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3295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文档格式.docx

工业生产力布局,是工业企业在全国各地区的地理分布。

合理配置生产力对充分利用全国各地资源.合理调整逊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

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因此设拖选址败符合国家生产力冶局规划和有关政策,才能既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层、体需要又有凋干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设施选址过程即为工业生产力布局的过程。

2)费用原则

企业首先是经济实体,经济利益对于企业无论何时何地都是重要的。

建设初期的固定费用、投入运行后的变动费用、产品出售以后的年收入等都与选址有关。

3)集聚人才原则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合适的设施选址将有利于吸引入才迁造成员工生活不便,导致员工流失的事常有发生。

4)接近用户原则

对于服务业,几乎无一例外都需要遵循接近用户的原则,如银行储蔷所、邮电局、电影院、医院、学校、零售业的所有商店等。

许多制造企业也把工厂建到消费市场附近,以降低运费和损耗。

2.设施选址考虑的因素

设施选址对企业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需要考虑众多复杂的因素,涉及许多方面。

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可分为两类:

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

其中非经济因素又可分为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等。

1)经济因素

(1)运输条件与费用对企业来说,运输成本占有较大比重。

因此选址时,如存在铁路、公路、河海及航空运输等多种运输条件时,应分析比较它们的运价、载重能力,运输均衡性等条件,注意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运输环节中的装卸次数,并尽量靠近码头、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且尽可能选择和利用具有现成的或拟建交通设施o

(2)原料供应条件某些行业对原料的量和质都有严格要求,这类部门长期以来主要分布在原料产地附近,以降低运费,减少时间阻延,从而得到较低的采购价格。

下述企业应该接近原材料或材料产地。

①原料笨重而价格低廉的企业,如砖瓦厂、水泥厂、玻璃厂、钢铁冶炼厂和木材厂等。

②原料易变质的企业,如水果、蔬菜罐头厂。

③原料笨重,产品由原料中的一小部分提炼而成,如金属选矿和制糖。

④原料运输不便,如屠宰厂。

但由于技术进步引起单位产品原料消耗的下降,原料精选导致单位产品原料用置、运费的减少以及工业专业化的发展使得加工工业向成品消费地转移,运输条件的改善引起单位产品运费的降低等原因的影响,目前工业企业对原料地的依赖性呈缩小趋势。

(3)动力、能源的供应条件对于火力发电厂、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兽行业,动力能源的消耗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达到35%—60%。

对重型机械、水泥、玻璃、造纸等行业,动力、能源的供应量和成本的影响也举足轻重。

酿酒工业、矿泉水业、钢铁工业、水力发电厂等必须靠近江河水库。

(4)市场条件工厂位于接近消费市场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运费并及时提供服务。

因此设施选址时,下列企业应接近消费市场:

①产品运输不便,如家具厂、预制板厂。

②产品易变化和变质,如制冰厂、食品厂。

③大多数服务业,如商店、消防队、医院等。

(5)劳动力条件劳动力素质对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构成不同的劳动力成本。

应考虑地区的人口状况,重点考虑专业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其他劳动力的来源及其数量、质量要求是否能满足本企业的需要。

要考虑当地条件是否能就近解决这些人员的生活供应和居住问题。

还要考虑当地的人事劳动工资政策是否能吸引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的劳动力。

(6)建筑成本指土地征用、赔偿、拆迁、平整的费用,并注意应尽量少占用

农业用地。

2)非经济因素

(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包括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法制是否健全、税赋是否公平等。

建厂,尤其是在国外建厂,必须要考虑政治因案。

①政治局面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

在一个动荡不安,甚至打内战的国家投资建厂,是要冒极大风险的。

有些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很适合设厂,但其法律变更无常,资本权益得不到保障,也不宜设厂。

②了解当地政府的政策、法规。

有些地区为了鼓励在当地投资建厂,划出工业区及各种经济开发区,低价出租或出售土地、厂房、仓库,并在税收、资金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同时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营造了一个有利的投资环境。

另外要了解当地有关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不能将污染环境的工厂建在法规不允许的地方。

