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2701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1回弹法…………………………………………………………………………22

2.2拔出法…………………………………………………………………………25

3钢结构工程质量检测………………………………………………………………27

3.1焊缝检测………………………………………………………………………27

3.2螺栓检测技术…………………………………………………………………28

3.3构件缺陷、损伤检测…………………………………………………………29

4结语…………………………………………………………………………………30

参考文献………………………………………………………………………………31

指导老师简介…………………………………………………………………………32

致谢……………………………………………………………………………………33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大体上分为地基基础工程检测、钢筋混凝土工程检测、砌体结构工程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建筑材料检测、建筑门窗质量检测等几项内容。

每一个部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贯穿着整个建筑工程。

以下本文将主要介绍地基基础工程检测、钢筋混凝土工程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三方面的内容。

1地基基础工程检测

1.1地基

地基是指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影响的地层[7]。

地基工程检测的目的是为设计提供依据,为工程安全提供保障。

根据地基类型不同检测方法分为剪切试验、载荷试验、动力测试、初探试验等[6]。

其要求可分为预压改良地基的质量检测和换土垫层地基质量检测。

预压改良地基的质量检测要求。

塑料排水管的性能指标(如复合体延伸率和抗拉强度、纵向排水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进行渗透性试验和颗粒分析,以保证不同来源的砂料的渗透系数、含泥量等满足设计要求;

地基在进行预压前和预压后,应选取适量的基土进行室内土工和剪切试验,以检验处理效果;

在加载预压期间,每天应及时的监控加载速度、边桩位移及竖向变形等,确保地基的稳定[6]。

换土垫层地基质量检测要求。

需分层检验垫层的质量;

对于不同土质垫层形成的换垫地基应选用适合的检测方法[6]。

1.2桩基工程检测

桩基础是指将建筑物荷载通过桩传递给深层地基的基础[7]。

桩基础检测内容除了核对桩的位置、尺寸、数量、类型等项目外,还应包括桩基强度,变形和几何受力条件等。

其中,桩基强度最为重要。

桩基强度检验包括桩身结构完整性和桩承载力的检验。

桩身结构完整性是指桩是否存在断桩、离析、缩径、夹泥、孔洞、沉渣过厚等施工缺陷,主要用声波透测法、动测法和钻芯法等检测。

而桩承载力检测,主要用静载荷试验法。

桩基变形主要是通过长期沉降观测获得结果。

一般工程只要桩身结构完整,承载力和桩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地表无明显隆起,可视为符合要求。

对于重要工程必须

做沉降观测。

桩基的几何受力条件主要是指桩位、桩身倾斜度、接头情况、桩顶及桩尖标高等

的控制。

主要是通过现场观测和设计及施工资料获得。

一般情况下,桩基检测是指桩身结构完整性和桩承载力的检测。

其主要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法,钻芯法,高应变动测法,低应变动测法,声波透测法。

1.3静载试验

荷试验分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和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

是通过在桩顶分别逐级增加竖向压力,拉力,水平推力等,观测其桩顶在该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以此来判断桩相对应的承载力。

一方面通过对设计试桩进行静载荷试验,验证桩的设计参数和工艺参数,为设计工程桩提供设计依据;

另一方面静载荷试验作为桩基检测方法中精确度、可信度最高的方法,在桩基验收试验中起到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把关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静载荷试验由于费用高,检测时间长,工作量大,

风险大,不适合大面积检测。

1.3.1静载荷试验桩抽检数量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规定桩的数量不宜少于工程桩数的1%,且每个场地不少于3根,若总工程桩数少于50根,则不应少于2根。

静载荷试验试桩选取一般符合以下六点规定:

(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

(2)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

(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

(4)施工工艺不同的桩;

(5)适量选择完整性判定为Ⅲ类桩;

(6)除以上几点外,同类桩随即抽检。

由于桩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桩周土进行扰动,降低了土体的强度,进而降低了桩的承载力。

