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部门预算资金重点任务汇总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16427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部门预算资金重点任务汇总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部门预算资金重点任务汇总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部门预算资金重点任务汇总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部门预算资金重点任务汇总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部门预算资金重点任务汇总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部门预算资金重点任务汇总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部门预算资金重点任务汇总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部门预算资金重点任务汇总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部门预算资金重点任务汇总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围绕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轻量化材料及成形技术与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石墨烯等领域,支持重点方向制造业创新中心测试验证、中试孵化及行业支撑服务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建设,支撑实现相关领域关键共性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孵化一批高技术企业,具备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服务的能力。

实施目标:

1.集成电路领域。

支撑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化增长,围绕5nm集成电路制造,服务2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支撑成套装备和材料的产业化验证;

2.智能传感器领域。

智能传感器检测服务企业数量不少于30家,关键共性技术对外授权不少于3项;

3.轻量化材料及成形技术与装备领域。

轻量化材料及成形技术与装备技术成果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不低于15项,服务企业不少于200家;

4.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

完成典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过程测试与验证能力建设,建立200个以上模型库,服务企业不少于40家;

5.石墨烯领域。

解决高品质石墨烯粉体与石墨烯薄膜的可控与规模化制备共性技术难题,设计研发规模化制备关键设备,打造不低于5个石墨烯示范应用产业链。

申报单位须符合《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相关要求。

科技司

王锐

010-68205235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50%,单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2亿元。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支持不超过5个项目

2

通信设备产业链协同创新

主要内容:

1.建立整机系统、芯片、元器件、评测机构等通信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协作机制,围绕下一代光接入OLT核心设备和5G基站用AAU核心设备,增强安全可靠关键元器件性能,完善IP核、关键芯片/元器件产品测试评估与验证评价体系,并推动在通信设备领域应用,建立芯片/元器件测试平台,提升通信设备产业链配套能力。

2.围绕面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方向的通信信息编码核心算法,完善核心算法分类分级检测评价体系,支持通信信息编码核心算法检测评估技术开发,建立科学评估机制。

1.下一代光接入OLT核心设备交换容量不低于25T,支持EPON/GPON/10G-PON/25G-PON/25G-WDMPON等制式统一接入,关键元器件配套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模PON局端芯片达到320G转发能力,支持GE/10GE/GPON/EPON/10GEPON/XGPON/XGS-PON多模接入技术;

外调制激光器最高支持25G速率调制,支持1577nm波段工作;

可调制激光器支持全C波段可调谐、25Gbps调制速率。

5G基站用AAU设备支持200MHz的工作带宽,吞吐量达到10Gbps。

关键元器件配套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集成度数字中频处理芯片基于先进算法、高速接口,支持2G/3G/4G/5G多模多制式;

高效率高线性功放效率大于50%,多载波聚合带宽超过200MHz;

介质滤波器插入损耗小于0.5dB、平均承受功率达到8W。

到2020年,下一代光接入OLT核心设备出货5万套,5G基站用AAU出货5000套。

2.提升通信信息编码核心算法安全可靠性能,推动通信设备安全产业和网络安全产业协同创新。

培育建设具备必要的专业人员和软硬件条件,满足技术培训、测评验证、模拟测试、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需要的专业核心算法检测评估平台,围绕身份鉴别、安全隔离、数据安全、完整性保护、抗抵赖、可用性等方面形成有效的检测评估能力。

电子信息司

吴国纲

010-68208043

规划司

汤梦

010-68205115

补助比例不超过30%,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2.5亿元。

支持不超过3个项目

3

小品种药品集中供应保障能力建设

主要内容:

支持综合实力强、质量体系健全、产品组织能力较强的企业建设小品种集中生产基地,每个基地实现20个左右临床必需的、用量小、市场供应不稳定、易出现临床短缺的小品种药品稳定生产和质量升级。

实施目标:

促使企业通过集中生产形成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保障一批市场易短缺的小品种药品的生产供应。

消费品工业司

毛俊锋

010-68205672

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5000万。

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

4

儿童药专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

支持相关企业与医疗、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儿童适用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开发5项以上儿童药专用技术,实现10个以上儿童药新产品产业化。

逐步建成一批儿童药专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平台,提升行业公共服务能力,调动企业研发生产积极性,推动解决儿童药专用剂型缺乏、用药剂量难以精确计算等问题,提高儿童用药顺应性。

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

5

临床急需抗癌药生产供应能力建设

支持临床急需的抗癌药(近三年获批或已申报生产,且品种为化学药1类、2类新药、生物药1类新药或者首家化学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的开发及规模化生产,提高人民群众用药可及性。

鼓励企业扩大临床急需抗癌药生产规模,推动抗癌药降价,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6

中药大品种先进制造技术标准验证与应用

选择常用中药口服制剂大品种和安全性高的注射剂大品种(年销售收入不低于3亿元,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优先),支持提高生产全过程的先进制造水平,保障中药产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均一。

