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8128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长年终复习总结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那么我们是如何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的呢?

众所周知:

最近几年来像我们这样的乡镇中学所面临的教育形式是何等的严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出现的两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向从事乡镇中学教育的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是人们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子女教育的择校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农村家庭的必然选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农村中学和县城中学的差距迫使家长选择师资优秀、办学条件优越的县城中学已成必然,大批成绩优秀的生源纷纷涌向县城,这势必造成乡镇中学优秀生源的匮乏。

正是缺少了优秀生源引发了乡镇中学教育教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乡镇中学教育发展的痼疾,没有了优秀学生在班级的引领作用,教师搞好教学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部分教师的认识也出现了偏差,他们甚至错误的认为:

优秀生源减少了,农村中学的教育没有希望了,也是因为没有了这些优秀学生在班级的引领,学生们缺失了奋斗目标,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已经成为抑制乡镇中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逾越的障碍。

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学生家长对一些智商相对平平的子女前途的选择更加现实化,功利化,这些家长的潜意识中认为:

孩子与其考学无望,不如早些退学外出打工,这样更现实一些,更实惠一些。

读书无用论的重新泛滥,造成学生的辍学势头不可遏止,尽管我们的国家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例如免除了学杂费,桌椅费,课本费,实行了贫困生补助,推行手拉手、一帮一等等惠民措施,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认识,再加上每到过年、过节那些从外地打工回来的辍学学生个个西服革履……这对那些本来就已经厌学的同学无疑是一种强大吸引力。

由此看来,要想搞好农村乡镇中学的教育何其难,何其艰。

逆境已成现实,披荆斩棘已经成为我们这些教育人的不二选择。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三堤口中学一班人没有随波逐流,首先从我们着手提高全体教职工的认识下手,我们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

结合学校实际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当今乡镇中学的教育现状,从根本上认识我们国家实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通过学习我们重新校正了我们乡镇中学的办学方向:

在初中阶段这三年里我们的教育任务就是:

让每一位学生达到基本的学业水平,提高每一位在校生的人生素养。

也就是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学业水平和素养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乡镇中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转化贫困生,让这些孩子达到相应的发展水平,想尽千方百计不让一个孩子辍学,保证这些孩子完成初中阶段的三年学业。

扭转过去那种以学生考多少分来评判一个学生的错误做法。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用这种观点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去年发生的一件事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去年夏天的一天的上午第三节课,初一的一位数学老师满脸怨气的领着一位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见到我就气冲冲的说:

“校长,你说怎么办吧,这孩子我是没法教了。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那位学生,只见他低着头小脸涨得通红,分明眼里含着泪水。

我平静了一下,然后和颜悦色的对那位老师说:

“别着急,不管什么事,总会有办法的”,然后我倒了一杯水端给那位老师,那位老师也平静了许多。

我对那位学生说:

“同学,请你到隔壁屋里等一会儿好吗?

”学生离开了。

那位老师满脸愁容的诉苦说:

“校长,你说这孩子怎么教,他的基础是不是也太差了,都上初一了,现在连20除以2都不知道等于几!

”听到这里,我心里也翻了一个个儿,当时我也不相信这个学生的基础会这样差。

那位老师看到我满脸狐疑,就着急的说:

“真的,校长,我没说瞎话,”我用手示意那位老师小声点。

于是我就把那位学生叫出来,和那位老师一起给他讲解20除以2这道小学二年级的算术题,老师没说假话,那位学生真的不会,讲了半天,那位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眼看中午的放学钟敲响了,我只好让那位学生回家去吃饭了。

老师也用一种怪异眼光看着我,言外之意好像在问我,怎么样,这样的学生没法教吧。

我平静的说:

下午我们再想办法吧。

等到了下午,我把那位老师找来,首先安慰那位老师,因为我懂得我们的老师是强烈的责任心让他们这样着急。

然后我说:

“像这样的学生,班上还有没有?

”那位老师一听,就着急的说:

“咳,校长实话说吧,像这样的学生不只他一个,有许多学生比他强不到哪里去!

”我慢慢的说:

“别着急,我知道你是恨铁不成钢,学生基础就是这样差,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个现实。

首先我觉得我们要明确像我们这样的乡镇中学的老师任务是什么,陈老师,你说说我们的任务是什么呢?

”老师皱起眉头说:

“校长这还用说吗?

