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1597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分离出的粗煤气进入横管初冷器,用循环水和制冷水冷却到22℃,冷却后的煤气进入电捕焦油器分离焦油,然后经鼓风机进行加压后送往脱硫。

初冷器的煤气冷凝液分别由初冷器上段和下段流出,分别经初冷水封槽后进入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槽,由冷凝液循环泵抽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分离的氨水进入循环氨水槽,然后用氨水循环泵送至焦炉冷却荒煤气使用。

多余的氨水去剩余氨水槽,经剩余氨水泵送至硫铵工段蒸氨。

分离的焦油送至焦油中间槽,当达到一定液位时,泵送至焦油储槽。

4、脱硫工序

来自鼓冷工段的粗煤气进入脱硫塔下部经脱硫剂吸收H2S脱硫后去硫铵工段。

5、硫铵工序

由脱硫来的煤气经煤气预热器预热后进入喷淋式饱和器,与循环母液充分接触,使其中的氨被母液吸收,煤气经除酸器分离酸雾后送至粗苯工段。

在饱和器的母液中不断有硫铵结晶生成,用结晶泵将其连同一部分母液送至结晶槽分离,然后经离心机分离后形成硫铵产品。

在饱和器下段结晶室上部的母液,用循环泵连续送至上段喷淋室喷洒,吸收煤气中的氨,并循环搅动母液以改善硫铵的结晶过程。

母液补充硫酸由硫酸高位槽自流至满流槽补入系统中。

6、粗苯工序

来自硫铵工段的煤气,经终冷塔冷却后进入洗苯塔,与洗苯塔顶喷淋的循环洗油逆流接触,煤气中的苯被洗油吸收,再经过塔的捕雾段脱除雾滴后离开洗苯塔,其中部分送至焦炉作回炉煤气,部分送至粗苯管式炉、锅炉房等作燃料,部分外售。

洗苯塔底富油经富油泵加压后送至粗苯冷凝冷却器,与脱苯塔顶出来的粗苯汽换热,将富油预热至60℃左右,然后至油油换热器与脱苯塔底出来的热贫油换热,由60℃升到120℃左右,最后进入管式炉加热至180℃左右,进入脱苯塔。

从脱苯塔顶出来的粗苯油水混合汽进入粗苯冷凝冷却器分别被从洗苯塔底来的富油和制冷水冷却至30℃左右,然后进入粗苯油水分离器,分离的粗苯至粗苯回流槽,部分粗苯经粗苯回流泵送至脱苯塔顶作回流,其余部分入粗苯储槽。

脱苯后的热贫油从脱苯塔底流出,自流入油油换热器与富油换热,使其温度降至90℃左右入贫油槽,并由贫油泵加压送至贫油冷却器,分别被循环水和制冷水冷却至30℃,送洗苯塔喷淋洗涤煤气。

在洗脱苯过程中,循环洗油的质量逐渐恶化,为保证洗油质量采用洗油再生器将部分洗油再生,再生后的洗油入脱苯塔。

外购的新洗油入新洗油地下槽,用泵送新洗油槽,由贫油泵补入系统。

7、煤气分配

煤气部分送焦炉作回炉煤气,部分入管式炉加热,部分送锅炉加热,剩余煤气供给下游用户使用。

八、工艺过程中危险性

1、备煤工序中涉及原煤破碎机,生产过程产生粉尘及噪声等危害因素;

粉尘过量聚集会导致粉尘爆炸,岗位人员接噪时间过长会导致听力下降等职业病危害。

2、炼焦工序是原料煤高温干馏形成焦炭,同时产生焦炉煤气的过程,焦炉煤气需经循环氨水喷洒降温至合理范围进入后续工序,如果循环氨水压力不足会导致煤气降温效果差,高温煤气会造成集气道损坏,从而导致煤气逸散,造成人员中毒,遇明火造成着火爆炸。

3、鼓冷工序总体可分为鼓风和冷凝。

罗茨鼓风机需控制额定电流电压,合理控制风机转速,风机转速过高导致机前系统负压操作,导致煤气系统含氧量升高,达到煤气爆炸极限时,遇明火导致着火爆炸。

4、脱硫工序是对煤气进行净化。

脱硫塔中使用的脱硫剂需及时进行更换,旧脱硫剂由于吸收过多的含硫物质,长时间暴露空气中会导致脱硫剂发热自燃,引发火灾事故。

5、硫铵工序主要工艺是利用硫酸与煤气中的氨反应生成硫酸铵。

生产硫酸铵需要浓硫酸,强酸使用过程中会导致设备设施腐蚀出现漏点,导致物料泄露从而造成人员烧伤烫伤。

6、粗苯工序主要工艺是提取煤气中的苯及其同系物过程。

粗苯提取过程需密切观察各塔液位及压力情况,液位过高或压力变化剧烈会导致洗油粗苯泄露,造成人员中毒;

