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9122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文档格式.docx

B.贵族与官僚两种体制一直在较量,汉景帝、汉武帝时期,前者逐渐弱化,后者得以强化,这都是由于贵族制存在的现实基础已非常薄弱。

C.汉代的皇帝因势利导,引导人们减弱追求爵位的热情;

汉武帝以官僚制改造贵族制,开创了拜相者可以封侯的新规定。

D.官僚制压制了爵位体制,从而让贵族制度成为官僚制的附庸,这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上的变化,也是一种社会性的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将军”李广一生追求封侯,但始终都没能如愿,这成为李广心中的一块心病,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封侯受爵的强烈愿望。

B.汉武帝对官僚体制的建设很重视,西汉朝廷中绝大多数新增官职都是在汉武帝时设立的,当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

C.官本位的建立,第一推动力是在皇帝的主导下,强化官僚制对政治的影响力,扩充官僚队伍,其次是逐渐推行“强干弱枝”的策略。

D.汉武帝元朔年间,公孙弘虽然没有爵位,但是担任了丞相之职,汉武帝还为他授予了爵位,这种改革是建立在官僚制的基础上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考进西南联大不久,陈梦熊就和李炳泉一起搬进了公路北边新校舍的34号寝室。

当时在西南联大有一个进步学生团体,李炳泉担任副社长。

在李炳泉的带动下,陈梦熊不仅积极参加社里主办的读书会,还经常参加校内外举办的社会名流主讲的时事报告和学术讨论会。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梦熊在西南联大戏剧研究社组织演出的话剧《阿Q正传》里临时扮演了赵秀才。

西南联大戏剧社是在中共地下党的直接领导下,以进步师生为主要力量建立起来的。

原先,在剧中扮演赵秀才的是李炳泉,一直与李炳泉形彩不离的陈梦熊每天都陪着他排练到深夜。

正式公演的前两天,李炳泉突然病倒,无法演出,于是把天天跟着排练的陈梦熊拉上了台。

话剧《阿Q正传》场场爆满,空前成功,在昆明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

在李炳泉的影响下,陈梦熊还阅读到了很多进步书籍。

看了这些进步书籍后,他接触到了新的思想。

正是受民主进步思想的影响,大学生陈梦熊不仅积极参加了当时社团组织的各种政治活动,还成功竞选为以左派力量为主的西南联大第三届学生自治会干事会副主席。

西南联大学生会历来是三青团与左派进步力量争夺的一块重要阵地。

在地下党和进步组织的努力下,三青团尽管费尽心思,却仍然全线失利。

1942年,陈梦熊大学毕业。

他听从孙云铸教授的建议,去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

因为在那里可以继续攻读地质科学,尽管通往那里的道路并不顺畅。

那个年代,中央地质调查所虽然极具权威性,却是一个“纯研究”的机构,工资待遇较低。

但即便如此,其“门槛”却不低,即使你是名牌大学地质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要想走进这个大门,也必须跨过那道“十分严格的各类考试以及一张张全部英文版考卷”的高高门槛。

这样的低待遇、高门槛自然让很多地质系的学子们“望而却步”;

但怀着终生从事地质科研的志向和决心,本可以有多种选择的陈梦熊只认定了中央地质调查所。

相比于一般的机关,中央地质调查所的工资确实不高,比当时大学助教一个月80元的工资要少20~30元。

工资差距大,工作也非常辛苦。

每年还要进行多次野外考察,要完成所里的科研任务,要有论文发表……陈梦熊却无悔自己的选择,他喜爱中央地质调查所浓厚的学术研究气氛,喜爱所里丰富的资料和图书,也喜爱所里先进的科研仪器和设备,更景仰那些一心扑在地质科研的学者们……

此外,陈梦熊的心里还有一个更“久远”的“西北梦”,那是来自两年前西南联大袁复礼教授课堂上的启迪,恩师亲赴大西北那段如梦如幻的传奇般的考察经历,早已让他对祖国的大西北充满了神往……谈起西南联大,晚年的陈梦熊院士难以忘怀:

