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8983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毛惕园居士Word文件下载.docx

家家供奉观音圣像,人人常念观音圣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同以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之心为己心,同以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之行为己行,则人我念空,斗争事息,同免核子大劫,同享世界和平,消灾免难,福寿康宁,凡有所求,无不应验。

若临命终,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舍报安详,如入禅定,亲蒙接引,往生极乐,见佛闻法,忍证无生,分身苦海,广度众生,同生西方,共成佛道。

诚吾人所有疾厄灾祸,生死轮回等大苦大难,皆能求为救度消灭,即离苦得乐,成佛度生之无上妙法也。

    中华民国七十五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惕园毛凌云谨序于台北内湖思归净舍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原译

    民国菩萨戒优婆塞 惕园毛凌云 今译

  (浅解)经名仍照原译,妙法莲华经,是经的总名。

妙、是微妙,法、指一切事物,不论大小,有形无形,都叫做法,归纳为三大类,就是心法、佛法、众生法,都微妙不可思议,故称妙法。

莲华、是以喻显法,因本经所说,皆一乘实相心法,甚深难解,特借莲华的清净,以显大法的微妙,故称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的第二十五品。

观世音、是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听世间苦恼众生,称名的声音,而自在救度,故名观世音,简称观音,又名观自在。

菩萨、是印度话、菩提萨埵、音译的简称,意译为觉有情,有情、又名众生、觉有情、是已经觉悟的众生,还要觉悟一切众生,即运智上求佛觉以自利,用悲下化众生以利他的大圣人,通称大士。

普、是普遍,门、是门户,以通达为义,即不限于任何人,任何时间,都能自由出入,普遍通达,方名为普门。

在佛法中说,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到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十法界,共有十道门,前九界的九道门,都不能互相自由出入,不得称为普门。

可称为普门的,只有佛界的一门,因佛成道后,本其大悲愿力,要到那一界去救度众生,都可出入自如,毫无障碍;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皆可成佛,只要归依三宝,信佛念佛,即入佛门,故称为普门。

观音菩萨,是古佛再来,具有佛的大悲愿力,常普门示现,救度众生,故称为普门大士。

观音菩萨,道大无方,普随一切众生的根机,令其就路还家,不独立一门,不执定一法,随机应化,皆为出生死,成佛道之门,故名普门。

品者、类也,观音菩萨是人,普门是法,合人与法,类为一品,故称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原译是我国姚秦、即后秦时,由龟玆国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鸠摩罗什,将印度的梵文,译为中文,文简义丰,而古今注疏讲解,又皆文多义繁,或艰深难解,特再译为现今通行的白话,附于原译各段之后,言文对照,并节取注疏讲解的要义,易为简要浅明的解释,故名今译浅解,略附事证,期皆容易了解,深信观音灵感,常念观音圣号,悉灭生老病死之苦,共得无量福德之利,命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生,幸勿以粗浅而忽之!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世尊!

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今译)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

请问世尊!

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缘,得名为观世音菩萨呢?

  (浅解)从这一段起,是长行别示,问答观音菩萨得名因缘。

前六句、是结集经家所叙菩萨请法之仪,后四句、是当机举名请问。

尔畤、是那个时侯,此指佛在法华会上,刚讲完妙音菩萨品的时候。

无尽意、是菩萨的别号,以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果无尽,而菩萨度生之心意,亦无穷尽,故名无尽意。

观音菩萨的普门圆行,随机应现,一一无尽,足见大悲亦复无尽,故此品、以无尽意菩萨为当机发起人。

即从座起四句,是请法之仪,以表三业恭敬。

袒、是袒露,我国以袒为慢,西域以袒为敬,露出右肩,便于执役,以表事师之仪;

合掌、我国以拱手为恭,彼国以合掌为敬,以表专至一心,皆身业恭敬。

向佛、是以一念之诚,向万德之尊,即意业恭敬。

而作是言、是这样的说。

世尊、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受世出世间一切凡圣所共尊,故称世尊。

面奉慈容,口称尊号,即口业恭敬。

以何因缘,若就众生,是以善恶两机为因,以菩萨灵智慈悲为缘。

若就菩萨,是以观智慈悲为因,以众生机感为缘。

当机请问世尊!

