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8792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精校卷届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分析】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

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2、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

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详解】A、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制作装片的顺序都是:

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低温诱导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卡诺氏液处理根尖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两次,B错误;

C、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荧光标记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C正确;

D、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法,D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葡萄糖、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C.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不会影响恒温动物内环境的稳态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B

【分析】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实质:

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

过程。

(2)定义:

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

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

平衡与调节。

(5)意义: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血红蛋白、呼吸酶均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抗原与抗体发生的特异性结合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进而将病原体消灭掉,B正确;

C、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会影响恒温动物内环境的稳态,在内环境稳态的自我调节范围之内,不会引起内环境温度大幅度变化,C错误;

D、细胞质基质是机体进行代谢的主要场所,D错误。

故选B。

【点睛】

4.人体中载脂蛋白B有apoB48和apoB100两种类型。

若apoB100的mRNA上某一特定位点的胞嘧啶变为尿嘧啶,导致CAA密码子被终止密码子UAA替换,最终编码产生apoB48,上述过程称之为RNA编辑。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poB48的相对分子量比apoB100的大

B.RNA编辑增加了基因产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C.apoB48基因是由apoB100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产生的

D.apoB48和apoB100的mRNA分别由不同的模板DNA链转录形成

【分析】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

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

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详解】A、apoB100的mRNA上某一特定位点的胞嘧啶变为尿嘧啶,导致CAA密码子被终止密码子UAA替换,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最终编码产生apoB48的肽链更短,因此apoB48的相对分子量比apoB100的小,A错误;

B、图示机制导致人体内同一基因可以合成正常mRNA和异常mRNA,不同的mRNA可控制合成出不同蛋白质,增加了基因产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B正确;

C、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替换、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apoB100基因是转录错误,而形成了apoB48,没有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

D、apoB100和apoB48是同一基因转录成的正常mRNA和异常mRNA控制合成的不同蛋白质,其模板DNA链相同,D错误。

5.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科学家利用拟南芥进行系列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据实验结果推测,错误的是()

A.突变体1是GA合成异常突变体

B.突变体2可能是ABA受体异常突变体

C.野生型种子萌发时内源ABA含量高

D.GA与ABA在此过程中有拮抗作用

【分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能在MS培养基上萌发;

拟南芥突变体1不能在MS培养基上萌发,但可以在MS培养基+一定量GA培养基上萌发,说明GA可以促进突变体1种子的萌发。

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不能在MS培养基+一定量ABA培养基上萌发,说明一定量ABA抑制种子萌发,并且GA拮抗剂与ABA具有相同作用;

拟南芥突变体2既能在MS培养基上萌发,也可以在MS培养基+一定量ABA培养基上萌发。

【详解】A、由表格信息,拟南芥突变体1不能在MS培养基上萌发,但可以在MS培养基+一定量GA培养基上萌发,说明突变体1是GA合成异常突变体,A正确;

B、由于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不能在MS培养基+一定量ABA培养基上萌发,而突变体2在MS培养基+一定量ABA培养基上萌发,并且因为突变体2既能在MS培养基上萌发,所以突变体2是ABA受体异常突变体,B正确;

C、由于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能在MS培养基上萌发,而不能在MS培养基+一定量ABA的培养基上萌发,说明野生型种子萌发时内源ABA含量很低,C错误;

D、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GA拮抗剂与ABA具有相同作用,进而说明GA与ABA在此过程中有拮抗作用,D正确。

6.某同学用红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向甲乙两个容器均放入10颗红色豆子和40颗白色豆子,随机从每个容器内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摇匀,重复100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检模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B.重复100次实验后,Bb组合约为16%

C.甲容器模拟的可能是该病占36%的男性群体

D.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亲代的等位基因数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容器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个容器内的豆子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豆子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其中红色豆子代表某显性病的致病基因B,白色豆子代表正常基因b,甲、乙两个容器均放入10颗红色豆子和40颗白色豆子,即表示雌雄配子均为B=20%、b=80%。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是生物在生殖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A错误;

B、重复100次实验后,Bb的组合约为20%×

80%×

2=32%,B错误;

C、若甲容器模拟的是该病(B_)占36%的男性群体,则该群体中正常人(bb)占64%,即b=80%,B=20%,与题意相符,C正确;

D、由分析可知,乙容器中

豆子数模拟的是雌性或雄性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科研人员向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量NaHCO3溶液和必要物质,在适宜条件下进行闪光实验。

结果如下图:

(1)该实验直接测量出来的是_____光合作用速率,阴影部分的面积可用来表示一个光周期的光照时间内[H]和ATP的_____,出现阴影部分的原因是_____。

(2)据图推测,光能量、光照总时间和实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闪光照射的光合效率要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连续光照下的光合效率,原因是_____。

【答案】

(1)①.真正(或:

总)②.积累量③.光反应速率大于暗反应速率

(2)①.大于②.闪光照射时暗反应更能充分利用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

【分析】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高能物质分别是ATP与NADPH,本实验考查对光合作用中净光合与总光合的理解,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机理。

