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Ψ场的科学解释Word下载.docx
《对Ψ场的科学解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Ψ场的科学解释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时空作为它的动力母体是统一的;
物质作为实在的基本特征消失了,在能量面前隐退了;
连续的场取代了分立的粒子,成了充满能量的宇宙的基础。
生命是一张相互联结的关系网。
构成它的无数的要素自身也在进化。
生物图在宇宙中进化,心灵和意识在生物圈中进化。
生命和心灵是生命之网的主要部分,而生命之网又是宇宙的主要部分。
——拉兹洛
宇宙的整体性由相互关联的宇宙场传递。
几千年来,神秘主义者和预言家,圣人和哲学家都坚持认为自然界是存在着这种场;
在东方他们把它叫做“阿卡沙场”(Akashafield)。
然而,科学家们把它看作是神话。
但今天,在由最新发现所显现的新的地平线上,这一古老的场又在科学的边缘地带重新露面。
前沿科学家发现该场现在处于物理研究的中心位置,但是它的效应并不局限于物理世界:
该场“内构成”(in-forms)整个时空中所出现的有机体和心灵,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并把它们相互联结起来。
当我们开始理解正在出现的科学范式时,一幅非同寻常的图景就映入我们的眼帘。
我们看到我们周围世界所达到的整体性超出了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就我们人类而言,其更深层次的实在可以借用W·
詹姆斯的格言作中肯的描述:
我们像大海中的岛屿——在表面上是相互分离的,但在深处却联结在一起。
零点场:
物理学家现在能告诉我们什么
空间的某一区域可能会没有物质存在,但是它决不可能没有能量存在——严格地说,决不可能没有携带能量的场存在。
无物质的空间充满着各种复杂的场。
它们是量子真空中延伸到整个空间的能量海中的场。
真空的能量是内在地不可观察的(尽管它们有可能观察到的效应);
因此它们叫“虚”能。
虚真空能量围绕它们的零点基线值涨落,即使在温度为绝对零度时也很活跃。
因此,它们被称之为零点能或ZPE,而它们的场就叫做零点场或ZPF。
作为一种充满虚能的物理介质的时空概念逐渐出现在20世纪的进程中。
在20世纪初,人们坚信空间充满了一种不可见的能量场,该能量场当物体通过它运动时会产生摩擦,从而使之变慢。
这就是以太理论。
在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中这种摩擦并没有得到实现——无论光束是顺着还是逆着地球运转的方向运动,光速都保持相同——这样,以太就从物理学家的世界图景中被逐出去了。
它的位置被普遍的真空——一种当没有物质占据时真正的完全的空无物的空间——所取代。
然而,在20世纪下半叶发展起来的统一理论中,关于真空的概念从空无一物的空间转变为携带电磁零点场的媒介。
在量子场理论中零点电磁真空又发展成更复杂的“费米子真空”或狄拉克海。
最后,在“大统一”和“超大统一”理论中费米子真空本身又转化为更复杂的“统一真空”——使它们成为“物质的”那种东西——都被认为是由与弥漫于宇宙中的场(被看作是一种标量场或“希格斯”场)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粒子与该场的相互作用越强烈,其质量就越大。
有充分理由假设,宇宙的零点场携带着有意义的信息。
我们知道,作为宇宙中所有物质——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的基础,存在着被称之为量子真空的非常广阔的虚能区域。
在该能量区域内处处存在的场——零点场——与物质(假设也与暗物质和暗能量)相互作用,并创生了延伸至整个时空的相互关联。