(2)社会因素投资建厂要考虑的社会因素包括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生活水平。

①居民的生活习惯情况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不同,企业的产品一定要适合当地的需要,注意产品的本地化。

②科技、教育发展情况在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设厂,不仅有利于招收受过良好教育和训练的员工,而且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的织围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到贫困地区设厂,人工费用低,如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是可行的。

③生产技术协作条件厂址应便于将来同相邻企业和依托城市在科技、信息、生产、修理、公共设施、交通运输、综合利用和生活福利等方面建立广泛酌协作关系。

例如电子产品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较好的技术协作条件,适宜建在科研、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④宗教信仰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建厂,要注意当地居民的开化程度和宗教信仰。

如果生产企业的性质与当地宗教信仰相矛盾,则不仅原料来源和产品销路有问题,招收职工有困难,而且会遭到无端的干涉和破坏。

⑤生活水平建厂地方的生活条件和水平决定了对职工的吸引力。

人们的住房、交通工具、饮食、衣着以及能耗反映了当地的生活水平。

生活水平高的地区,企业付给员工的工资也高,从而产品的成本也高。

⑥社区情况了解当地服务行业、商店、加油站和娱乐设施的状况等。

(3)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貌条件地形和面积应能满足工艺过程井容纳全部建筑物和露天作业面积的需要。

各类设施对场地外形和面积大小的要求,不仅因设施的性质和类别而不同,而且与工艺流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运输方式、建筑形式、建筑密度有关。

因此厂区内地形应有利于车间布置、运输联系及场地排水。

一般情况下,自然地形坡度不大于5%.丘陵坟地不大于40%,山区不超过60%。

场地应图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扩建用地应尽可能预留在场外,避免早征迟用。

②气候条件要求厂址应具备与企业性质相适应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降雨量、阵雪量、风力风向变化等。

特别要考虑高温、高湿、云雾、风沙和雷击地区对生产的不良影响;

对于严寒地带,还应考虑冰冻线对建筑物基础和地下管线敷设的影响。

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厂址所在地地下水位员好低于地下室和地下构筑物的深度,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最好无侵蚀性。

厂址应避开展断层和基本烈度高于9。

的地展区和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危险地段;

也应避开较厚的三级自重湿陷性黄土、新近堆积黄土、一级膨胀土等地质恶劣区。

厂址不应设在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采空区以及古井、古墓、坑穴密集的地区。

厂区场地地基承载力一般应高于o.1MPa。

④给水排水条件要求厂址最好靠近水源,保证供水的可取性,水质、水温、水量应符合生产要求。

同时.生产污水应便于经处理后排人附近酌江河或城市诽污系统。

从以上各项因素看,有的属于经济因索,有的居于非经济因素,在进行比较时要根据项日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3.设施选址影响因素的权衡

在作选址比较的,由于影响方案的因素很多,就要根据设施的要求,针对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有时经济因素是决定方案的关键,但也可能非经济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成为方案取舍的关键。

在考虑这些因京时,需要注意的是:

(1)必须仔细权衡所列出的影响因素,决定哪些是与设施选址紧密相关的,哪些虽然与企业经营或经营结果有关,但是与设施位置的关系并不大,以便在决策时分清主次.抓住关键。

否则,有时候所列出的影响因素大多,在具体决策时容易主次分不清楚,做不出最佳的决策。

(2)在不同情况下,同一影响因素会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因此,决不可生搬硬套任何原则条文,也不可完全模仿照搬已有的经验。

最后还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对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企业来说,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以及同一因素的重要程度可能有很大不同。

第二节设施选址的步骤与内容

一、设施选址的步骤

设施选址一般分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地区选择阶段、地点选择阶段、编制报告阶段。

设施选址流程如图2—1所示。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明确前期工作中对选址目标提出的要求。

要求包括:

(1)企业生产助产品品种及数量(生产纲领或设施规模);

(2)需进行的生产、储存、维修、管理等方面的作业;

(3)设施的组成,主要作业单位的概略面积及总平面草图;

(4)计划供应的市场及流通渠道;

(5)需要资源(包括原料、材料、能源、水等)的估算数量、质量要求与供应渠道;

(6)产生的废物及其估算数量;

(7)概略运输量及运输方式的要求,

(8)所需职工的概略人数及等级要求

(9)外部协作条件;

(10)信息获取方便与否等。

规划人员可以根据上述要求列出一些在设施选址时应满足的具体要求,以确保这些有关的因素都考虑到,同时对某些选址需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应列出具体数值要求。

图2—1设施选址流程图

2.地区选择阶段

(1)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和地区规划部门,收集了解有关行业规划、地区规划对设施布置的要求和政策?

