致含高浓度铵的CaCl2盐水进入液氯系统,生成了约486kg(理论计算值)的NCl3爆炸物,为正常生产情况下的2600余倍。
是16日凌晨排污罐和盐水泵相继发生爆炸以及16日下午抢险过程中演变为爆炸事故的内在原因。
(2)NCl3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和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造成振动,是引起NCl3爆炸的直接原因。
经调查证实,该厂现场处理人员未经指挥部同意,为加快氯气处理的速度,在对NCl3富集爆炸危险性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急于求成,判断失误,凭借以前的操作处理经验,自行启动了事故氯处理装置,对4号、5号、6号液氯贮罐及1号、2号、3号汽化器进行抽吸处理。
在抽吸过程中,事故氯处理装置水封处的NCl3因与空气接触和振动而首先发生爆炸,爆炸形成的巨大能量通过管道传递到液氯贮罐内,搅动和振动了罐内的NCl3,导致5号、6号液氯贮罐内的NCl3爆炸。
4防范措施,
(1)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修改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考核。
对违章违纪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2)加强对仪器的检修,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3)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4)深入开展检维修作业风险分析工作,加强现场管理;(5)选择具备资质的业务水平相对较高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本单位下一步的安全评价工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