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773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docx

彩虹大道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萧山区东入城口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标段西起新城路(K9-393.61),东至03省道东复线(K11+104.31),全长1710.7m。

分为地面道路(改建)和主线高架(新建)两部分。

彩虹大道地面道路长约1710.7m,标准路段宽53m,排水最大管径为DN1000,拼宽两座桥梁及一座人孔箱涵,交通便道包括(道路、标志标线、路灯);彩虹大道上匝道长286.89m,共U-B00、U-B01联2联,宽8.5m;下匝道长266.23m,共U-A00、U-A01联2联,宽8.5m;主线高架长990.624m,U01-U08联共29跨,最大跨为50m,标准路段宽25m。

彩虹大道高架系统主要包括主线高架桥(U01-U08联)及新城路上下匝道两大部分。

主线高架桥起点为K10+113.69,终点为K11+104.31,全长990.62米;含新城路上下匝道,上匝道起点为CBK9+828.45,终点为CBK10+115.34,长度为286.89m,下匝道起点为CBK9+845.89,终点为CBK10+112.12,长度为266.23m。

1、宽度

主线高架桥:

宽25m,匝道桥:

宽8.5m。

2、跨径布置

主线高架桥:

共29跨,跨径组合为U1(30+35+30)+U2(30+35+30)+U3(33+40+35+32)+U4(35+50+35)+U5(31.5+35+35+31.5)+U6(35+35+35)+U7(31.5+35+35+31.5)+U8(30+50+30+30+29.624)。

新城路上匝道:

共6跨,跨径组合为U-B00(20)+U-B01(35+35+35+40+27)。

新城路下匝道:

共6跨,跨径组合为U-A00(20)+U-A01(35+35+35+40+36)。

3、上部结构

(1)、主线高架桥

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共有4联处在变宽段上,分别是U01-U03、U08。

箱梁为大悬臂弧形腹板预应力砼连续箱梁结构,标准段箱梁为单箱4室截面,设3道竖直腹板及2道斜腹板。

箱体顶板宽24.7m,梁高2.3m,底板宽9m,悬臂7.9m,呈弧形,圆曲线半径18.218m。

箱梁顶板厚20cm,跨中底板厚20cm,在靠近支承处线性变化加厚至60cm,腹板跨中厚度40cm,自距横梁边缘8m处线性变化到80cm,在桥墩处设横梁,中横梁厚2m,边横梁厚1.5m。

U04、U08联为变高度箱梁,跨中梁高2.3m,50m跨桥墩处梁高2.8m,箱梁腹板跨中厚度60cm,自距横梁边缘8m处线形变化至100cm。

(2)、新城路上下匝道

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为单箱单室,梁顶宽8.2m,采用等高度箱梁,梁高2m,跨中处顶板厚22cm,底板厚22cm,腹板厚45cm,底板及腹板至横梁处分别过渡到40cm及75cm,中横梁厚2m,边墩横梁厚1m。

上、下匝道U-A00及U-B00联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跨径为20m,梁高0.95m,板梁宽度为1.25m。

本合同段箱梁结构形式为连续箱梁,箱梁标准断面梁高2.3米,顶板宽25m,底板宽9m;变截面段梁高度2.3~2.8m。

箱梁共计128跨,其中跨径30m简支梁70跨,跨径35m简支梁5跨,跨径32m简支梁21跨,跨径25m简支梁3跨,跨径35+50+35m连续梁5联,跨径44+44m连续梁1联,跨径30+30+30m连续梁1联。

现浇箱梁支架采用门架式满堂支架施工,支架预压材料采用砂袋和钢筋配重。

2编制依据

1、《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6、施工图设计

3施工准备工作

3.1材料准备

根据箱梁支架预压方案所采用的材料(砂袋预压)和预压方法计算预压材料所需数量,编制材料进场计划,由项目部物资部按时采购。

3.2施工机械准备

根据工期要求以及施工场地情况,安排25T汽车吊2辆,使用前进行调试工作,确保机械性能良好,。

4施工进度安排

杭州萧山东入城口工程一标段箱梁支架施工计划安排:

2011年08月30日,竣工时间:

2011年12月31日。

5现浇箱梁支架预压具体施工方案

5.1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施工流程

支架验收→标高测量→砂袋就位→加载60%→沉降变形观测→加载80%→沉降变形观测→加载110%→沉降变形观测→表面覆盖→卸载→标高调整

5.2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

5.2.1现浇箱梁支架预压目的

(1)检验支架及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

(3)消除地基的沉降变形;

(4)量测支架的弹性变形。

为检验现浇箱梁模板的安全性和实际变形量,通过预压消除结构非弹性变形,同时取得模板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得出荷载-挠度曲线,并检验设计计算结果,调整预拱度(或反拱),以求得现浇箱梁施工的准确参数。

提前发现支架结构及构件加工、安装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前调整整改,防患于未然。

模板预拱度的调整通过调整模板支撑顶托完成。

模板弹性变形应根据预压变形测量结果绘制沉降曲线,并结合模板的设计拱度和实际支撑变形来确定。

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进行预压,支架预压在空腹顶底板处采用水桶,其他地方采用砂袋。

考虑到小型机具等荷载,预压荷载按混凝土实体重力的1.1倍考虑,预压期48~72h。

考虑梁体自重、地面下沉及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按设计要求对支架进行预压。

在箱梁模板安装完毕,以箱梁等重量的沙袋对支架及基础进行预压,支架变形及地基压缩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δ=δ1+δ2+δ3+δ4+δ5

δ1---箱梁自重产生的弹性变形

δ2---支架弹性压缩量

δ3---支架与方木,方木与钢模板,支架与枕木之间的非弹性压缩量

δ4---支架基础地基的弹性压缩量

δ5---支架基础地基的非弹性压缩量

通过预压施工,可以消除δ3,δ5的影响,在底模安装时,其预拱度的设置Δ=δ1+δ2+δ4计算,在模板顶面高程控制时加入预拱度数值,Δ值在施工中实测取得。

预拱度由跨中向两端逐渐减少。

5.2.2现浇箱梁预压程序与步骤

为检验支架的弹性变量及检验地基础的承载力,消除因支架竖向非弹性变形对标高的影响,应在底模铺装后,对支架进行预压,采用沙袋预压。

支架预压顺序与混凝土浇筑顺序一致。

箱梁砼的浇筑顺序是先浇筑底板,再浇筑腹板,最后浇筑顶板。

浇筑底板时塑态砼由两侧腹板输送下料,底板浇筑完成后应稍停顿,待腹板砼振捣时不会向芯模翻浆再浇筑腹板,并按跨中向支座位置依次对称进行。

详见下图

6.2-1预压支架堆载纵、平面图

(1)支架预压方式

底模安装前先安装好临时支座,底模安装后开始支架预压。

支架搭设时预压前,顶部预留标高要计算地基相对沉降量,支架弹性和非弹性值等。

地基相对沉降量以地基处理时试验检测后计算确定,支架的弹性变形运用沙普软件程序节点计算确定。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支架施工沉留值在15~20mm左右,待预压沉降观测后调整。

注意的问题:

①派专人观察支架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立即进行补救。

②通过预压并沉降后,将实测沉降量(地基沉降量、支架变形量)作为一个参数值直接运用。

③预压采用砂袋和水桶组合预压,预压重量按现浇箱梁自重的1.1倍进行预压,预压期不小于3d。

(2)预压方法

①箱梁支架预压方法

根据箱梁结构自重按横梁段、变截面段、跨中标准段、变截面段、横梁段分为五部分分别计算箱梁腹板、底板预压重量。

并按规范要求分三级进行预压:

60%→80%→110%,每级加载完成后,应每间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监测;当支架测点连续2次沉降差平均值均小于2mm时,方可继续加载。

加载完成后稳定时间48~72小时,一般预压最后三天的稳定沉降量不大于1mm/天。

空腹顶底板处采用Φ100Cm高140Cm水桶,容量为1t/每桶。

其他部位采用编织袋分袋过磅计量并编号标识,编织袋底部尺寸为120cm*120Cm,高度约1.2m高,每个砂袋重量约为1.95t,采。

沙袋采用2台20t汽车吊对称均匀吊装进行预压。

吊装时每台吊车应分别设1人进行专人指挥。

5、3预压监测

5、3、1观测内容

5、3、1、1地基预压观测内容包括:

前后两次观测的沉降差、地基总沉降量。

5、3、1、2地基预压中应测量下列标高,记录表格应符合附录A中表A.0.1的规定:

1加载前测点标高ho;

2加载后测点标高hj;

3加载后间隔24h测点标高hi;

4卸载6h后测点标高hc。

5、3、1、3支架预压观测内容包括:

前后两次观测的沉降差、支架弹性变形量及支架非弹性变形量。

5、3、1、4支架预压中应测量下列标高,记录表格应符合附录A中表A.0.2的规定:

1加载之前测点标高ho;

2每级加载后测点标高hj;

3加载后间隔24h测点标高hi;

4卸载6h后测点标高hc。

5、3、2测点布置

5、3、2、1地基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结构跨径不超过40m时,沿结构的纵向每隔1/4跨径应布置一个观测断面;当结构跨径大于40m时,纵向相邻观测断面之间距离应不大于10m;

2每个观测断面上的观测点应不少于5个,且对称布置;

3地基条件变化处应加设观测点。

5、3、2、2支架变形观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结构跨径不超过40m时,沿结构的纵向每隔1/4跨径应布置一个观测断面;当结构跨径大于40m时,纵向相邻观测断面之间距离不的大于10m;

2每个观测断面上的观测点应不少于5个,且对称布置;

3每组观测点应在支架顶部和支架底部对应位置上布设。

5、3、3监测记录

5、3、3、1预压变形观测应采用水准仪,水准仪应按《水准仪检定规程》JJG425检定;

5、3、3、2预压变形观测宜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

5、3、3、3地基沉降的监测记录工作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1所有仪器必须检定合格后方可开始观测工作;

2在支架地基处理之后,预压荷载施加之前,测量记录原地面的标高;

3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毕后,记录各测点的标高;

4每间隔24h观测一次,记录各测点的标高,计算前后两次沉降差;

5当地基预压符合本规程8.2.2条验收规定时,认为地基沉降达到稳定,可以进行卸载;

6卸载6h后观测各测点标高,计算前后两次沉降差,即地基回弹量;

7计算地基总沉降量。

5、3、3、4支架变形监测记录工作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1所有仪器必须检定合格后方可开始观测工作;

2在支架搭设完成之后,预压荷载施加之前,测量记录支架顶部和底部测点的原始标高;

3每级荷载施加完成之后,记录各测点的标高,计算前后两次沉降差,当各测点前后两次的支架沉降差满足本规程6.3.5的规定时,可以施加下一级荷载;

4全部荷载施加完毕后,每间隔24h观测一次,记录各测点标高;当支架预压符合本规程8.2.2条验收规定时,可进行支架卸载;

5卸载6h后观测各测点标高,计算前后两次沉降差,即弹性变形;

6计算支架总沉降量,即非弹性变形。

5、4施工预拱度设置

在支架上浇筑箱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和卸架后,箱梁要产生一定的挠度。

因此,为使箱梁在卸架后能满意地获得设计规定的外形,须在施工时设置一定数值的预拱度。

在确定预拱度时考虑下列因素:

卸架后箱梁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由砼徐变引起的徐变挠度。

在预压结束后,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的扣件是否牢固,地基是否下陷,脚手架是否有明显变形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根据预压试验中的沉降观测并画出沉降曲线,沉降值稳定后,测量队测出所有点的标高报工程部,经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同意方可卸载。

全部卸完后,测量各点的标高,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以便确定支架、模板准确的预拱度。

6.3施工注意事项

(1)支架外侧应设置栏杆等防护设施,防止意外冲撞支架的事故发生。

(2)支架采用砂袋预压时,应安排专人进行指挥,并做好每袋砂袋重量记录,按设计荷载分阶段进行预压。

(3)支架预压时,应做好防雨措施,用彩条布对预压砂袋进行遮雨防护,防止雨水浸泡砂袋增加预压荷载造成超载,发生安全事故。

(4)支架预压前,应对支架地基周围做好排水设施,防止雨水或积水浸泡支架地基。

(5)每一级加载时,通过测量观测,无异常后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载。

(6)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吊装预压。

7质量管理

7.1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铺设底模、侧模后测量前应加强模板的全面检查,确保模板在荷载作用下无异常变形。

2、加载及卸载过程应加强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各方面的安全。

3、沉降观测仪器为专用精密仪器,要专职测量人员负责;

