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336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docx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西安高新区“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为促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使之成为西安高新区的支柱产业,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本规划期限为2011年—2015年。

第一章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西安高新区现有汽车生产企业40多家,其中整车(包含改装车)生产企业7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30多家,主要以轿车、商用汽车关键零部件加工和整车装配制造为主,入驻企业包括比亚迪、法士特、欧舒特、联合电子、伊顿法士特、艾尔希庆华等。

西安高新区汽车销售服务企业20多家,主要以国内外中高档知名品牌汽车4S店为主,包括宝马、沃尔沃、奥迪、丰田、广州本田、现代、马自达、一汽大众、东风等。

汽车产业2009年末从业人数4万多人,2009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324亿元,销售收入达到(包含汽车销售服务企业)398亿元,占全区收入的40%左右,上缴税费20多亿元,占全区收入的40%左右,汽车产业已成为高新区优势产业。

“十一五”以来,西安高新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产品,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法士特品牌已经成为国内汽车行业中实力雄厚的自主品牌之一。

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名列全国齿轮行业第一;重型汽车变速器单厂年产量接近60万台,连续四年跃居世界第一;已跻身于中国汽车工业50强,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中国大型企业1000强。

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占据第120位,国内8吨以上重型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80%,15吨以上重型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92%。

比亚迪汽车自2005年9月在西安高新区投产以来,截至2009年6月,已累计完成生产、销售轿车近40万辆,产值、销售收入累计分别达到211亿元和223亿元,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比亚迪的汽车销量排名前十。

欧舒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引进了德国的斯太尔及MAN公司大客车底盘技术,已经具有25年专业客车底盘生产经验的历史。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专业生产10米以上客车底盘的制造企业,欧舒特不仅有新能源客车底盘,还有低地板公交客车底盘、13米双层客车底盘、18米BRT公交客车底盘、大中型高档客车底盘等几十种产品目录。

仅在北京,欧舒特客车底盘的保有量就达到了近2000辆,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交通服务。

同时,欧舒特还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欧舒特底盘出口到亚洲、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在国家和省市客车大赛中获奖。

2005年以来,欧舒特客车底盘连续四年的销量平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远远超过客车行业年均增长率。

二、存在问题

虽然高新区汽车产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形成了上游有车灯、底盘、齿轮、座椅、变速器等,中间有整车生产,下游有专用车、改装车,外部有汽车销售服务企业的产业链条,但仍然存在着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

1、零部件配套能力不强,对汽车整车发展没有形成有力支撑。

与汽车整车生产相比,虽然法士特的齿轮在国内外均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零部件的整体发展水平却很低。

2009年高新区共有零部件生产企业30多家,除法士特外,其余零部件生产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零部件企业的规模也相对较小。

2、除龙头企业外,制造企业研发能力不强。

除比亚迪和法士特等外,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多数汽车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主要依靠技术引进、汽车整车厂提供的图纸生产产品(例如,联合汽车电子、艾尔希庆华(西安)汽车、陕西欧舒特汽车业分别引进美国ARC汽车公司和德国MAN公司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汽车电子零部件方面尤其突出,虽然电子零部件企业繁多但是大部分生产的是外围产品,技术水平低,缺乏与整车的配套,核心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少并且基本上属于外资企业。

这就使西安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核心技术难以形成。

3、汽车产业总量小,缺乏竞争能力强和带动作用大的整车产品。

虽然比亚迪汽车在2009年销售44.84万辆,利税率达到31.72%,但是其年产销量在全国同类型车中仅占到3.6%和3.9%。

从产量上生产量最多的F3系列,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的年产64万辆仍有较大差距;从利税率上与四川一汽丰田的111.57%,比亚迪也显不足。

并且比亚迪属于垂直自我配套,对区内其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带动作用不大。

而其他整车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强大的竞争力,即使达刚的沥青洒布车产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三,但是与第一名相比产量仍然差距较大。