(2)选择若干地区,收集相关的资料;

(3)进行方案比较;

(4)各方面参加入员比较(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

3.地点选择阶段

在这一阶段组成场址选择小组到初步确定地区内的苦干备选地点进行调查研究和勘测。

(1)从当地城市建设部门取得备选地点的地形图和城市规划图,征询关于地点选择的意见;

(2)从当地气象、地质、地震等部门取得有关气温、气压、湿度、降雨量及降雪量、日照、风向、风力、地质、地形、洪水、地震等的历史统计资料;

(3)进行地质水文的初步勘察和测量,取得有关勘测资料;

(4)收集当地有关交通运输、供水、供电、通信、供热、排水设施的资料,并交涉有关交通运输线路、公用管线等的连接问题;

(5)收集当地有关运输费用、施工费用、建筑造价、税费等经济资料:

(6)对各种资料和实际情况进行核对、分析和各种数据的测算,经过比较,选定一个合适的场址方案。

4.编制报告阶段

(1)对调查研究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2)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和统计分析的成果编制综合材料设施位置图和初步总平面布置;

(3)编写设施选址报告,对所选场址进行评价,供决策部门审批。

二、设施选址报告

设施选址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场址选择的依据(如批准文件等)。

(2)建设地区的概况及自然条件。

(3)设施规模及概赂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占地估算面积区域位置、备用地、交通线路、各类管线走向,设施初步总平面布置图等。

(4)各厂址方案的比较,包括自然条件比较、建设费用及经营费用比较、环境影响比较,经济效益比较等。

(5)对各场址方案的综合分析和结论。

(6)当地有关部门的意见。

(7)附件。

包括:

各项协议文件的抄件,区域位置图,包括设施所选位置、备用地、交通路线、各类管线走向等;

设施初步总平面布置图。

三、设施选址的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工厂或其他设施项目必然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既有自然方面的影响,又有社会方面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在设施选址中,除了要做市场研究、原料和工艺技术路线选择以及经济评价等项工作外,还要做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工作。

1.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设施选址工作中重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工厂建成投产而发生环境污染问题后再去检查原规划与设计的不足之处,再去采取补救措施,将会严重影响工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因此,在工厂设施规划与设计中,特别是设施选址时,就应预见它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首先,选择厂址时,从环境保护出发,通过对气象、水文等资料的深入了解,结合拟建项目的三废排放情况,从根本上考虑厂址的可行性。

其次,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对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做出充分的估计,制定出治理方案,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要扩大资料收集范围,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基础资料,才可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使污染量控制在环境容量范围以内,环境容量包括能自然净化酌量和不构成危害的数量。

2.环境影响报告内容

环境影响报告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建设项目的一般情况产品、主要工艺、三废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三废回收、综合利用、污染物处理设施与主要工艺。

(2)建设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条件待选厂址的具体地理位置、现有土地利用情况、当地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文化的和社会经济的环境状况。

同时应附有厂址区域位置图。

(3)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环境的影响对地质、气象、水文,自然资源、自然保护区、工矿企业、居民区等的影响。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可行性技术经济论证的结论意见所选厂址对环境的影响,能否建厂与允许建厂规模,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及当地环保部门对建厂意见与书面协议。

此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还应包括推荐的环境监测大纲等项内容。

第三节设施选址方法

影响设施选址缺因素很多。

有些因素可以定量,转为经济因素;

