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935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docx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

地基处理工作总结

  篇一: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总结

  泽州东220kV变电站新建(地基处理)工程

  工程总结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建设四公司

  XX年6月

  由山西电建四公司承建的泽州东220kV变电站新建(地基处理)工程,自开工以来,在省电指挥部和晋城供电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业主、监理项目部的悉心指导和严格监督下,以实现工程高标准达标投产、确保创国家电公司优质工程、争创电力行业优质工程为质量目标,以努力实现安全“零事故”为目标,通过施工项目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在很抓工程质量的同时,全力保进度抓好安全文明施工,使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都得到有效的控制,按照本工程的里程碑计划,地基处理工程于XX年10月03日全部进行了预验收三级自检,并报监理初检,现将工程施工的有关情况作如下总结。

  1.工程概况

  工程规模

  工程建设意义背景及工程地址

  泽州东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位于晋城市高都镇东山底村村南500米处。

它是省公司及省政府确定的XX年度山西电的重点建设项目。

它的建成投产将为晋城地区煤化开发利用及整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显著提高供电能力和电运行可靠性。

  工程规模

  

(1)主变压器:

本期建设180MVA主变2台,采用油浸、自冷、有载调压变压器,接线组别为YN,yn0,d11,容量比为100%/100%/50%;

  

(2)出线规模:

220kV出线4回,110kV出线10回,35kV出线4回;

  占地面积:

站区总占地面积折合约亩。

  主要参建单位

  建设管理单位:

山西省电工程建设指挥部

  设计单位: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监理单位:

山西锦通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建设四公司

  施工主要进度节点

  本工程于XX年06月15日开工,XX年10月03日竣工。

  验收日期

  

(1)三级自验收:

XX年10月02日~03日。

  

(2)监理单位验收:

XX年10月04日~05日。

  施工大事记

  XX年06月15日:

地基处理工程开工;

  XX年06月28日:

指挥部副主任王晋安、专工贾烁华、晋城分公司专工宋军民、设计院设长文学良等一行人来工地召开第一次工程协调会,各参建单位汇报了施工准备情况,明确了各参建单位的职责,提出了工程建设各参建单位汇报了施工准备情况,明确了各参建单位的职责,提出了工程建设各项目标和要求,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XX年08月04日:

220kV配电装臵场区开始打桩;

  XX年08月08日:

主变场区开始打桩;

  XX年08月19日:

生活泵房场区开始打桩;

  XX年08月26日:

35kV配电装臵室开始打桩;

  XX年08月27日:

110kV配电装臵场区开始打桩;

  XX年08月28日:

预留电容电抗场区开始打桩;

  XX年09月01日:

进站门口处围墙开始打桩;

  XX年09月03日:

电容电抗场区开始打桩;

  XX年09月07日:

污水处理一体化装臵开始打桩;

  XX年10月02日~03日:

地基处理工程三级自检并报监理预验收;XX年10月03日:

地基处理工程完工;

  XX年10月04日~05日:

变电站监理组织预验收。

  2.施工管理工作总结

  项目管理总结

  在本工程中标后,我公司在组织措施方面精心准备,依据合同要求,成立了项目部,并选派出2名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组织协调能力强且有丰富现场施工管理经验的同志分别担任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同时对项目进行了交底。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总工1人,负责施工现场全面管理。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管理部、物资部、质量保证部、安全文明施工办公室、经营管理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土建检测室8个职能部门,负责各自部门归口的管理工作,并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在执行中严格遵守,奖惩分明,实现了工程管理的制度化。

  在开工前,施工项目部从施工技术资料、物资供应、通信设施配臵、施工机具、施工力量安排、生活与办公用品等几方面做好了施工准备。

依据业

  主项目部的建设目标、国家法律法规、设计文件要求、建设管理大纲、进度计划,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输变电工程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项目划分表》、《环保与水保措施》、《设备、材料及施工机具需求计划》等前期策划文件,履行相关合同管理条款规定,报审了管理人员和特殊作业人员的资质,严格审批程序,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全员上岗培训。

  施工阶段,认真执行经过审批的各项策划文件,通过例会汇报执行情况,并落实整改发现的问题。

定期召开项目部工作例会,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技术、造价等有关要求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及纠偏,同时协调解决影响施工的相关问题。

及时提出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和物资供应计划,确保施工力量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并严格执行过程管理,认真填写施工日志,按月编制施工月报。

认真落实安全文明施工、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有关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未发生环境二次污染和水土流失情况。

