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2426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4、下面请每一小组选一个你们都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老师这儿的,也可以是刚才小朋友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讨论一下解决的办法。

比一比哪一组的想法多,想法好。

5、交流:

你们小组想解决哪个问题?

都有些什么办法?

要求:

一组交流时,其他组认真听。

如果有不同意见还可以补充。

三、我也能创造

1、拿出你准备的废旧物品。

我们利用我们会创造的小手去把废物变成宝贝,让它来美化我们的生活,服务我们的生活。

同学们想一想,你能利用它们做些什么有用的东西?

怎样来做?

先请小朋友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2、指名交流:

谁愿意把你变废为宝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你们觉得他这样做怎么样?

能给他提些建议吗?

四、课后延伸

看来,我们小朋友都是一个个的发明家,老师相信你们都会有小创造的。

课后请小朋友完成你的小创造,下节课我们举行小创造博览会,进行交流、评比。

2、科学是……

1、针对吹泡泡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吹出有大有好的泡泡。

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4、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

1、洗涤剂、洗衣粉、肥皂、甘油、水等配制吹泡泡的溶液。

2、各种粗细不同的吸管。

3、铁丝或铝丝。

学生准备盛吹泡泡溶液的容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讨论“什么是科学?

”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

吹泡泡游戏里也有科学吗?

教师演示:

吹泡泡。

谈话:

关于吹泡泡,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教师将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合并同类项。

大家提出的问题哪一个适合我们这一节课研究呢?

(根据问题的可行性选择出要研究的问题。

怎样才能吹出有大有好的泡泡?

学生尝试配制吹泡泡溶液,选择吸管吹泡泡。

比一比,谁的泡泡大,为什么?

拓展:

吹泡泡、玩泡泡的新花样。

思考:

说一说吹泡泡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吹泡泡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吹泡泡里有科学。

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讨论:

我们身边哪里还有科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讨论:

科学是什么?

(1)分组讨论。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

2、提问:

说一说你是怎样吹出有大有好的泡泡的?

(1)同桌互相交流。

(2)指名回答。

二、实践活动:

教师带学生去室外比赛吹泡泡。

3、做一位小科学家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会提问题。

2、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各种玩具;

(老师)发明家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读一读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找出与自己吹泡泡时的相似之处。

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

2、教师讲述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的故事

3、玩玩具,提问题,进一步理解科学是什么。

4、学生玩玩具。

5、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玩上升到有意义的科学活动。

(1)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一边玩玩具,一边提问题。

(要从身边的事物说起,还要有价值,适合于探究。

(2)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进行记录。

(3)在全班说一说,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

三、总结

同学们每人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身边经常遇到的,使我们懂得了: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自己想的事做得事里就会有科学。

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

第二单元动物•植物•人

4、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1、会观察、比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和相同。

2、能够通过文字和图画表述、交流狗、兔等动物的异同。

3、学会用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4、知道动物的多样性和动物的有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喜欢小动物,与小动物有亲近感。

各种动物的图片、狗、兔等动物的挂图或活动录象。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今天,我带来了录像,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一会儿看一看,你都认识它们吗?

2、放录像,学生随着画面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

请学生说出除了录像中出现的动物,还知道那些动物。

3、做“猜一猜”的游戏。

(1)做一个有关小动物的游戏,请你们来猜一猜我心里想的是什么动物,不能乱猜,你们可以问问我有关这种动物的特征,而我只能回答“是”或“不是”,根据你的问题和我的回答来猜我想的是哪种动物。

(2)教师通过这个游戏,自然地把“小狗”、“小兔”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引到课堂来。

学生通过这个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的游戏,初步感知和描述动物的特征,从不知不觉中分析,体会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4、比较并记录狗与兔的不同与相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4人,共同讨论,比较狗与兔的不同与相同。

活动:

(1)观看有关小狗和小兔活动与生活场景的录像片段。

(2)以小组为单位,比较分析小狗和小兔的不同与相同。

(3)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同学之间的讨论。

(4)汇报分析比较的结果,教师通过电脑,将讨论的结果汇总在大屏幕上。

实验记录表

狗兔

5、利用卡片对多种动物进行分类

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多种动物的卡片,由学生为这些卡片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1)请学生说一说,想按什么样的标准去进行分类。