4、国际国内大汽车企业合资合作的力度不够,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品不多。

在高新区的汽车生产企业中,中外合资企业数量较少,比较有影响的是中德合资企业-联合电子,它致力于研究、开发和生产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速箱控制系统及其零部件,其产品是汽车电子核心产品。

艾尔希庆华是我国最早的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生产企业,也是美国艾尔希汽车公司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

公司2006年投产,年生产200万只,之后发展迅速,年生产扩大到500万只,目前计划将产能扩大至1000万只。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与国际企业合资合作力度不够,中外合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高新区汽车生产企业总产值不到3%。

第二章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汽车产业形势

1、国际汽车产业出现大规模调整重组,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汽车产业持续的发展趋势。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汽车行业发展的几个高速阶段都出现在几次经济危机之后,而且这种汽车产业的发展多以企业的重组为多。

近年来,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兼并重组始终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金融危机之后,汽车产业更是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

各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中,都将汽车产业列为振兴的重点之一。

汽车产业发展重点、汽车发展类型比例、汽车产业区位规划以及汽车产业消费市场规划成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以及战略规划调整是汽车产业调整的主要表现形式。

例如2009年5月保时捷由于90亿欧元的债务危机与大众进行合并,同年大众公司还做出了与日本铃木公司采取了合并生产的战略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2007-2009年期间,全球各大汽车公司均采取了相应的重组调整。

2、新技术应用于汽车,汽车零部件由机械类产品向电子类产品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几年数字化生产技术已经开始在整车研制、零部件制造、整车组织、汽车配售等方面广泛应用。

同时随着网络化生产的不断推广,在未来的5年中汽车行业的网络化生产将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汽车整车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市场需求也逐步由机械类产品向电子类产品的转变。

单纯的机械类零部件生产已成为汽车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生产环节之一,而全球范围内的机械类零部件的生产已开始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电子类零部件的发展已从原先的汽车次配件向汽车主配件发展,目前电子零部件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动件、汽车控制件以及汽车保险件等领域。

同时,数字化零部件的应用将成为汽车电子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汽车电子类零部件将成为未来零部件的主要利润来源与发展方向。

3、新能源汽车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研究的重点方向。

2000年以来,石油资源的短缺造成国际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这种价格的波动不仅对世界各国的能源经济造成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各国汽车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节能、环保,安全的低能耗汽车和绿色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研发成为汽车技术的重点,尤其是以电力为能源的电动车成为目前研发的主要方向。

各国政府纷纷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本国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组织实施大规模的产品研发与示范推广计划,帮助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的推广。

目前,部分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清洁能源汽车已经投入市场,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设备如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桩等已经进入关键的研发阶段,2009年雷诺、日产、通用等国际多家汽车公司都加快了电动车的研发,并推出了相关的概念车型。

依靠新能源的汽车以及混合动力的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研究发展的的重点方向,是引领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制高点。

4、全球范围内汽车生产产能过剩,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潜在危机。

近年来,国际汽车产业受到生产成本上涨、市场利润缩减、业内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整个产业链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汽车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汽车的产销量总体上呈现下滑的趋势。

美国2008年末的汽车销量为1315.8万台,与2007年的1620万台相比,下降了18.78%。

其产量也从1078.07万台下降到868.1万台。

日本的汽车产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的汽车产量为1156.4万台,同比减少了0.3%。

虽然2009年下半年各国汽车产业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复苏,但是总体而言国际汽车产业仍然处在发展的低谷中。

二、国内汽车产业形势

1、整车制造业发展迅速,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在我国各项汽车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下,2008年金融危机并未对我国的汽车产业造成较大的冲击。

特别是在2009年国务院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后,2009年我国整车产量达到1379万辆,同比增长47.7%,国内汽车销量达到1364万辆,同比增长45%,零部件制造业以及其他各项配套产业均有明显的发展。

同时,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金融危机中发展迅速,在国内市场份额中不断扩大,与国外品牌汽车构成了平行竞争的关系。

汽车整车生产总体而言呈现两个态势,一是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二是生产合作的逐步广泛。

