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6589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暗斜井 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主暗斜井胶带北巷运输绞车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主暗斜井、胶带北巷绞车安装、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我队现在胶带大巷安装带式输送机,需运送机头、机尾中型设备及配件,由于运送这些设备无法用人工来完成,故在主暗斜井、胶带北巷巷道内各安装两台JD-14型调度绞车,用对拉的方法进行皮带机头、机尾等部件的运输,为确保在该巷内运输物料、设备部件能安全顺利的进行,特编制本绞车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二、绞车的安装及安全设施

1、JD-14型绞车安装:

由地面拆卸装车并绑扎牢固,运至井下安装地点,在安装地点顶部打一个吊装锚杆,使用手拉葫芦将绞车吊装在绞车安装位置,固定绞车地脚螺栓前,螺母与绞车底座之间加设垫圈。

2、JD-14型绞车基础:

绞车的四个底脚螺栓采用Φ20×2400㎜高强左旋螺纹钢锚杆,基础上部锚杆外露要保证绞车固定时上紧两个螺母,地脚螺栓锚杆布置要与JD-14型绞车底座四个孔实际距离一致。

机身后在打设两地锚,采用Φ15.5mm钢丝绳栓住绞车底座。

3、钢丝绳与滚筒的连接必须采用穿入绳眼再用双压板压紧的方式连接。

安设一部独立的声光信号系统,每个摘挂钩地点必须安设一部声光信号装置。

4、绞车选型、提升能力及钢丝绳验算

14Kw绞车牵引能力为16000N,钢丝绳(Φ15.5mm)破断拉力为138500N。

a.钢丝绳安全系数的验算1:

(按最大坡度20°,长度300m计算):

F1=Z(G+G0)g(sinβ+ω1cosβ)+qsLg(sinβ+ω2cosβ)

=1×(2000+970)×9.8×(sin20º+0.05×cos20°)+1.218×300×9.8×(sin20º+0.4×cos20°)

≈13893(N)

式中:

F1——最大静拉力,N;

Z——每次牵引的矿车数,取1;

G——矿车载重,取2000Kg;

G0——矿车自重,取970Kg;

g——重力加速度,9.8m/s2;

β——斜巷倾角为20°

qs——钢丝绳单位长度的质量,1.218Kg/m;

L——运输距离300m;

ω1——矿车运行阻力系数,取0.05;

ω2——钢丝绳运行时与拖辊和底板间的阻力系数,取0.4。

钢丝绳安全系数n1=F2/F1=138500/13893≈9.97>6.5,合格。

绞车牵引能力验算:

b.验算1:

F3=Z(G+G0)g(±sinβ+ωcosβ)+qsLg(±sinβ+ωscosβ)

式中:

F3——钢丝绳牵引力,N;

ω——矿车运行阻力系数,取0.05;

ωs——钢丝绳运行阻力系数,取0.4;

向上运行时牵引力F3=1×(2000+970)×9.8×(sin20º+0.05cos20°)

+1.218×300×9.8×(sin20º+0.4cos20°)

≈13893(N)

向下运行时牵引力F3=1×(2000+970)×9.8×(-sin20º+0.05cos20°)

+1.218×300×9.8×(-sin20º+0.4cos20°)

≈-8488(N)

由验算F3取13893N<16000N(绞车牵引力),绞车牵引能力满足要求。

根据计算:

14Kw绞车每次提升重车1辆,从安全系数及牵引能力上均能满足要求。

序号

型号

牵引力(KN)

功率(KW)

绳径(㎜)

最大坡度(°)

保险绳规格(㎜)

挂设备数(台)

1

JD-14

16

14

15.5

20

Φ15.5

1

三、绞车司机注意事项

1、小绞车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达到“三懂”(懂构造、懂性能、懂基本原理),“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维护、会处理故障),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运料小绞车必须使用双打电铃信号装置,信号要灵敏可靠听不清信号不准开车。

2、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牢固;绞车附近的顶帮支护应牢固可靠,绞车应牢固可靠,巷道内无影响绞车运行的杂物堆积;绞车各部件:

螺栓、垫圈、护罩等紧固齐全,制动闸和离合闸灵活好用;检查绞车的减速器和轴承油量要充足,不漏油,油质必须合格;检查信号灵敏可靠,并符合完好要求;检查钢丝绳在滚筒上固定要牢固可靠,排绳要整齐,一个捻距内断丝面积不允许超过原丝绳总面积的5%;检查地滚要固定可靠,转动灵活;检查挡车装置应牢固可靠,使用灵活,并符合有关要求;检查钢丝绳和保险绳钩,绳卡和绳皮要齐全可靠,两卡之间距离要符合规定,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如自己无法处理,要及时汇报班组长进行妥善处理后方可进行操作。

3、提升放送物料时,绞车司机应检查、注视钢丝绳的载荷情况,连接情况,集中精力听清信号,出现意外情况必须立即停车。

绞车绳头与固定设备的链条连牢,提升物料时,配合副绳连接物料重心处合适位置与绳头相连,以防物料前仰重心偏移脱落,运输时,所有人员必须躲在运输沿线安全位置。

4、运输小绞车必须使用双打电铃信号装置,信号要灵敏可靠听不清信号不准开车。

联系信号规定如下:

一次长铃——停车;连续二铃——开车;连续三次铃——倒车松绳;连续乱铃——有情况。

7、所有接入绞车的电缆不许有明接,防爆铃盒,开关和按钮不准随意打开,出现问题由电工停电进行处理。

8、有以下情况之一必须及时停车:

(1)绞车启动或运行中,发现绞车移动或锚固松动;

(2)设备在平巷或斜坡上运行时,发现有人;

(3)发现由于掉道或其它原因造成的绞车超负荷;

(4)发现其它不安全因素或有人喊停车;

9、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1)拉车时的操作:

a、当听到拉车信号后,及时打开“回头铃”(拉车信号);

b、松开制动闸和离合闸、按启动按钮

c、轻压离合闸,使车轮慢慢启动后再将离合闸压下;

d、听到停车信号,慢松离合器,同时将制动闸压下,按停止按钮

(2)松车时的操作:

a、当听到松车信号后,及时打“回头铃”(松车信号);

b、松开离合闸,压下制动闸,按启动按钮;

c、慢松制动闸,均匀松车;

d、听到停车信号后,将制动闸压下,同时按停止按钮。

(3)其它注意事项:

a、应在钢丝绳和滚筒上作出指示标记,以便及时减速及停车;

b、绞车在运转中,司机应经常注意电机和机械的响声,如声音不正常或有特殊的震动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原因;

c、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时,应按顺序排列,最外层距滚筒边缘的高度,至少应为绳径的2.5倍,底绳在滚筒上缠绕,不得少于6圈且保证为下出绳;

d、绞车运行中,严禁用手或脚直接拨动钢丝绳和检查机器的传动部分;

e、空重车不准在坡上吊钩停放,中途需要装卸时,应相互联系好以后进行,但严禁摘钩,车的下方应安好卡轨阻车器,司机要压好制动闸,设备下方不得有人;

f、禁止绞车司机擅自离开绞车,绞车处于工作状态时,两手禁止离开制动闸和离合闸;

g、上下变坡点处需要悬挂醒目标志“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

四、信号把钩工注意事项

1、信号把钩工必须坚守岗位,精力集中,认真操作,与绞车司机要密切协作。

2、上岗后,必须对所用的工具、材料、设备的固定和安全设施做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

3、检查后,与绞车司机相互配合空钩试运转,确认无问题后,方准提升设备。

4、正确及时的使用声光语言信号进行联络通讯,下放设备时,上口信号把钩工必须向绞车司机明确下放水平,然后用信号与下口信号把钩工联系好,方可向绞车司机发开车信号。

5、当设备进入指定的位置时,信号把钩工必须及时准确地发出停车信号,待设备完全停稳掩实后,方可允许进行正常的摘钩和挂钩操作,严禁摘挂运动中的设备。

6、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设备的专用连接器(U型环),不能用其它物品代替。

7、正确使用保险绳(副绳),挂好各连接装置后,再挂在主绳上。

保险绳不得受力,多余的保险绳必须在合适的位置放置牢固,并详细复查,确认无误后,方准退至安全位置发送信号。

8、不得随意停放设备,如因处理故障或施工等原因确需在顺槽内短时停车,司机与信号工都不得脱离岗位,待处理完后方可运输,如需长时施工必须在绞车处悬挂“有人施工,严禁行车”明显标志,并设专人在变坡处下方平巷20米段进行警戒。

9、绞车运行过程中,任何人员不得跨越钢丝绳,信号把钩工必须站在安全位置观察钢丝绳张紧、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发出信号停车处理。

五、人工运料安全技术措施

1、人工运送物料时,首先检查行走路线的支护情况,如有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后,方可运送。

2、检查行走路线上的一切障碍,处理后方可抬运。

3、抬运物料人员必须齐心协力、精力集中,必须同肩、同起、同放,严禁随意乱扔。

4、单人搬运的重物时,班长、跟班干部必须指派专人,确定单人无法完成,必须多人协作完成,以免发生意外。

5、人工搬运物料时,同向行走时,与其他运送物料人员及行人要保持10m距离,脚要踏实,走路要稳,所运物料必须抓牢。

6、人工运送长物件时,必须精力集中,以免损坏沿途巷道内的设备、设施或伤人。

7、抬运大件时,班长、跟班干部必须现场专人指挥,抬运前认真全面的检查,确认安全无隐患后方可抬运;抬运物料时,必须协调配合,口号一致,同起同落。

8、人工卸物料时,一定要轻拿轻放,并且相互配合好。

9、运送物料期间,必须注意力集中,以免损坏沿途巷道内的通风设施及其它管路、电缆设施等。

10、运送物料期间,在跨越大巷、交叉点、弯道时必须严格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制度。

11、坡度大于7‰时,人工抬运物料必须采取物料防跑措施。

六、小绞车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各工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和施工措施,按章作业,杜绝“三违”现象。

