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019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docx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0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井技术管理,夯实矿井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基础,规范各项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管理,使其既有现场施工、作业的针对性,又具有科学实用、可操作,使其更好地指导作业现场,更好地服务于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望各相关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第一条编制作业规程的原则是:

(一)为加强我公司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矿井安全生产,依据《煤炭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技术政策和集团公司《安全技术方案(措施)审批规定》要求,集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方针,积极使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格,严禁无规程组织施工。

第二条编制作业规程的程序是:

(一)生产技术科根据公司发展总体规划和生产接替安排,加强内部采掘组、设计组、地测组的沟通,设计提前20天、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提前15天、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必须在工作面形成系统后15天内完成。

设计图纸、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分别由设计组、地测组负责人交给采、掘组相应主管工程师。

(二)由分管副总牵头组织生产科、机电科、安检科、调度区、通风区、运输区、区队队长及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充分了解施工地点及回采工作面具体情况,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集体讨论,进一步确定最安全合理的技术方案,同时,相关部门做好提供编制规程资料的准备。

(三)在技术部门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后,方可由采掘主管工程师下发设计图及相关地质资料。

施工单位由技术员接收。

施工单位如对施工意图不清楚、相关巷道关系不明确、施工地点周围地质情况不了解时,必须及时询问。

技术科下发作业规程、措施编制通知(作业规程要提前7~10天,一般措施提前2天向施工单位下发任务及要求),以便施工单位了解情况,根据现场实际围绕现场编制措施。

(四)生产单位在接到作业规程编制联系单后,在编制作业规程期间单位负责人必须组织区队工长以上管理人员、有经验的员工等到现场察看。

对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运输系统优化、通风系统的合理性、瓦斯粉尘防治、施工工艺优化、新技术的应用、预计可能会出现的地质灾害以及老空、断层、应力带等特殊条件的施工方法,做重点讨论,进一步优化措施的安全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五)编制采掘作业规程前,必须收集下列文件、资料:

1、生产科提供:

①、已批准的有关设计(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及其它单项工程等设计图);

②、批准的地质说明书及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变化的勘查资料;

③、同一煤层或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

4、由通风区提供的通风系统图。

5、由机电科提供的供电系统图和机电设备资料。

6、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爆破管理制度、巷道维修制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通风安全仪表使用维修制度等。

第三条编制要求

(一)作业规程及措施要统一使用宋体、四号字打印、行间距一致,对编写不认真,图表字迹不清楚,施工操作不明确,修改超过三处以上的必须重写,影响生产由编写人员承担责任。

(二)作业规程应由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

1、编制人员须掌握施工条件、施工工艺、施工组织等情况,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充分预测,编制要有针对性。

并要结合新技术的应用、新工艺的操作、新产品的使用进行编制,编制内容要体现安全化、创新化、实用化、图文化。

特殊位置的平剖面图要齐全,标注要清楚。

各种作业图表要与实际施工操作一致,如循环图表、煤机(综掘机)进刀方式等,各种作业的安全距离,操作顺序要标注清楚、合理、规范,不得出现违章作业现象。

2、编制人员应按以下《作业规程》模板进行编制:

⑴采煤作业规程模板:

审批意见

第一章采煤工作面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第二节煤层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第四节地质构造

第五节水文地质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第二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巷道布置

第二节采煤工艺

第三节设备配置

第三章顶板控制

第一节支护设计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第四节矿压观测

第四章安全生产系统

第一节运输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第三节供排水、风压及液压系统

第四节供电

第五节通信照明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第二节作业循环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六章煤质管理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顶板

第三节防治水

第四节爆破

第五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第六节运输

第七节机电

第八节其它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⑵掘进作业规程模板:

矿审批意见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编写依据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第三节地质构造

第四节水文地质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第二节矿压观测

第三节支护设计

第四节支护工艺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法

第二节凿岩方式

第三节爆破作业

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第五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通风

第二节压风

第三节瓦斯防治

第四节综合防尘

第五节防灭火

第六节安全监控

第七节供电

第八节排水

第九节运输

第十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第二节作业循环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一通三防

第二节顶板

第三节爆破

第四节防治水

第五节机电

第六节运输

第七节其他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三)新技术、新工艺都是对传统的突破,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因此,作业规程就必须结合新的生产实际,图文并茂,不断创新。

内容齐全,语言简明、准确、规范;图表满足施工需要,采用规范图例,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图面清晰,按章节顺序编号。

(四)凡是生产系统涉及到斜巷运输的措施,就必须有绞车使用、管理、安全操作、钢丝绳校验等部分内容,并画在设备布置图中,加强管理。

(五)凡技术措施中涉及到的机电、运输、通风防尘、监测监控、排水、通讯照明等设备,必须准确写出型号、能力等技术参数(可由相关单位提供)。

(六)施工中牵涉到爆破产品时,必须对爆破产品的种类、安全操作、储运方式等作详细说明。

(七)在编制措施前,必须参考巷道施工单位移交的“掘进期间巷道隐蔽工程记录”等技术资料,详细了解不安全因素,在措施中有针对性的编制技术措施。

(八)经过集体研究的作业规程草稿,在没有审批之前,广泛征求职工意见,进一步完善规程。

第四条作业规程和措施审批

(一)、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作业规程之后,首先在本单位征求意见,在完善并征求施工单位负责人认可、签字后,上报审批。

