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1858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07年省级三高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绩效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选育、推广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是维持发展香蕉产业的必由之路。

为解决黄叶病的为害问题,珠海市果树科学技术推广站积极参与由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牵头承担的“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选育”,已取得初步结果,所选育的香蕉新品种“粤优抗1号”于2007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业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我站与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合作,引进抗黄叶病香蕉品种抗枯1号、小金蕉(四倍体香蕉)。

另外,我站还从广州市农科所引进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农科1号”。

这些抗黄叶病的香蕉新品种的营养需求、栽培管理技术与巴西蕉有一定差异,为推广种植,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其配套栽培技术。

本项目旨在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总结出抗黄叶病香蕉配套栽培技术,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服务。

3.项目申报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论证过程。

世界香蕉的产销量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呈迅速增长的态势,从年产1500万吨左右增加到9000万吨左右。

特别是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每10年增加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

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的香蕉产销量也是稳步增长的。

销量的增长必然会使香蕉的价格上升,香蕉价格持续保持在高价位,必然会持续地调动农民种植香蕉的积极性。

珠海市目前尚有5万多亩甘蔗种植面积亟待调整种植结构,以种植香蕉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已成为农民自觉的选择。

但是,黄叶病(生理小种4)自1995年在我省番禹万顷沙发现以来,已陆续在我省珠江三角洲蔓延。

目前该病在我省发病面积已超过10万亩,其中珠海市发病面积已近一万亩。

该病蔓延到我国其他香蕉主产区只是时间的问题。

采用无病种苗、土壤消毒、采用免耕法以及土壤施用杀菌剂等措施来防治黄叶病,其效果十分有限。

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的营养需求、栽培管理技术与我省主栽品种巴西蕉有一定差异,为推广种植,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其配套栽培技术,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示范作用。

此项工作对于发展我省香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珠海地处低纬度的南亚热带季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和,夏少酷热,冬少严寒,低温期短,雨水多,除因受台风影响的因素外,是种植香蕉的理想福地。

特别是珠海还有从没有种过香蕉的5万多亩甘蔗地,十分适宜香蕉生产。

珠海农民在悠久的香蕉栽培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

总结出了深沟高畦、使用微喷灌系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的技术经验。

鉴于珠海市香蕉枯萎病日渐严重,农民对种植抗黄叶病香蕉品种有强烈的愿望。

我站已引进了多个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对这些品种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学习性观察,这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珠海是珠江三角洲区域性中心城市,毗邻港澳,最接近香蕉的消费市场。

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备,建成了广电、电信两条宽带信息高速公路,无线电话网络信号覆盖全市每一个角落。

道路交通条件良好,基本上每个农业耕作区都可直通货车。

有利的基础设施,为香蕉销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项目从实施的必要性分析着手,在经过引进多个抗病性试验的基础上,优选品种,进行推广,稳步推进,可行性程度高。

4.项目绩效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情况。

项目建立示范基地,面积350亩。

通过以点带面,发动农民开展参观、技术培训等活动,带动农户在2007-2010年四年内带动农户发展抗黄叶病香蕉1万亩以上。

引进试验示范的品种包括粤优抗1号、农科1号、小金蕉等。

观察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丰产性能、抗逆性。

总结配套栽培技术,示范点要求株产20公斤以上,亩产2200公斤以上,园内枯萎病发病株10%以下。

5.项目预期投入情况。

项目总投资145万元,其中示范基地建设350亩,105万元。

专用业务费15万元。

技术推广培训经费25万元。

经费筹措由本站及有关农户自筹75万元,申请省“三高”农业专项资金70万元。

省财政资金主要用于示范点建设部分资金、专用业务费、及技术推广培训等开支。

6.预期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

推广总面积累计10000亩,按照项目的投入设计水平,亩产2200公斤,总产2.2万吨,总产值4400万元,2400万元。

总结推广高产优质无公害抗黄叶病香蕉栽培技术,为抵御香蕉黄叶病的蔓延,保护香蕉产业健康发展,储备抗病种质资源与技术。

并让黄叶病疫病区农民可继续进行香蕉生产。

二、项目评价工作过程

(一)选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原则和依据。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粤财评[2004]1号)并结合项目的实际,选用省级“三高”农业项目评价指标对应基础数据表(种植业、养殖业)。

(二)现场勘验、检查、核实的情况。

主要现场调查了抗黄叶病新品种收集,试验示范基地;

