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9014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蔗栽培技术1docWord文件下载.docx

圆筒形、细腰形、腰鼓形、圆锥形、倒圆锥形、曲折形。

其中圆筒形节间最长,曲折形次之,圆锥形和倒圆锥形居中,腰鼓形最短。

目前许多高产品种一般都是圆筒形。

此外人们还根据蔗茎的大小分为大茎种(茎径3厘米以上)、中茎种(茎径2.5-3厘米)、小茎种(茎径2.0―2.5厘米)。

一般小于1.0厘米,茎长100厘米以下称为无效茎。

甘蔗茎的颜色主要有白色、黄色、绿色、红色、紫色等。

3.叶。

主要包括叶片和叶梢两部分。

其外部结构由鞘基、叶梢、叶耳(又可分为外叶耳和内叶耳)、叶舌、肥厚带(又称叶喉)、叶中脉和叶片等组成。

蔗叶的主要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

把碳水化合物进一步合成含氮化合物,以构建成甘蔗的各器官;

具有蒸腾作用。

4.花。

是由植株顶部孕穗而长出的。

一个花穗上有小穗8000―15000枚,小穗成对着生于穗梗上,每个小穗上长着一朵花,一颖花有柄,一颖花无柄,每朵花内长1个子房、2个羽状柱头、3枝花花药、4片护颖和1鳞被。

5.种子。

为颖果,极小,大约1.5×

0.5mm。

1小穗成对着生于穗梗上只具有1粒子实,子实呈长卵圆形,胚部有明显凹沟。

未成熟时呈乳白色,成熟后呈黄褐色。

甘蔗的花和种子其主要作用是繁殖后代。

利用甘蔗的开花和结实是人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新品种的主要途径。

甘蔗在南北纬100以内的热带条件较易开花结实,其它地域可能开花,但不一定结实。

因此在我国除少数地区(海南省、云南的瑞丽)、少数品种和特殊年份外,甘蔗一般不会孕穗抽笞,即使孕穗抽笞也不会开花结实。

间作。

幼蔗生长缓慢,土地没有充分利用未免可惜,这时可以间作一期其它的短期作物,和蔗苗一起生长,赶在蔗苖长大之前收获完毕,以增加土地收益。

但是间作的作物不能对蔗作有太多不良的影响。

适宜的作物有甘薯、落花生、豆类、玉米、西红柿、大蒜、马铃薯、瓜子、西瓜等。

甘蔗栽培

田间甘蔗种植不由种子开始,一般都直接种植蔗苗。

甘蔗的生长发育一般分为五个时期,即萌芽期、幼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

生产上,一般把用种茎蔗芽长成的甘蔗称为新植蔗,而利用砍收后甘蔗留在地下的蔗蔸的蔗芽,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出土,通过人工栽培和管理后长成蔗株,并进行多年生长、收获的甘蔗称为宿根蔗。

就是当原料甘蔗采收时,不挖蔗头,采收后再经过切头、开根、排土、施肥即可。

预备秋新植的蔗田,可以利用前作收获后的休闲时间播植绿肥,而在种蔗前犁翻入土,以供应土壤中的有机肥。

常用的绿肥作物有太阳麻、田菁和虎爪豆等。

一.播种

1.选地整地。

甘蔗要求土壤肥力高,水肥供应丰富,供应的时间长,土壤结构良好,沙粘适中的土壤。

先犁遍蔗地,耕地深度为30-40厘米,然后再耙碎耙平,创造良好的保水、保肥、透气和增温的土壤条件,以利于甘蔗的发芽和根系的生长。

300以上的坡地因较干旱,肥力差且有阳光落差的存在可适当降低行距到0.7-0.9米;

300以下较平整的土地行距在0.9-1.1米;