观世音菩萨,名遍十方,望重群贤,名不自彰,彰必因义,究竟以何因缘,得名为观世音呢?

现在法会大众,和十方未来众生,还有不知道的,敬请略为开示!

当机举名请问已完。

【佛告无尽意菩萨:

善男子!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今译)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

假若有无量百千萭亿的众生,受了许多苦恼,听到这位观世音菩萨的大名,就一心称念他的名号。

观世音菩萨,就立刻观察他们称名的声音,前来救度,使他们皆得解除痛苦,脱离烦恼。

  (浅解)从这一段起,是佛备示感应,正答得名因缘,先总标寻声救苦,为全品的总纲。

善男子、是佛称呼无尽意菩萨,为具有善根的男人。

众生、是一切有情识的动物,集众缘所生,名为众生。

无量百千万亿众生,是举十法界种种之机,机多境众,以显菩萨观深应广,非指定数。

受诸苦恼,诸、是许多,身受痛苦,心生烦恼,即一苦一恼,已可怖畏,况受许多苦恼啊!

众生既多,苦恼不定,或一人受一苦恼,或一人受多苦恼,或多人受一苦恼,或多人受多苦恼,同业同受,别业别受,皆由过去和现在所造恶业,感受之果报。

今显人多苦多,皆为菩萨拔苦与乐之境。

闻是观世音菩萨之名,即是过去和现在所种之善根,复由一心称名,感应道交,合此善恶二业为机感,菩萨即以无作妙智,观其音声,寻声救苦,是应之速,皆得解除痛苦,脱离烦恼,是应之普,其功皆在一心称名,必须一心一意的称念观音圣号,全神贯注,摄心专念,念念相继,不起杂想,至诚恳切,如子忆母,无时暂忘,才能一心不乱,机心与圣心相交,有感即应,皆得解脱。

如以散心、乱心、轻心、慢心、称念圣号,难得感应,难收速效。

虽效有迟速,而功无虚弃,亦能作未来得度因缘。

古今感应甚多,举一近事,以资证信。

  事证:

观音灵感录续编(以下简称续编)第二章二节二、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寇突袭芦沟桥,大战爆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前方各大城市,渐被侵占,烧杀奸抢,后方各城市,常遭狂炸,死伤甚多。

三十年、更疯狂南进,偷袭珍珠港,攻陷太平洋各岛屿,及泰越等国,使中外无量众生,受诸苦恼。

三十一年冬,主席林公,及各院部长,请虚云老和尚,在重庆南岸慈云、华严两寺,建护国息灾大悲法会四十九日,共念大悲咒、及观音圣号,祈祷胜利,救国救民。

至次年正月廿六日,法会圆满,后方各城市,即未再遭敌机空袭,日寇果于卅四年八月投降,抗战胜利,皆得解脱,应验不爽。

  按大士寻声救苦的感应事证,不胜枚举,请阅新编观音灵感录,及拙辑观音灵感录续编,便知感应不可思议。

现值世界大乱,灾祸频仍,核子毁灭,恐怖尤甚,无地可逃,无人能救,惟有中外同胞,皆一心称念观音圣号,礼拜供养,至诚恳祷,定蒙大悲护祐,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皆得解脱核子大劫之苦难,同享世界和平之幸福。

总标寻声救苦已完。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今译)若有持念这位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假设误入大火之中,火也不能烧伤他的身体,由于这位菩萨威德神通的力量,在冥冥中予以救护的缘故,得免火难。

