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015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优越性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民主集中制(常考点)

(1)含义:

民主集中制就是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2)地位: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3)体现: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注意:

与人大有关的其他角度: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要切实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要积极听取人民政协的意见和建议;

要加强民主立法,确保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要加强执法监督,确保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必依。

特别提示: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不能说我国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要注意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和人民代表大会

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拓展升华: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应注意区分的几对概念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

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2)“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

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国家元首、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

它们的关系是后者对前者负责,由前者产生,前者对后者进行监督,注意只能是同一级别的,如某市政府、法院对市人大负责并受市人大监督。

(3)“国家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

前者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后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全国人大既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又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大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

【迁移整合】

人大为什么这样做或怎样做一件事:

(1)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2)人大的地位、性质(3)人大的职权(4)民主集中制等(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人大代表为什么这样做或怎样完成一件事:

为什么:

地位+义务+与人民的关系

①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③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

怎么做:

职权+义务+与人民的关系

①行使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②履行义务(要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③正确处理与人民的关系(负责、服务、监督)。

考点二 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频考点)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要性: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性质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地位,而且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员作用

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名师点拨] 

(1)我国的多党合作不是多党联合执政。

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互相独立的,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3)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不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而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4)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5)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机关,人大代表是选举产生的。

政协不是我国的国家机关,政协委员是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的。

政协监督是一种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6)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二者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属于党的系统,人大属于国家机关体系,不是上下级关系。

(7)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不同。

政治协商主要是指在重大问题决策前或执行过程中对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而民主监督则是对执行情况、工作情况进行批评,提出建议。

(8)政治协商与参政议政不同。

①政治协商主要针对的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参政议政针对的是社情民意,如民主问题包括抑制房价,保障住房等。

②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主动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对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的协商,而参政议政则是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针对一些重大问题或社情民意,提出提案、意见、建议。

(1)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提示 性质+宗旨+地位+作用+自身建设

①性质(两个先锋队)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

②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③党的作用决定的(三个“只有……才……”)。

④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⑤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提示 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先锋模范+党的建设+指导思想

①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②完善三种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③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⑤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考点三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常考点)

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民族政策

①含义: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②原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宗教政策

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维护新型民族关系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基础)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

(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自治权。

(基本制度)

(4)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

(政策保证)

(5)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1)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是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对象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聚居”不是“居住”。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但民族区域自治是“一定”自治,不是“高度”自治,更不是“完全”自治。

②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范畴。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体系。

(1)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体现我国国家性质。

(2)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的性质没有变,仍然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4)在我国,并非所有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5)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不支持和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1)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什么取得巨大成就?

提示 中国共产党+政府+民族原则+民族政策

①中国共产党:

宗旨、性质和执政理念。

②政府:

宗旨和工作原则。

③民族原则:

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提示 中国共产党+政府+人大+政协+公民

主体

措施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作用,提高执政能力,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政府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统筹区域发展

人大

通过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督促有关国家机关落实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

政协

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为民族地区发展建言献策

公民

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维护民族平等。

③贯彻和遵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以自身的行动推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实现。

④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自觉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考点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新教材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⑴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⑵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⑴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

⑵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2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3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⑶如何做: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根本要求)

误区警示:

1.对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进行判断

(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人大常委会决定权的体现。

(  )(2014·

广东高考,30②)

(1)×

 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体现。

(2)代表分组审议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修改意见行使的职权是决定权、提案权。

(  )(2014·

江苏高考,12①④)

(2)×

 审议权、表决权。

(3)人大代表享有选举权、审议权和决定权。

(  )(2013·

安徽高考,6②)

(3)×

 人大行使决定权,而不是人大代表。

(4)全国人大决定全国的一切事务。

(  )(2013·

安徽高考,6③)

(4)×

 全国人大决定全国的一切重大事务,而不是一切事务。

(5)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

(  )(2012·

广东高考,28A)

(5)×

 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人大代表。

(6)人大代表有权提出意见并直接处理问题。

(  )(2012·

广东高考,28B)

(6)×

 人大代表可以提出意见,但没有直接处理问题的权利。

(7)行政权力受到人大常委会的有效制衡。

大纲全国卷,33④)

(7)×

 我国国家机关之间是分工合作的关系,而非制衡关系。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司法权。

(  )(2012·

山东高考,21D)