水田行距1.1~1.2米,水稻田种甘蔗要在周围开通排水沟,田块较大的还要开十字沟,确保蔗田雨后不积水,防止蔗种浸坏变质影响萌芽率。

(在轮作制度中,通常是一期新植,接着二期或三期宿根,再一期或二期水稻,然后又回到新植。

而在末期水稻未收获前,把新植甘蔗种植在水稻株间糊状泥土中,称为糊仔甘蔗。

它的优点是既不影响水稻生长,又可使后作甘蔗提早种植,还可节省整地筑畦等作业费用。

和第一期水稻间作的,称为第一期糊仔甘蔗,也叫做春植糊仔甘蔗。

和第二期水稻间作的,称为第二期糊仔甘蔗,也叫做秋植糊仔甘蔗)。

沟深20—30厘米,沟底宽10—15厘米,并且平整,有2—3厘米深细松土,做到深、松、细、平。

2.选用良种。

选择高产、高糖和抗逆性强、宿根性好适应性广的品种。

水田和水肥条件较好的旱地应选用新台糖系列品种,有利于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高糖特性,取得高产高糖产高效。

土壤较为贫瘠可选用桂糖94/116或桂糖94/119等品种,同时要注意同一块地甘蔗品种在新植的时候要轮换,同一蔗区内甘蔗品种宜安排种植3个品种以上,避免品种的单一,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种苗处理。

3.1选种茎。

甘蔗既可用全茎作种又可以用部分茎作种(秋植甘蔗可选用全茎作种,冬、春植蔗应选择植株上部约占全茎的1/3作种茎。

),所以蔗种又可分为全茎种、半茎种和梢部种,无论用那一段作种对种茎的要求是一样的,那就是要新鲜、蔗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

在生产上一般选用植株梢部以下40-50厘米的幼嫩茎作种,或者说选用梢部生长点以下10个芽作种最好。

因茎梢含糖份低,含葡萄糖、果糖、淀粉、蛋白质等较多,而作为原料蔗进厂回收率低价值低,同时由于其茎芽保护较好,用其作种既可减少原料蔗的损失,减少用种量,可提高发芽率。

3.2斩种。

先剥去老叶梢(蔗壳),将生长点以下约7厘米长的幼嫩部分斩掉,然后将种茎平放木垫(垫板要平而硬)上,芽向两侧,用干净的利刀(斩刀要利而薄)快速(用力要匀而准)按2个节一段的规格斩种,尽量做到切口平滑,芽、皮要完整而不撕裂,作业时要眼明手快,一边砍种一边要及时将死芽、烂芽、虫芽、气根多和混杂品种剔除掉,并将老、中、嫩三段分开堆放,以便分别浸种、消毒、催芽、育苗、种植,这对于培育匀壮蔗苗十分有利。

如用多芽苗种植,甘蔗有顶端优势的特点,所以多芽苗顶端的芽会抢先而出,并产生生长素,而下位节的苗,由于受到顶端生长素的影响,会造成发芽不齐整,生长不统一,还有遮光的弊端,难夺高产;

采用单芽苗也不好,因为单芽苗的芽两端均有切口,极易受干旱失水的影响和病虫侵害,并且切口处渗漏茎内营养物质多,出苗也不够粗壮;

而双芽苗粗壮齐一,互相促进,没有出芽先后、强弱之分,出芽全、齐、匀、壮,易夺高产,所以甘蔗在斩种时,一定要斩留双芽苗(也就是要斩留两个蔗节)为好。

注:

蔗芽下部节间要留三分之二,上部节间留三分之一。

这是因为甘蔗生长所需的养分,都是从下部向上部输送的,每个蔗芽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主要由该芽的下部节间供给,留三分之二的节间就能保证蔗芽萌发时有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上部节间留三分之一,是为了保护蔗芽免受病菌的危害。

3.2浸种消毒。

新鲜蔗茎可边斩边消毒蔗种,浸种用2%的石灰水浸12小时或清水浸种24~36小时,可提高发芽率;

消毒用2%多菌灵药液浸种,消毒5~10分钟,可防凤梨病的发生;

可用70%杀灭尔(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浸种消毒3—5分钟。

4.种植。

4.1植期。

秋植蔗(8月至10月),冬植蔗(12月至翌年1月),早春植蔗(2月至3月)。

积极延长有效伸长期,增加甘蔗生长量,从而提高单产和提早成熟,提高早期蔗糖份。

一般情况下,冬植蔗比春植蔗增产10%以上,糖份提高0.4-1.0%。

  

4.2施足基肥。

①基肥施肥量:

要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

全生育期的氮、磷、钾配比一般为1:

1.2:

1.2。

基肥占总施肥量的30-40%左右,新植蔗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亩、尿素10—20千克、过磷酸钙100—150千克、氯化钾或硫酸钾20—25千克;