倘被大水漂流,只要一心称念观音圣号,就会漂到很浅的地方,得免水难。

  (浅解)此下别示感应,以三业为机,七难持名,约口业机显感冥应,三毒常念,约意业机显感冥应,二求礼拜,约身业机显感冥应。

这是约口业机显感冥应,能救七难:

一、能救火难,及二、能救水难。

持名是善业,火水二难是恶业,善恶二业,合为机感,能救火水二难是圣应。

若有持念观音圣号的人,必蒙感应护祐,决不致遭火水二难,假设由于恶业的果报,误入大火之中,大火入内必烧,只要能一心持念观音圣号,决蒙威神之力救护,火不能烧,得免火难。

若被大水所漂,大水漂流必溺,果能一心称念观音圣号,就会得到救护,即得浅处,不会被水淹死,得免水难。

一、救火难。

续编第三章二节六、台湾宽金居士,民国四十年,迁居台中旱溪,家供观音圣像,早晚礼念圣号。

年余后,忽邻舍失火,将延烧其房屋,急连念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讵大火竟跳过其房屋,将左邻右舍,都烧成灰,惟中间自己一家,依然存在。

此急念圣号,火不能烧之实证也。

  二、救水难。

续编第三章五节四、胡志纯,民国十六年五月初八日下午,乘船在邵伯湖心遇龙风,为大水所漂,前后数船均沉没,急虔念观音圣号,船忽漂向湖边浅处,幸免水难。

此即得浅处之实证也。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

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

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

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今译)若有很多的人,为寻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贝,乘船进入大海。

假使忽遇怪风,猛吹他们所乘的大船,飘堕到罗刹鬼国,生命都很危险。

他们当中,若有多人,甚至只有一人,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许多人,皆得解脱罗刹鬼难。

由于观照世间这些称名之音,即寻声救苦的因缘,得名为观世音。

  (浅解)此三、能救黑风罗刹难。

世人多贪财宝,大海为众宝所聚,故多入海求宝。

百千万亿,极言其多,亦非定数。

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是七宝的名称。

黑风、是怪风,亦即鬼风。

舫为大船。

罗刹是恶鬼的总名,性残好杀,常出没于海边岛屿,喜食人之血肉。

罗刹鬼国,是恶鬼的住处,在大海中。

黑风能吹船舫,堕入鬼国,想把众人,以供鬼食。

其中只要有一人称念观音圣号,众人皆得解救,脱离罗刹鬼难。

观世音菩萨,就是常以妙智,观照世间这些苦难众生,称名求救的声音,即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救难的因缘,得名为观世音。

续编第三章五节八、李富贵、任远洋亨达轮大副,民国五十八年八月二十日,在美国纽约临史旁之港口,装满肥料四千吨,准备次日启航,当晚忽一强大飓风,对此港口吹来,港水猛涨二十公尺,船上钢缆吹断,随风逐浪,左右乱撞,令人有魂飞魄散之感。

李即猛念观音圣号,求保平安,仗菩萨救护,船忽被风浪推送上岸,而免倾覆海底,堕入罗刹鬼国。

次晨风停水退,方知船身损坏,头尾撞毁,全船人员,无一受伤。

此一人称念观音圣号,皆得解脱飓风罗刹难之实证也。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今译)若又有一些人,正当被杀害时,如有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那个加害的人,所拿钢刀或棍棒,就一段一段的断坏,不能杀害,即得解脱刀杖之难。

  (浅解)此四、能救刀杖难。

过去若犯国法,被判死刑,就要用刀砍头;

若犯法较轻,或打板子,或受夹棍,都称为杖;

若遇强盗土匪,或刀或棒;

此恶业所感的果报。

临当被害,是正当被杀害时,如能称念观音圣号,生死事大,一心不乱,这是善业,故能即感大悲救护,使他所拿刀杖,即段段坏,失掉杀伤的作用,便得解脱刀杖之难。

续编第六章十六节三、清净师,住热河朝阳县乡下小庙,每日以诵法华经普门品为常课。

民国二十八年,日寇在朝阳清乡,通令凡土匪到处,民间须一律抵抗,如有容匪食宿者,与匪同罪。

清师骑驴赶集,经道士庙,天晚留宿。

土匪亦来庙食宿,天未明即去。

日军赶到,将庙内之人,一并捆绑,先枪毙道士四人,后毙清师,连发三枪而未响,惊问有何邪术?