在真空的虚能和居住在时空世界中的粒子之间显现出越来越多的相互关联。
在1960年代P·
狄拉克证明,费米子场(物质-粒子场)的涨落会产生一种真空极化,因此该真空会影响粒子的质量、电荷、自旋或角动量。
大约在同时A·
萨哈罗夫提出,相对论性现象可能是由于带电粒子对零点场的屏蔽而在真空中诱导的效应的结果。
此后在1970年代,P·
戴维斯和W·
恩罗提出了辨别零点场中的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的假说。
匀速运动不会扰动零点场,使之保持各向同性(在所有方向上都相同),而加速运动会产生一种热辐射,它将打破零点场在所有方向上的对称。
1990年代,根据这一前提人们提出了许多解释。
这些解释已经超越了被认真研究并得到确认的“经典的”卡西米尔力和兰姆移位。
卡西米尔力是众所周知的。
在两个紧靠在一起的金属板之间真空能量的某些波长被排斥在外,因而相对于金属板外侧的真空能量它降低了其能量密度。
这种不平衡就产生了一种压力——卡西米尔力——它把金属板向内侧推,使它们更靠近。
“兰姆移位”是另一种被认真研究了的真空效应,它由绕核旋转的电子从一个能态跃迁到另一个能态时发射出的光子所显示的频率移动形成。
这种移动是由于光子与零点场的相互作用。
还发现了更进一步的效应。
H·
普瑟夫、B·
海奇①和其合作者声称,惯性力、万有引力、和甚至质量都是带电粒子与零点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普瑟夫还注意到,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不断地辐射能量,因此它们如果不从真空中吸收能量子以抵消在轨道运动中失去的能量,那么就会越来越靠近原子核。
这就意味着,除了惯性、引力和质量,原子的稳定性也是由于与量子真空的零点能相互作用的结果。
零点场是基本的。
没有它时空中就不可能存在由稳定原子构成有物质,自然界的基本定律和力也将完全是不同的形式。
[注①:
B·
海奇,A·
罗达和H·
E·
普瑟夫《作为一种零点场洛伦兹力的惯性》,载《物理学评论》(A)49卷1994年2月,第2期。
]
真空的零点场既具有电磁分量,也具有非电磁分量。
后者是由于真空的电势和磁势产生的;
它的形式是驻波的静电场形式。
这一标量场不传播能量的明显形式,但它会影响带电粒子的运动。
笔者把它命名为Ψ场。
“Psi”(读‘普赛’)是古希腊符号Ψ的名称,它是物理学家E·
薛定谔用来表示定义粒子状态波函数的符号;
根据古希腊人有看法,它也代表标志所有有生命事物的那种活力气息的概念。
精神中的“Ψ”是人类心灵和意识的必要要素,今天使用它是用它来描述Ψ现象——心灵的神秘领域。
真空的标量场之所以叫做Ψ场,是因为它在所有这些区域都是非常活跃的。
它通过解释一粒子与其他粒子之间的非局域关联使粒子的波函数得到完善;
它是生命和生物有机体进化中的一种活力要素;
它还解释了像心灵感应、遥视和远距离医治等许多“Ψ现象”之谜。
现在我们来描述这种场的主要特点。
Ψ场是一种全息场。
Ψ场创生了所有经验领域内的相干性,科学必须解释它是如何完成这一不寻常的功绩的。
答案是新的——尽管像D·
玻姆这样的前沿科学家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指出:
答案是全息的。
Ψ场是一种宇宙全息场。
我们知道,宇宙中的所有事物,无论是量子还是星系,都存在于量子真空的能量海中。
如果没有物质,量子真空就处于基态:
它没有被扰动。
物质的存在扰动了它:
正如物理学家所说,它“激发”了真空。
这种扰动在真空能量海中“制造波浪”,它非常类似于一个小石子或一艘船在池塘中或海洋中制造波浪一样。
这些波浪从产生的起点高外扩散,从而与其他波相互作用。
干涉波图样显示了产生这些波的扰动的轨迹;
更严格地讲,它们携带了有关信息。
这些信息在扰动形式中被携带:
它们在整个干涉波图样中传播,并能在任何一点都被读出。