项目的示范基地及抽样调查了有关镇村示范户。

从调查情况来看与项目实施情况相符。

三、项目执行基本情况

(一)项目的进展及执行过程中目标、计划调整情况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略微调整。

(二)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

大部分指标已超额完成,仅推广面积达8500亩,离目标相差1500亩。

但按目前进度估计,至年底推广面积可达万亩以上,可提前超额完成。

(三)项目总投入情况,包括财政拨款、自筹资金落实情况。

项目总投入180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40万元,项目单位从地方财政争取20万元,都已足额到位。

其它资金120万元,主要是项目合作单位、示范户投入,从示范基地投入水平及规模来看已足额到位。

(四)项目的实际支出情况。

项目省财政资金已全部支出,新品种收集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8.5万元,对应会计科目为租赁费(地租)、农用物资、劳务费(临工)等;

项目合作示范基地建设20万元,对应会计科目为专项经费;

项目推广培训费8万元,对应会计科目为抗病蕉苗、培训资料费;

专用业务费3.5万元,对应会计科目为专家咨询指导费、参观培训检查费、差旅费等。

单位自筹资金20万元,支出情况与省财政资金基本相同;

其他资金主要为合作单位与示范户的支出投入建设示范点规模的评估数,约120万元。

(五)项目财务管理状况。

项目按照专项资金的要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财务由珠海市国库支付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支付。

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

根据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要求,严格现金和内部控制制度管理。

(六)项目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严格按照项目的实施内容,推广方案路线来执行,在保证实现绩效目标的前提下,加快项目的进度。

四、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的自我评价

(一)评价指标分析。

1、资金到位率:

项目计划拨付金额40万元,实际拨付金额40万元,100%到位。

2、资金使用率:

财政实际拨金额40万元,财政实际使用金额40万元,100%使用。

3、支出效果率:

项目申报目标效益:

建立示范基地,面积350亩。

发动农民开展参观、技术培训等活动,带动农户在2007-2010年四年内带动农户发展抗黄叶病香蕉1万亩以上。

观察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丰产性能、抗逆性。

项目执行实际达到的效果:

分别建立了新品种收集试验示范基地,面积55亩,生产示范基地460亩,总面积达515亩,超额完成。

本项目组织群众开参观、技术培训活动36期(次),参与农户1300多人(次)。

引进试验的新品种有:

农科1号、粤优抗1号、贡蕉、大金蕉、小金蕉、金沙香、飞亚3号,粉杂1号、抗枯5号等并观察了其特性,对比申报多五个品种(系),超额完成;

经过近三年的推广应用,到目前止,累计推广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农科1号,总面积达8500多亩离完成任务差1500亩,但按目前进度估计到年底面积将超万亩;

按照本项目总结的配套栽培技术建立的生产示范点,正处于抽蕾状态,发病率不足1%,按抽蕾状况估产,株产达30公斤,亩产4000公斤左右,预计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效益超预期。

而同期种植的巴西蕉,因感染黄叶病死亡率达70%以上。

综合申报与实际效果对比分析,支出效果率达95%以上。

4、支柱农业规模扩大率:

本项目采用2006年及2008年统计数(估计2009年会有增加),产值数据以总产代替。

项目实施前2006年珠海市香蕉总产为96591吨,实施后2008年总产为132143吨,净增加值35552吨,规模扩大率36.8%。

5、平均辐射带动效果率:

以示范点生产效益为估算依据,群众亩产按示范点的80%计,价格按2元/公斤计算,亩产值达80%×

4000×

2=6400元。

群众投入生产成本每亩约3000元,亩利润达3400元,对比一般种植可增加300元以上。

本项目按辐射带动规模10000亩计算,总体增加值可达300万元以上。

本项目共投入财政性资金60万元,平均辐射带动效果率5以上。

6、农产品质量提高效果率。

本项目产品对比在正常环境生产条件下的香蕉果品质量等级并无提高。

而对于黄叶病疫区,质量等级有较大提高。

具体数值较难评估。

(二)评价绩效指标分析。

综合指标价分析,本项目支出后实际状况与申报绩效目标比预期高,特别是在示范点建设上、品种资源引进、香蕉产业扩大率等方面大大超过预期,总体绩效评价良。

(三)绩效定性指标分析。

1、支出项目预定目标规划、执行情况。

本项目在预定目标规划方面并没有详细的任务计划时间表,但在总体实施指标方面较详细。

这也为项目的创造性开展提供空间。

项目实行法人负责制后,在充分进行技术储备与品种储备在基础上,选取最优品种进行推广应用,并与当地有影响的农业企业、香蕉专业生产示范户联合开展推广活动。

通过示范带动,宣传推广后,农科1号广为群众所认知并接受,到目前止推广应用面积达8500亩,按进度估计,年底将超万亩,可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2、支出项目的管理水平。