就是多出人才,让更多的学生考上重点高中。

”“正因为你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你才这样着急,实际上我们的任务是:

让我们学校的每一位在校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无论是学业水平,还是人生素养有所提高。

尤其是像这样的孩子,我们根本就不能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现在他不会的,通过我们的努力他会了就是成功。

”听到这里陈老师紧缩的眉头有些舒展,长长得出了一口气。

接着我语重心长的说:

“陈老师,光恨铁不成钢不行呀,那样会导致口不择言,伤害了孩子,导致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而辍学呀。

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如何提高这些孩子的自信心。

”听了我的一番话,这位老师默默的走了。

这件事使我深深的认识到:

看来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存在陈老师这种认识的人大有人在,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给学校工作尤其是控辍保学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我们召开了全体教师会,全体老师在会讨论相当热烈,最后达成共识。

老师们心中的目标明确了,任务清晰了,笼罩在心头的乌云消散了。

也就是在那次会上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

学校今后对老师教学成绩的考评,重点看各类学生的进步情况。

这一政策的出台,稳定了教师的情绪。

因为他们知道,学校对他们教学效果的考评不再光看平均分、及格率,各类学生的进步情况也成为评估其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同时我们要求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几类,制定不同教学目标,因材施教采取形式方法各异的教学措施,布置符合他们各自学习程度的作业。

学校教导处和教研组做定期跟踪检查。

这一措施的实施,有利调动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扭转了教师对学困生和学差生的态度,促进了各类学生学生成绩的提高。

告诉大家,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但是我校在校生合格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大大的促进了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的开展。

为了促进我校控辍保学工作的开展,几年来我们还注重给学生提供张扬自己个性才华的人生舞台。

大家都知道,初中生正是个性张扬的阶段,很多学生在各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天赋。

使这些学生这些独到的才华得到展现,也是控辍保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初二二班有一名女生,有一段时间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当老师把这一情况向我反映之后,我和学校一班人非常重视,于是就和该班的所有科任教师一起研究探讨该生想辍学的原因,大家一致认为,该生之所以有辍学的想法,是因为她理科成绩不理想,认为自己考学无望而失去信心。

找到了症结,我们就想办法对症下药,研究发现该女生有一个方面非常优秀,她的作文写的非常棒,在同年级同学中有“小作家”的美誉,语文老师也常常把她的作文当成范文在作文课上进行讲评。

抓住这一点,我们就让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做她工作,肯定她在写作方面的才华,鼓励她在写作方面照样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通过这些工作,这位学生提高了自信。

我们还有意识的让学校板报组将她的作文在学校的板报上刊登。

看到自己的才华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誉,这名学生脸上重新洋溢起了自信。

由于有了自信,她的学习非常刻苦,原来不理想的理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2008年她的文章《你行,我也行》刊在初中生周报上。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学校应该成为张扬学生个性才华的舞台。

于是我们结合这一案例向全体教职工发出倡议:

用我们的慧眼努力寻找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和学差生的闪光点,并让这些闪光点成为这些学生在校学习和促进他转化自己薄弱学科的动力。

通过学校和老师们的努力,学校和班级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

一个个乒坛能手、篮球健将、小歌唱家、小画家……得到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这也成为这些同学深深留恋学校的动力源泉。

“用爱心温暖每一个孩子”,这也是我校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的一个法宝。

初二一班有一个男生(为了保守学生的隐私这里就不再提姓名)是有了名的问题生,每当老师们提起他都皱起眉头,唉声叹气,学生见到他唯恐避之而不及。

这个学生逃学是家常便饭,打架骂街,损坏公物更是隔三岔五。

批评教育根本不管用,他曾扬言:

“老师不就是批评吗,本公子不怕。

”面对这样一个学生,该怎么办?

老师把问题反映上来之后,我们也感到很棘手,有时就是因为他上课无理取闹,常常是一节课上不了。

对此,老师们是怨声载道。

针对这一现象,我和学校一班人认真研究了这个学生的情况,决定首先找到这个学生的病因,于是,我利用星期日的时间和该班的班主任老师来到这个学生的家里。

本想和他的爸爸妈妈沟通一下,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家里根本没有大人。

当时我们是上午九点到的他们家,更让我们惊讶的景象出现了:

他家破破烂烂的庭院长满了蒿草,秋风中的蒿草无奈的抖动着发出瑟瑟的声响,几只觅食的老鼠看到有人来慌乱的钻进洞穴。

几间破旧的房屋,窗户上根本没有玻璃,甚至连一块塑料布都没有,走进屋子里一看更是狼藉不堪,屋子里没有一件像样儿的家具,靠北面放着一张少了一条腿的床,床上一床看不出布色的棉被油渍麻花的,孩子还没起,小脑袋上的头发像个鸟巢乱蓬蓬的。