师云:

「出家人并无邪术,惟念观音菩萨,求速往生。

」日人深信菩萨感应,遂即释放。

虽古今杀人凶器不同,而得解脱死难则一也。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今译)假若在三千大千世界的国土里,充满其中的夜叉、罗刹等恶鬼,都想来恼害世人,只要听到有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这些恶鬼,就不敢用恶眼相看,那里还敢加以杀害呢?

  (浅解)此五、能救恶鬼难。

三千大千国土,是一个日月所照的地方,为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名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方名大千世界,为一佛所教化的世界,因有小千、中千、大千、三个千的数字,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国土甚多,非算数之所能及。

夜叉、罗刹、都是印度话,意译为捷疾鬼、暴恶鬼,都是恼人的恶鬼。

满中、是充满其中,极言其多,此皆假设之辞。

如世界善人少,恶人多,弱肉强食,恼害善良;

国与国之间,更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真是充满了夜叉、罗刹,外国人,都想来侵略中国,所以都称外国人为洋鬼子。

只要能称念观音圣号,这些恶鬼听到了,就不敢以恶眼相看,那里还敢加以杀害呢?

续编第二章二节一、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日军所占区内有一寺,供古代传留的观音圣像一尊,住持僧允赠日供养,祈保两国兴盛和平。

联军旋即撤离,得解脱洋鬼侵占之难。

日军迎往日本,建镇海楼于高丽海峡,供奉观音圣像。

迨癸卯年,日俄战争,俄竭全国之力以攻日,水陆并进,讵是日大雾,日本海军士官,都隐于镇海楼观音像之前后,一心称念观音圣号,以伺俄军踪迹,忽一线清光,冲破大雾,见俄舰队尽集在前,日军皆奋勇争先,冲到俄舰之侧,将其全部击溃而大捷。

使俄国鬼子,不敢以恶眼相看,更不敢再来侵害之实证也。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今译)假设又有人,若有罪被捕,或无罪被拘,都被镣铐枷锁,系缚在他们的身上,如有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他的刑具,忽皆断坏,即得解脱枷锁之难。

  (浅解)此六、能救枷锁难。

有罪、是犯法,无罪、是冤屈。

杻、是手铐,械、是脚镣,枷、是套在颈上的木枷,锁、是炼在身上的铁锁,都是刑具。

检系、即系缚,被这些刑具,系缚其身,都是恶业所感,有罪、是现世恶业、无罪、是过去恶业,既能称念观音圣号,已有悔过求救之心,大士真慈平等,皆令解脱,并非纵恶,实感化为善,俾改往修来。

新编观音灵感录第二篇十五页,刘宋张畅,常供奉持念观音菩萨。

南谯王构逆,畅不从,王欲害之,夜梦观世音曰:

汝不可杀畅,遂不敢害。

及王败,畅系狱,诵观世音经千遍,锁寸寸断,狱司易之,复断,吏白其事,遂释之。

此救枷锁难之实证也。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

诸善男子!

勿得恐怖!

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

众商人闻,俱发声言:

南无观世音菩萨!

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今译)假若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某一国土里,充满其中的怨家盗贼,那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一般人都不敢去。

竟有一位商主,带了很多商人,都拿著很贵重的财宝,经过这危险的道路,都怕遇著怨贼,劫夺财宝,伤害生命,正大家提心吊胆时,他们之中,忽有一人,高声的说:

诸位善男子!