4、测点要固定,用红油漆提前做好标识。

5、不能随意更换测量人员,防止出现人为误差;

6、专人负责对水准点位置进行保护;

7、如实填写观测数据,绘制弹性和非弹性曲线。

如出现意外数据,应分析原因,不得弄虚作假。

8、观测过程如局部位置变形过大,应立即停止加载并卸载,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7.2质量保证体系

本工程设立全面质量领导小组,下设专职质检机构—质检部内设各专项工程质检工程师及质检工程师助理,专司质量检查之职。

组成以总工程师为首,选派有多年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精心编制出详细的施工方案,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杜绝因施工方案不当而引起工程返工和质量事故的发生。

质量保证体系详见7.2-1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框图。

8安全文明施工

8.1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根据业主下发的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工程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目标为:

制度完善、责任落实、档案齐全、现场文明,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无重大伤亡、设备、管线、消防事故,千人死亡率小于0.05%,千人重伤率小于0.3%。

1、制度完善:

依据国家、建设部相关法律法规,成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领导机构,制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制度。

2、责任落实:

建立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责任落实到人。

3、档案齐全:

建立各种管理、施工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档案;建立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建立专业设备检测认证档案;建立各项预防监控措施和事故灾难应急处置方案档案,以上档案完整齐全。

4、现场文明:

施工现场生活区、材料堆放、设备等布置合理、文明有序,安全防护到位、防尘防噪音措施得力有效,员工遵章守纪。

8.2安全保证体系

建立项目部和施工队两级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部设安全总监和安全部,队和班组设专职安全员,主抓安全工作。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各施工队成立以队长为组长的安全管理小组,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

安全总监具体负责安全工作,组织实施对项目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充分发挥各专职安全人员的监督作用。

 

8.3安全保证措施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

2、吊装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统一明确的信号。

3、作业人员上班前不得喝酒。

4、作业人员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底鞋和带钉的鞋。

5、吊车行走道路和工作地点应坚实平整,以防沉陷发生事故。

6、吊装区域应设置警戒线,危险点须设专人监护。

7、起重司机等特殊工种和其他各种机械车辆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件,放准上岗作业。

8、起重机工作前应检查距尾部的回转范围50cm内无障碍物。

9、起重臂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

10、起吊时的一切动作要以缓慢速度进行,吊车司机严禁同时进行两个动作的操作。

11、各施工队雨季施工用的脚手架、缆风绳等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施工脚手架周围的排水设施要进行认真地清理和修复,确保排水有效,不冲不淹,不陷不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大于六级)影响施工时,禁止进行露天高空、起重作业。

在每次大风或雨后,必须组织人员对脚手架及基础进行复查,有松动及时处理。

13、未经安全培训教育不得上岗,无证不得操作,非操作人员严禁进入危险区域。

14、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支架搭设及结构施工阶段高空作业较为频繁,且人员较多,高空作业安全控制相当重要。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搭设脚手架使用的材料必须牢固耐用,绑扎结实。

脚手板之间不能有超过3cm的空隙,并注意采取防滑措施;

(2)运送物件的各种提升设备要有可靠的安全装置;

(3)空作业必须设置安全网,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4)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要定期或随时体检,发现有不宜登高的病症(如高血压、心血管病等),不得从事高空作。

15、施工现场要有交通指示标志。

交通频繁的交叉路口,应设交通指挥岗;危险部位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牌示;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附录A 沉降观测表

A.0.1地基沉降观测表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表A.0.1地基沉降观测表(mm)日期:

年月日

测点

加载前

加载后

卸载6h后

总沉降量

ho

hj

hi

hc

标高

0h

24h

48h

72h

96h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A.0.2支架沉降观测表应符合表A.0.2-1的规定;支架沉降观测表A.0.2-2的规定。

表A.0.2-1支架沉降观测表——地基测点(mm)日期:

年月日

测点

加载前

加载中

加载后

卸载6h后

总沉降量

ho

hj

hi

hc

标高

h60%

h80%

h100%

h=24

h=48

h=72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表A.0.2-2支架沉降观测表——支架测点(mm)日期:

年月日

测点

加载前

加载中

加载后

卸载6h后

总沉降量

ho

hj

hi

hc

标高

h60%

h80%

h100%

h=24

h=48

h=72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标高

沉降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