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641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

《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别毙了那只狗转载.docx

别毙了那只狗转载

《别毙了那只狗》--之一--(【正增强物】是什么)

      所谓(增强物)即任何与某项行为共同出现、通常会增加该行为发生频率的事物。

请你牢记,他是优良训练的秘诀。

增强物可以分为两种:

(正增强物)和(负增强物)。

【正增强物】指训练对象希望获得的事物,如食物、抚摸或称赞;而【负增强物】则指训练对象希望走避的事物,如被猛击、皱眉的并且或不悦耳的声音,如上车后没紧上安全带时一直滴滴作声的警告声既是负增强物。

 

      只要是原本就会出现的行为,无论它多么罕见,都可以用【正增强】加强这个行为。

例如你召唤一直幼犬过来,当他过来时便拍拍他,既是日后没有对它多做其他训练,他被召回身边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高。

假设你希望某人(子女、父母或情人)打电话给你,但他从来不打电话给你,那你是无计可施的,因为增强式训练重点是:

你无法增强一个不发生的行为。

反过来说,如果他每次打电话给你时都相谈甚欢,使这个【打电话给你】的行为获得正增强,他将来再打电话给你的可能性或许便会提高。

(当然,假如你每次接到电话都予以【负增强】——尽说些令人反感的话:

【你为什么现在才打电话来?

非得我打给你吗?

你都不打来。

】——他会为了回避这种烦扰而不想打电话给你了;其实上,你的所作所为正是训练他别再打电话来。

)增强式训练最根本的原则便是针对行为给予正增强。

在科学文献里,心理学家可能会这么说:

{【行为方法】用来……}或者{这个问题利用【行为方法】而获得解决。

}这通常意味心理学家以正增强取代了原有方法,不过这并不暗示他们采取本书提及的所有正增强技巧,他们甚至可能并不知道这些技巧。

然而,改用正增强做法通常足以解决问题,至今仍是协助尿床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早上起来发现床单没湿,即立即给予称赞及拥抱。

 

    在自己身上运用正增强原则也很有效。

我以前是莎士比亚读书会的会员,在哪里我认识一位年近五十、热爱打回力球的华尔街律师。

他无意间听到我与他人聊天时谈到了训练,他便聊起他在打回力球时会试试使用正增强,他原本习惯在出错时骂脏话,但现在会试着在打出好球时称赞自己。

两个星期后我碰巧遇见他,我问他:

【回力球打的如何?

】他的脸上浮现华尔街律师少见的惊奇欢愉的表情。

 

  他告诉我:

{起初我觉得自己真是个大傻瓜,因为每次打了好球就对自己说:

【干得好!

彼特,真有你的!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练习,我甚至还会拍拍我自己的背。

后来我开始打的越来越好,在回力球俱乐部的排名比以前升高了四级,把过去一些很难抢分的对手打的七零八落,而且我也活得了更多乐趣,我不在打骂自己,赛后不会感到生气失望。

打了一个坏球,那没什么好在意的,之后就能打出好球。

我发现自己自爱看到对手犯错、生气、仍球拍,我知道这些举动对球赛毫无帮助,所以我只要微笑就好了……}

 

        真是可畏的对手啊!

而他只不过改用了正增强而已。

 

    增强物的性质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

雨对鸭子来说是正增强物,但对猫来说确是负增强物,而如果对方打定主意要热你生气,那么再多的微笑和赞美(增强物)也无用武之地。

因此为了达到增强的效果,增强物必须是对方想要的东西。

 

    无论任何训练状况,有多种增强物可供选择将会很有帮助。

在海洋世界的海生馆里,杀人鲸便有许多不同的增强物,包括鱼只(食物)、在不同身体部位抚摸搔痒、社交关注及玩具等。

在整个表演秀里,他们永远不知道接下来那个行为将被增强,或者增强物将是什么,这些【意外惊喜】会让他们觉得兴味盁然,有时候甚至可以进行整场表演仍用不到一般常用的鱼只增强物,在表演结束后才获得喂食。