大学时代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应该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因为主要的专业基础知识,都是从大学中获取的……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我们在浓厚的学术气氛与民主精神的熏陶下,逃求进步,热爱科学,富有独立思考能力。

而勇于登高峰,是联大同学在各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内在动力……

(选自李婿娟《跋涉者的歌—陈梦熊传》)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主要写了陈梦熊在西南联大参加社团活动和毕业后选择去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的事情,材料典型,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B.陈梦熊考进西南联大不久就和李炳泉搬进了同一个寝室,陈梦熊和李炳泉的关系很好,两人几乎形影不离,李炳泉给予了陈梦熊很大的帮助。

C.话剧《阿Q正传》的演出场场爆满,产生很大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主要原因是陈梦熊顶替李炳泉救了场,使得话剧能如期公演。

D.怀着终生从事地质科研的志向和决心的陈梦熊,为了可以继续攻读地质科学,听从孙云铸教授的建议,选择了去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

5.陈梦熊的人生经历中哪些地方受到了李炳泉的影响?

试简要概括。

(4分)

6.陈梦熊为什么对西南联大难以忘怀?

请分析概括。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如叶

游睿

老余打来电话,邀他一起去乡下调研。

心情压抑的他本想回绝,但老余说:

“你不想去看看茶海?

”他瞬间就屈服了。

茶海是老余手里的一个新项目,号称5000亩,区领导在大会上专门表扬过这个项目。

他倒不是在乎这个项目,而是本身对茶叶感兴趣,他一直嗜茶如命,尤其是最近。

换届在即,后备多年的他本来有望上升一格,不料传出消息他再次没戏。

这些天来他一直觉得身体不好,说不出哪里出了毛病,就是挺没精神,什么都不想做。

唯有喝喝茶能提神。

他曾在老余面前自诩品茶专家,不料老余当即回了他一句:

“你知道茶叶怎么种、怎么采吗?

”他当即被呛得无语,就冲这个,他必须去趟老余的茶海。

此时正值初春,一路上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约莫一个小时后,车在一个半山腰停了下来。

老余张开双臂作拥抱状,然后对他说:

“看看吧。

他放眼望去,顿时震惊。

目光所及之处全是绿油油的茶叶,上千亩茶叶俨然形成一个绿油油的海洋。

这些茶树高矮整齐,植株大小几乎一致,且纵横排列有序,无论是规模还是管理,都让人眼前一亮。

这时,一个拿着半导体的年轻人出现在他们面前。

年轻人开始向调研组一行介绍基地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情况。

年轻人仪态大方,表达得体,没用任何稿子却将整个基地的情况介绍得清清楚楚。

老余指着年轻人说:

“这是基地的负责人,基地从创建到现在,只有短短三年时间,全是他这样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一手抓起来的,很让我欣慰。

“人才啊,你手里可真是藏龙卧虎。

”他问老佘,“这小伙子叫什么名字?

老余看了他一眼,笑而不语。

片刻之后,老余冲年轻人招招手,年轻人就来到了跟前。

老余说:

“你给李局讲讲茶叶的种植吧。

他不解地看了老余一眼。

老余却仲了个懒腰,转身不理他。

“李局!

”年轻人热情地和他打招呼,然后说,“早知道您是品茶的专家,我今天就献丑给您介绍一下荼叶的种植。

他不好意思拒绝,也不明白老余什么意思。

只象征性地听着年轻人的介绍,年轻人口若悬河,从选址到栽种讲得很细。

他打断年轻人,问:

“我就想知道,决定茶叶好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年轻人说:

“其实简单,就是两个字,阳光。

这颜色越深的茶叶,阳光照射一定越充分,味道也就越好。

同一株树上,因为阳光照射程度不一样,不同方位的茶叶存在色差。

这么说吧,同一片叶子,颜色深的一定是正面,颜色浅的一定是背面。

“很透彻!