不要害怕,你们应当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位菩萨,就会把不害怕的胆量,送给各位,你们倘有称念圣号的,对于这些怨贼,当得解救,脱离险难。

这些商人听到了,都发出很高的声音,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因一心称念圣号的缘故,即得解救,脱离怨贼之难。

  (浅解)此七、能救怨贼难。

三千满中等句,亦假设之辞。

怨、是怨家,夺人生命,贼、是盗贼,劫人钱财,既劫财,又夺命,故叫怨贼。

商主、是商店主人,或商会主席,将诸商人,是带领许多商人,赍持重宝,是拿著很贵重的财宝。

唱、是高声,恐布是害怕,无畏、是心无怖畏,即不害怕,施、是布施,即给与。

南无、是印度话,音读拿摩,意译为归命、归依、敬礼、救我、度我等义,是众生向佛菩萨至心皈依信顺的话。

因大家一心高声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缘故,即得显感冥应,解脱怨贼之难。

能救七难已完。

续编第二章一节十五、民国三十八年,大陆大乱,国防部军法局局长徐业道先生,率全局官兵及眷属,随政府迁移,由南京迁广州,转重庆,至成都。

十二月十一日,又率妻女及丁副主任敏之,飞昆转台,适云南省主席卢汉叛变,飞昆人机均被扣,情况危急,丁即劝徐夫妇及女,不要害怕,应当一心同念观音圣号,即蒙施无畏,得同匿机场气象台,伪装患病,同住某医院,同乘运烟叶之货车,经过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险路,频遭两旁山上之叛军,乱枪劫车,因念观音圣号未停,即获冲出,同由广州、香港、安抵台湾。

此同念观音圣号,即得解脱险难之实证也。

【无尽意!

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今译)佛说:

无尽意!

观世音菩萨大菩萨,威德神通的力量,高大到这样啊!

  (浅解)此结叹能救七难的神力。

摩诃、意译为大。

巍巍、是高大的样子,即赞叹菩萨威德神通之力最大,救护甚广,不仅能救七难,遍法界皆能救护,功超九界,名彰同居、方便、实报等三土,竟巍巍然有这样的伟大啊!

约口业机显感冥应已完。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今译)假若有人,多贪女色淫欲,只要心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即得速离淫欲之毒。

若多发嗔恨恚怒,只要心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即得速离嗔恚之毒。

若性甚愚蠢痴呆,只要心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即得速离愚痴之毒。

  (浅解)这是约意业机显感冥应,能离三毒。

三毒是恶业,常念恭敬是善业,合此二业为机感,得离三毒即圣应。

三毒、是贪嗔痴,为一切恶业的根本,忏悔偈云: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能毒害众生的生命、与法身慧命,令堕三恶道,故称三毒。

一、能离贪毒。

三毒之中,贪毒为首,诸贪之中,淫欲为首。

谚云:

万恶淫为首。

淫欲、即财色名食睡五欲中的色欲,专指贪爱女色。

惟此淫欲,  人最易犯,且最难断,为害最大,故佛列十恶之一,在五戒中,惟戒邪淫,在八关斋戒中,就无正淫邪淫之分,都在严禁之列。

欲、是贪欲的心念,多于淫欲,是贪多无厌,由夙生惑习深重,业习不忘,常起淫念,发为淫行,轻则伤身败德,重则倾家丧命,还招妻不贞良,女不清节之现报,果报在地狱,铜柱铁床,极苦自受。

由知因果,心生怖畏,即心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以自心念力,对治淫心,仗菩萨威神,消除淫业,即得速离贪爱淫欲之毒。