(2)教师鼓励学生可以用创新的方法来给动物分类,同时提示学生每次分类,只能有一个分类标准,也就是分类的标准要统一。

(3)以小组为单位对动物卡片进行分类,将卡片贴在大纸上,并且用彩笔标清分类的标准。

(4)将分类后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进行汇报、展示。

(5)全班同学走下座位,参观其他组同学分类的结果。

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小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小动物的教育

5、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认识周围的植物。

2、使学生明白,世界上除了人和动物是有生命的物体以外,还有植物,它们也是有生命的物体。

3、激发低年级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究世界的兴趣。

 

各种植物的图片或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一、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物体,你们认为,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呢?

2、学生汇报。

二、组织活动

1、在校园里又有哪些有生命的物体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校园里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师生活动:

到校园里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3、记录有生命的物体:

把我们刚才找到的许多有生命的物体,用各种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

不知道名称的可描述其特征或用图画示意。

4、讨论:

我们记录了这么多的物体,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吗?

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呢?

5、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6、师生小结:

生物体都能生长、能繁殖后代,有生命,我们把这样的物体归为一类,称为生物。

生物有动物、植物两大类。

三、拓展延伸

到公园或田野再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把它们写下来或画下来。

(植物的不同和相同)

一、创设情景导入

1、猜谜:

红公鸡,绿尾巴,一头扎在地底下。

(打一植物)

2、兄弟一大堆,整整齐齐找太阳。

3、谈话:

猜的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展研究植物的活动。

上节课小朋友们已经找到了很多有生命的物体,也知道了植物也是其中一种。

那么关于植物你们知道些什么?

想了解植物的哪些方面?

4、学生广泛发表意见。

揭题:

研究植物的不同与相同(板书课题)

二、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

1、讲述:

在我们地球上目前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40多万种,植物是地面上最多的生物。

2、出示较多的植物图片给学生欣赏。

3、大家一起谈论你认识的是什么植物。

4、大家谈论植物的作用。

三、观察植物、描述特征

出示苹果树,观察苹果树的特征(或是以校园里的树木做例子)。

1、提问:

这种植物认识吗?

你怎么知道是苹果树的?

为什么不叫它梨子树?

要是苹果树还没结果咋认呢?

2、学生讨论,描述它们的特征。

3、讲述:

像刚才我们说的用来认识苹果树“样子”的几条理由都可以叫做苹果树的特征。

(重点突出观察苹果这种植物的“样子”,即苹果的外形、外观特征。

四、对两种以上的植物做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千姿百态的植物人们为什么给了它们不同的名字:

月季、水仙花、大红花、杜鹃花、梧桐、柳树…,有没有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呢?

(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去比?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比?

2、学生思考、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3、板书归纳学生提出的建议,学生不会说的教师补充(大概即可):

△找二种以上的植物进行相同与不同的对比;

△比较它们的叶、花、果实、茎、根的形状、颜色;

△比较它们的生长的环境:

水、阳光、等条件;

△比较它们是怎样繁殖的。

……

4、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荔枝树与柳树这两种植物,看看谁比较的方面最多。

(1)分发二种树的技条,各组观察、讨论,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补充。

5、小结。

五、布置活动任务:

室外观察、比较植物活动。

6、合理用餐身体棒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饮食的科学态度。

2.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知道人体生长发育需要从各种食物中吸取不同的营养。

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培养学生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课前准备]

1.录象、课件

2.课前把各种菜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用布挡着,准备好快餐盘。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这堂思品课我们先来看一组录象(录象:

学生排队去食堂、用餐、特显饭菜,轻快的音乐)

2.这个在哪里?

我们食堂里的菜可丰富了,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3.哪些菜是你最喜欢吃的?

哪些菜你不喜欢吃呢?

为什么不喜欢?

二.认识明理

1.你们不喜欢它们,可它们是你们身体里不可缺少的朋友呢!

你们看,这是什么?

(出示:

豆腐、青菜、西红柿)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吧!

2.豆腐、青菜、西红柿的自我介绍(播放录音)。

3.小结:

听了它们的介绍,你们愿意做他们的好朋友吗?