”他说,“我明白了,看来阳光才是关键。

“是的,世界上的任何一片健康成长的叶子,都是阳光充分照射的结果。

这时老余插了过来。

老余挥挥手示意年轻人离开。

待年轻人走远,老余问:

“你果真不认得他?

”他一愣,再次仔细打量,发现年轻人确有几分面熟,但始终记不起在哪里见过。

“老李啊老李,眼前这个人可是你亲手让给我的。

”老余说,“他叫庹松,记得不?

他瞬间就对上了号。

他的下属里,确实有一个叫庹松的人,庹松在他的单位里一直平庸无奇,至少当时没有进入他的视野范围内。

后来老余要求将庹松调到自己的单位里,他没有丝毫犹豫就签字放了行。

“他在我那边并没表现出什么才华,怎么到了你这里就华丽转身了?

”他大为不解。

老余笑了笑说:

“他的才华一直在,只是我给了他需要的阳光而已。

”老余又说:

“有时候,有的人缺的仅仅是阳光

阳光!

他抬头,望了望天上,豁然开朗。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李局长之所以接受老余邀请去看茶海,其原因一是这个项目被区领导专门表扬过,二是不想驳老余的面子,三是心情不佳。

B.小说第四段对茶海的规模、茶叶以及茶树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主要是为了突出作为茶海基地负责人的庹松具有非凡的能力。

C.李局长向老余询问茶海基地负责人的名字,老余却笑而不语,拒绝回答,这与庹松热情回答李局长的问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D.小说构思巧妙,通过庹松解说决定茶叶好坏的关键是看茶叶能否得到阳光的照射的事情,自然地揭示了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E.小说刻画庹松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描写方法,“笑了笑”这一神态描写表明他对李局长的询问不想回应。

8.小说在刻画老余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

请简要分析。

9.有人说,小说以“如叶”为题不如以“阳光”为题好,你认为呢?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三才,字道甫,顺天通州人。

万历二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历郎中。

与南乐魏允贞、长垣李化龙以经济相期许。

及允贞言事忤执政,抗疏直之,坐谪东昌推官。

再迁南京礼部郎中。

会允贞、化龙及邹元标并官南曹,益相与讲求经世务,名籍甚。

二十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时矿税使四出。

三才所部,榷税则徐州陈增。

延引奸徒,伪锲印符,所至若捕叛亡,公行攘夺。

三才以气凌之,裁抑其爪牙肆恶者,且密令死囚引为党,辄捕杀之,增为夺气。

然奸民以矿税故,多起为盗。

三才再疏陈矿税之害,逾月未报。

三才挥霍有大略,在淮久,以折税监得民心。

及淮、徐岁侵,又请振恤,蠲马价。

淮人深德之。

屡加至户部尚书。

会内阁缺人,建议者谓不当专用词臣,宜与外僚参用,意在三才。

及都御史缺,需次内召。

由是忌者日众,谤议纷然。

帝皆不省。

三才亦力请罢,疏至十五上。

久不得命,遂自引去。

三才既家居,忌者虑其复用。

四十二年,御史刘光复劾其盗皇木营建私第至二十二万有奇。

且言三才与于玉立遥执相权,意所欲用,铨部辄为推举。

三才疏辨,请遣中官按问。

御史李徵仪、工部郎中聂心汤助光复力攻三才。

徵仪、心汤,三才尝举吏也。

三才愤甚,自请籍其家。

光复再疏,并言其侵夺官厂为园囿。

御史刘廷元遂率同列继之,而潘汝祯又特疏论劾。

既而巡按御史颜思忠亦上疏如光复指。

三才益愤,请诸臣会勘,又请帝亲鞫。

乃诏徵仪偕给事中吴亮嗣往。

三才才大而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

抚淮十三年,结交遍天下。

性不能持廉,以故为众所毁。

其后击三才者,咸以附魏忠贤名丽逆案。

而推毂三才,皆表表为时名臣。

故世以三才为贤。

(选自《明史·

李三才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复再疏,并言/其侵夺官厂为园囿/御史刘廷元遂率同列继之/而潘汝祯又特疏论劾/既而巡按御史颜思忠亦上疏如光复指/三才益愤/请诸臣会勘/又请帝亲鞫/