严格工程三级验收制度和质量评定工作,注重过程控制和细节把关,通过开展各项质量活动完善和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创优目标的实现。

根据档案标准化管理要求,及时收集、整理、汇总和定期归档工程资料,及时向信息系统输入施工现场信息资料,维护好信息平台,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安全管理总结

  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领导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成立安全文明施工办公室,专职负责项目部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工程管理部技术人员为现场各个区域的第一安全责任者,

  其他各部门配合安全管理。

为保证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项目部制定了《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奖惩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安全例会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安全施工检查制度》等25项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了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项目开工前,项目部组织所有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学习,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项目部累计培训施工人员100余人次,合格率达100%。

日常工作中,安全文明施工办公室根据施工进展情况针对性的组织人员学习各种安全法律法规、规程规范。

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均持有有效资格证书,并定期参加专业学习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均能持证上岗。

  在各个分项工程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各施工点的危险点源及防治措施,对防止发生各种事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严格审核“安措”费使用计划,组织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文明活动和职业健康、环保措施的实施,实现了施工过程“零事故”目标。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不断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安全监督检查。

项目部安全专职人员每日对现场进行全面巡视检查,大力遏止违章现象。

对检查到的隐患问题当即下达整改通知单,按“三定”原则落实整改。

每项检查严格执行“检查、整改、复查、消项”制度做到闭环管理。

项目经理坚持每月一次定期的安全大检查,彻底不让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工具、机械设备出现在作业者的手中,有力促进了全体员工重视安全,抓好安全的意识。

定期组织召开安全周例会和月度例会,不断的总结、纠偏、整改和完善,确保施工安全。

  篇二:

程家村地基处理工程工作小结1

  太钢程家村高层小区4#、5#楼

  地基处理工程工作小结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情况

  太钢程家村高层小区4#、5#楼地基处理工程原设计为混凝土灌注桩,于XX年11月27日正式开始试锚桩的施工,历经5个余月的施工,至XX年5月8日4#楼完成18根桩(含试锚桩15根、工程桩3根)、5#楼完成12根试锚桩。

因现场地质条件比较特殊,施工期间多次出现塌孔且灌注量严重超方的现象,XX年2月12日通过召开程家村专家论证会调整施工方案后还是无法解决塌孔现象。

尤其是XX年4月29日--5月8日(共计10天时间)在4#楼工程桩施工时,由于气温回升,原冷冻的地表层已融化,桩机工作时周围多次出现塌陷,致使桩机倾斜、施工人员无法正常操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递交了停工报告。

经5月13日再次召开专家论证会,最后由彭存根董事长在征求专家意见后决定采用PHC管桩施工,局部锤入困难的采用引孔技术。

随后又根据现场的周围环境改为PHC预制管桩(静压),支护队伍配合引孔。

  PHC静压预制管桩工程于XX年6月6日开始进行5#楼的试桩工作,截至XX年10月17日,4#、5#楼静压预制管桩及补桩工作全部结束。

其中:

4#楼试桩5根、工程桩295根,补管桩39根;5#楼试桩3根、工程桩307根、补管桩3根、补高压旋喷桩21根。

粉喷机配合引孔,勘探钻机引孔m,勘探钻机配合探孔48m。

  二、质量控制

  在管桩压桩施工期间,现场项目人员提前掌握静压管桩的控制要点---原材料、终压值(停压标准)、接桩冷却时间及管桩垂直度等,做到心中

  有数,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对施工进行质量控制。

  首先严把进场管桩质量关,对存在严重外观缺陷及明显不合格的坚决退场,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用到本工程中。

其中7月29日进场的一批管桩管套箍长度均为10cm,且不是原厂生产的管桩,对此要求厂家全部退场。

在日常的巡查中,发现有问题的桩现场用红油漆做标示,并拍照做见证,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退场。

同时在压桩过程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自制表格,对管桩的沉桩过程(垂直度、桩顶标高、接桩冷却间隔时间、终压控制等)作了全面的跟踪与必要的记录。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刻通知施工单位停工或整改,项目部做好原始记录,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尽快解决出现的问题。

对施工单位所报的压桩记录进行复核,确保施工资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其中,5#楼工程桩于6月29日正式开始,7月25日结束。

经统计,有10根桩因在沉桩过程中遇到地下障碍物或原有灌注桩超灌方量等未压下去,另有7根桩有效桩长小于12m。

但因压桩未成及有效桩长小于12m的比较集中在5#楼东北角处(此处有年前灌的混凝土超大量SZ-2,充盈系数约5),设计为确保质量以及现场施工的可操作性,于7月29日工程例会(09)中初步决定将东北角处7根桩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处理。