这是我们通过具有传统全息图的我们的经验知道的。
关于全息图的理解
全息图看上去中似乎是用特殊技术拍摄的物体的三维图像。
它是由两束光线产生的,一束光线直接到达底片,另一束光线散盖在所要拍摄的物体上。
两束光线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干涉波图样。
这一干涉波图样自身没有什么意义;
它仅仅是底片上一堆杂乱的线条。
然而,它包含了该物体轮廓方面的作息。
当底片用清晰的光照射时——用激光照射最佳——该物体的三维图像就被还原出来。
它看上去像是浮在底片上面或前面。
产生该图像的信息以一种非局域性的、分数的形式散布在整个全息底片上。
结果,无论底片的哪一部分被光照射该图像都会浮在底片上,尽管被照射的区域越小,图像就越模糊。
真空的零点场形成了与传统的全息图基本类似的干涉波图样。
该干涉波图样携带着“激发”真空基态的事件的有关信息。
这种激发创生波——所谓的标量波——它在真空全息图携带信息与传统全息图携带信息的形式相同,以散布的方式存在于整个干涉波前区域。
Ψ场全息图是标量全息图,物理学家把真空看作是一种普遍的媒介,是自然界所有场和力包括引力、惯性、电磁、核相互作用的源泉。
人们认为电磁波在这种媒介中传播速度最快:
它们以光速构成。
但是电磁波不能详细地解释我们在量子、生命世界和宇宙中发现的那种几乎是瞬时的相干性——这些波的速度尽管很高,但却严格地有限,而且波的强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减弱。
所以,由电磁波产生的相干性是“局域性的”。
与此相反,令人迷惑不解的另一种相干性是“非局域性的”它接近于瞬时,并导致相干波的产生,这种波的传播速度比光速更快,而且不随距离减弱。
它们是标量波。
标量波简述
量子真空不仅是一种电磁场,而且也是一种复杂的磁矢量势和静电标量势场。
标量波是100多年前由N·
特斯拉发现的,因此一般称为特斯拉波。
它们可以在实验室中通过让反向电荷的电磁的电磁波相互抵消而产生。
因此,这种场的力(它的电和磁分量)就趋向于零,但它的标势是守恒的,并且是实在的——它们具有物理学效应。
当电磁波是横波相反标量波是矢量的——它们携带力——而标量携带信息却不携带力。
标量的存在已经被近代物理学的创立者所熟知,但是它们的重要性却整整几代物理学家都没有引起重视。
尽管J·
C·
麦克斯韦在1873年提出的电磁学理论既包含矢势也包含标矢,但此后由亥维赛、吉希斯赫兹②修正的理论(电磁学标准理论)并没有把电势和磁势看作是场的物理学实际分量:
在标准的电磁学理论中麦克斯韦方程的标量术语被忽略了。
对于各种技术应用而言这是完全满足的,但它却被忽略了。
由标量所产生的微妙的物理方面的实验效应。
这种效应的证据出现在20世纪末,最早开始于著名的阿哈罗诺夫-玻姆效应,在这里分别代表场的电和磁分量的“E”T “B”为零(意味着场不传输实际的力),而其势不为零。
这种“无力”的场实际上对带电粒子的运动产生真正的和可测量的效应。
甚至在宇宙史中标量场都是基本的。
斯泰因哈德特和围克的循环宇宙学把宇宙基本的和实际量仅有的永恒特征看作是一种标量场。
正是由于从这种场脱出,存在于宇宙某一给定周期的粒子和能才出现,也正是由于进入这种场,在那一周期结束时它们才消失。
(注②:
最初在《电磁学通论》书中麦克斯韦共列出了20个分量方程,如果采用矢量方程,则仅有8个。
后来简化成四个。
1890年前后,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和英国物理学家亥维赛,又两次简化麦克斯韦方程组,才得到人们通用的微分形式。
)
标量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它们能创生那种相互关联,而这种相互关联导致了令人困惑的相干形式的产生:
首先,标量有量值但不传输能量:
它们仅仅在形式的基础上起作用。