对训练者来说,不断变化的种类也是一件极具挑战又有趣的事。

 

    正增强也是送禮術的依據,當選中對收里礼者具有增强作用的礼物时,对送礼者也是种增强作用且有助于人际关系。

在美国的文化中,送礼这件事常由女性负责,我甚至还知道有个家庭由妈妈负责全家人采买送给彼此的圣诞礼物;到了圣诞节拆礼物时,可笑的对话出现了:

【喔!

这个礼物是安送给比利的。

】然而每个人都知道这份礼物和安一点关系也没有。

坦白说,这种做法无法磨练孩子增强他人的技巧。

 

     对正增强观察敏锐的男性比其他男性占有更大的优势。

身为母亲的我就要要求儿子们一定要懂得如何送礼,举例来说,在他们七岁和五岁时,有一次我带他们到一家昂贵的名店为妹妹挑选洋装。

他们很喜欢躺在豪华舒适的椅子上,对妹妹试穿的每件衣服品头论足,他们的小妹也很喜欢这样,当然她握有最后的决定权。

多亏那次经验和其他类似练习机会,他们三个都学会了如何真心关切他人,为亲爱的人寻找有效正增强物也成了一种乐趣。

 

《别毙了那只狗》--之二--(哪些是【负增强】)

   增强物的作用是增加行为发生频率,但他不一定都是学习者想要的东西,避免不喜欢的东西也可能是增强。

实验室研究显示,如果改变行为可以让厌恶刺激消失,这个厌恶刺激即可增加该行为发生频率,这类刺激就称为【负增强物】一种人类或动物会设法避免的刺激。

 

   负增强物可能是极其轻微的厌恶刺激,例如讲冷笑话时朋友不屑的瞥你一眼,或冷气吹送过来的一阵凉风让你起来换个位置。

而极剧烈的厌恶刺激,例如公开辱骂或电击,除了可以当做处罚之外,也可拿来作为负增强物;我们被老板责骂的经验或许极具处罚性质,但是我们很快便学会,当爱骂人的老板站在前门时就从后门溜进公司上班。

 

   负增强物是指经由行为改变既能停止或避免的厌恶刺激,只要新行为一出现厌恶刺激立即停止出现,因而强化了新行为。

假设我坐在姑妈家的客厅里,像在自己家一样把脚放在桌上,姑妈挑高一边眉毛表示不满,我便把脚放回地上,她的表情放松了,我也送了一口气。

以这个例子来说,挑高的眉毛是一种厌恶刺激,具有负增强物的作用,我以新行为停止了这个厌恶刺激,所以脚留在地上的行为将来可能再度发生,在我姑妈家里是如此,到了别人家里可能也会一样。

 

   负增强物几乎能完成所有的训练,传统训练方法多半就是这么做——但左边缰绳拉紧时,马儿只要向左转,拉扯嘴巴的讨厌压力即会减少,因此马儿学会了向左=转;狮子退回台子上并待着不动,因为这么做才能避免被鞭子挥到,或有椅凳挡在面前。

 

然而,负增强并不同于处罚,两者的差别在哪儿呢?

处罚是指在意图改变的行为发生后才产生的厌恶刺激,对该行为可能豪无影响,我在本书初版中写到:

【没人知道成绩不好佳而被修理的男孩将来的成绩会不会变好,但是他绝对不可能改变这张已带回家的成绩单。

】的确,当我们怀着意图处罚时,我们经常已错过时机太久,不过这还不是处罚和负增强真正不同的地方。

 

   现代行为分析学者把任何停止行为的事件都视为处罚。

幼儿把发夹插入插座时,妈妈用力一抓,把他的手拍开——这个行为停止了,但其他事情可能发生——幼儿开始哭、妈妈感到愧疚等等,不过把发夹插入插座的行为的确消失了,至少当时是如此,这就是处罚的作用。