有些因素只能是定性的非经济因素。

在进行设施选址的综合分析比较时,可根据条件采用定性的、定量的或定性定量招结合的方法。

常用的设施选址方法有优缺点比较法、加权因索分析法、重心法、线性规划——运输法、德尔菲分析模型等。

一、伏缺点比较法

优缺点比较法是一种最简单的设施选址的定性分析方法,尤其适应于非经济因素的比较。

该方法的具体做法是:

罗列出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按最优、次优、一般、较差、极坏五个等级对各个方案的各个特点进行评分,对每个方案的各项得分加总,得分最多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当几个场址方案在费用和效益方面近似时,非经济因素即可能成为考虑的关键因素。

此时,可采用优缺点比较法对若干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见表2—l。

表2—1优缺点评价表

常见的场址方案非经济因素有:

①区域位置;

②面积及地形;

③地势与坡度;

④风向、日照;

⑤地质条件:

土壤、地下水、耐压力;

⑥土石方工程量;

⑦场址现在所有者、拆迁、赔偿情况;

⑧铁路、公路交通情况;

⑨与城市的距离;

⑩供电、供水、排水;

⑾地震;

⑵防洪措施;

⒀经营条件;

⒁协作条件;

⒂建设速度等。

二、加权因素分析法

加权因素分析法也许是常用的选址方法中使用得最广泛朗一种,因为它以简单易懂的模式将各种不同因素综合起来。

加权因素分析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决定一组相关的选址决策因素。

(2)对每一因素赋予一个权重以反映这个因素在所有权重中的重要性。

每一因素的分值根据权重来确定,权重则要根据成本的标准差来确定,而不是根据成本值来确定。

(3)对所有因素的打分设定一个共同的取值范围一般是1-10或1—100。

(4)对每一个备择地址,根据所有因素按设定范围打分。

(5)用各个因素的得分与相应的权至相乘,并把所有因素的加权值到每一个备择地址的最终得分。

(6)选择具有最高总得分的地址作为最佳的选址。

[例2—1]某厂有四个候选地址(A、B、C、D),影响因素有10个其重要度如表2—2所示,求最优方案。

[解]在表2—2中方案c的得分最高,选为最优方案。

表2—2加权因素评价表

三、重心法

设施选址时,如果生产费用是相当重要的因素,而且多种原材料由多个现有

设施供应,则可根据重心法确定场址位置。

重心法是一种布置单个设施的方法,这种方法考虑现有设施之间的距离和运输的货物量。

它经常用于中间仓库或分销仓库的选择。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假设运人和运出成本是相等的,它并未考虑在不满载的情况下增加的特殊运输费用。

重心法的思想是在确定的坐标中,各个原材料供应点坐标位置与其相应供应量、运输费串之积的总和等于场所位置坐标与各供应点供应量、运输费串之积的总和。

重心法中的坐标系可以随便建立,国际上经常采用经度和纬度建立坐标。

图2—2重心法中的坐标图

式(2-3)为运输费率相等时设施位置的重心法计算公式。

[例2-2]某汽车制造公司每年需要从P1地运钢材、从P2地运铸铁、从P3地运焦炭、从P4地运各种造型材料。

各地与某城市中心的距离和每年的材料运量如表2-3所示。

表2-3距离、运量表

按重心法求得的设施位置是否适合建厂,还应考虑其他因素综合分析而定。

四、线性规划——运输法

线性规划方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战略、战术物流计划工具。

线性规划在考虑特定约束条件下,从许多可用的选择中挑选出最佳行动方案。

物流问题的网络最优化是最典型的线性规划问题。

运输法作为网络最优化方法,其目标是在给定的供给、需求和能力的约束条件下,使生产和输入、输出运输的可变成本最小化。

对于复合设施的选址问题,如对于一个公司设有多个工厂、多个分销中心(或仓库)的选址问题,可以用线性规划——运输法求解,使得所有设施的总运费最小。

运输法的数学模型如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式中m______工厂数

n_______销售点数

ai_______工厂i的生产能力,i=1,2,…..,m;

bi_______销售点j的需求,j=1,2,…..n;

Cij______在工厂I生产的单位产品运到销售点j的生产运输费用;

