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2469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Word文档格式.docx

1.在有趣的节奏游戏中,新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彼此熟悉。

3.欣赏著名画家和小朋友的自画像,鼓励学生自己动笔为自己画像。

教具准备:

录音机、歌曲《快乐的一天》、响板、自画像作品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做好课前准备。

新授:

一、演一演。

1.学生听音乐《快乐的一天》,在动听乐曲的伴奏下,进教室。

2.学生随音乐做动作。

二、说一说。

1.教师说:

教师组织学生坐好后,手拿响板,打节奏介绍自己:

同学们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老师,

我姓赵,初次见面请关照。

我爱唱,我爱跳,艺术课程我来教。

艺术课,真有趣,音乐、美术在一起,

有舞蹈,有戏剧,唱歌、跳舞、做游戏,

你也来,我也来,做个小小艺术家。

2.学生说:

刚才老师做了自我介绍,可同学们我还不认识呀,你们也像老师这样来个自我介绍好吗?

学生的介绍不要复杂,简单的一、两句话即可。

(1)请一名学生做自我介绍。

如果学生的节奏好,介绍清楚、简单,教师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如果学生的介绍没有节奏性或者太复杂,教师适当指导。

XXXX|X0|XXXX|X0||

我叫李晓东,小名叫冬冬。

XX|XXX|XXXX|X—||

李洁是我名,谢谢记住我。

(2)同学之间互相介绍。

打乱座次与顺序,学生自由介绍。

(3)说一说你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请学生说一说刚才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对有创造性的介绍教师及时表扬和鼓励。

(可以送给学生一个最甜的微笑、一段动听的乐曲或者一首歌。

三、做游戏。

“我们大家都互相认识了,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好朋友了。

下面让我们一起合作一个小游戏好吗?

游戏的名字是《小鸡小鸡》。

“小鸡怎样叫?

”“小鸡怎样走?

”“请你根据老师歌词的演唱,来表演一只小鸡好吗?

1.教师弹奏钢琴、演唱,学生填词演唱、表演。

2/41313|XXX|3535|XXX|……

小鸡小鸡叽叽叽,到处走走叽叽叽……

2.变化游戏。

教师随着学生的熟悉,歌词也随着发生变化,“两只小鸡”“三只小鸡”……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在游戏中尝试合作的乐趣。

3.总结:

你们玩地高兴吗?

你是怎样很快地找到朋友的?

如果只有一个人的努力行吗?

在我们的每个同学的心中,除了有“我自己”,还应该有“你”和“他”,我们大家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集体,才有快乐,有欢喜。

四、唱一唱。

复习巩固音乐课学习的歌曲《你、我、他》

1.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师注意用较慢的速度朗读儿歌,要让学生听清楚,使之感受你、我、他的关系。

2.演唱,采用听唱法

3.你能跟着歌曲的旋律演唱并表演吗?

和你小组的同学一起拍着手演唱这首歌曲(三人一组)可以自己拍,也可以创编动作对拍或者互拍。

4.看一看

欣赏大师和小朋友的自画像

5.画一画

6.在一张老师准备好的大纸上,画出自画像,这就是全班的“集体照”

五、教学延伸:

把这首歌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回家给爸爸、妈妈介绍你的老师和同学

板书设计:

请你认识我

第二课时《我有十个好朋友》

9月1日-9月3日

1.玩一玩手影游戏。

2.画一画“超级手形变变变”

3.唱一唱《巧巧手》

1.学生能用自己的双手表现出不同的手影,启发学生发挥想像创编出各种手影。

2.过了解十个手指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深化同学们之间的和谐关系,加深友谊。

3.描画手形添加绘画

4.练习演唱歌曲《巧巧手》。

投影仪、歌片、

造型表现

一、请你跟我这样做。

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随着教师做动作。

教师的动作主要集中在手部,包括十个手指间的配合。

其中也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动作。

二、玩一玩。

同学们,人类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我们有一双灵巧的手。

你们的小手灵巧吗?

举起来让老师看看好吗?

教师念儿歌:

巧巧手,巧巧手,长着十个手指头。

你帮我,我帮你,好像十个好朋友。

你帮我来我帮你,好像十个好朋友。

他们都会做什么?

我们都是好朋友,十个手指也是好朋友,看,他们团结一心,为我们大家带来了什么?

1.教师通过投影仪表演手影。

教师只表演一、两个手影,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做手影游戏。

这十个好朋友团结一心,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手影,看我们的艺术书上就有很多,你们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来。

请学生到台前表演。

3.你还会做哪些手影游戏?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下位到投影仪前来试试看。

如果学生做不出的话,教师可以多做一些手影,教给学生。

4.想一想:

怎样才能把手影做好?

三、歌曲练习。

1.两个人互相对拍手唱一唱。

2.你有好朋友吗?

