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3670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危改口袋书28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袋水泥五平墙,八袋水泥砼一方。

一袋普通水泥,最多砌5平方米24砖墙,基本可以保证砂浆强度在M7.5以上;

拌一方混凝土,只要至少用八袋水泥,基本可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在C25以上)

现浇楼厚十公分,每米板宽筋六根。

现浇楼板至少10公分厚;

现浇楼板每米宽,放6根钢筋,则钢筋间距正好为200mm,符合要求)

纵横方向均匀布,圆八直径是基本。

楼板钢筋直径最小宜取8mm)

开间最大四米五,进深最长六米六。

女儿墙高容易倒,半米左右基本好。

以上口诀记心中,房屋安全有保证。

第二部分相关政策

一、目标任务

2017—2018年基本完成全省“4类重点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C、D级农村危房改造,2019年全面完成,确保全省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政府主导、农户主体。

州市和县级党委、人民政府是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实施责任主体,加强统筹指导,整合资源,驻村扶贫工作队要发挥好帮助建房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农民群众是农村危房改造的实施主体,要发挥农民群众互帮互建的主体作用,自主开展建设。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精准聚焦“4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开展改造,达到抗震要求。

对于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的特困户,通过建设农村集体公有住房、利用闲置农房和集体公房置换、提高补助资金额度等方式,兜底解决特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规划先行,保障基本。

科学编制村寨规划,组织编制符合脱贫攻坚要求的民居设计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贫困危房农户开展基本安全住房建设,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逐步提升住房条件,防止大拆大建和扩大建房面积,避免因建房返贫或加重致贫。

公开公正、接受监督。

及时公开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计划任务、补助标准,严格规范农村危房等级认定和补助对象申请、公示、审批等程序,公开公正评定对象,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二、农村危房改造的基本原则

农村危房改造应坚持“三最两就”原则。

“三最”即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C、D级危房)、经济最贫困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

“两就”即采取就地、就近重建、加固改造农房。

三、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方式

经认定的“4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C级危房只能进行加固改造,达到抗震要求;

D级危房中通过加固改造可以达到抗震要求的应当采取加固改造方式;

经认定,通过加固改造达不到抗震要求的,进行拆除重建。

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危房改造方式,危房改造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乡镇和村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开展危房修缮加固改造或统规联建。

对于无力建房的特困农户,采取建设集体公有住房进行安置、乡镇和村调剂村集体闲置房屋等方式兜底保障解决,产权归政府或集体所有。

四、新建农房面积要求

“4类重点对象”D级危房拆除重建后的新房面积原则上1至3人户控制在40-60平米内,且1人户不低于20平米、2人户不低于30平米、3人户不低于40平米;

3人以上户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8平米,不得低于13平米。

对于自筹资金能力较弱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需要社保政策兜底脱贫的特困户,改造房屋面积按下限标准控制。

新建房屋可按两层设计,先建一层,农户增收致富后,再自筹资金扩建。

五、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要求

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全面实行“五个基本”,即基本的质量标准、基本的结构设计、基本的建筑管理、基本的质量检查、基本的管理能力。

1、全面实行基本质量标准。

各市、县(区)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时,全面推行农村危房改造强制性质量安全检查和建筑工地质量安全责任制。

新建和修缮的房屋要严格执行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1】115号)标准,对于新改造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都应达到7度以上。

2、全面实行基本结构设计。

农村危房改造必须要有基本的结构设计,没有基本的结构设计不得开工。

各市要指导各县(区)依据基本的质量标准或当地农房建设质量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基本的结构设计内容应包括地基基础、承重结构、抗震构造措施、围护结构等分项工程的建设要点,可使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推荐的通用图集,或委托设计单位、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设计,也可采用承建建筑工匠提供的设计图或施工要点。

3、全面实行基本建筑工匠管理。

各市要指导县(区)开展建筑工匠培训工作,全面实行建筑工匠管理,未经培训的建筑工匠不得承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各县(区)要指导危房改造户按照基本的结构设计,与承建的建筑工匠或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协议。