2、零部件制造业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技术革新成为重点。

零部件制造业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零部件制造业与整车制造业并行发展,是我国汽车产业的特色产业。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不仅需要满足国内整车组装的需求,更大量出口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在市场需求促使下,我国零部件制造业迅速发展,国内零部件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加之国外部分零部件制造业进入国内市场,使得零部件制造业业内竞争异常激烈。

随着金融危机后国际零部件需求的转变,从以机械类为主的零部件向机电类、电子类产品转变。

我国旧有的依靠低成本取得市场份额的优势已不再存在。

为了应对这种转变,我国零部件制造业产品开始着重于产品的技术革新,发展的重点从原先的低成本模式向高附加值技术模式转变。

相关技术的革新既包括整车及零部件的制造技术的革新也包括运用于整车与零部件中的技术的更新。

汽车生产网络化,汽车部件电子化、数字化,新能源及电动汽车成为此次技术革新的主要方向。

3、国内汽车市场保持稳步发展。

国内汽车市场总体而言一直保持着稳步发展的趋势。

然而近三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石油价格以及各国的减排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波动,从2008年开始出现了汽车销量的负增长。

为了应对汽车市场的低迷,我国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

从2009年2月开始,在国内汽车市场政策的有力引导下,国内汽车市场又出现了稳步增长的态势,其中4、5、6月产销量均超过110万辆,连创历史新纪录。

受燃油税实施、购置税减半等政策的推动,我国乘用车市场发展稳定。

2009年我国乘用车销售量达到1028万辆。

其中,1.6升以下的小排量车型成为市场的主要消费车型。

商用车在国家投资拉动和汽车下乡等有关政策拉动下同样出现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2009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28%。

4、国内汽车服务业份额扩大,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汽车服务业虽然是依附于汽车制造业的服务产业,但是随着服务型经济观念的不断普及,汽车服务业逐步成为汽车产业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独特行业。

近些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服务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汽车服务业在汽车产业中的份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7年汽车租赁业务的营业额已经超过100亿元。

而2008年1-8月,中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为1184.19亿元,同比增长16.63%,占财产险公司业务的比重为68.58%。

同时,我国汽车服务业已经形成包含汽车分销、汽车维修和保养、汽车装饰和美容、汽车信贷、汽车保险、二手车市场以及汽车驾驶培训等行业的完整产业结构,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5、区域性产业竞争日益加剧。

随着国内钢铁、机械、石化、电子、纺织等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所需要的原材料、设备、零部件大多数能立足国内,不少地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支撑条件。

汽车工业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对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各地政府普遍加大了对汽车工业发展的推动和扶持力度。

目前,上海、北京、天津、吉林、广州等20多个省、市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呈现出竞相发展的势头。

相对于已有较好基础的省份,其他地区发展汽车工业面临较大压力和严峻挑战。

第三章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西安高新区汽车产业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按照规模化、系统化、高端化、外向化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进行错位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和整合;根据国家汽车产业相关政策和陕西省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园区内汽车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全力推动整车、汽车零部件和汽车衍生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加大汽车产业招商引资、中外合作力度,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技术创新意识和科研开发投入,引导和组织汽车产业集群创新和合作网络化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力争到2015年,在高新区形成以比亚迪轿车为品牌的集汽车科研、开发、生产、物流、零部件供应、服务为一体的西安高新区汽车产业集群,并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发展,使西安高新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基地。

二、发展原则

1、规模化原则

整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龙头,西安高新区的轿车生产正在达到一定规模,客车、专用车的规模和市场份额还非常弱小,必须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推动规模快速扩张。

制定有利于地产整车销售和使用的优惠政策,在交通规费、路桥费、新增设备所得税、加速折旧、政府采购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鼓励增加生产规模、降低使用成本,促进整车产品本地化生产。

高新区零部件企业还要采取国外汽车工业已广泛采取的平台化战略,提高零部件的通用化,实现汽车零部件企业大规模的生产,尽可能的实现零部件共享。

此外,应积极提高其模块化生产能力,实现一个企业为多车型、多厂家配套的目标,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等。