续编第六章十五节一、茂章居士,幼时喜阅狎邪小说,致犯手淫及邪淫。

信佛后,虽深忏悔,誓戒邪淫,仗佛加被,除此恶习,而体力早伤。

民国三十三年,在上海工作过劳,即发热泄泻,治愈后,仍感精神委靡,工作乏力,且时有头痛、晕眩、耳鸣、消化不良、等现象,医药无效,寝食不安。

后阅观音灵感录,即发心常念观音圣号,如是三月,即蒙慈祐,得离淫欲,众病悉愈,精神转佳。

此常念圣号,得离淫欲之明证也。

  二、能离嗔毒。

嗔、是嗔恨,怀之于心,恚、是恚怒,形之于色。

嗔恚都属火,若多嗔恚,对境便炽,不能压制,心如油沸,面似火烧,轻即伤气取辱,重则忘身及亲,构怨结仇,为害甚大。

经云:

一念嗔心起,焚烧功德林。

又云: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这是华报,果报在地狱,刀山剑树,极苦自受,无人能代。

只要心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以自心念力,制伏嗔恨之心,仗菩萨慈风,熄灭恚怒之火,即得速离嗔恚之毒。

新编观音灵感录第五篇一六页:

江西临江秀才高蕃,娶妻樊氏,名江城,貌美而性情凶暴,高很亲匿,旋被欺陵万状,翁姑不能禁,遂分居。

高不堪其苦,体渐衰弱,母见忧甚,忽梦一老翁告诉她:

江城前生,是净业和尚所养的长生鼠,你儿前生,为一书生,偶至寺,将鼠弄死,恶报在今生,不可以人力挽回,惟有每晨虔念观音咒一百遍,当有效。

既醒,告诉其夫,即夫妇每晨同念。

过两月余,樊横如故,更觉狂纵。

忽来一老和尚,在门外宣讲佛果,看的人很多,樊氏也出去看,老和尚讲完了,索清水一盂,持向樊面,大声说:

莫要嗔,莫要嗔,前世也非假,今世也非真,咄!

鼠子缩头去,勿使猫儿寻。

说完,吸水喷在她的面上,沾湿襟袖,众大惊骇!

樊氏不语,拭面自归,从此痛悔前非,羞惭如新妇,承颜顺志,终身勿衰。

此由翁姑代念,亦得离嗔之明证也。

  三、能离痴毒。

愚、是愚蠢,痴、是痴呆,愚痴,即无明,就是不聪明,不明事理,愚钝成性,痴暗无智,迷正知见,起邪分别,小即事理错乱,大则拨无因果,自误误人,生遭王难的华报,死入地狱,得备受众苦的果报。

只要心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以自心的正念,而驱邪执,仗菩萨的慧日,而破昏迷,即得速离愚痴之毒。

续编第六章十七节二、民国初年,江苏泰兴县,有一小庙,师徒二人,小沙弥甫十五岁,貌丑心诚,得老和尚欢心,为规定功课甚严,每日读书,虽甚愚痴,屡教不会,而做杂事甚精。

每晚拜观音菩萨,必虔诚拜到菩萨摇手时,方准就寝。

因老和尚性嗜鸦片,卧房在观音殿后,仅隔一板壁,凿小孔,穿黑线,密系圣像之手,手本活动,将线一拉,即动如摇手。

每晚候烟瘾过足要睡时,方连拉黑线,小沙弥见菩萨摇手后,即欢喜停拜去睡,数年无间。

一日,老和尚出外访友,因雨被留,次晨急返,问昨夜拜否?

答:

已拜到菩萨摇手方睡。

心甚惊奇,非菩萨显灵,即沙弥说谎。

当晚吃大烟后,故意不拉黑线,旋往察看,见已就寝,心喜唤起,问拜到菩萨摇手否?

已摇手矣。

方知菩萨真显神通,叮嘱次晚仍照常诚恳礼拜,拜到菩萨摇手时,即跪地不起,叩求菩萨开智慧!

菩隆果真慈悲,有求必应,即下座,用手中杨枝,蘸瓶中甘露,滴其口中,再回原位不动。

小沙弥如梦初觉,口内香甜,满身清凉舒适,欢喜无量!

此后聪明能干,如换一人,凡师教读之书,只教一遍,即能背诵,已证过目忘不之智慧,后有大名。

此常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