是呀,我们要跟它们做好朋友。

有些小朋友不喜欢吃荤菜,比如说鱼、肉等都不要吃,这个也不好,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身体里也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我们吃东西要注意荤素搭配。

三.深化理解

1.如果平时不合理用餐,对你的身体是不利的。

你们瞧!

(1)(出示胖子)这个小朋友长得怎么样?

越胖越好吗?

为什么?

怎样才能苗条一点?

(2)(出示:

瘦子)这个小朋友长得怎么样?

他为什么这么瘦?

他的表情怎么样?

你从哪看出他不开心?

是呀,身子长得瘦瘦的,就像一根豆芽。

想想,他为什么不开心?

你看他长得面黄肌瘦,一点儿也没有精神,一副病态。

(3)最近,他又发现(出示有声:

我的牙经常出血)老师请你们当个小医生,能给他治治病吗?

当然,吃药也能治好,但食物也很重要。

吃哪些食物也能帮他治病?

给她一些建议。

(4)不过,他还是很痛苦,因为(出示:

我经常便秘。

)什么叫便秘?

哪些小朋友也便秘过?

有什么感觉?

后来怎么办的?

除了吃药以外,在食物上注意些什么?

对呀,多吃水果香蕉、杂粮、蔬菜就没有这个痛苦了。

看来,这个小朋友的确要不挑食,不偏食,增加各种营养,这样身体才能长得棒!

2.为了让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棒棒的,学校里的营养师不仅在菜上动了一番脑筋,而且在粮食的品种上想得非常周到。

小朋友们经常说一首儿歌的,夸我们食堂里早餐品种多,谁会唱啊?

儿歌:

星期一红豆粥,

星期二绿豆粥,

星期三糯米粥,

星期四麦片粥,

星期五八宝粥。

早餐品种真正多,

小朋友吃得真欢乐!

3.你们看看,我们教室里哪个是健康小子?

一起把他们请出来!

(音乐、鼓掌,健康女孩)跟大家说说,你们怎么长得这么健康?

个个都是健康宝宝!

大家可要向们学习哦!

四.实践导行

1.吃自助餐

(1)你喜欢吃什么就拿什么,配好的先回位置。

(2)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配菜?

你以前也喜欢吃这些菜吗?

有和以前喜欢吃的不同的吗?

为什么这种菜多挑了一点?

(3)小结。

2.请你开菜单

(1)(出示表格)让小朋友们选早餐、午餐、晚餐喜欢吃的食品。

(2)指名说。

五.总结

7、动物•植物•人

1、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动植物的有趣现象。

2、初步了解人与植物、动物相互联系,互相作用,保持和谐,维持平衡的关系。

小兔实物、萝卜,黑猩猩挂图。

1、(出示装有兔子的笼子)谈话:

小朋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学生齐答。

(非常兴奋)

你喜欢小白兔吗?

能说说喜欢它的原因吗?

4、学生谈自己喜欢小白兔的原因。

二、比较兔子与萝卜的不同和相同

兔子最喜欢吃什么?

(学生回答)

2、出示萝卜,谈话:

你们能找出兔子和萝卜之间的不同之处吗?

看哪个小组观察仔细,找到的不同之处最多。

3、学生小组交流。

4、全班进行交流。

5、谈话:

是啊,兔子和萝卜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植物,不是同类的,所以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也就特别多了。

那么,兔子和萝卜也有相似之处吗?

6、学生讨论后汇报。

三、了解自然界中有趣的动植物

1、看录像,提问:

认识它们吗?

它们是植物还是动物?

看后你有什么感想?

2、学生回答。

3、提问:

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动物和植物?

(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向他们介绍一些自然界中关于保护色与拟态现象的知识,并鼓励学生课后去查找资料,相互交流,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动植物的有趣现象。

四、进一步比较动植物的不同和相同

1、组织学生讨论黑板上上三组动植物的不同与相似之处,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来比较。

2、学生讨论、汇报。

3、小结。

五、比较人与黑猩猩之间的不同之处与相似之处

1、出示人与黑猩猩的插图,组织学生讨论:

人与黑猩猩之间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相似之处。

2、学生交流汇报。

人是动物吗?