【小问1详解】

由于该实验中只存在离体的叶绿体,不存在呼吸作用,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测出O2的释放速率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j即测量出来的是真正光合速率;

由于氧气的释放速率代表光反应,能产生ATP与[H],暗反应固定二氧化碳,消耗ATP与[H],所以阴影部分应该表示光反应产生量与暗反应消耗量的差值,故可表示一个光周期的光照时间内[H]和ATP的积累量;

阴影部分表示光反应产生量与暗反应消耗量的差值,氧气的释放速率大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所以出现阴影部分的原因是光反应速率大于暗反应速率。

【小问2详解】

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两者在不同的酶的催化作用下独立进行,一般情况下,光反应的速度比暗反应快,光反应的产物ATP和[H]不能被暗反应及时消耗掉,原因是暗反应中酶的催化效率和数量都是有限的。

光照和黑暗间隔处理实际上是延长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时间,因为在光照的同时,光反应在进行,暗反应也在进行,如果间隔处理,光照5秒然后黑暗5秒,暗反应等于进行了10秒,而连续光照5秒则光反应也只进行了五秒,光能量、光照总时间和实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闪光照射的光合效率要大于连续光照下的光合效率,闪光照射时暗反应更能充分利用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悉光合作用的作用途径,产生物质以及相应的过程是解答本道题的关键。

8.下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图乙表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内的能量流动简图。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湿地植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

上行池与下行池中的湿地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

(2)图乙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

流经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图乙中统计的外,还有_____。

按图中所示能量计算,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

部分湿地植物可分泌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吸引鸟类捕食害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功能。

(1)①.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该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②.水平

(2)①.D、C②.污水有机物中的能量(或化学能)③.18%④.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分析】信息传递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传递还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图甲中,湿地植物作为生产者,其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该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即上行池与下行池中的湿地植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次级消费者,D表示初级消费者,故C、D表示消费者。

污水中存在有机物,其含有化学能,所以流经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还有污水有机物中的能量。

能量传递效率=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100%,按图乙所示能量计算,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7×

105/1.5×

106×

100%=18%。

部分湿地植物可分泌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吸引鸟类捕食害虫,鸟类和害虫之间是捕食关系,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功能及实例;

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9.胰岛B细胞对血糖变化十分敏感,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重要因素。

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据图1、图2分析,在持续高血糖刺激下,血糖急剧升高后的20分钟内,胰岛素的分泌量迅速增高后又快速下降的原因是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首先使细胞内的有氧呼吸加强,导致ATP/ADP的比值上升,进而影响图示ATP敏感的K+通道和Ca2+通道的开闭状态,此时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_____。

(2)图3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三种类型的糖尿病均属于_____。

其中人体内胰岛素含量最高的类型是_____(填图中序号)。

图中不同的浆细胞来自_____的增殖分化。

(3)研究发现,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也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用具,采用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验证该结论,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即可。

实验材料及用具:

低糖培养液,正常糖培养液,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过滤装置,胰岛素定量检测仪器等。

实验设计思路:

_____。

(1)①.血糖急剧升高后,胰岛B细胞快速将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入血液,胰岛素的分泌量迅速增高;

但由于胰岛B细胞储存的胰岛素量不大,快速分泌5-10分钟后又快速下降②.内正外负

(2)①

自身免疫病②.③③.B细胞(和记忆细胞)

(3)实验思路:

用低糖培养液(实验组)和正常糖培养液(对照组)分别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用两组含滤液的培养液分别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分析】1、据图1分析:

曲线表示在持续高血糖刺激下,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可分为快速分泌和慢速分泌阶段。

2、据图2分析:

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细胞内ATP浓度增加,进而导致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进而触发Ca2+大量内流,由此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通过促进靶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

据图1可知,持续高血糖刺激下,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可分为快速分泌和慢速分泌阶段,其中血糖急剧升高后的20分钟内,胰岛素的分泌量迅速增高后又快速下降,其原因是血糖急剧升高后,胰岛B细胞快速将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入血液,胰岛素的分泌量迅速增高;

但由于胰岛B细胞储存的胰岛素量不大,快速分泌5~10分钟后又快速下降;

析图2可知,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后,细胞呼吸作用增强,使ATP/ADP的比值上升,进而使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促进Ca2+通道的开放,使Ca2+大量内流,导致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图中三种类型的糖尿病都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①是由于葡萄糖受体被抗体破坏,导致胰岛B细胞无法感知血糖浓度变化,②是由于抗体直接破坏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③是由于胰岛素的受体被抗体破坏,导致胰岛素无法发挥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因此,人体内胰岛素含量最高的类型是③;

浆细胞来自B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

【小问3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

是“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也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则实验的因变量为胰岛素含量,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实验设计思路:

用低糖培养液(实验组)和正常糖培养液(对照组)分别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用两组含滤液的培养液分别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胰岛素的分泌及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血糖调节过程的理解与运用,准确判断题图信息并能结合题图分析作答是解题关键。

10.萤火虫(二倍体,XY型)的体色有红色、黄色、棕色三种,受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X染色体上的基因Ff控制。