2、系统化原则

为了减低生产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竞争力,整车企业在产品开发上使用平台战略,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逐渐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高新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向大模块供应商方向发展,不再是传统的来样或来图加工,而是承担产品设计、制造、检验、质量保证、及时供货以及市场服务的全部责任。

按专业化分工,以不同的组织形式,分层次发展汽车零部件。

从最高层次上发展企业集团,使其具有产品开发、系统配套、模块供货和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

从第一层次上发展小型巨人企业,使其按系统开发产品,按规模经济组织生产。

从第二、三层次上发展专业化协作企业,为企业集团和第一层次企业提供配套,形成规模效益。

3、高端化原则

由于世界市场对汽车的安全、环保、节能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法规标准日益严格,产品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强,推动了汽车零部件新技术的发展。

各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纷纷把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的新技术应用到汽车零部件和集成上,安全技术、电子技术、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已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汽车底盘控制、车身控制、故障诊断以及音响视频、通信、信息娱乐、导航等领域,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排放性能、经济性能和舒适性。

高新区汽车产业的发展要发挥西安地区高新技术的优势,着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汽车中高端零部件产品。

4、外向化原则

高新区汽车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一是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促进合资合作和企业整合,建立开放型产业发展模式。

要把发展汽车工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与国内外重点汽车公司建立经常性联系沟通机制,促进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战略合作。

二是重视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丰富产品种类,提高服务能力,在配套本地和服务周边汽车企业的基础上,抓住当前全球汽车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组织产品进行国际测试认证,不断扩大出口,逐步切入全球汽车采购供应链环节。

三、发展目标

根据高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在“十二五”期间,培育2家产值超200亿大型企业,5家超100亿的中型企业;吸引1到2家国际知名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落户高新区,吸引2到3家跨国高新技术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进入高新区;将高新区汽车制造产业培育成国际一流的汽车制造研发和总装基地,作大作强高新区汽车产业。

发展目标分二个阶段实施:

2010-2012年,围绕扩大建设轿车及专用车、关键零部件等重点项目,围绕发展汽车交通运输、商贸物流、会展、旅游、售后服务等项目,全面启动西安高新区汽车产业园建设。

到2012年整车产量达到35万辆,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

2013—2015年,围绕轿车规模化,零部件系统化、模块化、国际化,专用车系列化、批量化和汽车金融保险等重点项目,使西安高新区汽车产业园的建设形成相当规模,整车生产基地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到2015年整车产量达到70万辆,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

到2020年整车产量达到100万辆,实现营业收入4500亿元。

第四章发展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西安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关键阶段,也是西安高新区积极应对国内外重大发展环境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

西安高新区的汽车产业要根据国家汽车产业相关政策和陕西省、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格局,按照规模化、系统化、高端化、外向化的原则,扩大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规模,提高区内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能力,做强做大汽车电子产品,推进汽车工业重要技术开发和应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汽车上下游衍生经济的发展。

重点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产品,着力培育新的产业群,积极推进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

一、扩大整车生产规模

1、轿车

重点发展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力争到2015年实现产销规模的新突破,使之成为国际竞争力强劲的品牌产品。

发展经济型和中级轿车,抢占经济型与中级轿车市场、拓展发展空间。

同时,要根据汽车市场变化及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产品结构,以多品种共用平台技术原则及国内外汽车设计院所和国际领先的专业技术,参考国际最新流行款式,结合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走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档轿车产品,对应市场需求。

2、客车

根据陕汽集团公司整合客车资源的战略规划,打造欧舒特公司“中国客车第一品牌”,紧密围绕“拓展市场、研发新品、精细管理、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由传统的客车底盘生产企业转变为“以底盘为优势的客车整车生产”企业,扩大其城市公交客车、旅游客车、新能源客车等产品规模,培育新的增长点,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专用车和改装车

运用细分市场策略,搞好产品开发,实现专用车和改装车产品差异化和规模化。

大力发展高新区目前已有的沥青洒布车、石油工程车、医疗救护车等优势专用车产品的生产规模,积极促进和扶持其通过境内外上市、中外合资和资产重组等形式扩大规模,迅速成长为具有一定产业拉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4、引进国外知名整车企业落户