施氮、磷、钾含量分别10%复合肥100-150公斤/亩;

用氮、磷、钾含量分别25%复合肥50-100公斤/亩。

其中有机肥和磷肥应先堆沤15天后再施用。

(钾与磷在甘蔗生育期内是可以转换的,氮素不可以。

可将甘蔗全生育期所需的磷钾肥全部作为基肥,氮肥则施20%左右)。

②基肥放用方法:

选在天气晴朗、土壤温度较低的种植前一天施下较好。

化肥的应均匀施放在种植沟内,然后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后再下种,尽量避免蔗种与肥料直接接触,以防止烧伤种苗,先施肥后下种,再盖5—6厘米土层。

  4.3施药。

  4.4下种。

种茎以三角形(狗脚迹、品字形)或双轨窄幅排放,两行种茎之间距离10厘米左右,种茎与土壤紧贴,芽向排向两侧。

一般人工摆种,下种时手用力往下轻压,利于蔗茎吸收土壤水分及新根的入土。

宽行(125厘米以上)种植的种茎可进行横向摆放,以增加行内的苗数。

种苗约700公斤/亩,下种芽数要保证达10~12个有效芽/米,秋植蔗下种量5000-6000个芽;

春植蔗下种7000-8000个芽;

冬植8000-9000个芽;

基本苗为3500-4500/亩,有效茎5000-6500条/亩,种后用碎泥覆盖一寸左右。

4.5除草。

5.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是一项保护性的栽培技术。

一是提高了土温;

二是保持土壤水分;

三是维持了土壤疏松;

四是抑制了杂草的生长;

五是加快了土壤养分的分解。

从而促进蔗芽的早萌动,早出土,提高甘蔗发芽率。

在完成下种、施肥、喷除草剂等工序后,选用宽40―45厘米、厚0.5―1毫米的地膜,铺开拉紧,使地膜紧贴蔗行,膜两边用细碎的泥土压紧压实,使地膜露光部分不少于20厘米,盖膜时土壤必须湿润,土壤干旱时要淋水后才能盖膜。

播种田间作业的顺序为:

开种沟→施基肥→盖薄土→摆放种茎→撒防虫药→盖土→淋水(雨天或土壤湿度较大时可不淋水)→喷施除草剂→冬植蔗和早春植蔗加盖地膜。

二.田间管理

1.前期(从下种至分蘖末期)。

在分蘖初期,蔗苗5-7片真叶、雨后或土壤湿润时进行小培土,用行间细土向蔗苗基部培高3-4cm,施尿素15—20千克,下种时未施药的,也可加呋喃丹5千克,结合中耕除草,防旱保水或排除积水,抓好查苗、补苗保全苗,一般当缺苗间距达到30cm长时就要补苗。

2.中期(从分孽末期至伸长期末期)。

在苗高约一米时,进行大培土封垄,培土高度要达到20cm以上。

重追攻茎肥,施尿素25—30千克/亩、钾肥30—35千克/亩、4—5千克/亩呋喃丹,防治地下害虫、螟虫等,促进甘蔗植株拔节、增粗。

3.后期(从伸长末期至收获)。

施壮尾肥(在9月中下旬施用15千克的尿素促进返青增重,增加宿根养分促进来年抽芽量),做好鼠害的防治,增产减损。

三.宿根蔗栽培

1.选用宿根性强的品种,种好上季甘蔗,施好壮尾肥。

2.选留宿根蔗地,合理安排斩收“立春”后(2-3月份最适宜),选择晴天砍收,采用小锄低砍技术,方法是用锋利小锄砍入畦中,土中留桩10cm左右,下锄要快、准、口要平,以免砍裂蔗头,破坏蔗芽,既增加当年甘蔗的产量,也为来年萌发低位苗、壮苗打好基础。

3.适时破垄松蔸,促进发株。

(日匀温在13度以上破垄露蔸7—10天促低位芽抽发)。

4.早查苗补苗,保证全苗壮苗。

第一次补苗在破垄松蔸时进行;