休止一段时间后,土体重新固结,土体强度逐渐增强,桩的承载力也随之增加。

因此,应在桩施工完成后休止一段时间再进行静载荷试验,一般情况

下,对于预制桩在砂性土中的休止时间不少于7天,在粉土中不少于10天,在粘性土中不少于15天,在饱和软粘土中不少于25天。

灌注桩应在达到自身设计强度之后才能进行[5]。

1.3.2试验步骤

试验开始前的检查,包括检查桩顶是否水平,桩头是否加固,油压千斤顶是否与试桩一致,压力指针表和百分表是否为零,基准梁与传感器连接是否牢固等。

加载方式一般分为慢速维持荷载法和快速维持荷载法,对于水平静载荷试验还因包括单项多循环加载法。

采用逐级等量加载,每级荷载应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

其中第一级加载量为分级荷载的2倍。

1.3.3慢速维持荷载法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可知,慢速维持荷载法是指每级加载后,第一小时内按第5,15,30,45,60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30min测度一次当沉降量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每小时沉降量不超过0.1mm)时,进行下一级加载。

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小时,第5、15、30、60min各读一次数,直至卸载为零。

(1)若出现如下情况之一的,可以终止加载:

1)若某一级载荷作用下,桩沉降量大于上一级载荷沉降量5倍。

(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应加载至总沉降量超过40mm)

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的两倍,且连续24小时内仍然达不到相对稳定。

3)已经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4)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达到最大上拔量。

5)如果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以加载至总沉降量为60-80mm,特殊情况下,可以超过80mm。

(2)若出现如下情况之一的,应终止加载,结果不能作为验收依据,应重新试验:

1)加载系统漏油,无法继续加载;

2)已达反力装置最大值;

3)锚桩已达最大上拔量;

4)桩头不处理或已破坏;

5)千斤顶合力中心偏离桩的中心,桩顶偏心受压。

1.3.4快速维持荷载法

快速维持荷载法一般用于具有成熟经验的地区,其步骤如下[6]:

(1)按预估最大荷载均分成1/8-1/12分荷载;

第一级荷载为预估最大荷载的1/4-1/6。

(2)每级荷载维续1小时,按1、2、5、10、20、30、45、60min各测读一次沉降,然后继续加载。

(3)当加载至设计荷载或者满足慢速维持荷载法终止条件的应当终止加载。

(4)卸载时,按三级等级量卸载。

1.3.5单项多循环加载法

单项多循环加载法作为桩水平抗力试验方法,是为了模拟实际结构受力形式,其步骤如下[5]:

(1)按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等分成10级荷载,每级荷载施加后,维持4min读取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歇2min读取残余水平位移,即完成一个加载循环,循环5次即完成一级荷载加载,可进行下一级加载。

(2)当出现桩身断裂或水平位移大于30-40mm时,或者加载量达到最大设计值时,可以终止加载。

1.3.6试验现场安全

设立试验警戒区,入场人员必须带安全帽,试验前检查吊装设备,做好防雷防火防漏电的措施,严格控制锚筋焊接质量,时时观察压重平台倾斜程度,严格要求高压油泵的安全操作,防止高压油管打结,随时观测仪表,设备的运转情况,排查安全隐患。

1.3.7试验数据处理及承载力的判断

根据检测数据绘制(Q-S)、(S-㏒t)曲线,然后根据绘出的曲线按如下方法确定单桩承载力:

(1)对于Q-S曲线呈陡降型的情况,取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点对应的荷载值作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2)对于S-㏒t曲线,取发生下弯明显的前一级荷载作为其极限荷载。

(3)对于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位移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两倍,且24小时内无法达到相对稳定的情况,取上一级荷载作为单桩极限荷载。

(4)对于缓和型Q-S曲线,一般取位移S=40mm对应的极限荷载。

当桩长超过40m时,要考虑桩的压缩量。

对于桩径大于或等于80mm时,取S=0.05D所对应的极限荷载值,D为桩径。

1.4钻孔取芯法

钻孔取芯法即钻心法,是指通过钻芯机钻取芯样,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桩长,桩身完整性,桩底沉渣厚度,判断持力层厚度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的有损检测方法。