遇明火源导致着火爆炸。

九、评审检查表

审查时间

审查地点

办公楼三楼会议室

审查内容

生产设施和工艺安全符合性审查

记录人

审查人员

序号

检查内容

依据标准

审查情况

备注

1

企业应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不涉及

2

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建立安全设施管理台帐

同上

已建立安全设施管理台帐

3

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施

粗苯岗位和粗苯库区设置可燃和有毒气体报警仪

4

在可燃液体罐区设置防火堤,在酸、碱罐区设置围堤并进行防腐处理

库区已设置防火堤及防漫流围堰

5

在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安装防静电设施

粗苯岗位及粗苯库区已设置静电导除仪

6

在厂区安装防雷设施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已安装防雷击设施

7

配置消防设施与器材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各岗位已配置

8

在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光和/或报警安全联锁装置的设施

已设置相关检测设施

9

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已建立安全设施维护保养记录台账

10

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维修计划,定期检维修。

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维修拆除的,检维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

11

企业操作人员应掌握工艺安全信息

1)化学品危险性信息:

(1)物理特性;

(2)化学特性,包括反应活性、腐蚀性、热和化学稳定性等:

(3)毒性;

(4)职业接触限值;

2)工艺信息:

(1)流程图;

(2)化学反应过程;

(3)最大储存量;

(4)工艺参数(如:

压力、温度、流量)安全上下限值

3)设备信息:

(1)设备材料;

(2)设备和管道图纸;

(3)电气类别;

(4)调节阀系统;

(5)安全设施(如报警器、联锁等)

安监总局第3号、30号、44号、63号、80号令

安全生产培训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鲁安监发[2010]153号

各岗位人员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记录、车间级考试

12

应保证下列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完整:

1)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包括管件和阀门;

2)泄压和排空系统;

3)紧急停车系统;

4)监控、报警系统;

5)联锁系统;

6)各类动设备,包括备用设备等

各岗位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记录

13

对工艺过程进行危险性分析:

1)工艺过程中危险化学品危险性;

2)工作场所潜在事故发生因素;

3)控制失效的影响;

4)人为因素等

生产装置开车前应组织检查,进行安全条件确认。

安全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现场工艺和设备符合设计规范;

2)系统气密测试、设施空运转调试合格;

3)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已制订;

4)编制并落实了装置开车方案;

5)操作人员培训合格;

6)各种危险已消除或控制。

各岗位JHA、SCL/HAZOP记录

各岗位生产装置开车前确认表

各岗位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

各岗位开停车处置方案

14

生产装置停车应满足下列要求:

1)编制停车方案;

2)操作人员能够按停车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标准

DB37/T1854—2011

各岗位开停车方案

15

生产装置紧急情况处理应遵守下列要求:

1)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应按照不伤害人员为原则,妥善处理,同时向有关方面报告;

2)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程序紧急停车

各岗位应急预案及演练记录

16

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工艺参数运行出现的偏离情况及时分析,保证工艺参数控制不超出安全限值,偏差及时得到纠正

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工艺安全培训记录

17

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投产或投用前,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

18

应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管理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规范管理。

应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台帐和档案

《特种设备安全法》

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已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台帐和档案

19

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进行1次检查,并保存记录

锅炉岗位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记录

20

应对在用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保存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及仪表检测仪器校检记录

21

应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锅炉定期检验检测记录

22

应严格执行检维修管理制度,实行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

企业应制订年度综合检维修计划,落实“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原则

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

AQ3026-2008

公司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23

在进行检维作业时,应执行下列程序:

1)检维修前:

(1)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编制检维修方案;

(3)办理工艺、设备设施交付检维修手续;

(4)对检维修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5)检维修前对安全控制措施进行确认;

(6)为检维修作业人员配备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品;

(7)办理各种作业许可证

2)对检维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3)检维修后办理检维修交付生产手续

各单位检维修方案记录

检维修作业票证

24

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JHA/SCL记录

目前已完成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体系建设

25

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30871-2014

公司特殊作业管理制度

相关作业票证

26

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7

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28

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公司变更管理制度

岗位工艺安全培训记录

29

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

岗位设置职业危害告知牌并定期更新

30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DB37/1922—2011

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岗位安保用品维护保养记录

31

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AQ/T9009-2015

十、评审结论

通过本次评审,公司在安全设备设施和工艺安全方面的管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XX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