第二次补苗在蔗芽出苗基本结束后,视蔗苗长势和分布情况进行。

5.适时复垄、早施肥、早管理。

复垄时间应视天气和土壤水分情况以及苗势而定。

土壤水分不足时,露蔸时间宜短,反之复垄时间可适当推迟进行。

应在7—10天内复垄,复垄时可用15千克尿素+100—150千克磷肥与农家肥堆沤的腐熟+呋喃丹5公斤/亩促苗、保苗。

复土后日平均气温达20℃时即可在蔗畦上喷除草剂进行芽前化学除草。

6.田间管理。

可参照新植蔗,但宿根蔗各生长期一般比春植蔗提早。

因此施肥培土要提早,氮肥施肥量比新植蔗多施20%左右。

甘蔗施肥

甘蔗不同的生育时期需肥不一样,总的吸肥规律大致是“两头少、中间多”,即在幼苗阶段,需肥急切而吸收量较少,对氮的需求稍多,磷、钾次之;

在分蘖阶段,需肥量逐渐增大,对三要素的吸收量约占全期的10%-20%;

进入伸长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大增,占全期的50%以上,此时正值高温多雨和强光照季节,甘蔗对光能和养分的利用率最高,是重点施肥时期;

转入成熟期后,甘蔗需肥量渐减。

根据甘蔗营养需求和特点,高产栽培施肥要根据“营养与生长需求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长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1.萌芽期。

主要依靠种苗本身贮藏的养分,无须从外部吸肥。

 2.幼苗期。

此期需肥迫切但吸肥量少,对氮的需求较大,钾磷次之。

因而,该期对3要素的吸收量仅占全期吸肥量的1%以下。

 3.分蘖期。

甘蔗不断增生分蘖,需肥量逐步增大。

其中,氮肥吸收量占全期总量的6%以上,钾的吸收占全期总量的5.5%以上,磷的吸收量不到全期总量的3%。

 4.伸长期。

甘蔗进入伸长阶段,随着梢头部、叶、根系的大量增生和不断更新,以及蔗茎的迅速伸长,同化作用的产物逐渐加速形成和积累,对3要素的吸收量占全期总吸收量的50%以上。

其中,氮的吸收量占全期51%左右,磷的吸收量占全期73%以上,钾素的吸收量约占全期的79%。

因此,这个阶段始期是甘蔗营养高效期,应作为重点施肥期,生产上称为重施攻茎肥。

 5.成熟期。

这个时期气温逐渐下降和天气干旱,甘蔗生长缓慢或停止。

在此阶段甘蔗需肥逐渐减少,但还要吸收相当的养分,才能满足植株各部分营养器官的代谢需要。

此期对磷、钾的吸收量占全期吸收量的20%左右。

对氮的吸收量占全期的30%~40%。

生产上要求在甘蔗收获前2个月停止施肥,以避免肥料的浪费,控肥促熟。

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甘蔗研究的深入,对过去甘蔗栽培“三攻一补”(攻苗、攻蘖、攻伸长、补壮尾)施肥法有了很大的改进,提倡一次施肥或二次施肥,不再补施壮尾肥。

其原因是:

从甘蔗需肥情况看,6-7月份甘蔗进入长茎粗、增株高盛期,生长最快,生物量增加最多,吸收养分达到高峰,需肥料最多,所以肥料应在6月至7月上旬甘蔗拔节伸长初期全部施下,如果人为地将部分肥料留到8月份作壮尾肥施用,则既影响了肥效的充分发挥也影响了甘蔗生长,以致严重影响光合产量。

从壮尾肥利弊看,影响宿根蔗的秋冬笋和地下芽发育的主要是后期的雨水和蔗地的阳光,施肥影响不大,施壮尾肥虽能增加当年部分产量,但影响糖分积累。

又费工,因而降低了肥料的实际效益,施壮尾肥也就无大意义了。

从追肥作业看,7月份甘蔗大培土以后已长高封行,一般不再施肥培土,如地面撒施壮尾肥,肥效差;

开沟施肥,田间闷热,作业十分困难。

另外,8月份天气干旱,旱地甘蔗吸收利用肥料困难;