看到这里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心里又说不出的感觉。

我轻轻的推了他一下,孩子醒了,猛的翻身坐起,瞪着惊恐的眼睛看了我们片刻,当我们刚想问他话的一刹那,孩子却一溜烟的逃了。

此时此刻我心中有的是更多的无奈……

恍然间,我才明白孩子之所以在学校表现那样原来是有他的苦衷的……

后来我们通过了解他的邻居才知道孩子身世,原来孩

子的爸爸以前在南方打工娶了一个南方的女子为妻,婚后回到家乡,不久这个孩子就出生了,可是日子依然过得很清贫,孩子的母亲受不了这般的凄苦,在孩子五岁的时候抛开孩子和丈夫回南方老家去了,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可怜的孩子就和父亲相依为命,后来由于生活所迫,父亲也扔下孩子到外地打工去了,只有每年过年时候父亲才回来一趟,开始父亲把孩子托付给了孩子的姑姑,但这孩子生性不服管教,有一次因为孩子犯了错误姑姑批评他,一赌气自己跑回家,从此孩子成了断了线的风筝……

以后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

这样的家庭,这么苦的孩子……冥冥间,我不由得对着孩子升起一丝敬意……

面对这样的孩子,孩子这样的窘状,我们该怎么办。

回来之后我就把孩子的情况向老师们作了介绍,老师们听了介绍之后,都为孩子的苦难而动容,纷纷解囊相助,我和学校也捐助了一部分钱财为孩子置办新的被褥,窗户换了新塑料布;

他的班主任主动带领学生利用周日的时间帮他清理院子和室内;

同学们还时常带来一些可口的食品给他吃,每到下雨下雪的日子老师们主动留下他在家里吃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爱心的感召下,这位学生变了,懂事了,爱学习了。

去年中考这个学生考了398分,被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录取。

每到放假的日子孩子都要到学校来探望关心了三年的老师们,我细心的观察到,每当孩子和老师分手的时候,眼里总是溢满泪水,表情中充满着依依不舍的深情……

这件事使我们深深认识到,问题学生并不是天生的,只要我们把工作做细这些学生都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借鉴这一经验,号召老师们认真研究学生,不要盲目对一个学生下结论,不要随便的把一个学生推出校门。

试想想像刚才提到的那位同学,如果当初因为他犯错误我们就武断把他推出校门或者是任其自生自灭,将来他成年以后会对社会是什么看法,他的人生观能不扭曲?

所以近年来,我们强调绝不能因为学生有问题而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绝不能让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就这样,我们坚守一个信仰:

用爱心温暖每一个冰冷的角落。

我们知道控辍保学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留住这些孩子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我们的根本目的让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得到他们应有的知识营养,使他们的人生素养通过我们的努力得到最大的提高。

那么我们又是如何提高各个层次在校生的整体知识水平的呢?

如何通过我们的辛勤耕耘使每一位学生收获人生素养的最大值呢?

大家都知道,乡镇中学的学生知识储备可谓是参差不齐,在这里说句危言耸听的话,有的初中生不具备小学三年级的水平,不要不相信,这真是现实,而且这绝不是个例。

面对这样的知识群体,老师们的课应该如何上?

就高,“饭量”小的要撑死,就低,“饭量”大的要饿死。

怎么办?

有一度这个问题困惑了们的校园,老师们更是焦头烂额。

顾上,顾不了下,顾下,顾不了上。

辛辛苦苦上完课,一大堆学生不满意。

严重的是学生厌学情绪的蔓延,成绩差的要辍学,成绩好的要转学。

2007年春节刚过,我校辖区的三堤口村的一位学生家长来到我的家,寒暄之后,我问这位家长有啥事?

这位家长脸上一脸难为情,几次欲言又止。

看到这情形,我就鼓励他说:

“不要为难,有事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的,只要不违背政策,我一定尽力办。

”在我的鼓励下那位家长向我吐露的实情:

“校长,俺知道您为人热心,俺真不好意思开这口,俺也知道,您和老师们很辛苦,做得也不错,可俺那闺女说,他们的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太容易,老师讲的那些东西根本不够她学的。

这样下去怕考不上县一中呀,今天俺来就想……”

听到这里我什么都明白了,人家这是要转学呀,当时我的心里好像有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我知道这个女生是我校初三年级尖子生,而且才华出众,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学校也指望她将来中考时给学校争光呢。

说实在的,这名学生升初中时,本来人家是打算到别的学校就读的,是我和老师们做工作才到我校就读的。

现在要中考了却出现这种情况,我该怎办?

老师们没错,我在教师会上多次强调,要兼顾全体学生,不能放弃学困生、学差生。

现在却出现了这种情况,真是屋漏偏遭连阴雨呀!

尽管此时心情很乱,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不能放这个孩子走,不然没办法向老师们交代,也会给学校工作带来更大的被动,到时候会无法收拾的。

我尽量的抑制住自己不安的心情,平静的说:

“我看问题没那么严重,这说明孩子的智商出类拔萃,在咱们的中学考县一中也没有问题的。

”“真的?