自行施工的危房改造户,也要签署依据基本结构设计施工的承诺书。

各地要在原有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的基础上将施工人员信息、建筑工匠培训合格证明材料、施工协议或承诺书等纳入危房改造农户档案,并将相关材料拍成照片作为图文资料录入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

4、全面实行基本质量检査。

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扶贫开发部门,按照基本的质量标准,组织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现场质量检査,并做好现场检査记录。

检査项目包括地基基础、承重结构、抗震构造措施、围护结构等,重要施工环节必须实行现场检査。

经检査满足基本质量标准要求后,进行现场记录并与危房改造户、施工方签字确认,存在问题的要当场提出措施进行整改。

现场检査记录也要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和信息系统。

统一建设的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由住房城乡建设厅制定现场质量检査办法。

5、全面保障基本的管理能力。

市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

指导和督促县(区)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组织专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是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

负责具体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基本质量要求和基本结构设计,组织开展现场质量安全检査,并负责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和服务工作。

组织开展宣传培训,确保危房改造户知晓基本的质量标准。

各县(区)要强化乡镇政府服务功能,扩大规划建设管理权限,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机构,充实管理人员。

每个乡镇都要落实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职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备村级农房建设协管员。

六、农村危房改造审核审批程序

农村危房改造必需严格落实“户申请、村评议、乡审核、县审批”程序。

1.农户申请。

由户主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户籍及全家户口等复印件,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扶贫部门、低保户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由民政部门、贫困残疾人家庭由残联进行认定,危房由住建部门认定。

2.村委会评议。

村委会接到申请后,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议定申请对象是否符合国家和云南省规定的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条件,符合条件的在村务公开栏予以公示。

公示期不得低于5天。

公示无异议的,填报《云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申请表》上报乡镇人民政府。

3.乡镇审核。

乡镇人民政府接到村委会的申报材料后,及时组织人员上门核查,符合改造条件的,报乡镇农危改领导小组进行联审,不符合条件的,退回材料并说明原因。

村委会应及时将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结果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农户。

4.县级审批。

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收到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农村危房改造申报材料后,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批,将审批结果及名单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各乡镇。

同时,督促各乡镇安排农户及时开工建设,乡镇人民政府与被批准农户签订危房改造合同或协议。

七、农村危房认定

首先要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此项工作由扶贫、民政、残联部门具体负责,其中建档立卡由扶贫部门,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由民政部门,贫困残疾人由残联部门识别。

其次要精准认定房屋危险等级。

具体程序是,由县(市、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经培训的农村工匠,按照《云南省农村危险房屋认定指南(试行)2017》对扶贫、民政和残联提供的贫困对象,逐户查勘,认定局部危房(C级)和整栋危房(D级),认定改造范围,明确改造方式,并录入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

八、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主要涵盖内容

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了《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建村[2013]104号)的通知,主要包括危房改造的面积、选址、地基、主体结构、墙体、门窗、楼板、楼梯、阳台、露台、屋面、室内地面、室内环境。

九、农村危房改造竣工验收

危房改造竣工后,由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合同财政、扶贫、民政部门等部门组织评估验收,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十、农村危房改造档案管理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档案管理办法》,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台账,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农户纸质档案必须包括档案表、农户申请、审核审批、危房鉴定、公示、协议、竣工验收表等材料,其中档案表待农户纸质档案信息全面、完整录入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后,可从信息系统中进行打印。

十一、资金管理

补助资金要严格落实《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的通知》(云财社〔2017〕86号)进行管理,不得将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摊薄用于扩大保障范围。

确保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做到专账管理。

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

十二、农房风貌控制和特色建设

各县区要做好村庄规划提升完善,注重村庄风貌控制和特色民居设计,加强对村庄风貌建设的技术指导与管理,注重传统民居风格的延续,体现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传承;

要充分运用传统建筑工艺和材料,积极推广新型抗震夯土、钢结构等经济实用技术;