项目管理由技术专家及推广专家负责,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财务由珠海市国库支付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支付。

实现了项目措施管理与财务管理相分离,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与资金使用效率性、有效性的统一。

3、项目的社会效益。

以示范点生产效益为估算依据,群众亩产按示范点的80%计,价格按2元/公斤计算,亩产值达6400元。

本项目按辐射带动规模万亩计算,增加农民收入值可达300万元以上。

引进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系)8个,并研究总结推广了主推广品种农科1号配套栽培技术,为我市抵御香蕉黄叶病的扩散,储备了种质资源与技术,有利于我市香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解决了黄叶病疫区不能继续发展香蕉的难题。

本项目是农业项目,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对环境无负面影响。

(四)项目实施的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从项支出后的实施效果来看,总体评价为良。

主要的经验与做法是:

1、抗病新品种引进与技术研究总结,是成功实施本项目的基础。

项目实施前期,我站通过建立的新品种收集试验示范基地,引进了农科1号、粤优抗1号、贡蕉、大金蕉、小金蕉、金沙香、飞亚3号,粉杂1号、抗枯5号等抗病新品种,并观察了其特性,经过对经济性状、生产适应性、抗病性综合评估、市场接受程度后,我们选择农科1号作为主推品种,其经济性状与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巴西蕉”差异较小,抗病性强,且果品受欢迎程度与巴西蕉无异,是国内抵抗香蕉黄叶病最理想的品种之一。

2、与农业企业、香蕉专业户开展示范点建设合作是加速项目实施的关键。

自从我们进农科1号的综合经济性状进行评估,确定为主推品之后,我站便开始与香蕉生产专业户合作,开展扩大化推广试验活动。

我们通过安排组织参观活动及提供种苗等生产资料调动香蕉专业户积极性。

2007年8月,我们与香蕉生产专业户合作分别在红旗三板村、南水南通公司、斗门小赤坎村香蕉黄叶病疫区布置扩大化区域性试种并取得成功,总结了配套栽培技术。

2008年省财政项目资金到位后,我们进一步确立了以与农业企业或香蕉生产专业户建立农科1号生产示范点的措施。

2008年3月确立了与珠海市斗门区联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关系,建立400亩农科1号生产示范基地。

基地实际面积达460亩,据前来专家华南农业大学专家说,目前该生产示范基是目前我省连片面积最大,估产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抗黄叶病香蕉生产基地。

近段时间以来,到该基地参观的蕉农络驿不绝,有效地促进了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农科1号的推广。

与此同时,我们利用项目资金购买种苗免费提供给示范户,共购买种苗4万多株,折合生产面积300多亩,完成了鹤洲北垦区、红旗镇、平沙镇、南水镇、斗门镇、乾务镇、井岸镇等镇农科1号生产示范点布局。

通过示范户,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及言传身教,朝夕相处的影响力,有效地促进了农科1号的推广应用。

目前我站几乎每隔几天就有农来电咨询农科1号种苗采购及配套栽培技术事宜。

3、加强推广和宣传,组织群众开展参观活动是项目成功实施的保证。

仅有示范点建设还不够,作为技术推广机构,项目实施单位还要承担广而告之的义务。

为此我们把技术推广培训、组织群众开展参观活动,当作实施主要措施之一。

每次有关香蕉培训活动,都向蕉农传播黄叶病综合防控知识、农科1号高产优质生产关键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本项目到目前止,共组织群众开展相关的参观、技术培训活动36期(次),参与农户1300多人(次)。

4、项目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在农科1号的推广应用过程前期有部分群众,对施药杀菌,降低病原基数方面认识不足。

今后推广应用过程,要注意继续总结相关技术,形成相对稳定的无公害高产优质种植技术规范。

(五)项目的后续工作安排和有关建议。

为加强农科1号推广力度,今后我站决定,把“推广农科1号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推广”作为我站“学习科学发展观,推动果树科学发展”的重要主题活动,计划在鹤洲北垦区组织召开一次较大型的参观学习观摩现场会,让更多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考虑到香蕉黄叶病的毁来性危害及病菌存在变异的可能性,而其防治总的来说以推广抗病品种,结合综合防控措施,是最优解决方案,建议对抗病品种的研究与推广继续进行财政支持。

珠海市果树科学技术推广站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一日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