这就解释了奇异形式的相干性为什么不吸收自然界中的自由能,但能维持能量平衡的不变。
其次,标量纵向传播,允许线性波前相互叠加而不是相互贯穿。
由标量产生的干涉波图样是所谓的“薛定谔全息图”——它们保持着相信息。
如同所有全息图一样,这种信息以一种分布的形式存在于全息图的所有点中。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一定的、可以想象的广阔范围内产生相干性的相互关联几乎是瞬时的。
最后,标量波的传播速度(更严格地讲,是通过真空标势的驻波传播激发的速度)是可变的:
它与波的特定频率的平方根成正比。
在高质量密度区域——在恒星和行星内或接近恒星和行星——这尖波扰动可以超光速传播。
这最终解释了:
在宇宙中准瞬时的相互关联和由此而产生的相干性即使在天文学距离上也能出现的事实。
Ψ场信息是“内构成”
标量在真空中传播和干涉,因而由它们携带的信息影响到激发真空基态的事物。
对粒子和事物自身而言,这就相当于从真空的全息图上“读取”信息。
正是这种积极的读取过程在字面上可理解为“内构成”接受到它的那些事物。
从字面上把信息理解为“内构成”接受到它的那些事物的思想可能是令人惊异的——我们仍习惯于把信息看作是抽象的或概念性的东西——但它有一种合逻辑的解释。
设想大海表面有波。
只要稍作思考就可知道,这些波在曾经产生它们的船(或其他事物)之间创生出一种积极的相互关联。
船在大海的表面上航行,波在其后扩散开来。
航行在同一水域的船产生波就相互干涉并形成复杂的波图样。
一个图样就是一种全息图,它携带了产生它的船的有关信息。
这种现象有实际的应用:
人们可以通过分析由航船产生的波干涉图样来推知它们的位置、速度和甚至载重量。
声纳系统通过发送声波和分析反射回的波也能产生类似的信息。
一艘船的波能够影响其他船的运动。
对于曾经在小船上驶过越洋班轮附近水域的人来说这是很显然的事。
完全浸入在海中的航船会影响海中的所有事物,而不仅仅是海面的事物。
比如,潜水艇能产生向各个方向传播的表面波。
另一种“潜水物”——海洋中所有的鱼、鲸或“内构成”这些波的影响,从某种方面讲被它们所改变、或“内构成”。
第二种潜水物同样也能“制造波”它影响到——内构成——那部分海洋中的第一种潜水物以及其他所有物件。
当许多事物在某种波动介质中同时运动时——比如说在通常的海洋中或不寻常的Ψ场中——该介质就被调制:
充满相互贯穿和相互干涉的波。
由于后产生的波叠置在原有的那些波上,波动介质就越来越被调制。
这就是海洋中发生的现象:
当许多轮船在海洋上往返行驶时,它就被高度调制。
在风平浪静的天气这种调制可以保持几个小时,有时可以保持几天。
那种持续下去的波就是海洋的“记忆”——在海洋上移动的航船和其他物体的一种记忆。
如果风,引力和海岸线不消除这些水全息图,海洋表面将永远保持这种调制。
但风、引力和海岸线一定会产生影响,因此,海洋的全息图迟早会消失。
Ψ场是带电粒子和它们构成的物体所创生的真空中的激发场。
与大海一样,Ψ场以干涉图样的形式保着这样的信息。
然而,在Ψ场中由真空激发而创生的波不会被引力、风、海岸线或其他任何因素所消除或甚至被减弱。
正如近几年来的理论所证实的,真空是一种无摩擦的介质,类似于超冷的氦。
不存在任何阻力影响波的传播。
它们的传播仅仅被自身的传播速度所限制。
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是浸在真空中;
每个粒子都在其中产生类波的扰动。
这些扰动影响到其他任何事物,因此,通过Ψ场宇宙中的任何事都被其他任何事物赋予活力——从字面上讲就是“内构成”。
所有事物都与其他所有事物相互联系——但程度不一定相同。
并不是每个珍贵文物都以相同的方式,相同的强度和效果内构成其他任何事物。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但并非对所有事物都起同样的作用。
最直接、最强烈、因而也最明显的联系出现在相互非常类似的事物之间(即具有“同构性”——相同的基本形式——的事物之间)。