 

   心理学家史金纳更明确定义【处罚】可以是【某项行为导致喜欢事物消失的过程】,或者也可以是【某项行为导致不喜欢事物发生的过程】。

不论是那种定义,处罚也许让当下发生的行为停止了,但没有人可以预料以后会出现什么后果。

我们已知增强物可以增强未来的行为,但无法预测处罚是否能够导致行为改变。

 

   妈妈抓住幼儿或用力打他的手(即便时间点抓的很准),这个做法是否保证他将来不会再度把东西插入插座呢?

去问问任何专家,你就会明白现实情况往往是:

家长把小东西收好,盖住墙上的插座或者用家具挡住插座。

等幼儿长大,他们特别想这么做的冲动就会消失。

 

   行为分析学者认为,增强或处罚都是一个由后果定义的【过程】。

负增强物可以拿来进行有效训练,尽管使用厌恶刺激,训练过程仍可能相当无害。

以下是个利用负增强训练駱馬的好例子(感谢骆马专家吉姆•洛根提供此法)。

骆马是种半驯化的动物,美国人把它们当成宠物饲养,其他地区的人则饲养骆马群作为毛料来源。

 

   骆马和马儿一样非常胆怯害羞,除非自幼时常接触人类,否则人们很难靠近他们,虽然利用食物增强的训练法对骆马效果极佳,但当他们对人类过于惊恐而不敢接近取食时,这个方法也派不上用场,所以现今的骆马训练师做法是,利用响片作为讯号,告知骆马他们的行为将获得增强,但这时是偶那个的初级增强物(或真正的增强物)是【移除负增强物(即厌恶刺激)】。

 

   实际上,你等同对骆马说:

【如果我走近到离你三十尺处,你可以保持站着不动吗?

可以?

很好,我按下响片就会转身离去。

】、【现今,如果我走到离你二十五尺处,你可以站着不动吗?

可以?

很好,我按下响片就走。

】利用响片标定骆马站着不动的行为,并且利用【可怕人类的离开】作为增强物,有时在五至十分钟内既能靠近到能够触摸到她的距离。

骆马控制着整个局势,只要他站着不动,他就可以让人走开!

所以他继续站着不动。

当人能摸了骆马几次之后才离开,这时便打破了僵局了,这个人不再令它感到害怕。

现在饲料桶即可出场,沟通的对话转变为:

【你站着不动我可以摸摸你吗?

可以?

按响片就赏你好吃的东西。

】这时骆马便进入获取【正增强物】的阶段,这些正增强物包括食物、搔痒和拍抚,而且它正把站着不动的新行为做得很棒,而不是朝着别处逃命去。

 

 

   利用离开(或好行为出现即不再施压)的做法就是所为【通马语者】常利用的训练技巧,训马者在围起来的区域内与自由奔跑的马匹互动,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使马匹脱胎换骨:

野生的马儿从惊怕逃窜变得能够冷静接纳人类,甚至容许马鞍及人类骑乘,这种整体性的转变可说非常神奇。

使用这些技巧的训练者虽然都习惯以某个声音或动作作为标定讯号(或制约增强物),但很少人真正意识到自己这么做,反而常用迷信说法解释这种现象。

其实这种现象一点都不神奇,犬是运用【操作制约】的结果。

虽然负增强很有效,但请牢记:

每次使用负增强时,同时也使用了处罚。

当拉紧左边缰绳,在马儿转向左以前,向前走的行为即不断受到处罚。

而且滥用负增强和厌恶刺激也可能导致莫瑞•西德门博士所谓的【附带作用】,也就是因处罚引起的不良副作用(请见第四章)。

转载资料:

《别毙了那只狗》--之三--(抓准增强物出现的时间点)

 

前述已提过,增强物必须和想改变的行为一起出现。

增强物出现的时间点本身就是讯息,它告知学习者你喜欢的行为究竟是什么,当动物试图学习的当下,增强物想传达的讯息会比增强物本身更重要。

运动员或舞者受训时,教练喊出【对!