(3)钻芯法优缺点:

优点:

1)方法比较直观,可直接观测灌桩的质量,配合比,核实桩身混凝土强度和完整性,判断桩底沉渣厚度等;

2)可检测持力层岩土性质,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等。

缺点:

1)由于钻芯截面积小,局部缺陷难以发现;

2)钻孔垂直度要求高,钻孔位置要求严,施工难度大;

3)钻孔对桩身结构造成微破损;

4)钻芯法成本高,工作周期长,不宜大面积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钻芯法只是测定局部混凝土强度,当局部混凝土强度明显低于其他部分强度时,容易造成误判。

应多选钻芯点,并根据施工记录,地质资料等,综合判定。

(2)钻芯法适用情况:

1)低应变检测或超声测法无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时;

2)被低应变检测或声测法判定为Ⅲ、Ⅳ类桩比例过大,需要扩大检测,或者无法明确判断桩身完整性,有疑问时;

3)桩身反射波速过慢,波形异常时;

4)静载荷试验未达设计要求,需检测桩底沉渣厚度;

5)需要检测持力层岩土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施工曾出现异常,需要检测混凝土强度时;

7)加固补强处理后的桩。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非验证性检测,受检桩应具有足够代表性,必要时可增加钻孔数量,保证检测结果可靠。

(3)钻芯法适用的前提条件:

1)为保证钻孔垂直度,受检桩径不宜小于800mm,长径比不宜大于30。

2)对于需要进行超长桩钻芯法检测时,应保证基桩施工质量和钻心质量。

3)钻芯取样分为整桩穿透和不穿透两种,需根据情况而定。

1.4.1抽检数量

对于桩径大于800mm的嵌岩桩,检测桩数不少于总桩数10%,且每个承台下不少于1根,对于桩径小于或等于800mm及非嵌岩桩,检测桩数不少于总桩数的10%[5]。

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

对于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10%,且不少于10根,每个承台下不少于1根[5]。

1.4.2现场试验

(1)开孔位置

桩径小于1.2m的桩钻1个孔,桩径大于1.2m小于1.6m的桩钻2个孔,大于1.6m的桩钻取3个孔,两个或两个孔以上的沿距离桩心0.15-0.25D对称布置,同时尽量避开导管附近的混凝土,因为导管上拔时容易造成部分混凝土离析,局部混凝土强度低。

(2)钻取芯样

开孔时采用单管钻具合金砖头钻入桩内0.3-0.5m处再换用长岩芯管钻进或换用金刚石单动双管钻具钻进。

对于胶结良好的混凝土层,钻进次回进尺长度应控制在1.5m,对于胶结不良层,断桩层,径缩部分等,钻进次回进尺长度应控制在0.5m。

对于持力层以上1m以内的桩身及进入持力层内的桩身,钻进次回进尺长度为1m以内。

其中进尺长度是根据钻杆长度计算。

采集到的芯样应冲洗干净后,标上记号及深度,依次放入芯样箱。

(3)现场编录

循环水的含沙量:

一般情况下回水的含沙量比较少,突然增多,表明混凝土的胶结程度较差。

循环水的颜色:

混凝土回水颜色一般为灰色,如果变成其他颜色,则说明混凝土桩身质量有问题,或者钻遇到持力层。

钻进速度:

通过钻速来判断桩身完整性。

当钻速突然增大时,则可能钻遇到离析、断层、夹泥层等。

(4)意外处理

当出现钻速突然变慢,并伴随有异常声响,动力负荷过大的现象时,可能是钻遇到钢筋笼或其他异物,应立即停止钻孔,查看钻头是否损坏,检查钻孔垂直度,再继续钻孔。

当出现钻孔偏离桩身时,应立即停止钻孔,检测钻孔垂直度,以判断是桩身,还是钻孔倾斜度超过规范要求。

金刚钻使用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金刚钻在使用前,先将孔底的合金硬物捞取,并磨平孔底。