在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及其他重点村落的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中,要处理好保护与建设改造的关系,使村落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十三、监督检查

要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审计和社会监督,要定期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

要加强农户补助资金兑现情况检查,坚决查处冒领、克扣、拖欠补助资金和向享受补助农户索要“建房保证金”“回扣”“手续费”等行为。

对问题严重的要公开曝光,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部分农村危险房屋认定概要

农村危房分为C级局部危房和D级整体性危房。

C级:

部分沉重结构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

C级标准要点为:

(1)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尚保持稳定,基础出现少量损坏;

(2)墙体:

沉重的墙多数轻微裂缝或部分非沉重墙墙体明显开裂,部分沉重前提明显位移和闪歪;

非沉重墙体普遍明显裂;

部分山墙转交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有明显松动、脱闪现象;

(3)梁、柱:

梁、柱出现裂缝,但未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个别梁柱节点破损和开裂明显;

(4)楼、屋盖:

楼、屋盖显著开裂;

楼、屋盖板与墙、梁搭接处有松动和明显裂缝,个别屋面板塌落。

D级:

沉重结构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屋面整体出现险情。

D级标准要点为:

地基基础基本失去稳定,基础出现局部和整体坍塌;

沉重墙有明显闪歪、进步酥碎和倒塌;

墙体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普遍松动和开裂;

非沉重墙、女儿强局部倒塌和严重开裂;

梁、柱节点破坏严重;

梁、柱普遍开裂;

梁柱有明显变形和位移;

部分柱基座滑移严重,有歪闪和局部倒塌;

楼、屋盖板普遍开裂,且部分严重开裂;

楼、屋盖板与墙、梁搭接处有松动和严重裂缝,部分屋面板塌落;

屋架歪闪、部分屋盖塌落。

第四部分农村危房改造流程图

第五部分示范案例

示范案例1

云南师宗:

砖混结构、浆砌毛石基础,采用墙承重体系建造C级危房加固

一、农户和房屋基本情况

户主:

金书生

地点: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漾月街道办事处堵西村

建造年代:

1992年

当地抗震设防烈度:

7度(0.15g)

结构形式:

单层砖混墙体承重-钢筋混凝土屋盖结构农房(见图及照片)

建筑面积:

101.15平方米

开间数:

3间

屋面类型:

100厚C20钢筋混凝土屋面

房屋原状

二、鉴定情况和加固建议

1.安全性主要问题

1)楼面板断裂,板跨中出现4mm宽纵横向贯通裂缝,有明显渗水现象。

跨中挠度为18mm;

2)室外未设基础保护散水沟,处于长期浸水状态;

3)承重砖墙出现2道裂缝,裂缝宽度在0.5mm~2mm之间,裂缝长度在0.8m~1.6m之间;

板面贯通断裂

纵横墙体交接处裂缝

地基基础、墙体浸水

2.抗震构造措施主要问题

1)房屋未设置地圈梁、构造柱等抗震构造措施;

2)外走道挑板支撑柱为240砖柱,截面过小,不满足抗震要求;

3.鉴定结论

1)危险性等级为C级,局部危险;

2)房屋整体抗震性能不满足要求。

4.加固建议

根据鉴定情况和房屋在安全性和抗震构造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加固建议:

1)在承重墙底部、沿房屋外墙两侧、房屋四角及正面砖砌墩柱增设300宽、50厚M10配筋砂浆带。

2)楼面增设70厚C30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面围水采用M7.5防水砂浆抹面处理;

3)增设组织排水雨落管、散水沟,形成有组织排水系统;

同时在加固中对房屋墙体、门窗局部的质量问题一并进行修复处理。

配筋砂浆带

支撑柱加固方式

现浇混凝土楼板

室外组织排水

三、加固技术措施

1竖向或横向通长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

分布筋直径不应小于8mm,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m。

钢筋之间宜采用点焊。

2钢垫板宜采用规则钢板,且不小于200mm×

120mm,厚度不应小于10mm;