】或【很好!

】可立即标定当下的正确动作,给予对方确实需要的讯息,若等到回到更衣室才进行事后检讨,则无法产生作用。

 

增强时机过晚是训练新手最大的问题。

例如当狗儿坐下来,在主人说出【好乖!

】时,他正好有回到站姿,这么一来,到底哪个行为被【好乖!

】增强呢?

是站着的行为!

每当你发现训练出现问题时,第一个该问自己的问题便是增强时机是否太晚,如果你在训练某人或动物时忙得无法分心留意,这时请人帮忙观察,看看自己增强的时机是否太迟,将会大有帮助。

 

我们增强他人的时机往往太晚,【亲爱的,你昨晚看起来美极了!

】这句话的效果与当下即时赞美的差别很大,迟来的增强甚至可能有适得其反的效果(【怎么,我现在难道不美吗?

】);然而对于为时已晚的补偿话,我们却常常寄予厚望。

 

过早给予增强也可能很没效率。

美国布隆克斯动物园的管理员曾对大猩猩十分头痛,他们必须让它进入户外赖舍才能打扫室内赖舍,但是他老是喜欢坐在进出口,力大无穷的他可以挡住滑门,阻止门关上,当管理员把食物摆在户外或以香蕉诱引他时,大猩猩不是不加理会就是抢了食物再赶在门关上前回去当门。

他们请了动物园里的一位训练师处理这个问题,这位训练师解释,【挥舞香蕉】及【丢如食物】是企图以【贿赂】来增强一个尚未发生的行为,但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当大猩猩坐着挡门时不予理会,但是只要他自己到户外时便给予食物奖励。

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家长有时也误以为自己是鼓励小孩,事实上却太早给予增强(【好孩子,就是这样,你【几乎】做对了!

】),因而可能增强了努力的行为,【努力】去做某事和【实际】做到某事是不同的,有时候小孩哭喊着【我做不到!

】或许是事实,但是他可能是努力行为受到过度增强的症状一般而言,在行为出现前给予礼物、承诺、赞美或任何东西,完全无法增强这个行为,因为受到增强的是增强物出现当下的行为,也最可能是要求增强物的行为。

 

进行负增强训练的时机点也很重要。

马儿学习到当左边缰绳拉紧时向左转,但是在它左转后必须不再拉紧缰绳,这个停止拉扯的动作即为增强物。

在上马后踢踢马腹,马匹往前走了,便不该再继续踢(除非你要他跑快一点),新手骑士常会不断踢马,仿佛得不断踩油门马儿才会跑,但对于马儿而言这个动作并不具讯息,因此马术学校里产生了【铁腹马】,无论骑马的人提得多急,他们仍以牛步行进。

 

同样反应也出现在长遭父母、老板、或老师、唠叨责骂的人,负增强物在期望结果达成时如果没有立即消失,他将不会有增强作用,也不会传递任何讯息,唠叨责骂不但只成为名副其实的噪音,也是资讯理论中谈到的【噪音】。

我观赏足球和棒球的电视转播赛时发现,球员被增强的时机点总是准确无误,这让我印象深刻。

在球员跨过本田達陣的同時,观众立即爆出欢呼声,而且一旦得分或确定输赢,仔细看看那些球员之间彼此热烈增强的动作。

这对演员来说却相当不同,尤其是电影演员。

既是是在舞台上演出,仍然得等到谢幕才能获得掌声,而电影演员除了偶尔从导演、摄影师或工作人员得到回应外,他们获得的增强全是错过了时机,影迷信件和好的影评在数周或甚至好几个月后才会出现,这与洋基球场爆发出满天欢呼的情形比起来显得逊色无趣,他们工作起来可能特别缺乏成就感,既是有很不错的增强物,但获得的时机却总是【太迟】,也难怪长有一些明星近乎病态地喜欢焰眉奉承和追求刺激了。