水田甘蔗施肥效果虽比旱地好,但费工多,又影响糖分,也不合算。

从后期养分看,甘蔗生长后期虽还需少量养分,但一可通过甘蔗体内养分再分配来调节,二可通过土壤贮存的养分来供应。

只要前、中期施肥足够,不存在后期缺肥、补肥问题,在生产上施肥一两次就可以了。

施足底肥,早施提苗肥,稳施分蘖肥,重施攻茎肥,补施壮尾肥。

1.施足底肥。

以有机肥为主,并配施一定数量的复合肥,可为蔗芽迅速生发、根系伸长、分蘖早而壮创造良好条件。

一般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亩左右,通用(15%-15%-15%)型复合肥20-30公斤。

施用时,春植蔗先开种植沟,然后将有机肥施于沟底,再于沟两侧施入复合肥。

冬植蔗则可将有机肥用作盖种肥。

  2.早施提苗肥。

甘蔗幼苗阶段需肥量少但需肥迫切,早施提苗肥既有利蔗苗和根系的生长,又能促进叶片生长和分蘖早生快发。

当蔗苗长到3-4片叶时,施高氮复合肥8-10公斤/亩,结合中耕培土直接穴施(遇干旱时应兑水穴施)。

  3.稳施分蘖肥。

如果底肥和提苗肥比较充足,幼苗壮,可在分蘖盛期一次施完,施肥量宜少;

如果底肥不足,提苗肥又不够,幼苗长势弱,应增加施肥量,并分两次(一次在分蘖初期,以促进分蘖,称攻蘖肥。

一次在分蘖盛期施用,保证分蘖壮,称壮蘖肥)施用。

分蘖肥一般施用高氮高钾型复合肥8-15公斤/亩,兑水穴施(施后及时培土)。

  4.重施攻茎肥。

是甘蔗增产的关键,一般在伸长初期和伸长盛期分两次施用,每次施高氮复合肥15-20公斤/亩,并结合中耕大培土,以促进蔗根生长,加强吸收功能,增强抗倒力。

如果前期磷钾不足,还应补施磷钾肥,使之既能达到最大的生长量,又不致于因氮肥过多而降低含糖量和产量。

  5.补施壮尾肥。

为促进和维持后期生长,利于养育地下部蔗芽,为翌年宿根打好基础,一般应在成熟前2个月左右用复合肥5-8公斤/亩结合培土补施一次壮尾肥。

但要注意壮尾肥施用时间不宜过迟,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导致成熟延迟,糖分降低。

此外,收获前1个月若出现脱肥现象,要进行1-2次根外追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2公斤,尿素0.5公斤兑水100公斤。

甘蔗的主要病虫害

甘蔗的主要害虫有螟虫、金龟子、绵蚜、蓟马等。

 1.螟虫。

危害甘蔗的螟虫有二点螟、玉米螟、二化螟、条螟和白螟。

甘蔗螟虫常称为甘蔗钻心虫,它钻入幼苗和蔗茎进行危害,造成枯心苗和虫孔节,影响有效茎和单茎重,产量和蔗糖含量明显下降。

1.1栽培防治。

选择无螟虫的健壮蔗茎和蔗梢作种苗;

宿根的甘蔗收获时用小锄低砍,及时清理蔗田残茎、枯叶,就地烧毁,不留宿根的甘蔗连蔸挖起,或将蔗蔸犁起烧掉,或将蔗田浸水3天以上,浸死越冬虫源。

  1.2人工防治。

用铁丝将枯心苗茎脚泥土拨开,再向虫口附近斜插下去,刺死幼虫。

  1.3药剂防治。

在甘蔗播种时,每亩用甲基异柳磷颗粒剂5公斤,与化肥混拌均匀施入植蔗沟底后播种盖土,防治苗期螟虫、蝼蛄、金针虫、象甲等;

6月中旬结合施“攻茎肥”,照上述方法深埋一次,防治甘蔗后期害虫。

或在螟虫孵化高峰期,幼虫集中于甘蔗心叶食害,造成“花叶”时,每亩用50%锐劲特60毫升或锐劲特30毫升+20%三唑磷100毫升,对水40公斤集中喷雾蔗苗三丫口。

苗期进行第一次防治,7天后再进行第二次防治。

呋喃丹是甘蔗钻心虫最好的综合防治药品,并有促进甘蔗根、茎、叶全面生长,使甘蔗叶色浓绿,增加产量。

  1.4生物防治。

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各释放一次赤眼峰,以减少虫蛀节。

  2.金龟子防治。

危害有突背蔗龟、光背蔗龟、黄褐色蔗龟、二点褐金龟。

甘蔗金龟子是危害甘蔗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

主要危害蔗根、蔗芽,造成苗期枯心。

 2.1栽培防治。

水旱轮作与深耕,有条件的蔗地可实现水早轮作,避免连作或长期早一早轮作。

由于几种蔗龟的幼虫分布在蔗头附近10~20厘米深的土壤中,化蛹时可深达20厘米以上。

因此,不留宿根蔗地及早深耕,可使部分幼虫及蛹死亡;