设计单位随后于8月24日下设计变更,要求在原有7根旋喷桩的基础上再增加5根,同时对5#楼的补桩也做了要求。

9月16日5#楼在原有12根旋喷桩的基础上再增加6根旋喷桩,另外再西北侧及东北角旋喷桩密集处的下方增加了3根补桩,要求与原设计不变。

5#楼旋喷桩共计21根,均采用勘察钻机引孔后,再进行下钻杆喷浆。

10月17日,5#楼补2#旋喷桩结束,21根旋喷桩全部完成。

期间由于交叉作业,致使已引孔完毕的桩位被覆盖,

  后又进钻机进行第二次引孔,工期延后。

  三、安全控制

  在静压管桩施工期间,项目部高度重视现场的安全管理。

由于静压机工作时负荷大且所用配重为钢坯,加之现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静压机工作时,配重位移比较大且较频繁,项目部人员在日常现场的巡检中,特别注意此部分的安全隐患,若发现位移大时,立即要求停止工作,必须调整好后再进行沉桩;且在工程例会上多次强调桩机工作时,严禁配重周围站人。

另外对现场安全用电、管桩吊运等也进行了专项管理,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对于现场空桩部分,为防止人员掉入,消除隐患,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对已沉桩部分用警戒线围护。

对施工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口头及书面通知形式要求整改,静压桩施工四个余月以来,现场未发生任何重大安全事故。

  四、进度控制

  根据公司领导的要求及原计划进度,程家村4#、5#楼管桩施工期为45天,即8月20日结束。

尽管项目部现场人员积极想办法,协调各单位、部门的关系,积极努力地解决出现的问题、为顺利施工创造条件,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地质情况复杂,加之各种外部因素影响,工程桩于8月28日全部完成,10月17日补桩结束。

  因素影响如下:

  1、天气原因延误6天(下雨);

  2、甲供管桩进场延误13天;

  3、静压机自身原因延误2天,倒配重延误3天;

  4、中、高考工地停5天;

  5、消防查封工地8天(因施工图纸未经消防审核,

  杏花岭区消防大队派保安查封工地);

  6、海固通在现场闹事影响1天;

  7、5#楼东北角勘探钻机引孔与高压旋喷桩交叉作业耽误20天。

(钢建与支护队伍)

  合计58天,故工程总体工期滞后。

  五、现场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通过分析,导致工程总体工期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1、施工手续不完善,政府职能部门查停工地;2、甲供材料供应不及时;3、现场各施工单位间的交叉施工不能很好的衔接。

  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于甲供材料的厂家在招标时要有严格的供货时间要求及无货时的应急预案,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

在标段划分上尽量避免关联工作的断开,如打桩的和引孔的分开、打桩的和挖桩间土的分开等,从源头上避免不必要的推诿发生,同时也能降低部分工程费用。

关于施工手续问题,如在开工时不完善,要及时、提前做相关部门的工作,尽量将执法检查的影响降到最低。

  项目管理一部

  XX年11月1日

  篇三:

地基处理

  1、试验检测在软土地基处理效果评定中的基本原则及常用方法

  基本原则:

  对地基处理效果的检验,应在地基处理施工结束后,经过一定时间休止恢复再进行。

  为了检测地基处理的效果,通常在同一地点分别在处理前后进行测试,以进行比较,要注意:

  

(1)前后两次测试应尽量使用同一台仪器,统一标准进行。

  

(2)由于各种测试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必须根据测试目的和现场条件选择最有效的方法。

  (3)无论何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尽可能多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4)测试位置应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测试数量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

方法:

  1地基与桩体强度:

包括单桩和复合桩地基静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与动力触探试验、桩身高应变检测、钻芯法等。

  2地基变形:

包括地基沉降与水平位移测试。

  3应力监测:

包括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测试。

  4桩身完整性:

采用桩身低应变检测和声波透射法测试。

  5动力特性;采用波速测试、地基刚度测试。

  2、软土地基的主要特性

  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

其承载能力很低,一般不超过50KN/m2。

在软土地基修筑堤防工程,必须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问题。

②地基的变形问题。

③地基的渗漏和溶蚀问题。

④地基的振动液化与振沉问题。

因此,研究堤防工程软土地基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就十分重要了。

  软弱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及饱和松散粉细砂与粉土。

堤防工程中主要是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

5的亚粘土、粘土组成的淤泥和天然孔隙比大于1。

0小于1。

5的粘土组成的淤泥质粘土。

其主要特征如下:

  1、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大我国软土的天然孔隙比e一般在1~2之间,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W=50~70%,高的可达200%,普遍大于液限。

  2、压缩性高我国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压缩系数一般a1~2都大于0。

5MPa-1,建造在这种软土上的建筑物将发生较大的沉降,尤其是沉降的不均匀性,会造成建筑物的开裂和损坏。

  3、透水性弱软弱土尽管其含水量大,透水性却很小,渗透系数K≤1(mm/d)。

因此,土体受到荷载作用后,呈现很高的孔隙水压,影响地基的压密固结。

  4、抗剪强度低软土通常呈软塑~流塑状态,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抗剪性能极差,我国软土无侧限抗剪强度一般小于30KN/m2(相当于0。

3KN/m2)。

不排水剪时,其内摩擦角几乎为零,抗剪强度仅取决于凝聚力C,一般C<30KN/m2;

  固结快剪时,内摩擦角=5°~15°。

  5、灵敏度高软粘土上尤其是海相沉积的软粘土,在结构未被破坏时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但一经扰动,抗剪强度将显著降低。

其灵敏度(含水量不变时原状土与重塑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一般在3~4之间,有的甚至更高。

  3、强夯法的原理及适用性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虽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尚未形成成熟和完善的理论。

对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认识,首先应分宏观机理和微观机理。

宏观机理从加固区土所受冲击力、应力波的传播、土的强度对土加密的影响做出解释。

微观机理则对冲击力作用下,土微观结构的变化,如土颗粒的重新排列、连接做出解释。

宏观机理是外部表现,微观机理是内部依据。

其次应对饱和土和非饱和土加以区别,饱和土存在孔隙水排出土才能压实固结这一问题。

还应区分粘性土和无粘性土,它们的渗透性不同,粘性土存在固化内聚力,砂土则不然。

另外对一些特殊土,如湿陷性黄土、填土、淤泥等,由于它们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能,其加固机理也存在特殊性。

强夯机理研究中还有一个必须研究的内容就是夯击能量的传递,即确定夯击能量中真正用于加固地基的那部分能量和该部分能量加固地基的原理。

  Leon认为,强夯加固作用应与土层在被处理过程中的三种不同机理有关。

其一是加密作用,以空气和气体的排出为特征;其二是固结作用,以孔隙水的排出为特征;其三是预加变形作用,以各种颗粒成分在结构上的重新排列以及颗粒结构和形态的改变为特征。

由于加固地基土的复杂性,他认为不可能建立对各类地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

  目前普遍一致的看法认为,经强夯后,土强度提高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夯击能量转化,同时伴随强制压缩或振密(包括气体的排出、孔隙水压力上升);②土体液化或土体结构破坏(表现为土体强度降低或抗剪强度丧失);③排水固结压密(表现为渗透性能改变、土体裂隙发展、土体强度提高);④触变恢复并伴随固结压密(包括部分自由水又变成薄膜水,土的强度继续提高)。

其中第①阶段是瞬时发生的,第④阶段是强夯终止后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的(可长达几个月以上),中间两个阶段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强夯法适用性:

  实践证明,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对高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等地基,当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4、固结度的计算方法及在软基加固施工中的作用

  固结度计算

  在进行地基的固结度计算时,将砂石桩的排水近似看成砂井

  地基的排水来进行计算,它建立在三维比奥渗透固结理论的基础上。

砂井地基既

  有竖向排水固结,又有径向排水固结,如图1所示,整个渗流是一个轴对称的三维渗流。

  首先介绍瞬时加荷条件下的固结度理论。

  竖向排水固结度

  式中:

Uv———竖向排水平均固结度,

  m———正奇数

  Tv———竖向固结时间因数(无因次)

  cv———竖向固结系数,

  t———固结时间,s;

  H———土层的竖向排水距离,cm,双面排水时H为土层厚

  度的一半,单面排水时H为土层厚度。

  径向排水固结度

  总平均固结度

  以上是瞬时加荷条件下的固结度理论,在实际工程中,荷载总是分级逐渐施加的,因此,由上述理论方法求得的固结时间关系必须加以修正,修正的方法有改进的高木俊介法和改进的太沙