你们之间有互相帮助的事情吗?

十个手指是好朋友,大家互相帮助才能把事情做好,那我们一个班的三十几名同学怎么样?

我们应该怎样做?

(也是好朋友,只有我们互相关心、团结一致,我们的班级才会成为优秀的班级)

那你们说,我们的学校呢?

我们所有的小学生呢?

你还想到了什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希望工程、申办奥运等他们身边的事情让学生来说。

四、比一比。

1.在音乐的伴奏下,分组比赛,比一比哪个组表演出的手影最形象,哪个组创编出的手影最棒,哪个组的同学最团结,合作地最好。

2.同学合作描画手影,发挥想象涂色、添加完成美丽的画面。

五、活动延伸:

1.注意搜集、学习你见到的手影,在今后的艺术课上教给同学们好吗?

2.把你们今天学到的手影教给你身边的人。

3.和家里的其他人一起合作还可画出更漂亮的手影图画。

第三课时《找呀找,找朋友》

1.在游戏中,增进彼此的了解,认识朋友的可贵。

2.通过为朋友画像,回忆自己和好朋友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增进友谊。

3.培养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

4.能恰当地运用颜色、线条画出朋友的画像或者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时的美好情景。

录音机、歌曲《找朋友》、图画纸、水彩笔

综合课

一、做游戏。

1.唱一唱。

教师拍着手演唱歌曲《找朋友》

找朋友

2/456533|215|

一二三四五六七,

56533|31235|

我的朋友在哪里,

513|563|

在学校,在家里,

56531|231||

我的朋友在这里。

2.做游戏。

全班分成四组,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跟着音乐在教室里边走边跳,当歌曲唱到最后一句时,一定要找到一个朋友,并请他起立,两人交换位置,游戏继续进行。

在游戏中主要训练学生的音乐反应能力,并通过找朋友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三、说一说

你有好朋友吗?

他是谁?

能讲一个你们两个在一起时发生的故事吗?

学生讲故事,引导学生回忆和朋友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

四、画一画。

你能为你的朋友画张像吗?

也可以画你和朋友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

1.说一说:

你想画什么?

结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自画像,说说在画这幅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看一看

欣赏课本的范画,找出他们的值得学习的地方。

3.画一画。

学生创作绘画。

要求:

第一:

构图要饱满,头象画的大一些。

第二:

起稿时要用黑色或深颜色的彩笔。

第三:

涂色时要认真观察,大胆用色。

教师巡视,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讲一讲。

为全班同学介绍你作的画,把画中表现你和朋友在一起时的情景说一说。

或者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5.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换绘画作品。

6.想一想:

怎样才能有自己的好朋友?

和朋友在一起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如果你和朋友发生里矛盾,你怎么办?

五、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为自己的朋友画像,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了解。

我们在一个集体中学习、生活,就象一个大家庭,同学们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象画画一样,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表现出来。

六、活动延伸:

为的好朋友照张像。

板书设计

找呀找,找朋友

第二单元我上学了

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我将本课分为了两个部分,校园里的发现——在校园里走走,同学间相互交流,谈谈发现,把校园里喜欢的画下来,感受校园里的友情、关爱及校园生活的美好。

我的小书包——认识、了解各种文具,懂得爱护文具,淡化攀比的心理,带领学生制做文具头饰,为分角色表演做准备。

第一课时《校园里的发现》

1.在谈话中了解自己的学校,从而激发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学会校训、校歌。

2.学习演唱《上学歌》,能为演唱设计表演动作,学会用响板为歌曲伴奏。

录音机、响板

新授课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拍手进教室,跟着音乐做动作。

1.认识我们的新学校

你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学校里有哪些事让你特别感兴趣?

让学生尽情交流

2.了解我们的新学校。

教师简单介绍学校的专用教室及活动场所。

(可以用图片,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

3.我们的校歌:

放录音,学生跟唱

三、唱一唱。

我们的学校这么美丽,我们的生活这么幸福,同学们应该怎样学习呢?

1.欣赏歌曲《上学歌》

教师范唱,学生可以拍手、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唱。

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心情?

你为什么来上学?

2.学习歌曲。

(1)谁能把歌词读一下?

(2)师生对读。

教师读一、三句,学生读二、四句。

(交换进行)

由于这首歌曲许多学生在上学之前就学会了,但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学生演唱的歌词、节奏存在问题,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歌词的掌握上。

(3)演唱歌曲。

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演唱设计表演动作,请表演好的学生做大家的小老师,互相帮助,共同表演唱。

(4)感受情绪。

歌曲中谁和谁说话?

小鸟的话应该怎样唱?

小朋友的呢?