转载资料:

《别毙了那只狗》--之四(增强物的大小)

刚开始利用食物来增强的训练新手常搞不清楚食物增强物应该多大,答案是尽可能越小越好,增强物越小动物能越快吃掉它,不但可以减少训练者等待时间,而且每次训练还可以增加增强物使用的次数,不会让动物一下子就吃饱吃腻了。

一九七九年,我担任华盛顿特区的国立动物园的顾问,教导动物园员工使用正增强技巧。

在训练课程上有位管理员抱怨自己的猫熊训练进展得太慢,我认为这不寻常,像猫熊这种贪心有活跃的大型动物以食物作为增强应该很容易训练,在我观察过一回训练发现,这位管理员虽然已缓慢塑造出猫熊的动作,但是问题出在她每次给猫熊的增强物竟然是一整根胡萝卜,猫熊好似以暇的享受每根胡萝卜,在管理员宝贵的十五分钟训练里他只得到了三次增强物(而且它也难免吃腻胡萝卜了),如果改成每次只给一片胡萝卜的话,情况将好得多。

 

一般来说,一小口增强物就足以让动物保持兴趣,对鸡而言是一两粒玉米,对猫来说是半公分的小肉块,对大象则是半颗苹果,如果是特别喜爱的食物,分量甚至可以更少,例如喂给马儿一茶匙的骰子,美国国立动物园的管理员甚至只要葡萄干便训练北极熊做出许多有用的行为(例如依指令移动至另一个欄舍)。

 

训练的基本法则是,如果每天只训练一次,在满足每日给食分量的四分之一前,动物的训练反应都会很好,等训练结束后再给他其余的份量。

如果每天训练达到三至四次,你可以把平常份量分为约八十等份,每次训练用二十至三十份。

八十份增强物似乎是任何动物维持学习兴趣的每日最高量(这或许是幻灯片夹最多只能放入八十张幻灯片的原因,因为每当讲师要求换第二个幻灯片夹时我总是会抱怨一下)。

 

行为的难易程度也与增强物的大小有关,我们在海洋生物世界的经验发现,要求鲸鱼表演笔直冲出水面二十尺的高难度跳跃动作时,必须给予一条大青花鱼作为奖赏,如果只给平常增强用的两条小梭鱼,他们会拒绝表演这个动作。

 

至于人类,增强的大小虽然没有一定的定律,但是有时候工作越艰难,报酬将会越大,如果我们完成了艰难工作却未获得相对的报偿时,我们肯定痛恨不已。

《别毙了那只狗》--之五 (意外的【大奖】)

 

 【大奖】是一个对动物或人类都极为有效的技巧。

大奖是指非常大的增强物,甚至可能不平常大上十倍,而且训练对象没料到它会出现。

曾在一家广告公司任职,公司除了有一般的圣诞派对,大案子结案或签下新客户时会有非正式的庆祝活动,不过董事长还有个习惯,他每年总会举行一两次突如其来的惊喜派对,可能是在某天下午三、四点时,他会阔步行进每个办公室,大喊着要大家停下工作、关上电话总机,接踵而至的是外汇服务人员、调酒员、乐师、香槟、燻洼鱼和多有派对应有的东西。

这些全为我们而来,而且没有特殊理由,这对五十名员工来说完全是出乎意外的大奖,我认为这对提升高昂的工作情绪有极大影响。

 

大奖也可以用来标定【突破性的意外进步】,以我认识的一名驯马师为例,当年轻马儿首度完成一项困难动作时,他随即从马背跃下,去除马鞍和马勒,然后放它在场地里任意奔跑——给予完全的自由便是一个大奖,而这么做似乎把新行为保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