  基法。

  改进的高木俊介法

  该法是根据巴伦理论,考虑变速加荷使砂井地基在辐射向和垂直向排水条件下推导出砂井地基的总平均固结度,其特点是不需要求得瞬时加荷条件下的地基固结度,而是可以直接求得修正后的平均固结度,其固结度的计算式为

  :

  改进的太沙基法

  该法得到的固结度仅是对本级荷载而言的,总固结度等于各级荷载增量作用下固结度的叠加,对总荷载还要按荷载的比例进行修正。

  修正后的太沙基法总平均固结度为

  :

  其中,竖向和径向固结系数的选取很关键。

不同的土层因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不同,因此竖向和径向固结系数也有差异,计算的固结度也将不同

  分别计算各个土层的固结系数并求出固结度,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土层的固结情况。

而且,在堆载作用下各个土层的抗剪强度增长量和沉降量也会不同,在由上述方法计算的固结度基础上可以求得各个土层的抗剪强度增长量和沉降量。

另外,在不同的堆载等级作用下,软土地基的受力状态必将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因此,在不同等级的堆载作用下,土的固结系数是不同的。

在每级加荷结束后,都要重新测量土工参数,以求得固结系数,再计算在该级堆载作用下的固结度或固结度增量。

根据改进的高木俊介法和太沙基法计算的地基固结度可以看出:

  1)高木俊介法计算的结果稍微偏大,但随着堆载等级的增加,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渐趋一致。

其原因主要是太沙基法是假定每一级荷载增量Pi所引起的固结过程是单独进行的,与上一级荷载增量所引起的固结度无关,总固结度是在各级荷载增量作用下固结度的叠加,而高木俊介法不需要求得瞬时加荷条件下的地基固结度,这些假设条件和计算方法的不同导致两种计算结果的差异。

  2)地基土在第一级堆载下的排水固结效果最显著,土的平均固结度均大于60%,在达到最大的堆载等级时,两种方法计算的固结度都接近了100%,表明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能够较好地消散孔隙水压力,加速地基土的固结,从而使土的有效应力

  增大,使土体强度得到逐步增长。

用砂石桩结合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作用:

  1、计算平均附加应力,计算残余变形

  2、计算达到允许残余变形所需要的时间

  3、估算强度增长

  4、减少排水距离

  5、分析比较复合地基、柔性桩、散体桩、刚性桩的变形特征复合地基一般按强度可分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半刚性桩复合地基)、及刚性桩复合地基。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和柔性桩复合地基容易区别,因为前者需要土的围裹才能称得上“桩”,后者则可以独立成型。

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也应该是强度上的区别,但又为量化的区分点,因强度和诸多因素有关,也不可能有,只是一般把CFG桩复合地基,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等视为刚性桩复合地基,其它一般可视为柔性桩复合地基。

  柔性桩是指无须桩周土的围箍即能自立,桩身刚度和强度较小、压缩量较大,单桩沉降以桩身压缩为主、受桩端持力层性状影响不大的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

一般常把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等一类低强度成形桩称为柔性桩。

  如果按桩身抗压强度来进行划分,一般强度低于2MPa的称为柔性桩。

因为柔性桩桩身强度很低,在荷载作用下,很容易产生侧向变形,且土所能提供的约束作用较小,这也是柔性桩复合地基变形和沉降的主要原因。

  与散体材料桩依靠桩周土提供的被动土压力维持桩体平衡、承受上部荷载的作用不同,柔性桩同刚性桩一样是依靠桩周摩阻力和桩端端阻力把作用在桩体上的荷载传递给地基土的,因而柔性桩复合地基中土的垂直应力的扩散范围较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大、深度深,加固效果也明显。

  碎石桩是地基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桩型之一,碎石桩是以碎石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复合地基加固桩。

碎石桩和砂桩等在国外统称为散体桩或租颗粒土桩。

所谓散体桩是指无粘结强度的桩,由碎石柱或砂桩等散体桩和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地基亦可称为散体桩复合地基。

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碎石桩、砂桩、渣土桩等复合地基都是散体桩复合地基。

  6、分析比较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传力区别

  由于桩体刚度大小的差异,柔性桩与刚性桩在荷载传递的规律上也不尽相同。

在均质地基中,柔性桩在荷载作用下,桩体的压缩应变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桩与四周土体之间的相对位移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桩侧摩阻力也是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桩侧摩阻力的发挥远早于桩端端阻力的发挥。

柔性桩桩身变形和桩侧摩阻力均主要发生在临界桩长范围内。

而在均质土中的理想刚性桩,在荷载作用下桩周各处摩阻力和桩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