有感情地演唱。

3.认识响板,用响板为歌曲伴奏。

“同学们唱的好、表演地也非常好,老师奖励给你们一个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闭上眼睛,用心听,猜猜看。

(1)教师敲击响板,请学生猜。

这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他的名字是“响板”,它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在请学生听声音的同时,学生也就注意观察了演奏的方法)

(2)谁想来敲一敲?

4.伴奏、表演唱。

(分组进行)

响板伴奏,动作表演、歌曲演唱,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活动延伸:

1.把我们的学校介绍给你身边的人。

2.注意观察我们美丽的校园,下节课我们来画一画。

第二课时《我的小书包》

1.学会制作简单的文具头饰,能自己为头饰设计形状以及颜色。

2.根据老师编讲的故事表演童话剧《书包的故事》。

3.了解学习用具的用法,懂得合理地整理和使用学习用具。

4.认识书包是学习的用具,引导学生爱惜文具,懂得文具是我们的好朋友。

书包、课本、各种文具的角色头饰等

一、说一说

1.为大家介绍自己的小书包。

对于学生的介绍教师不做引导,由学生自己说,如果有困难可以让学生从书包的样子、来历、用法、特点等方面介绍。

2.说说书包里面应该装什么?

怎么装?

二、练一练

投影出示:

2/4XX|XXX|XXXX|X—||

我是文具盒,里面伙伴多,

我是一支笔,帮你学写字,

我是小橡皮,帮你来改错。

看,我们的文具盒里有这么多的小伙伴,听,他们在自我介绍呢!

(教师范读)你也想和老师一起认识他们吗?

三、做一做

教师头戴书包的头饰说:

“同学们好!

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书包,我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助我吗?

我的小伙伴文具盒、铅笔、橡皮、书本……都不见了,你们看见他们了吗?

那你们能不能帮我做一些文具的头饰呢?

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动手吧!

头饰又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图案部分,二是由一个长条围成的头套。

我们先来绘制图案。

1.画各种文具的图案。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要制作的文具头饰)

教师提要求:

抓住各种文具的特点来画,注意画面要大方。

起好线稿以后在用彩笔涂色。

2.按轮廓将画好的图案剪下来。

3.取卡纸的一条,按自己头的大小剪下来。

4.将图案粘在卡纸条上。

这样,一个文具的头饰就做好了。

表扬绘画、制作好的同学,并把他们的作品展示。

戴着头饰听故事。

教师用书包的语气说:

“下面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我是小书包,我有许多好朋友,有:

铅笔、书、本子、铅笔盒。

我们的小主人是明明。

明明今年六岁了,是一年级的小学生。

可这个明明太调皮,上课的时候总是坐不住,一会用手挖我的脸,一会用手揪我的耳朵,我的伙伴们更倒霉,铅笔盒才用了没几天就被明明弄的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简直要散架;

橡皮早就分了家,本来干干净净的身体现在只剩下拇指肚大小的一个小黑疙瘩了;

铅笔更惨,一根根七长八短,有的甚至让他用来挖土了;

那崭新的课本已经被画地面目全非。

我那些可怜的朋友们呀!

这天晚上,明明睡着了,文具们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大家一起声讨明明对我们的虐待,大家决定要好好地教育教育他……

第二天明明照常背着书包来到学校。

上课铃声响了,老师请同学们拿出语文书,明明打开书惊奇地叫起来:

“哎呀,我的书上怎么一个字也没有了呢?

”他又打开铅笔盒,铅笔、橡皮、尺子……所有的文具都不见了。

明明急地哭起来。

老师走过来问:

“你的文具为什么会不见了呢?

一定是你平时不爱惜他们,他们离开你了!

”明明伤心地说:

“我一定改正,今后一定爱惜学习用品,请你们回来吧!

小朋友,你们说故事的结果会怎样呢?

请同学们为故事设计结果。

故事表演。

组织学生分组,戴上自己制作的头饰表演。

画画书包

1.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的书包,有几个面?

2.书包上有那些附件?

有什么图案?

(书包带,拉链或开关等)

3.欣赏书中学生的画。

4.先将书包大形画出,再画细小部分(如书包带,拉链、图案等)

5.构图要饱满,色彩要鲜艳。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

《生活中的声音》通过感受自然界的声音和艺术手段创造的声音等教学过程,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声音的关注和兴趣。

《图画里的声音》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模仿力,在游戏中反复感受声音的魅力。

以游戏为主。

《音乐里的声音》通过配乐故事《金色小提琴》及相关器乐演奏片断的欣赏和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们初步感知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生活中的声音

1.引导学生对声音的敏锐感觉,引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从新的视角认识生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敏锐的听辨能力,以及节奏感、韵律感等艺术要素。

3.在模拟、制作、辨别、欣赏各种声音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锅、碗、瓢、盆、瓶子、米粒、(学生自带能出响的东西)、多媒体、录像机、录音机

2.挂图、头饰、报纸、雨衣、圆珠笔、(自备东西)

模拟自然界声音:

1.热身迪斯科(带领学生跳舞,活动)

2.听录音,猜猜是什么音响?