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增强对配套企业的吸引力。

提高整车企业横向关联度,与国内外大型汽车集团合作,有机融入到世界汽车制造体系中,重点引进国际知名整车生产企业落户高新区,建立总装基地,扩大高新区整车产量规模,提高西安高新区整车产量在全国的市场份额。

二、提高零部件产品配套能力,做强汽车电子产品

1、提高区内零部件配套能力

重点引进汽车关键配件生产企业落户高新区。

以比亚迪、法士特等汽车企业为核心,向外辐射,带动上游产业发展,增强上游产业配套能力,突出深加工和配套本地化,形成众星拱月的上游产业群。

引进汽车轮胎、汽车玻璃、车身钢材等运输成本大的汽车关键部件生产企业落户高新区,拉长产业链,实现关键零部件的本地配套。

根据整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西安高新区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重点可以列为:

自动变速箱、缓速器、高性能刹车材料、安全气囊、电喷系统、新型汽车空调系统、车载电子导航系统、大型覆盖件车身设计、高性能汽油机、汽车轮胎、汽车玻璃和车身钢材等以及其他关键零部件。

2、扩大周边辐射能力

以法士特公司的变速器、欧舒特公司的客车底盘、万向公司的盘式制动器总成等汽车底盘系列产品、联合汽车电子公司的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产品等为核心,培育高新区零部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抓住国际产业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西安廉价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与国内外大整车厂家、维修市场建立联系,与周边河南、湖北、四川等汽车产业优势整车企业加强联系,与省内西安经开区、宝鸡高新区、蔡家坡开发区等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建立协作关系,缩短配套半径,降低运输成本,大力发展“小巨人”型零部件企业,在国内外拓展高新区零部件企业产品市场。

3、做强做大汽车电子产品

以比亚迪、法士特、联合汽车电子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和纽带,充分发挥西安高新区电子产业在电连接器、表面贴装元件、光电子器件、新型显示器件、传感器及敏感元器件、半导体分立器、电子材料等方面的优势,重点培育3到5个国家级重点汽车电子研发和测试实验室,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大汽车动力设备、汽车电子技术研发力度,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重点加大传感器、汽车微处理器、汽车集成与模块技术、汽车供电系统技术、汽车光导纤维技术、汽车网络通讯技术的研发和突破,研制新型智能化汽车零部件产品。

突破纳米半导体LED技术,取代传统的发热照明灯,生产车头照明灯、车尾照明灯、仪表板及车内显灯等。

4、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新产品开发机制

以高新区管委会为纽带,促进总装和配件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共同研制新技术、新产品,尤其是加强企业与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汽车工程中心、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车辆工程学科等重点高校院系的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的机制,实现互惠、互利、共赢,提高创新能力。

三、推动重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汽车工业是国际性产业,要瞄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以发展汽车电子技术、新型能源技术、自动变速箱技术、发动机排放欧Ⅳ法规技术、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和管理技术为重点,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1、汽车电子技术

一是发展汽车电子控制装置。

主要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

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牵引力控制、电子控制悬架、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电子动力转向等。

二是发展车载信息系统。

将车载计算机与汽车仪表、汽车安全系统相连,组成更为完整的车载设备系统,使之向智能化、多功能化和网络化发展。

2、新型能源技术

积极开发和应用燃料电池、乙醇汽油、天燃气和氢燃料技术,发展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使之成为西安高新区汽车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3、自动变速箱技术

利用传统机械手动变速器和离合器的基础,应用电子技术和自动变速理论,以电子控制单元为核心,通过液压执行机构控制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选换挡操作和通过电子装置控制发动机的供油,实现起步、换挡的自动操纵。

4、发动机排放欧Ⅳ法规技术

加强欧Ⅲ之前技术的开发应用,以适应我国分阶段推行欧洲标准的要求,提高整车产品的国内、国际竞争力。

CAD/CAE/CA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