(二)、作业规程草稿先进行网上预审:

区队技术员提前3天发到相关部门主管工程师腾讯通上,并电话通知职能部门提前预审,预审过程中对作业规程草稿中错误、不详不具体、有误解等要相互沟通并进行修改完善。

(三)、作业规程及专项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应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进行会审,对措施的安全可行性进行集中讨论,确保措施安全、可靠、经济、有效。

(四)、参加会审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到会,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仔细审查,充分发表意见。

作业规程审批过程中,组织人员要作好详细的“审批意见”记录。

(五)、作业规程审批后,必须每月复审一次,复审由分管副总工程师组织。

施工过程中施工地点的情况发生变化和通风、运输、避灾路线有变化时立即复审、修改。

第五条贯彻学习要求

(一)颁布的技术措施的学习贯彻,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严格贯彻学习制度,所有与施工有关人员必须全部学习,并掌握施工要领。

(二)施工前,由单位负责人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对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工程施工中的危险、危害以及应急方案进行贯彻学习、签字,并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考试,不及格人员严禁上岗作业。

(三)考试采取笔试和现场口述、操作等形式,对文化程度低,无法参加笔试的人员,由区长、书记、技术区长对其进行口头提问和现场操作考试,确认其掌握了操作要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并由现场监考人员签名出具鉴定合格证明,方可上岗。

(四)学习可以采取分工种、专业重点掌握,对本工种、本专业操作规定和所有安全知识要求重点学习,全部掌握,其他专业要求全面了解。

(五)学习考试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作为上岗资格凭据。

由于其他原因没有学习的人员,必须登记未学习的原因,待其上岗前必须先学习技术措施,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并记录备案。

考试合格人员的考试成绩登记在本措施的学习考试记录表上,并签名附在措施中备案。

试卷存档待查,待本工程结束后方可作废处理。

(六)对技术措施的学习应该采取多样化,提高员工学习兴趣。

对工作中的安全重点、工作标准、操作要点、技术难点、新工艺、新设备的特点等重点讲解,“手指口述”现场教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职工现场操作演示等,不仅让职工听到,还要经常看到,更有利于学习和记忆。

(七)在规程措施学习贯彻时,适当插入与该工程相关的案例分析。

案例要真实、贴切、有针对性,要有时间、地点、事故经过、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让职工领会按规程施工的重要性,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八)对《作业规程》要求学习、考试外,由各级安监部门对安全规程、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监察。

第六条作业规程和措施的落实和管理:

(一)明确施工措施落实责任人。

单位负责施工的现场管理人员为第一责任人,不按措施施工时,严肃追究责任。

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要提高工作责任心,多深入现场了解措施执行情况,加强现场管理力度。

(二)加大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

落实措施是安全生产中最关键的一环,把“精细化管理”和“动态达标”作为监督措施执行的两个平台,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措施执行动态检查,促进技术措施在现场施工中的指导作用。

(三)采取“全员参与,闭合管理”模式,每个人发现的施工措施不切合实际、措施执行不到位、甚至违反措施规定等情况,及时向安全、技术部门及有关领导反映,责令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并跟踪兑现整改结果,实行闭合管理,真正做到有检查,有安排,有落实。

(四)走动考核。

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分管范围的技术措施,对现场施工负责人随时考核,发现管理人员对施工技术参数不明白,操作要点没掌握,甚至违反措施指挥的管理人员,应立即停职学习。

(五)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写出技术措施评估,以便更好总结经验、指导生产,并送交技术部门存档。

(六)矿总工程师对技术措施的编制质量负责。

(七)矿应定期召开技术例会,由技术科负责组织,由矿总工程师主持。

参加人员包括:

各分管副总工程师,机电、安检、调度、采掘、地质、测量、运输、通风、运输等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所有部门的技术负责人。

交流技术成果,解决技术难题,汇报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审批技术措施,讨论新工艺、学习新技术,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管理素质。

(八)为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公司应定期组织技术措施自查、互查、评比、通报,对编制规范、严密、切合实际,能有效指导安全生产的措施;学习贯彻形式新颖,职工学习、掌握较好的单位;能够认真负责监督措施的执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给予适当奖励,促进技术工作良性开展。

(九)公司技术负责人应当经常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对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

(十)在措施的编制过程中,应加强相关单位的互助协作,分专业提供相关资料,才能保证措施的正确、完善。

(十一)施工结束后,应由单位技术负责人写出作业规程的评估,送交生产技术部门,生产科连同作业规程及修改补充措施一起存档。

存档的作业规程文本、电子文档不得修改,一般应保存三年以上。

第七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