B.光复再疏/并言其侵夺官厂为园囿/御史刘廷元遂率同列继之/而潘汝祯又特疏论劾/既而巡按御史颜思忠亦上疏如光复指/三才益愤/请诸臣会勘/又请帝亲鞫/

C.光复再疏,并言/其侵夺官厂为园囿/御史刘廷元遂率同列继之/而潘汝祯又特疏论劾/既而巡按御史颜思忠亦上疏/如光复指。

三才益愤/请诸臣会勘/又请帝亲鞫/

D.光复再疏/并言其侵夺官厂为园囿/御史刘廷元遂率同列继之/而潘汝祯又特疏论劾/既而巡按御史颜思忠亦上疏/如光复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

明清时,户部掌管土地、赋税、兵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长官为户部上书。

B.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

运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众调剂。

C.疏是古代臣子向皇帝分条陈述自己对某事意见的一种文体,臣子向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常用的文体还有表。

D.中官,可以指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又称阉人、宦官、内官、宫闱臣等,也可以指中央朝的官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三才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

他笼络朝廷大臣,结交的人遍布天下,与魏允贞、李化龙、邹元标等人来往密切。

B.李三才正气凛然,严厉整治矿税使。

当时矿税使陈增横行,肆意行凶,逼人为盗。

李三才狠狠打击其嚣张气焰。

并上疏陈述矿税使的弊端。

C.李三才深得民心,却遭别人忌恨。

在淮地因抑止税监深得民心。

内阁缺人,李三才被召进朝中参加补缺,诽谤他的言论四起,李三才再三请辞,最后被批准离开。

D.李三才不能坚持廉洁。

受到众人抨击。

御史刘光复弹劾他盗用皇木,就连李三才曾推举的官吏也参与攻击他,李三才异常气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及允贞言事忤执政,抗疏直之,坐谪东昌推官。

(2)及淮、徐岁侵,又请振恤,蠲马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春日即事(其二)①

耿湋

数亩东皋

宅,青春独屏居。

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

强饮沽来酒,羞看读了书。

闲花开满地,惆怅复何如

【注】①耿湋宝应二年(763)举进士,不久任周至(今陕西周至)尉。

四年任满后,罢居在家。

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

东皋:

唐初著名的隐士王绩自号“东皋子”。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刻画了一个种着几亩薄田,日子清贫,不与人交往,独自过着隐居生活的隐者形象。

B.首联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情感基调,“独屏居”又领起下面对隐居生活的描绘。

C.颔联从人的关系方面来写,可谓是“浅言偏深世情”,即以通俗的语言说穿了世故人情。

D.颈联从贫居生活来写,前句写“借酒浇愁愁更愁”之苦,后句写诗人因贫苦而不再读书。

15.诗中运用典故和反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5分)

(1)屈原《离骚》中为人民生活多灾多难而擦泪哀叹的两句是“,”。

(2)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3)晏殊《浣溪沙》一词中以落花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惆怅之情的一句是“”。

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如果生活是苦逼的,至少梦想是牛逼的。

全力以赴的你,今天做好一点。

”这句广告语说出了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的心声。

安康车管所在实行了网络选号后又出台了奇葩的收费标准,硬是把“还号于民”的好经给念歪了,这无异于狗尾续貂,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后来,他有作品见诸报端,我便开始刻意关注。

他的文章遣词造句十分精准,情感不做作,把握恰到好处,行文如高山流水,自然流畅。

此案牵涉60余名本系统干部、职工,是上行下效所致:

高新运利用干部调整的机会,不断收受40名干部的贿赂,而他的下属也纷纷效仿,收受下属的贿赂。

这段时间,媒体对农村土地流失现象的关注从未止息。

然而,国土资源局却对此事完全置之度外,迟迟不给广大百姓一个合理的答案!