已知含有F基因的个体体色均为红色,含E但不含F的个体均为黄色,其余情况体色均为棕色。

请回答下列间题:

(1)红色萤火虫的基因型有______种,棕色萤火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现有一只红色个体与黄色个体交配,子代1/16为棕色雄性个体。

亲本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1雌性中出现黄色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_。

(3)EeXFXf×

EeXFY的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不考虑雌雄差异)_________。

若杂交后代出现一只三体棕色果蝇(XXY),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答案】①.9②.eeXfY和eeXfXf③.EeXFXf④.3/8⑤.红色:

黄色:

棕色=12:

3:

1⑥.雌性亲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一个XfXf异常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与Y精子结合产生了三体棕色果蝇

【分析】红色个体基因型为__XFX-、__XFY;

黄色个体基因型为E_XfXf、E_XfY;

棕色基因型为eeXfXf、eeXfY.又因为的基因E/e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F/f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1)据上分析可知,红色雌性萤火虫的基因型为__XFX-,共有3×

2=6种,红色雄性萤火虫的基因型__XFY有3种,红色萤火虫基因型:

6+3=9种;

棕色基因型为eeXfXf、eeXfY。

(2)一只红色个体与黄色个体交配,子代中为棕色雄虫个体eeXfY占1/16=1/4×

1/4,故亲本雌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EeXFXf,EeXfY;

黄色个体基因型为E_XfXf、E_XfY,F1雌性中出现黄色个体的概率=3/4×

1/2=3/8。

EeXFY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中棕色个体(eeXfY)的概率是1/4×

1/4=1/16,黄色(E_XfY)的概率为1/4×

3/4=3/16,红色个体中雄性EEXFY占1/16,EeXFY占2/16,eeXfY占1/16,则红色雄性个体占4/16,红色雌性个体占1-3/16-1/16-4/16=9/16,故红色雌性:

红色雄性:

黄色雄性:

棕色雄性=8:

4:

1,即红色:

1。

出现一只三体棕色萤火虫的基因型为XfXfY,由于亲本中只有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中拥有Xf,并且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会出现XFXf的配子,不符合题意,故原因是雌性亲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一个XfXf异常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与Y精子结合产生了三体棕色果蝇。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1.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酿酒残渣(皮渣)。

目前这些皮渣主要用作饲料或肥料,同时研究者也采取多种措施拓展其利用价值。

回答下列问题:

(1)皮渣中含有较多的天然食用色素花色苷,可用萃取法提取。

萃取前将原料粉碎的目的是_____。

研究发现,萃取时辅以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可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原因是_____。

(2)为了解皮渣中微生物的数量,取10g皮渣加入90mL无菌水,混匀、静置后取上清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0.1mL稀释液接种于培养基上,104倍稀释对应的三个平板中菌落数量分别为78、91和95,则每克皮渣中微生物数量为_____个。

(3)皮渣堆积会积累醋酸菌,可从中筛选优良菌株。

将醋酸菌初筛平板灭菌后,须在未凝固的培养基中加入无菌碳酸钙粉末、充分混匀后倒平板,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_____。

(4)皮渣堆积过程中也会积累某些兼性厌氧型乳酸菌。

初筛醋酸菌时,乳酸菌有可能混入其中,且两者菌落形态相似。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区分初筛平板上的醋酸菌和乳酸菌。

实验思路:

将初筛平板置于_____环境下继续培养,观察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

(1)①.使原料与萃取剂充分接触②.纤维素酶、果胶酶可破坏细胞壁,有利于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

(2)8.8×

106(3)使培养基不透明,从而使醋酸菌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4)①.无氧②.透明圈大小③.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菌落继续生长,且透明圈增大,则为兼性厌氧型的乳酸菌菌落;

若菌落不能继续生长,透明圈不再扩大,则为醋酸菌菌落。

【分析】1、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

一般来说,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

2、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需氧型,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

萃取前将原料粉碎的目的是使原料与萃取剂充分接触;

由于纤维素酶、果胶酶可破坏细胞壁,故萃取时辅以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可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应统计30-300的菌落数,三个平板中菌落的平均数量为(78+91+95)÷

3=88,由于该过程是将0.1mL稀释液接种于培养基上并且进行104倍稀释,则每克皮渣中微生物数量为88÷

0.1×

104=8.8×

106个。

灭菌后须在未凝固的培养基中加入无菌碳酸钙粉末、充分混匀后倒平板,其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使培养基不透明,醋酸菌产生的醋酸会分解碳酸钙,产生透明圈,从而筛选出醋酸菌。

【小问4详解】

醋酸菌为好氧菌,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两者菌落形态相似,且二者产生的代谢产物均可使碳酸钙分解,区分筛选平板上的醋酸菌和乳酸菌,可将平板置于无氧环境下继续培养,观察菌落形态和透明圈大小:

若菌落继续生长,且透明圈增大,则为兼性厌氧型的乳酸菌菌落,若菌落不能继续生长,透明圈不再扩大,则为醋酸菌菌落。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成分的提取和微生物的分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植物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原理、微生物的培养、分离、技术方法的理解和识记。

要求考生能充分利用题干信息准确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