这是因为在复杂的全息图中每一个要素都与同性要素啮合:
与那些与其类似的要素啮合。
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相同的(或匹配紧密的)波图样作为“密码”提取全息图复杂波图样中的任何单个图样。
我们只要把那个密码插进全息图的杂乱波形中,它就会连接到与之同形的波形。
(当我们从因特网成千万的网址中选择我们想要的网址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输入那个网址的密码——它的URL——系统就匹配一个该密码所代表的网址。
这样,就在互联网成千万的门中打开一扇门。
当我们把这一原则应用于自然界时,我们得到了一种简单并合逻辑的图景。
事物直接地与它们最相似的事物赋予活力(即“内构成”)。
例如,阿米巴直接地由他的阿米巴赋予活力。
这样不是指相互之间不相似的事物不赋予相互的活力它们也会赋予活力,但不像前者那样明显和强烈。
阿米巴也被其他单细胞有机体赋予活力,甚至还被简单的分子和复杂的有机体赋予活力。
但是这种活力强度不大,因而也不太明显。
对于人类也是如此。
我们直接地被其他人赋予活力,但是我们也被动物、植物、整个生物圈和甚至整个宇宙赋予活力,尽管不那么直接。
这是很幸运的,因为如果世界上所有事物都相同地赋予我们活力,我们的大脑就无法择取信息,我们就会被拖垮。
由于“相似与相似相匹配”的选择性,因此,我们被与我们最相似的事物赋予活力,而不会被真空Ψ场中极大量的信息所淹没。
基于模式匹配的选择性,所以我们受到Ψ场中现存的所有信息的影响,包括那些与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不完全匹配的信息。
我们的敏感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越大,这种宇宙场就有越多的要素给我们赋予活力。
给我们所知的地球生物圈内任何其他的有机体赋予活力的事物要多得多——如果我们不阻碍来自意识的信息还有更多的事物赋予我们活力。
鱼池和Ψ场
设想你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具有全景视野的水簇馆前面。
在鹅卵石上面神仙鱼和丽鱼科鱼优雅地翱翔,巨大的攀鲈科鱼和红斑虎鱼追逐着几条懒洋洋的清道夫鱼。
银色的霓虹灯在非洲水羊齿植物和亚马逊的剑类植物中闪烁。
小气泡从电过滤器的嗡嗡声中不断升起。
突然,两个电动玩具潜水艇出现在水池的表面,并下沉到半途。
鱼围绕水簇馆的墙壁急速游动几次后,当明显的危险消失后又逐渐平静下来。
现在,仔细看潜水艇的运动。
随着鱼的运动甚至汽泡的上升,它们迂回地上下起伏。
当潜水艇接触电源时,它们在水中滑动,激起小小的水波浪,把鱼吸引过来,并使植物产生摇摆。
这时,潜水艇把鱼吸引到它的波浪中,而鱼又反过来对它的运动产生作用——鱼力图逃走,从而引起扰动,使潜水艇向它的一侧急速转向。
事物的运动都对池中的任何其他事物产生影响。
每一条鱼每个植物、潜水艇、鹅卵石、汽泡都通过波浪形式出现的水的运动相互关联。
尽管你看不到它,但是相互贯穿的波携带了事物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由这些事物创生的。
潜水艇推进器留下的浪迹和鱼鳍引起的涟漪所编码的系列资料是不同的。
当两列波相遇时,潜水艇和鱼就相互影响,传递相互的位置、速度和规模。
你可以根据Ψ场理论考察一个简单的宇宙模型。
按照这一理论笔者向人们证明,我们的基础物理实在是叫做全息场的某种东西,在全息场中每个事物——无论是粒子、原子、分子阿米巴、老鼠或人类——都与其他每个事物相互关联。
而且每个事物都影响到其他每个事物——通过波压力,照字面上讲压力就是改变它们周围的形态。
在鱼池模型和Ψ场世界之间存在着几点重要的不同。
在鱼池中波既包含物理力——你可以感受到水下面波的影响;
而在Ψ场中波只携带信息而不携带力,这意味着你感觉不到这些波。