认真做好业务保安、自主保安、相互保安。

2、坚持“四位一体”开工制度。

所有派到主暗斜井、胶带北巷运料的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措施,经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3、安全员必须现场监管本措施的兑现与实施,运输期间上下变坡点处设置警戒线,严禁人员通过。

4、运输前对装车情况、刹车情况、信号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运输。

5、不论何时何地工作,首先对工作地点的安全状况和现场条件进行排除隐患,严禁任何人在隐患未排除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6、绞车运输时,司机必须精力集中,在听清信号且无曲绳情况下,随时注意绞车的受力情况和绳道方向,绞车受力异常时,要及时停车查明原因,待问题处理后方可开车,严禁生拉硬拽;并时刻注意对方传来的开、停车信号,做到开车、停车及时准确。

7、开车时,每台绞车必须由司机,上、下把钩、信号工三人操作,应检查绞车各部件是否完好、制动系统是否灵敏可靠、绞车底座牢固是否可靠、钢丝绳是否合乎要求、声光信号是否灵敏可靠、安全设施是否完好齐全可靠;如有问题,必须处理后,方可作业。

当班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专人操作不得擅离岗位

8、绞车司机必须站在护身板后侧进行操作,保证有足够的空间,开车时,做到手不离闸;信号工工手不离按钮,二者精力高度集中,密切配合,做到开车稳,停车准。

9、运输必须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制度,上下安全出口必须设专人做好警戒,所有人员必须躲开绳道,严禁人员跟随设备,以防断绳、脱钩等伤人事故。

运输过程中,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10、挂车工挂设备前,必须检查绳头连接装置,防脱装置是否可靠,严禁使用铁丝连接,各作业地点必须协调作业。

11、物料运输过程中,设备与巷道帮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要时刻注意保护好巷道中的各种设备、管线。

12、安设专人检查运输系统中的巷修情况,对巷道高度、宽度不够及支护状况不好应及时翻修处理;阻碍物进行拆除时,必须先检查原支护情况,在不阻碍运输点提前加固。

13、斜巷运输必须挂好保险绳,必须使用保险绳,保险绳的一端必须与主提升绳相连,另一端必须挂在设备尾后,并捆扎牢固;使用专用U型环及锁具,人员避开钢丝绳波及范围,严禁在钢丝绳受力状态下撬、拨、推、拖、拉设备。

14、绞车司机开车前要检查绞车的完好、固定,特别是闸、离合器及钢丝绳完好情况,正式提升前,试绞车的运行及信号是否正常,检查有无余绳。

绞车运行过程中要精力集中,严禁滚筒爬绳,如果出现及时停车、锁车处理。

所有绞车严禁超载提松物料。

15、把钩工必须按照规定挂钩,严禁超挂设备,每次只允许挂一个设备;确保牢固可靠,检查无误,符合要求,再操作。

16、把钩工必须做到“六不挂”:

安全设施不齐全不可靠;联系不清不挂;“四超”设备无措施不挂;物料设备固定不合格不挂;连接装置不合格不挂;斜巷内有行人不挂。

17、绞车司机必须做到“六不开”:

绞车不完好不开;钢丝绳不合格不开;安全设施及信号设施不齐全不开;超挂车不开;信号不清不开;“四超”设备无措施不开。

18、变坡点处下车时,严格掌握松绳长度,防止松绳过多导致下放过快,导致断绳,提车时严禁硬拉硬拽。

19、在巷道内停放设备时,必须用正规的掩木打掩。

20、上山吊钩运输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绞车司机必须精力集中,听不清信号严禁开车,停车时必须闭锁闸把,防止矿车下滑。

(2)上提或下放设备时,必须有可靠的信号联系,严禁用口令传递信号,待人员全部躲到附近安全地点后,方可发出开车信号。

信号工必须在信号硐室内打点信号。

21、跟班队长、班长必须跟班上岗,严禁空岗。

22、上岗人员必须熟悉本职工作,要做到“三知四会”(知结构原理、技术性能和安全装置的作用;会操作、会维护、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

七、避灾路线

1、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后,井下受威胁人员应尽可能把爆炸所发生的具体地点和大致地段报告给调度室,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戴好自救器,在当班跟班干部和班组长的组织和带领下,迎着新鲜风流方向撤到安全地点直到地面。

2、发生火灾时,应正确的判明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可能涉及的范围等情况,立即迅速果断地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并派人向调度室汇报灾情程度、范围和组织撤离其余人员。

如果灾情已发展到无法消灭的程度时,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正确地按照规定的避灾路线迅速撤离灾区,在安全地点待援,有条件尽量直接升到地面。

3、发生水灾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同时应以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地区所有人员撤离灾区。

撤离时,应往高处走,沿预定的路线升井。

4、避灾路线:

1)避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时避灾路线:

主暗斜井施工地点→主暗斜井联络巷→副斜井→地面。

胶带北巷施工地点→胶带大巷→副暗斜井→副斜井→地面。

2)避水灾害避灾路线:

主暗斜井施工地点→主暗斜井联络巷→副斜井→地面。

胶带北巷施工地点→胶带大巷→北胶回联巷→回风大巷→风井→地面。

附:

避灾路线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