4、学生辩论,最后达成共识。

六、课后拓展

讨论:

人与植物、动物有什么关系?

第4单元生命之源——水

8生命离不开水

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2、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师准备:

实验用的大试管、植物油、纱布、水果刀、小烧杯、记录纸。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

蔬菜、水果、鸡蛋等食物;

橡皮泥、小尺、彩笔等。

(一)导入:

1.师朗读小诗: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

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

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2.学生猜这首诗是赞美谁的?

为什么呢?

3.揭单元题:

“生命之源——水”

(二)自主学习:

1.生命离不开水。

(1)师生讨论:

水有些什么用途?

(2)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水。

2.哪些地方有水。

哪些地方有水?

(2)认识植物体内有水。

(3)学生想办法把带来的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看看它们含有多少水?

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好。

比如手挤、刀拍、捣碎、压汁机等等。

(4)让学生感受植物体内有水。

(5)让学生比较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多?

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少?

(6)我们在吃食物时也补充了大量的水。

还补充了大量的维生素等等营养。

(7)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小刀不要伤着手、损坏桌子等。

3.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三)课后作业:

课后观察比较哪些动植物体的含有水分多?

哪些含有的水分少?

(可以让家长帮忙)

9观察水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

(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察水的结果。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

1.教师准备:

方糖(或食盐)、木筷子、墨水、曲别针(或小钉子);

酱油、牛奶、白醋、糖水(或盐水)、雪碧、水六种液体及热水等。

2.学生准备:

纸巾(或手纸)、硬币、白纸、水杯。

1.我们上一节课研究了生命离不开水,那么为什么生命离不开水呢?

让我们通过实验,揭开它的奥秘。

2.揭题。

1.观察水,描述水。

(1)请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桌面上的仪器或身边的可利用的物体,观察一杯水,你对这杯水有什么新的发现。

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水的奥秘多,把你们的发现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活动。

(3)教师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

杯中的水是什么样的?

当被水溅出来、洒出有什么现象?

水滴在别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当越来越多的小水滴聚成大水滴时,水形成的圈有什么现象?

几滴水从空气中落下时,呈现什么形状?

(4)学生分组汇报交流。

要求从多角度描述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2.辨认水。

(1)师出示六杯液体,请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

教师介绍辨认方法:

“一看、二闻、三尝”。

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尝,以防中毒。

(2)分组活动。

(3)汇报交流。

3.认识水的溶解现象。

(1)研究糖水。

糖水是怎么做出来的,糖到水里后有什么变化?

(2)了解“溶解”(就是“化了”)。

(3)老师说说生活中溶解的应用。

(三)课后作业;

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在水里?

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益,还是有害?

10家乡的水资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乡水资源缺乏,及有限的水资源已被污染的情况。

(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鱼在污水中的表现,体验水污染对生命的危害。

(2)感受水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所造成有破坏和影响。

(3)能够积极说说保护水源,减少污染的办法。

准备学校附近一些水资源的图片资料。

准备一些污水。

自带一些洗涤用品。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入新课。

1.说说周围的水资源情况:

(1)在你家或我们学校附近,你观察到的这些水资源,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

或者说你对这些水有想说些什么?

(2)学生回答。

2.提出研究性的问题:

(1)教师列出几个小专题:

A.家乡水资源状况;

B.污水对动物的影响;

C.污水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D.水污染的原因。

3.4人小组说一说。

4.全班交流,师补充、小结。

(三)课后延伸:

观察小鱼在清水和污水中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11地球上的水

1.过程与方法:

(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类中的应用。

(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

(3)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好处。

(4)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水景图

复习引入。

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1)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上水的分布。

(2)师生共同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水景,感受大大自然的美丽。

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

(1)尽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水中绝大部分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却很少、很少。

(2)感知地球上的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3.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3)师生小结:

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4.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浪费水现象,提出节水措施。

(1)师生讨论。

(2)老师补充介绍农业、工业等高科技节水技术。

(三)作业:

想象,如果没有水了,将会怎么样?

第5单元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2谁最关心天气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的信息,初步学会用语言描述天气。

2.能够收集各种关于天气的资料,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