卸取芯样时,应该用专门的钳拧卸钻头和扩孔器。

不得把钻头放在地上拖动,不得随意提取钻头,发生混凝土芯堵塞时应立即提钻。

(5)灌浆封孔

用水灰比0.5-0.7的水泥浆回灌封闭,对于桩身有严重缺陷的钻孔应封存保留。

(6)抗压试验

从养护池中取出,擦干净后量取端面两个相互垂直的直径及其高度,然后放入万能试验机加载,直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

对于缺陷芯样应该把其受压面中心对准试验机的中心,而不是芯样的中心,以保证受力均衡。

1.4.3桩身完整性的判定原则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规定,桩身完整性分为以下四类:

Ⅰ类:

混凝土芯样连续完整、表面光滑、胶结好、骨料分布均匀、呈长柱状、端口吻合、芯样侧面仅见少量气孔。

Ⅱ类:

混凝土芯样连续、完整、胶结较好、骨料分布基本均匀、呈柱状、断

口基本吻合,芯样侧面有局部蜂窝麻面、沟槽。

Ⅲ类:

大部分混凝土胶结较好、无松散、夹泥或分层现象,但有以下情况之一:

芯样局部破碎且破碎长度大于10cm;

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

芯样多成短柱或块状;

芯样侧面蜂窝麻面,沟槽连续;

Ⅳ类:

钻进困难;

芯样任一段松散,夹泥或分层;

芯样局部破损且破损长度大于10cm。

(2)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规定,桩身缺陷程度:

1)不管有何种缺陷,均表明混凝土质量差,桩身存在低强度区;

蜂窝麻面,沟槽,孔洞等缺陷程度应根据芯样强度结果来判定;

2)当桩身混凝土破碎,无法取得芯样或即使取得芯样,也无法进行抗压试验的桩身完整性,一般判定为Ⅲ类;

3)如果出现同一根桩三个钻孔在同一深度存在缺陷时,应从重判定为Ⅳ类桩;

4)如果只是一个钻孔出现缺陷,其他钻孔在同深度内混凝土强度较强,则可判定为Ⅱ类桩;

5)如果桩身出现松散,夹泥或分层的缺陷,为保证安全,均判定为Ⅳ类。

(3)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规定,判定为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有如下情况:

1)完整性为Ⅳ类的桩;

2)桩端持力层岩土形状不满足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的桩;

3)桩长或桩底沉渣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的桩;

4)受检芯样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设计要求强度的桩。

1.5低应变检测

低应变检测在基桩检测中被作为桩身完整性普查的主要手段,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工作周期短的特点。

其结果可用于确定静载荷试验、钻芯法、高应变动力试桩的桩位、可使检测数量不多的静载荷试验的结果更具代表性,弥补静载试验抽样率的不足。

其原理是通过锤击桩顶,在桩顶产生一个竖向激振,弹性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的波阻抗差异界面发生变化,将产生的反射波,经接受、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

根据反射信息判断桩身完整性及位置。

试验前,对于灌注桩而言,桩顶必须经过处理,围绕桩顶中心等距打磨三个点,对于预制桩则要扫除桩顶的泥土;

试验时,应将感应器涂抹黄油粘贴在打磨处(如果桩顶未经处理,可用黄泥粘贴在比较平稳坚硬的地方),用手锤分三次敲打桩顶,敲打点应选择在坚硬的地方或已打磨的地方,每打一次做好反射波记录,且更换感应点;

试验后,应进行波形分析处理。

注意:

当出现敲打未见桩底反射时,应检查感应器是否贴紧桩顶,感应器底部是否有泥土,工作人员敲打方式是否得当,是否敲打到坚硬部位等。

当出现反射波异常,不完整时,应在更换敲打点和感应点的位置,重新采集波形。

1.5.1波形原理分析

在锤击作用下,桩顶产生纵向的应力波,根据:

桩身波阻抗:

Z=(c×

ρ×

A);

界面反射波透射波公式:

Vr=[(Z1-Z2)×

Vi]÷

(Z1+Z2);