在鱼池中,波最终会慢下来并逐渐消失。
而在Ψ场中,波决不会减弱,因为它们是通过无摩擦的介质运动,没有任何事物阻碍其前进。
鱼池和宇宙之间这两方面的差异的产生是由于Ψ场作为一种介质,就好像在超导实验中所使用的超低温氦那样,不可能用通常的方法加以记录。
你不可能看到或感觉到Ψ场中的波。
能量通过超导物质运动不会减慢或减弱,不像电脉冲通过铜线的运动——这就是为什么电话线需要增音器才能远距离输送信号的原因。
在Ψ场介质中,事物不会遇到任何可观察到的阻力可以让运动过去的一流科学家得出结论说,空间就是一个简单的虚空。
I·
牛顿爵士自己相信空间的真空是一个被动的容器,物理学客体按照确定的运动定律在其中运动。
但是且慢——Ψ场变得更加奇怪。
在第一个池中,波的传播速度相对地受到地球的制约,只能在很短的距离内达到每小时几百英里。
而在Ψ场中波能够传播比光速还快——即超过每秒钟18600英里。
信息传输的这一高速度解释了在相距很远的距离之间事件的同步出现——一种瞬时相关,又叫非局域性,科学家在某一研究领域发现了这种现象。
设想你身体中的每个分子是如何瞬时地适应每秒钟发生的成千上万生物化学反应的,或者突然跳进你心灵的某种思想是如何在精确的相同时刻进入你的心爱的人的头脑的,尽管他(或她)这远在几百英里之外。
在第一个池中“你所看到的就是你得到的”:
虎斑鱼在任何时候你看到它的时颜色和形状都是相同的。
而在Ψ场中物理实在的最小构件(人们所知的奇怪名称有:
夸克、胶子或玻色子)是作为许多不同状态的势而存在的,它们的存在可能性当观察到或进行相互作用时,人们就说它突然进入了实际状态。
就好像“可能”存在的一个虎斑鱼当被观察到时,就变成了好几种可能的实际虎斑鱼——有时是银色的和瘦的,有时是条纹的和肥的,还有些时候是透明的——中的一种。
Ψ场在高度相干的整体内把所有物理系统都连结在一起;
骰子的起伏不定在进化中并不起主要作用,并不像达尔文理论所说的,随机突变会导致最适应的存活体。
Ψ场持续不断地在从亚原子到宇宙的每个层次里与物质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每一个生物体的成长,适应和进化。
正如混沌理论家、数学家R·
阿伯拉罕姆所说,“他的(拉兹洛的)Ψ场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它的两极性质:
物质的显现领域和无限能量的虚领域处在共同进化的无断开的环中。
”它导致高度相干的世界,在基中一个层次(比如原子)的事物被另一层次(比如人类)的事物所影响,它依次又被其他层次所影响,直到宇宙本身——甚至到前宇宙,它帮助我们解释了我们所知的大爆炸的精确调谐的相干性。
根据Ψ场透视论,宇宙具有内在的创造性,它维持和更新所有存在事物的印记,就好像一种包含时间(它的持续性)和空间(它无处不在)的活跃的记忆场。
所有的鱼和植物似乎是水的物理显灵,并且被水以这样的方式相互关联着:
在一个相互依赖着的系统中对事物无论发生了什么都影响到所有其他事物所发生的,因而所有生命和所有自然都在优美的舞蹈中一起进化。
牛顿 达尔文 弗洛伊德 爱因斯坦 拉兹洛
自动的机械 最适者 以自我为中心 时空的相 相干精确调谐
装置 生存 的潜意识
对性
的相互关联整体
结论
作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基础和联结所有事物的宇宙场已经成为一种永久的直觉,它存在于所有传统的宇宙学和形而上学中。
但直到最近有关这种场才建立在洞察的基础上,这是不受他人干扰的和不可重复的经验的果实。
现在宇宙场被重新发现了:
当代科学前沿领域的复杂实验结果说明了这一点。
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通过科学的人际间方法产生了经常看上去是毋庸置疑的个人经验的大量资料,那么它必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