村扶贫干部要“走心”,真正为群众脱贫致富殚精竭虑,让人们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这才是对精准扶贫要义的精准诠释。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上海腾昭置业完成开发任务离开,曹安国际商城成了烫手的山芋,那时的曹安国际商城是什么状态呢?

人们对此又有什么期望呢?

答案是否定的。

B.今年上半年,媒体专门聚焦了山西晋城一些地方为了采煤而毁坏、拆除古建筑的做法,事情曝光后,表示必须深刻汲取教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整改。

C.最近,随着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兴起,上海海关专门成立了相关小组,研究讨论VR设备等进出口货物新品种的税归类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

D.从单纯地考图文传播进行自我炒作,到今天追求较高品质的原创才智加商业包装而出名,网红的产业化经历了“无心插柳”到“有心栽花”的过程。

19.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导致网红出现的诸多因素中,大众

趣味至关重要,这种趣味

多是官能化和情绪化的,但它却是集体无意识心理的一种反映,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对社会情绪的调剂

疏导作用——这一点在时下流行的那种刻意走草根路线、动辄吐槽自黑的新一代网红身上体现得尤为鲜明。

重要的是,网红作为互联网技术持续进步的一个衍生物、

相关受众人群心理期待的一种迎合与满足,

出现和流行暗含着时代发展的必然。

A

虽然

而且

B

/

甚至

C

如果

仍然

D

那么

往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祖国是运动员最坚强的后盾,爱国是赛场上下每一名参与者最朴素的情感。

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且

当国旗冉冉升起,

国旗下,国歌声中,每一个小小的“我”的高光时刻,都会转化为“我们”的无上荣光。

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竞技体育中,但

,竞技体育的快乐得以为更多人所分享。

21.下图是某市新华书店暑假学生文化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小米是某校学霸,高考过后成为当地高考状元。

某培训机构邀请他做代言人并许以很高的报酬。

他很犹豫,然而他看到一些学霸有的卖起了笔记,有的做了家教……他终于动心,做了某培训机构的代言人。

对于小米的做法,你有怎样的看法呢?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答案:

1.

2.

3.

5.①陈梦熊在李炳泉的带动下,积极参加各种读书会、时事报告和学术讨论会。

②陈梦熊每天都陪着李炳泉排练话剧《阿Q正传》到深夜,最后参与进步话剧的演出。

③阅读了很多进步书籍,接触到了新的思想。

④参加各种政治活动,成功竟选为西南联大学生自治会干事会副主席,(每点1分)

6.①作为科学工作者来说,在西南联大学习了主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2分)②得到了根多老师的教诲,恩师对他影响很大,(1分)③在西南联大,参加了各种政治活动,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

(2分)

7.B.D(A项“不想驳老余的面子”不妥,更多的是对老余所说的“你知道茶叶怎么种、怎么采吗”不服气;

C项“形成鲜明的对比”错误,老余笑面不语,只是想卖个关子,不想立即点出庹松曾是李局长的下属。

与庹松没有构成对比;

E项对庹松没有运用心理描写,“不想回应”也不当,这与庹松后来叫李局长观察两片茶叶相互矛盾)

8.①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是一个伯乐,他发现了庹松是一个人才,于是将其调人自己的单位。

②充分放手,让年轻人发挥才能,是一个开明的领导。

基地从创建到发展,他充分放手,是庹松一手抓起来的。

③做事讲究策略.是一个智者。

他没有直接指出李局长识人上的失误,而是让李局长与庹松交流,令其在现实中领悟。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9.观点一:

以“如叶”为题好。

①年轻人普通平常,“犹如叶子”一般。

②文中情节展开、人物活动的场所是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