灌水,黑色蔗龟特别怕水淹,在成虫盛发时,放水浸蔗地10分钟以上,成虫浮出水面后,即人工捕捉杀灭。

捕捉后及时排水,以免影响甘蔗生长。

同时,在甘蔗收获后,放水浸蔗田6天以上,地下幼虫可全部被浸死。

  2.2灯光诱杀。

金龟子有趋光性,在成虫盛发期,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3药剂防治。

在甘蔗播种时,用甲基异柳磷颗粒剂5公斤/亩,与化肥混合拌匀施入植蔗沟底后,播种盖土。

或90%敌百虫500克,对水1000公斤淋施于蔗苗行间;

宿根蔗结合盖膜深埋甲基异柳磷颗粒剂。

  3.绵蚜防治。

甘蔗绵蚜以刺吸式口器插入叶中吸食汁液,使蔗叶枯黄凋萎,并排泄蜜露在叶片上,导致煤烟病发生,降低光合作用。

受害严重的蔗田,甘蔗生长萎缩,产量和蔗糖含量显著下降,质量变劣,不能留宿根,也不能作种苗。

  3.1消灭越冬虫源。

冬、春两季把蔗田的残叶、残蔸清除干净,晒干烧毁。

  3.2人工防治。

在绵蚜发生时期,经常深入蔗田检查,发现点、片蚜群,用手抹杀或摘除受害叶片。

  3.3药剂防治。

每亩用90%敌百虫0.5公斤,加肥皂100克,对水100倍喷雾于叶背面。

  3.4保护天敌。

绵蚜天敌有大突肩瓢虫、双带盘瓢虫、六魔月唇瓢虫、八斑和瓢虫、草青岭、食蚜蛇、绿线食蚜螟、食蚜灰蝶、寄生菌等,对绵蚜的发生起抑制作用,必须加以保护。

  3.5实行水旱轮作。

旱地甘蔗可实行甘蔗与花生、黄豆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尽量避免连作。

  4.蓟马防治。

主要栖息在尚未展开的甘蔗心叶内,以锉吸式口器锉破叶片的表皮组织吸吮叶汁,使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

为害严重时,叶尖卷缩,甚至缠绕打结,呈现黄褐色或紫赤色。

  4.1结合深耕,施足基肥,促进甘蔗早生快发。

6月中旬结合培土重施“攻茎肥”,促进蔗株迅速伸长增粗。

  4.2及时抗早。

6月中旬至9月中旬10天内不下透雨,则灌水抗早一次;

大雨后蔗田积水时注意排水。

  4.3药剂防治。

25%喹硫磷乳油500倍液或拟除虫菊酯类药剂1000~2000倍液或鱼藤精400倍液喷雾2~3次。

5.摆完蔗种后,由于种茎糖份高,易引来各种地下害虫的咬食为害,因此要及时撒上除虫药施放3%呋南丹或特丁磷或克百威3~4公斤/亩,或4-5公斤甲基异柳磷撤施植沟,然后盖土3-5厘米,防地下虫危害种苗,确保发芽率。

建议:

农户种植时用呋喃丹5公斤,防治苗期钻心虫,促进甘蔗分蘖,增加有效茎数;

培土时用呋喃丹5公斤+特丁磷3公斤防治钻心虫与蚜虫,促进甘蔗增长增粗,提高产量。

6.除草。

盖土后,甘蔗由于行距宽,萌芽慢,因此行间杂草滋生快,影响甘蔗的前期生长。

为此最好能在盖土后(一周内)施用除草剂,除草剂可选用40%阿特拉津150―200克/亩;

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亩;

25%敌草隆200克/亩。

两种药减半量混合施用效果更好,均兑水40―50公斤喷雾。

此外,进行覆盖和间套种作物减少杂草的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