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9444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健康危害:

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并强烈地作用于中枢神经很快引起痉挛;

长期接触高浓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可引起出血性白血病。

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特别是能积蓄于鱼的肌肉与肝中,但一脱离污染的水体,鱼体内污染物排出比较快由于其挥发性比较大,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在环境中易被光解。

燃烧性:

易燃

象形图

:

 

警示词:

危险

危险信息: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可引起遗传性缺陷;

可致癌;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

对水生生物有毒;

引起严重眼睛刺激;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纯品□

化学品名称:

有害物成分:

苯(含量80-95%)CASNo:

71-43-2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呼困难时给输氧。

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

就医。

忌用肾上腺素。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5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

40mg/m3〔皮〕;

美国TVL-TWAOSHA:

1ppm,3.2mg/m3,

美国TVL-ACGIH:

0.3ppm,0.96mg/m3;

美国TVL-STEL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水质检测管法;

气体检测管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快速检测管法气体速测管。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色谱/质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

工作后,淋浴更衣。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

熔点(℃):

5.5相对密度(水=1):

0.88

沸点(℃):

80.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77

饱和蒸气压(kPa):

9.95(20℃)燃烧热(kJ/mol):

-3264.4

临界温度(℃):

289.5临界压力(MPa):

4.92

闪点(℃):

-11爆炸上限%(V/V):

8.0

引燃温度(℃):

560。

爆炸下限%(V/V):

1.2

最小点火能(mJ):

0.20。

最大爆炸压力(MPa):

0.88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15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明火、高热。

聚合危害:

不能发生。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3306mg/kg(大鼠经口);

48mg/kg(小鼠经皮)LC5031900mg/m3,7h(大鼠吸入)

急性中毒:

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

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慢性中毒:

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

造血系统改变:

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

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

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家兔吸入10mg/m3,数天到几周,引起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加。

慢性中毒动物造血系统改变,严重者骨髓再生不良。

刺激性:

家兔经眼2mg(24h小时),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中度刺激。

致敏性:

无资料。

致突变性:

DNA抑制:

人白细胞2200μmol/L;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

人淋巴细胞200μmol/L。

致畸性:

大鼠吸收最低中毒浓度(TCLo)150ppm24h(孕7~14d),引起植入后死亡率增加和骨髓肌肉发育异常。

致癌性: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确认为致癌物。

男性吸入最低中度浓度(TDL0)200mg/m3/78周(间歇),致癌,引起白血病和血小板减少。

人吸入最低浓度(TCL0)10ppm/8小时/10周(间歇),致癌,引起内分泌肿瘤和白血病。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生态毒性:

LC10012.8mmol/L/24h(梨形四膜虫);

LC5027mg/L/96h(小长臂虾);

LC5020mg/L/96h(褐虾);

LC50108mg/L/96h(黄道蟹的蚤状幼蟹);

LC5012mg/L/1h(一年的欧鳟);

LC5063mg/L/14d(虹鳟);

LC505.8~10.9mg/L/96h(条纹石鲲);

LC50370mg/L/48h(孵化后3~4周的墨西哥蝾螈);

LC5090mg/L/148h(孵化后3~4周的滑抓蟾);

LD5046mg/L/24h(金鱼);

20mg/L/14~48h(蓝鳃太阳鱼);

LD10034mg/L/24h或60mg/L/2h(蓝鳃太阳鱼);

TLm66~21mg/L/24h,48h(海虾);

TLm35.5~33.5mg/L/24h,96h软水,24.4~32mg/L/24h、96h硬水(黑头软口鲦);

TLm22.5mg/L/24h、96h,软水(蓝鳃太阳鱼);

TLm34.4mg/L/24h、96h,软水(金鱼);

TLm36.6mg/L/24h、96h,软水(虹鳟);

TLm395mg/L/24h、96h(食蚊鱼)。

生物降解性:

初始浓度为20mg/L时,1、5和10周内分别降解24%、44%和47%(在棕壤中);

低浓度下,6~14天去除率为44~100%(在污水处理厂)。

非生物降解性:

光降解半衰期为13.5天(计算)或17天(实验)。

生物富集或生物

积累性BFC:

日本鳗鲡3.5;

大西洋鲱4.4;

金鱼4.3。

富集系数为3.5~24。

代谢:

苯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苯酚、氢醌、儿苯酚、羟基氯醌及苯巯基尿酸。

有人报道苯在人体内可氧化为无毒的已二烯二酸和非常有毒的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1,2,4-苯三酚。

残留与蓄积:

进入人体的苯可迅速排出,主要途径是通过呼吸与尿液排出。

当人体苯中毒时在尿中立即可发现上述酚类,其排泄极快,吸入苯后最多在2小时以内,尿中就可发现苯的代谢物,此外,一部分酚类也以有机硫酸盐类的形式排出。

在人体保留苯的研究中,Nomiyama等(1974)报道连续接触含苯浓度180-215mg/m3的空气4小时,人体可保留30%的苯。

Hunter和Blair报道连续接触含苯浓度为80-100mg/m3的空气6小时,人体可保留230mg的苯。

已证明了3-氯基-1,2,4-三唑能抑制苯的代谢。

苯能积蓄于鱼的肌肉与肝中,但一旦脱离苯污染的水体,鱼体内苯排出也比较快。

迁移转化:

苯从焦炉气和煤焦油分馏、裂解石油等制取,也可人工合成如乙炔合成苯。

苯广泛地应用在化工生产中,它是制造染料、香料、合成纤维、合成洗涤剂、聚苯乙烯塑料、丁苯橡胶、炸药、农药杀虫剂(如六六六)等的基本原料。

它也是制造油基漆、硝基漆等的原料。

它作为溶剂,在医药工业中用作提取生药,橡胶加工中用作粘合剂的溶剂,印刷、油墨、照像制版等行籽也常用苯作溶剂。

所有机动车辆汽油中,都含有大量的苯,一般在5%左右,而特制机动车辆燃料中,含苯量高达30%。

在汽油加油站和槽车装卸站的空气中,苯平均浓度为0.9~7.2mg/m3(加油站)和0.9~19.1mg/m3(装汽油时)。

苯主要通过化工生产的废水和废气进入水环境和大气环境。

在焦化厂废水中苯的浓度为100~160mg/L范围内。

由于苯微溶于水,在自然界也能通过蒸发和降水循环,最后挥发至大气中被光解,这是主要的迁移过程。

另外的转移转化过程包括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但这种过程的速率比挥发过程的速率低。

其他:

苯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化工原料。

化工厂超标排放的废水、废气是造成环境中苯污染事故的主要根源。

贮运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如翻车、容跑龙套破裂,泄漏等,也会造成严重污染。

苯还是机动车燃料的万分,汽车加油站和槽车装卸站是苯的另一个污染源。

苯能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甲苯等许多有机溶剂互溶,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20℃时,仅为0.05%。

进入人体的苯可迅速通过呼吸和尿液排出。

苯微溶于水,水中的苯可迅速挥发至大气,最后被光解。

苯为易燃、易爆有机物,一旦发生泄漏,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起火。

苯燃烧时,冒出浓烈的黑烟,伴有刺激性气味。

因苯蒸气比空气重,火焰会沿地面燃烧。

水中排入大量苯时,由于苯难溶于水,水面会出现漂浮液体,并有刺激性气味,还会出现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死亡。

苯有毒,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接触苯后,眼部粘膜受到刺激,会发红流泪,皮肤受到刺激会发红发痒。

摄入、吸入或皮肤吸收大量苯后,会出现头痛,恶心,腹痛,麻醉症状,甚至死亡。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危险废弃物。

废弃处置方法:

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废料可在被批准的溶剂焚化炉中烧掉。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32051UN编号:

1114包装类别:

Ⅱ包装标志:

易燃液体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令第344号)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其划为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

2016年1月22日

编制部门:

***************************

修改说明:

本SDS按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标准编制,由于目前国家尚未颁布化学品GHS分类目录,本SDS中化学品的GHS分类是企业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GB20576-2006~GB20602-2006)自行进行的分类,待国家化学品GHS分类目录颁布后再进行相应调整。

免责声明:

我公司在本SDS中全面真实地提供了所有的相关资料,但我们并不能保证其绝对的广泛和精确性。

本MSDS只为那些受过适当专业训练并使用该产品的有关人员提供对该产品的安全预防资料。

获取该SDS的个人使用者,在特殊的使用条件下,必须对本MSDS的适用性作出独立的判断。

在特殊的使用场合下,由于使用本SDS所导致的伤害。

我公司将不负任何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