”孩子父亲的脸上显现出几分相信的神情。

我坚定的说:

“嗯,一定的”。

“那好,俺听你的。

校长俺相信你”。

之后,孩子的父亲和我唠了些家常就告辞了。

暂时的危机度过了,我长长地叹了口气。

可是,孩子和家长的顾虑是有一定道理的,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我和学校一班人反复研究了很多次,想出来的办法也是顾此失彼,效果不佳。

正当我们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的时候,踏破铁鞋,柳暗花明的美好正悄悄的向我们走来。

也就是在这年的春天,文教局组织我们到外地参观学习,听到这个消息,我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看看那些先进学校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一周多的风尘仆仆,鞍马劳顿的辛苦没有白受。

我从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寻到了解决问题的“良方”——这就是“分层教学法”。

从南方回来之后我就把“分层教学法”向全体老师做了介绍。

老师们也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析了我校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例如:

师资,各类学生知识储备情况等等……

我们制定出了适合自己学校情况的“分层教学法”实施方案,我们还要求各教研组,学科组及各位老师也制定出自己的方案来。

我们决心不让这一工作流于形式,我们要在满山的荆棘中趟出一条道来。

话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是那么难。

工作刚刚起步的时候,老师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可工作已深入,畏难情绪就来了。

我们要求老师们无论是备课、上课、作业布置、课后辅导都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科及学生的集体情况进行精心的准备。

这样一来,备课、上课、作业布置、课后辅导都要准备好几套方案。

这和原来只准备一套方案显然麻烦了许多,工作量也加大了不知多少倍。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深入,有的老师开始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不理解,觉得太麻烦,认为没必要的思想情绪在蔓延……

面对这种认识我们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老师多次召开座谈会,讲政策、谈认识。

努力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这样做的意义。

同时我们还召开教研组,学科组的主题研讨会,利用典型引路的办法,努力使这项工作走向正规。

同时班子所有成员在这方面也都以身作则,努力做教改的领航人。

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老师们终于认识到了这样做的意义,尝到了分层教学的甜头。

老师们由衷赞叹道:

分层教学效果好,因人而异有目标,学生个个都进步,教学质量节节高。

由于采取这些措施,所有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无论哪一类学生都有了成就感,其精神面貌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自信洋溢在每个学生的脸上。

就是前面找我想转学的那个女生也以优异成绩被县一中提前录取。

入校前还买了块糖来看我和老师们。

看到学生自信的笑脸,看到老师们那充满成就感的表情,我心中正如春天刚刚钻出嫩芽的小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努力彰显每位学生的个性,是我们课堂的奋斗目标,关注学困生和学差生是我们老师着力点。

以前我们把教学的眼光全部放在了优等生身上,现在我们的老师把教学的眼光更多的停留在那些学困生和学差生身上,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多给他们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把更多鼓励的语言留给这些孩子。

使他们的自信在我们和颜悦色的教学中潜滋暗长,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尝到知识的甘甜。

诚心,使我们的校园有了欢声笑语,有了个性的张扬,有了自信的笑脸;

优秀生这些“金凤凰”也翩翩飞来。

近几年来,胡若曦,梁好等同学都以优秀的成绩被县一中提前录取。

我们不但有了风清气正的校风和学风,而且我们也有了令我们自豪的教育教学成绩。

均衡中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实现真正的教育均衡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虽然我校在上一学年没有出现帮扶学科,但是我们觉得在今后的日子里肩上的担子还是沉沉的,重重的。

扁鹊三兄弟治病的典故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扁鹊治大病(不治之症),二哥治小病(刚刚发现病情),大哥治未病(还没有发现病情)。

尽管千百年来中国的老百姓都称赞扁鹊为神医,说他有起死回生之术。

但在这里我们却认为大哥的医术更神,因为他防患于未然,让人在没生病的时候进行防患不比等人病入膏肓时再起死回生高明的多吗?

我们的教育均衡问题如何做到未雨绸缪,这才是我们今天真正要思考的问题。

关于学科均衡问题,我在这里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各位同仁共同商榷,一、通过日常教学中的师资调配防止薄弱学科的发生,也就是说将学校的优秀师资有意识的向薄弱学科倾斜。

二、采取各种措施对学校授课能力相对较低的教师进行帮扶,比如多提供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给这些老师等等;

三、大力推广“分层教学法”;

四、考评教师按三率计算成绩,改变以前仅凭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老师和学生的办法。

总之,只要我们秉承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教诲“让我们的每堂课都成为学生素质一部分”,很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教师是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正是我们忠实的践行了这一格言,我们的学生才对我们的学校恋恋不舍,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我们真心的希望我们的每一位学生在将来走向社会之后,回顾起他的学生生涯的时候,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成为他们最快乐,最值得珍惜的时光。

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最美好的期盼,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基本教育目标。

谢谢大家。

2010年3月1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