穿墙螺栓规格不应小于M10,间距不应大于900mm。

钢垫板和螺栓均应做防锈处理。

3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4砂浆带宽度不应小于300mm(或墙厚),厚度40mm,每条钢筋网砂浆带中应至少含有3根主筋。

5钢筋网砂浆带遇有门窗洞口时,宜将钢筋弯入洞口侧面并沿周边锚固。

6当原构件为多孔砖砌体或混凝土小型砌块时,应采用专门的机具埋设穿墙的螺栓。

水平配筋砂浆带竖向配筋砂浆带

(1)

竖向配筋砂浆带

(2)

砂浆带加固节点示意图

四、加固改造造价

该户加固费用总计16848元

其中:

材料费10048元;

工时费6800元。

示范案例2

砌块砖木结构、浆砌毛石基础,木结构瓦屋面。

采用空心砌块砖墙作为承重体系建造D级危房加固

朱国华

1998年

单层空心砌块砖墙体承重-瓦屋盖结构农房(见图及照片)

62.68平方米

砖木结构瓦屋面

1)承重墙体出现宽8mm长2.8m竖向结构裂缝;

2)纵、横墙交接处明显脱闪。

整体抗震、承重性能差;

3)屋架局部节点闪脱、部分木梁腐朽变形,屋面局部塌陷,漏雨现象严重;

墙体承重(墙抬梁)

屋面局部塌陷

墙体出现裂缝

1)无柱-梁承重构件,全部屋面采用墙体承重(墙抬梁),墙体出现明显裂缝;

2)架体纵、横向无有效连接,整体刚度不能满足抗震要求。

1)危险性等级为D级,严重危险;

1)采用4mm厚、直径160mm、圆形钢管和3.5mm厚140x140mm方形钢管,增设钢质梁、柱框架4道。

柱脚设4mm厚200x200钢板加螺栓固定,浇筑混凝土保护墩。

形成新的承重构架体系,以替换原有墙承重体系;

2)墙体裂缝采用M7.5水泥砂浆灌封处理;

3)梁柱节点采用4mm厚扁钢和螺栓加固连接;

4)更换已损坏木质梁条、椽子、瓦片。

屋面边缘瓦片采用混合砂浆固定,防止瓦片滑动。

山间墙钢架加固

支撑柱、屋面加固施工

屋面瓦片加固

纵横桁架结构加固、节点加固

加固施工前应先现场实测并制定方案。

再根据实测数据备料。

宜按先柱后梁顺序操作。

1原有构件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当进行更换,并应满足承载要求。

2钢柱脚应与地面连接稳固,并有防锈保护措施。

3钢构架构件连接应采用焊接方式,梁、柱节点应设钢板托垫,并保证焊缝饱满。

钢构件与木质构件连接应采用螺栓铆接方式,螺帽应设钢垫片。

4新增钢构架加固法的施工应满足如下要求:

1)采用新增钢梁、柱构架加固法使用的构件,应按现场测量结果确定备料尺寸。

应保证尺寸精准。

并采用采用现场焊接方式进行构架连接并保证焊缝符合国家相关施工技术要求。

2)钢柱脚加固保护混凝土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3)新增钢梁、柱构架加固施工完成后,应对新构架全部涂刷防锈漆。

4)钢质梁、柱连接处应设置5mm×

150mm×

200mm钢板梁托,采用焊接连接。

5钢、木构件连接节点的施工应满足如下要求:

1)钢、木构件连接应采用螺栓连接。

原有木构件(木质梁)应全部与钢构架采取可靠连接。

2)采用本方法对构架进行加固时,应根据计算确定其支承结构及其基础。

3)对发生变形、腐朽、虫蛀等情况的原有木质梁、柱予以剔补或更换。

钢结构加固模型

钢结构构架加固示意图

节点加固示意图

该户加固费用总计19239元

材料费11579元;

工时费7660元。

示范案例3

土木结构、浆砌毛石基础,木结构瓦屋面。

采用木质框架作为承重体系建造D级危房加固

黎可维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漾月街道办事处山阔村

1968年

二层木结构承重、土坯维护墙-瓦屋盖结构农房(见图及照片)