(8)×

 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

2.对下列关于我国的政党制度的表述进行判断

(1)党的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问题。

(  )(2014·

江苏高考,16③)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问题。

(2)政协委员们围绕互联网金融这一话题各抒己见出谋划策是在行使国家权(  )(2014·

上海高考,6A)

 参政议政。

(3)L市政协就市政府起草的《L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开展协商,体现了政协委员直接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

(  )(2014·

四川高考,5②)

 政协是参政议政,并不直接管理国家经济事务。

(4)中国共产党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  )(2013·

山东高考,20③)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政府职能,党不能履行政府职能。

(5)政协委员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新课标全国卷Ⅱ,17③)

 政协委员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6)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

福建高考,26A)

 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但不是国家机关。

(7)政协委员有权依法制定宪法和法律。

福建高考,26B)

 政协委员无权制定宪法和法律。

(8)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2013·

福建高考,26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9)中国共产党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江苏高考,15②)

(9)×

 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党。

(10)政协委员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质询权。

(  )(2012·

天津高考,7B)

(10)×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意志和利益行使质询权。

3.对下列关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的表述进行判断

(1)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  )(2014·

新课标全国Ⅰ卷,15①)

 “主要手段”说法错误,民族省区的发展主要还在内因。

(2)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民族平等的基础。

安徽高考,5②③)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保障。

天津高考,8④)

 党的领导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保障。

(4)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

北京高考,34D)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而不是经济基础。

(5)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大纲全国卷,34①)

 我国宗教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6)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江苏高考,18D)

(6)√ 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7)自治机关享有行政管理权、独立立法权和司法权。

上海高考,8A)

 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等;

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一定的外事权等。

巩固提升:

1.人大代表,首先要能“代”,就是代表人民,为人民办事;

其次要善于“表”,就是要能充分表达选民的意愿、呼声。

只有做到了“代”与“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大代表。

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就必须(  )

A.认真行使表决权、监督权、决定权

B.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

D.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能力

解析 人大代表要想做到代表人民,表达选民的意愿、呼声,就必须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应选C。

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且混淆了人大和人大代表的职权;

B项不属于人大代表的职责,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项属于政协的职能。

答案 C

2.从“问钱”“问粮”到“问医”“问房”,从“问食品安全”到“问环境治理”。

“专题询问”是对“询问”这种监督方式的进一步完善。

下列属于人大行使监督权的是

(  )

A.人大常委会审议财政决算报告

B.人大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

C.人大代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议案

D.人大代表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解析 A属于人大的监督权;

B属于人大的决定权;

C、D属于人大代表的职责。

答案 A

3.(2014·

浙江调研)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XX年6月18日启动。

某市委在组织开展此活动中,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摸清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和问题,并与群众共商产业发展、致富增收的路子和措施。

这样做主要是基于(  )

①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职能 ③中国共产党自觉遵循自身执政规律的内在要求 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没有自身的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承担着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是政府,②说法错误;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它所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表述不妥。

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 B

4.下列选项中,存在互相监督关系的是(  )

A.人民与人民代表B.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C.全国人大与国务院D.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

解析 人民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与人民代表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国务院是在全国人大的基础上产生的,全国人大与国务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也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故A、C、D项错误。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的关系,二者是互相监督关系。

答案 B

5.我国推出众多新举措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如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等,这给新疆各族人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这众多新举措的实施有利于(  )

①不断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保证各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 ④维护我国边境稳定、国家统一和安全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 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等,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维护我国边境稳定、国家统一和安全,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与材料无关。

答案 D

6.(2014·

天津六校二联)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积极开展和谐宗教创建活动,加强对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善宗教活动场所环境,促进宗教活动规范有序,积极组织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等活动。

该活动的开展旨在(  )

A.鼓励人们自由信仰宗教

B.进一步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活动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D.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

根据题干可知,开展和谐宗教创建活动目的是规范宗教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D正确。

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保护人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故A错误。

对信教群众进行无神论宣传教育违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故B错误。

C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7.(2014·

江苏卷)近期,暴力伤医事件接连发生。

20XX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召开期间,90位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递交“紧急提案”,建议将医疗机构列为公共场所进行安保,并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尽快制定《医疗机构治安管理条例》。

这表明政协(  )

A.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B.可以指导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C.积极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

D.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解析题中90位政协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递交“紧急提案”,体现了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A项正确。

B项指导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说法错误。

政府应积极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C项不符合题意。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