Xij______从工厂I运到销售点j的产品数量。

[例2—3]已知有两个工厂Fl和F2,供应四个销售点P1、P2、P3、P4。

于需求量不断增加,需再设一个工厂。

可供选择的地点是F3和F4,试在其中选择一最佳厂址。

根据资料分析,各厂单位产品生产和运输的总费用如表2—4所示。

表2—4生产、运输总费用表万元

五、德尔菲分析模型

典型的布置分析考虑的是单一设施的选址,其目标有供需之间的运输时间或距离极小化、成本的极小化、平均反应时间的极小化。

但是有些选址分析涉及多个设施和多个目标,其决策目标相对模糊,甚至带有感情色彩。

解决这类选址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使用德尔菲分析模型,该模型在决策过程中考虑了各种影响因京。

使用德尔菲分析模型涉及三个小组,即协调小组、预测小组和战略小组。

每个小组在决策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使用该模型的步骤如下:

(1)成立两个小组,内外部的人员组成顾问团,充当协调者,负责设计问卷和指导德尔菲调查。

顾问团中选出一部分人成立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预测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预测小组);

另一个小组确定组织的战略目标及其优先次序(战略小组)。

战略小组的成员从组织中各部门的高层经理人员中挑选。

(2)识别存在的威胁和机遇经过几轮问卷调查后,协调小组应该向预测小组询问社会的发展趋势、市场出现的机遇以及组织面临的威胁o这一阶段要尽可能听取多数人的意见。

(3)确定组织的战略方向与战略目标协调小组将预测小组的调查结果反馈给战略小组。

战略小组利用这些信息来确定组织的战赂方向与战略目标。

(4)提出备选方案一旦战略小组确定了长期目标,就应集中精力提出各种备选方案(备选方是对工厂现有设施的扩充或压缩和对工厂的全部或局部位置进行变更)。

(5)优化各选方案步骤4中提出的备选方案应提交给战赂小组中的有关人员,以获得他们对各方案的主观评价;

在考虑组织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该模型可识别出组织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此外,该模型还考虑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在现代公司中校作为一种典型的综合性群体决策方法广泛使用。

在重心法和线性规划方法中只考虑了运输费用,即物流成本的一部分,而实际选址工作还要受到许多环境因素影响(如人力资源、物料供应与搬运、产品市场、政策法令、社会条件与基础设施、气候等自然条件、决策者的个人偏好等),因此是一项系统性工作。

一般设施选址是根据以上因素及其内在要求,提出若干场址选择的具体原则和注意事项,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辅助进行工厂区位和具体位置地选择。

除上述方法外,以下方法亦在设施选址中使用。

(1)费用一效果分析法是对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

其实质是要求系统给社会提供财富或服务的价值—效益必须超出支出费用。

该方法以经济评价为主,是所有评价方法的基础。

(2)关联矩阵法该方法是对多目标系统方案从多个因素出发进行综合评定优劣程度的方法,基本原理如表2—7所示。

表2—7关联矩阵表

(3)层次分析法(AHP法)该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与决策方法。

它将评价主体或决策主体对评价对象进行的思维过程数宣化。

应用AHP方法,首先对评价对象的各种评价要素分解成若干层次,并按同一层次的各个要素以上一层次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的比较、判断和计算,以求得要素的权重,从而为选择最优替代方案提供依据。

(4)基于遗传算法的选址模型该模型利用遗传算法采用全局寻优和优胜劣汰的随机搜索策略,使模型具有较好动力学特性,可有效、快速求得选址问题的全月(或近似)最优解。

(5)模糊综合评价该方法适用于多个评价主体或多位专家参加的评价方法。

(6)仿真技术静态仿真试图设计一种特定计划的结果或未来行动的路径。

静态仿真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工具,它可对广大的复杂渠道结构范围进行评估。

一个综合性静态仿真器的能力及运作范围,比最优化技术更能对市场、产品、分销设施及运输量大小进行更为详细、重要的合成。

近年来选址方法发展很快,除上述介绍的以外,还有网络布点模型、整数或混合整数规划法、蒙特卡洛法、启发式规划法等。

本章小结

设施选址是任何组织整体战略规划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