138.6平方米

4间

木结构瓦屋面

1)土坯墙体年久失修,多处出现竖向结构裂缝,局部墙体土坯脱落出现明显倾斜;

2)房屋承重木构件90%腐朽损坏,梁柱节点榫口脱落,屋面出现明显塌陷,漏雨现象严重。

屋面木梁腐朽损坏、塌陷

墙体局部倾斜

墙体出现裂缝、坍塌

1)木质柱-梁承重构件大部分损坏变形,丧失承重能力;

2)架体纵、横向连接节点榫口脱落,整体刚度不能满足抗震要求。

1)更换已损坏木质梁条、椽子、瓦片。

梁柱节点采用扁钢斜向拉结固定,增强构架整体刚度。

梁柱节点采用4mm厚扁钢和螺栓加固连接;

2)局部明显倾斜墙体采用小型砌块更换;

3)墙体裂缝采用M5水泥砂浆灌封后,底部加设1.2m宽配筋砂浆带墙裙,上部加设0.4m宽配筋砂浆带箍。

屋面木梁、瓦片更换

墙体配筋砂浆带加固

节点加固处理

1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厚度,对室内正常湿度环境,宜为35mm~45mm;

对于露天或潮湿环境(墙裙、勒脚等部位),宜为45mm~50mm;

2受力钢筋的砂浆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距砌体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mm;

3结构加固用的钢筋,宜优先采用HRB335级钢筋或HRBF335级钢筋,也可采用HPB300级钢筋;

4当加固柱和墙的壁柱时,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其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

受压钢筋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受拉钢筋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2)加固独立柱时,箍筋应采用封闭式,其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150mm。

柱的两端各500mm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其间距宜取为100mm。

3)加固壁柱时,采用U形箍和闭合箍两种形式,其直径不应小于6mm,且应沿砌体高度每隔250mm左右交替设置。

4)箍筋与竖向钢筋的连接宜为焊接。

图A.3.3U形箍筋和闭合箍筋

5加固墙体时,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竖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宜为6mm,网格尺寸不应大于300mm。

宜采用点焊方格钢筋网。

2)钢筋网四周应与楼板、大梁、柱或墙体可靠连接。

墙、柱加固增设的竖向受力钢筋,其上端应锚固在楼层构件、圈梁或配筋的混凝土垫块中;

底层的面层,在室外地面下宜加厚并伸入地面下500mm。

3)钢筋网遇有门窗洞口时,对单侧加固,宜将钢筋弯入洞口侧面并沿周边锚固;

对双面加固,宜将两侧横向钢筋在洞口处闭合,且尚应在钢筋折角处设置竖向构造钢筋。

此外,在门窗转角处,尚应设置附加的斜向钢筋。

6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面层宜按下列顺序施工:

原有墙面清底、钻孔并用水洗净,孔内干燥后安设锚筋并铺设钢筋网,浇水湿润墙面,抹水泥砂浆并养护,墙面装饰。

2)原墙面碱蚀严重时,应先清除松散部分,剔除已松动的勾缝砂浆,并用1:

3水泥砂浆抹面打底。

3)在墙面钻孔时,应按要求先画线标出锚筋(或穿墙筋)位置,并应采用电钻在砖缝处打孔,穿墙孔直径宜比S形筋大2mm,锚筋孔直径宜采用锚筋直径的1.5~2.5倍,其孔深宜为100mm~120mm,锚筋可采用水泥基灌浆料或水泥砂浆等填实。

4)铺设钢筋网时,竖向钢筋应靠墙面并采用钢筋头支起。

5)抹水泥砂浆时,应先在墙面刷水泥浆一道再分遍抹灰,且每遍厚度不应超过15mm。

分遍施工应采取措施最终形成整体,避免分层。

6)面层应浇水养护,防止阳光曝晒,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

7钢、木构件连接节点的施工应满足如下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