申报项目应为物质基础明确、疗效确切的品种,主要原料须来源于规范化规模化中药材生产基地,来源可追溯。

通过项目实施,能够形成一批中药口服制剂和注射剂先进制造技术标准并推广应用,在行业内起到良好示范效应,进一步提升中药行业产品质量水平。

7

中药材供应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支持企业建设集初加工、检测、仓储、物流、追溯等为一体的区域供应保障平台,服务于中药材供应保障产业链。

项目应能为100家以上中药企业提供中药材快速鉴别、有效成份和有害物质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

应具有高质量的仓储物流能力,能够辐射带动形成较完整的产地初加工体系。

逐步建成覆盖全国中药材主产区、布局合理的平台网络,加强供需对接,稳定药材供应,推动各平台采用统一的检验检测和全过程追溯技术标准,实现中药材全过程质量可控,推动解决长期影响中成药、中药饮片质量的原料问题。

8

交通装备轻量化用高性能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材料的产业化制造

交通装备轻量化用高性能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材料的产业化制造,突破并掌握大尺寸高性能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产业化的稳定制备关键技术,完成交通装备轻量化用PMI泡沫材料产业化建设,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建成年产能1500吨PMI生产线,形成交通装备轻量化用夹芯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与PMI泡沫产品性能的匹配性技术,产品在相同密度下的强度、模量、耐温性能、批次间密度差异等主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并实现装机应用。

原材料工业司

蔡味东

010-68205764

补助比例不超过30%,补助总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

9

航空航天用特种玻璃纤维精细织物产业化

航空航天用特种玻璃纤维精细织物产业化,提出航空航天用特种玻璃纤维精细织物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解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低、表观质量差、生产效率及合格率低等问题,开展精细织物产业化产品应用验证,满足通用飞机及民机的适航要求,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提升玻璃纤维共性技术和产业化水平,带动特种玻璃纤维产品升级和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形成新增年产300万平方米特种玻璃纤维精细织物生产线,实现特种玻璃纤维在通用和民用航空复合材料上的广泛应用。

10

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行业中心

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中的重要行业领域,依托行业内的骨干测试评价单位,整合同行业其他相关测试评价服务机构,联合有关企业及社会资本共同建设。

针对所属行业特定新材料品种,完善材料组分、理化指标、物质结构、服役性能等专用测试能力。

面向下游重点应用领域,搭建工程化应用考核评价装置,开展国际比对互认,满足服役条件下开展材料应用评价、失效分析等需求。

在重点新材料领域建设相关数字仿真与模拟系统。

协同主中心开展行业领域新材料测试评价技术开发、相关标准制修订。

建立行业新材料测试评价、认证体系,并与主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2018年启动建设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稀土新材料测试评价行业中心。

分阶段补助,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

单个项目补助额度不超过8000万元。

11

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区域中心

服务区域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在省级以上区域,依托区域内已有测试评价机构,整合相关测试评价资源,按照专业化、集约化原则建设区域新材料测试评价中心。

中心根据区域地理特征和自然环境,建设特殊地域、特殊气候条件下新材料可靠性测试、加速试验、寿命评价等专用设施。

完善重大、稀缺、专用测试评价装置。

服务区域内新材料生产和用户企业,满足区域内重点新材料的测试评价需求。

建立区域性测试服务能力共享机制,提高测试仪器、大型装备利用率,并与主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2018年启动建设3个区域中心。

单个项目补助额度不超过4000万元。

12

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

面向国民经济、国防安全重点领域,针对新材料供需衔接、产用合作等短板,以新材料生产企业和用户企业联合为主,吸收产业链相关单位参加,通过各方共同投入,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

重点完善应用开发、服役评价、模拟测试、故障诊断等软硬件条件,突破关键领域新材料共性应用技术,建设全尺寸生产和考核验证装置、应用环境模拟装置等新材料应用示范设施,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线和新材料生产应用数据库。

实现材料与终端产品同步设计、系统验证、批量应用等协同联动。

2018年重点在新能源汽车材料、先进海工与高技术船舶材料、集成电路材料领域建设3家左右平台。

单个项目补助额度不超过1亿元。

13

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

借助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建立信息整合、数据互通、高效利用、开放共享的网络平台,实现政务、科技、产业、市场等方面资源共享和服务。

着重开展政务信息服务、行业知识服务、仪器设施共享、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服务以及其他相关资源服务等六个模块建设,形成门户网站以及手机移动端等协调统一的网络体系。

到2020年,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和新材料产业链各关键环节,基本形成多方共建、公益为主、高效集成的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服务生态体系。

初步建成具有较高的资源开放共享程度、安全可控水平和运营服务能力的垂直化、专业化网络平台,以及与之配套的保障有力、服务协同、运行高效的线下基础设施和能力条件。

建立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的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门户网络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