Vt=[2Z1×

(Z1+Z2)

可知,如果桩身完整,则波在桩身的传播情况(如图1),入射波速在桩底才发生反射和透射,且反射波和入射波速度大小、方向均相同;

如果桩身存在缺陷(如图2),则在桩身缺陷处存在界面,上下界面阻抗发生变化,当入射波到界面时,产生反射波和透射波,透射波传到桩底产生反射,到达界面时再次发生透射,直至桩顶。

图1桩完好时的波传播过程

图2截面减小时的波传播过程

1.5.2波计算分析

当桩身不存在缺陷时(如图3),Z2=0,由反射波透射波公式得,Vr=Vi,Vt=2Vi,传感器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信号加倍。

图3桩身阻抗不发生变化

当桩身存在缺陷时(如图4),桩顶产生Vi的入射波,在缺陷处界面变为原来的1/2,阻抗也随之变为原来的1/2,根据反射波透射波公式,在缺陷界面处反射波Vr=Vi/3,透射波Vt=4Vi/3;

反射波在桩顶处产生的反射波Vr=Vi/9,透射波Vt=2Vi/3;

入射波产生的透射波在桩底发生了反射后,又射入缺陷界面并发生透射Vt=8Vi/9,此时,桩顶的入射波应为两项的叠加,即Vi=8Vi/9+Vi/9=Vi,则桩顶感应器接收到的信号应为2Vi。

图4桩身存在一个阻抗界面

1.5.3典型信号

(1)完整摩擦桩(如图5),在桩底界面处,A1=A2,ρ1>

ρ2,c1>

c2,则Z1-Z2>

0,Vu=(Z1-Z2)×

Vd÷

(Z1+Z2)>

0,Vu和Vd同向。

图5摩擦桩完整时

(2)当为完整端承桩时(如图6),桩底界面处,A1=A2,ρ1<

ρ2,c1<

c2,则Z1-Z2<

0,Vu=(Z1-Z2)×

(Z1+Z2)<

0,Vu和Vd反向。

图6端承桩完整时

(3)当桩身有缩径,夹泥,离析等缺陷时(如图7、8),缺陷界面处由于截面积或密度,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导致Z1>

Z2,进而Vu>

0,Vu和Vd同向。

图7桩身缩径时

图8桩身夹泥或离析时

(4)当桩身有扩径时(如图9),在扩径界面处,A1<

A2,ρ1=ρ2,c1=c2,Z1<

Z2,Vu<

0,Vu和Vd反向。

图9桩身扩径时

(5)如果为先缩径再扩径的情况(如图10),缺陷曲线应先发生正反射波再发生负反射波。

图10桩身先缩径再扩径

(6)如果为先扩径再缩径的情况(如图11),缺陷曲线应先发生负反射再发生正反

射。

图11桩身先扩径再缩径时

1.5.4现场试验注意事项

(1)锤头材料不宜过硬,也不宜过软,视情况而定。

在检测大直径桩时应选用较重的力锤并加大锤击力度,以保证有明显的桩底反射。

(2)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设定桩身截面积为施工截面积,桩身波速可以根据本地区同类桩的测试值初步确定。

(3)由于黄油容易受到温度影响,所以在高温环境情况下,黄油应掺入2%-5%的石蜡,保证黄油的粘结度。

(4)如果测试中,仪器或检测数据发生异常的情况,应停止检测,检查仪器,如需更换仪器的,及时更换。

1.5.5信号分析

由于桩侧土、多次反射和多层反射的干扰,接受的信号一般比较复杂,处理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处理外,还应根据现场地质资料、施工记录分析桩身完整性。

对于多次反射的情况,如果出现信号不断加倍的,则为同一缺陷处的多次反射;

如果出现信号杂乱的情况,则为不同缺陷处多次反射。

多次反射一般表明桩存在严重离析或断层,或者是缺陷比较浅。

对于多层反射的情况,则可能表明缺陷有多处。

可以根据上下层缺陷能量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