(暴风雨声、海浪声、流水声、喇叭声、摩托车声、东西倒地、婴儿哭声、关门声、笑声等)

3.还有那些东西可以发出声音?

它们的声音怎样?

学生们充分举例、演示。

4.看录像(没有声音),老师在旁边用道具模拟声音。

师:

录像上没有声音,老师用道具完成的(老师出示道具发出声响,分别让学生猜模拟的现象)

5.请学生到台前根据录像内容配上声音。

(根据时间可几个同学一起表演)

6.各小组展示结果。

教师及时评价,奖励。

创造声音

1.教师出示一个瓷碗,提问:

怎样让它发出声音?

2.教师向学生展示几种方法,教师提示: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演示。

3.你能用桌子上的物品创造声音?

任选一样,使它发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声音(学生讨论实践)

4.学生展示,教师评价。

演一演

1.每个小组讨论创编一个关于声音的故事,也就是说在表演中加上声音的模拟。

2.小组实践、模拟

3.小组展示,教师及时评价

模拟声音

1.师:

上节课,我们用多种方法模拟很多声响,同学们,用你们桌子上的材料发声,模拟。

2.启发学生想象,创新,展示,评价。

3.用自己创造的声音为图片的“骑马”配上远近不同的马蹄声。

4.学生分组讨论、演习,教师随机评价。

5.学生演示。

做游戏

1.(出示图片)提问:

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他们嘴里应该是什么声音?

2.学生回答、模仿、两个同学表演,教师随机评价。

3.小组同学一起表演,创设氛围。

“在大自然中,我发现了┅┅我听到了┅┅”主题表演

上节课结束后,我让你们到大自然中感受声音,并模拟声响,小组以“在大自然中,我发现了┅┅我听到了┅┅”为主题进行创作表演。

2.小组讨论、演习

3.小组表演,教师随机评价。

第二课时《图画里的声音》

1.通过对图画的观赏、理解、体会图画所表现的声音。

2.启发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凝固的图画流动起来,有声有色。

空镜框、多媒体、

节奏练习:

1.迪斯科热身舞。

(活动,增添氛围)

2.(多媒体)节奏练习——小动物找家

3.集体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游戏:

1.老师在空镜框表演口形,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猜。

2.老师导演两人哑剧小品片断,其他同学讲内容或情节。

演一演:

1.投影《拔河》、〈踢球〉两幅图画。

小组自由选择,讨论、演习。

2.用道具制造场景,小组进行表演。

3.教师随机评价,随时提示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4.再想象、创造,表演。

名画欣赏〈风雨鸡鸣〉

1.(投影出示第一幅名画)提问:

想象一下,画中有哪些声音?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随机评价。

3.学生描述图画中的事物,发挥想象。

4.老师介绍这幅图画。

5.(多媒体)提问:

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打鸣?

这个环境安静吗?

为什么?

要为画配乐,应选择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

6.随合适的音乐,学生有感情的描述画中情景。

名画欣赏《吹笛少年》

1.(投影出示第二幅名画)提问:

5.(多媒体)提问:

看图中人物,表情是安详的,还是痛苦的?

如果配乐,应选择平稳的音乐,还是激动的音乐?

6.伴随合适的音乐,学生有感情的描述画中情景。

名画欣赏〈盲女〉

1.(投影出示第二幅名画)提问:

5.师生讨论编出妹妹对盲姐姐说的话,选择合适的音乐配乐

6.(投影放大图片)产生意境,小组分别表演情景剧“盲女”。

教师随机评价,引导学生感受人文艺术,关爱、友情。

第三课时《音乐里的声音》

1.通过配乐故事《金色小提琴》及相关器乐演奏片断的欣赏和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们对美妙的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初步感知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表演、歌唱的艺术手段创设情景,营造气氛,在多种综合艺术活动中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4.感受音乐对情感的陶冶。

1.录音带(苗岭的早晨)、录象带(动物形象片段)、挂图、动物头饰

2.节拍器、录音机、若干打击乐器、多媒体

看一看:

看挂图,《金色小提琴》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故事:

教师介绍故事梗概,用神秘的话语给学生讲故事。

(配乐〈苗岭的早晨〉)

听这段音乐像那种动物?

(音乐片段)

学生回答,教师随即评价(教师出示简笔画)(狮子、老虎、大象等)

分组进行故事创编的配合协作。

经过讨论后,将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演。

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自由支配,并且分角色进行表演,以便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再创作的激情。

启发:

想象这些音乐给我们画出了什么景象?

学生带头饰模仿动物,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