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1664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指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2周与1月内再住院例数

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15.8

13.6

15.6天

住院重点手术

65

50

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

1

14.6天

13.2天

择期手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

手术并发症(严重但可治疗)导致的死亡

手术后伤口裂开

2

手术后肺栓塞或深静脉血栓

手术后出血或血肿

3

手术后髋关节骨折

手术后生理与代谢紊乱

5

手术后呼吸衰竭

手术后败血症

4.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例数

5.输血∕输液反应发生例数

6

6.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例数

7.医源性气胸发生例数

8.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

围术期预防感染

1.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符合规范率

62%

75%

90.28%

2.预防性抗菌药物在手术前0.5-2小时内使用率

74%

99%

100%

3.手术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按要求给予第二剂合格率

35%

76%

82%

4.择期手术结束后按照时间要求停止预防性抗菌药物合格率

63%

84%

5.手术野皮肤准备合格率

98.2%

单病种相关质量指标

科室

骨科

髋膝关节置换术

1.实施手术前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进行关节功能评估比率

31.5%

50%

85.7%

2.正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84.2%

3.实施正确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比率

57%

4.髋膝关节输血比率

52.6%

45%

5.手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

6.切口Ⅰ/甲级愈合

94.7%

7.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13.4

32922

11.2天

34800

12天

37781

骨二科手术质量管理指标分析与持续改进

(2012年、2013年上半年):

住院重点疾病:

例数:

图一住院重点疾病例数

从图一分析可以看出2013年第一、二季度重点疾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分析原因可能与天气转暖以后机动车交通事故与工伤案件增多有关。

2012年第四季度、2013年第1季度、2013年第二季度重点疾病死亡例数为零,2周与1月内再住院例数均为零。

图二住院重点疾病平均住院天数

从图二分析可以看出与2012年相比2013年度第一季度重点疾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第二季度平均住院时间延长。

2013年第一季度的住院时间缩短与我们采取的缩短住院时间措施有关:

优化医技科室工作流程,减少无效等待时间;

规范诊疗,减少并发症;

加强医患沟通,减少纠纷;

预防院内感染有关。

第二季度重点疾病平均住院日时间延长考虑与几例病人院内感染及病情复杂有关,目前我科的平均住院日为15.6天,超过医院要求的9.8天,注意持续改进。

住院重点手术:

2012年及2013年上半年共有住院重点手术115例,其中髋关节置换42例,膝关节置换12例,脊柱融合手术61例。

其中平均住院日由14.6天减少为13.2天,其主要原因与以下几点有关:

路径化管理,优化医技科室工作流程,减少无效等待时间;

预防院内感染有关,注意继续持续改进。

图三重点手术构成比

住院手术的并发症:

切口拆线后裂开2012年2例,2013年第一季度1例,第二季度0例,呈进行性下降,分析原因术者逐渐认识到了皮下缝合及术后营养支持的重要性,术中缝皮前仔细缝合皮下并冲洗,对营养条件差的患者术后进行营养支持,切口拆线后裂开的发生率例数明显减少。

具有临床表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2012年发生1例,2013年未发生,分析原因与我们科室制定了《预防骨科大手术后DVT形成指南》并严格按照《指南》执行有关,注意持续改进。

术后出血或血肿形成2012年发生3例,2013年第一季度发生2例,第二季度未发生,持续降低。

其中2例进行了血肿清除,为非计划再手术。

血肿形成原因主要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过早拔除引流管以及过早下地活动、术后过度抗凝有关,针对以上原因我们进行了持续改进:

术中电刀彻底止血,引流管死腔放置,条件允许情况下48小时拔除引流管,按规定使用肝素及医患有效沟通等,改进效果明显。

输血、输液反应2012年发生6例,2013年第一季度发生3例,第二季度0例,持续性降低,分析原因有一下两点:

第一、临床输血更加规范,输血病例减少,输血量减少;

第二、对临床输液及输液反应的重视程度增加。

图四重点手术后并发症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1.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符合规范率2012年、2013年第一、第二季度分别为62%、75%、90.28%。

2.预防性抗菌药物在手术前0.5-2小时内使用率74%、99%、100%。

3.手术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按要求给予第二剂合格率35%、76%、82%。

4.择期手术结束后按照时间要求停止预防性抗菌药物合格率为63%、82%、84%。

5.手术野皮肤准备合格率98.2%、99%、99%。

图五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指标

从表5可以看出,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5个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分析原因与医院及科室的抗生素合理使用教育及奖惩有关,严格按照《卫生部38号文件》的要求合理使用抗生素并继续持续改进。

单病种相关质量指标:

1.实施手术前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进行关节功能评估比率分别为31.5%、50%、85.7。

2.正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率84.2%、100%、100%。

3.实施正确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比率57%、75%、85.7%。

4.髋膝关节输血比率52.6%、50%、45%。

5.手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2、0、0。

6.切口Ⅰ/甲级愈合94.7%、100%、100%。

7.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分别为13.4、11.2、12天;

32922、34800、37781元。

指标相关性分析:

关节功能评价率、抗生素合格使用率、深静脉血栓合理预防的比率均呈上升趋势,原因为我们加强了单病种的质量管理与培训,人人掌握,培训效果明显,继续持续改进。

髋膝输血比率下降明显降低,分析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

术中合理使用止血带,手术时间缩短,输血量减少;

第二:

临床用血更加规范,输血科及医务科进行培训,临床输血量指征较前严格,输血病人减少。

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32922、34800、37781元。

较前增加,究其原因为越来越多的单病种病人选择进口假体,进而造成医疗费用的上涨。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