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设计常见知识点问题汇总及解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3670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空调设计常见知识点问题汇总及解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暖通空调设计常见知识点问题汇总及解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暖通空调设计常见知识点问题汇总及解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暖通空调设计常见知识点问题汇总及解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暖通空调设计常见知识点问题汇总及解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暖通空调设计常见知识点问题汇总及解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暖通空调设计常见知识点问题汇总及解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暖通空调设计常见知识点问题汇总及解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暖通空调设计常见知识点问题汇总及解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暖通空调设计常见知识点问题汇总及解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空调设计常见知识点问题汇总及解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暖通空调设计常见知识点问题汇总及解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

软接-压力表-止回阀-蝶阀。

6、分\集水器

1、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

2、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

7、各种仪表的位置:

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阀门高度一般离地1.2-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置工作平台。

8、机组的位置:

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小于0.8m,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收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0m。

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设备。

二:

水路设计问题点汇总

问题点一:

水管的坡度要合理

1、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的坡度;

2、机组水盘的泄水支管坡度不宜小于0.01;

3、因条件限制时,可无坡度敷设,但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

问题点二:

冷凝水干管的设计

1、冷凝水应就近排放,一般排于卫生间地漏;

2、凝水干管的长度设计要考虑因坡降引起的高度,管两端高低落差距离不能大于吊顶高度。

问题点三:

选择合适的管路阀件

1、立管与水平管连接处装调节阀;

2、水管路的每个最高点设排气装置(当无坡度敷设时,在水平管水流的终点);

3、立管最低处连接关断阀,便于维修立管;

4、水管的热力补偿可以利用弯头自然补偿,不足时也可加设膨胀补偿器。

问题点四:

水管布置

1、立管在管道井内不宜乱放,宜靠墙靠角安放;

2、管道在水平面内禁止穿越楼梯、剪力墙、配电室等。

问题点五:

水管保温

1、保温结构一般由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

2、保温层厚度要根据热力计算确定,经验值可参考《民用建筑空调设计》P279;

3、保温材料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应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问题点六:

水力计算

1、空调水系统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差额,不应大于15%;

2、水管路比摩阻宜控制在100-300Pa/m。

问题点七:

水系统补水

1、空调水系统补水应经软化水处理,仅夏天供冷的系统可采用电子水处理仪;

2、系统补水量取系统水容量的2%;

3、补水点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段。

三:

末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点:

1.接风管的风盘的风口设计,见附图。

1、第一个送风口与风盘的出风口的距离要适当;

2、带有两个出风口的风盘送风管要变径;

3、风盘的送风口与回风口距离要适当。

(≤5米)

2.风机盘管的进出水管路设计,见附图1-2。

1、进出水管路为"

上进下出"

2、风盘与供回水干管的相对标高不小于200mm;

3、进水管上依次接过滤器、闸阀、和软接;

4、出水管上接软接、闸阀。

3.同型号风盘的出风口数量的确定

同型号风盘的出风口数量可视空调区域的不同而定,见附图1-3。

4.两个小包间共用一个风盘的气流组织

两个小包间共用一个风盘,每个包间可设一个出风口,两个包间的回风口可以通过串联接到风盘的回风口上,见附图1-4。

5.靠近窗口的风盘布置:

为抵挡室外冷负荷渗透,风机盘管应该尽量靠近外墙、外窗布置。

见附图1-5。

6.大空间的风机盘管的布置:

在大空间布置风机盘管时,宜以“中间回风,两边送风”的气流组织方式布置风盘,见附图1-6。

7.嵌入机的布置

嵌入机布置时离边墙的距离不得大于3米;

诸如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布置嵌入机时应该选用小冷量的多台机器,均匀布置。

8.内机选型

大空间可选用嵌入机,长方形办公室最好选用卡式机

9.风口选型

高空间不宜选用散流器送风(风不宜送达工作区),最好使用可调双层百叶送风口.

10.回风箱的做法:

空气处理机的回风设计:

在回风处做比较大的回风箱,在回风箱一侧开回风口,该做法可调节气流,降低噪音),见附图1-7

11.根据房间功用和冷负荷设计合适的风盘。

风盘选型要以设计负荷为依据,风盘布置要考虑空调房间的特点尽量布置美观。

(见附图1-8)

四:

风系统设计问题注意点:

1、送、排风口的距离要适当:

排风口与送风口至少保持3米的距离以防气流短路

图示:

图1(效果差)原因:

送风口和排风口距离太近

图2(效果好)

2、选用合适的风阀:

从原则上讲,系统风压平衡的误差在10%-15%以内,可以不设调节阀,但实际上仅靠调风管尺寸来调风压是很困难的,所以,要设风量调节阀进行调节。

①风管分支处应设风量调节阀。

在三通分支处可设三通调节阀,或在分支处设调节阀;

②明显不利的环路可以不设调节阀,以减少阻力损失;

③在需防火阀处可用防火调节阀替代调节阀;

④送风口处的百叶风口宜用带调节阀的送风口,要求不高的可采用双层百叶风口,用调节风口角度调节风量;

⑤新风进口处宜装设可严密开关的风阀,严寒地区应装设保温风阀,有自动控制时,应采用电动风阀。

3、风管的布置:

①要尽量减少局部阻力,即减少弯管、三通、变径的数量

②弯管的中心曲率半径不要小于其风管直径或边长,一般可用1.25倍直径或边长

③为便于风管系统的调节,在干管分支点前后,应预留测压孔。

测压孔距前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大于5b(b为矩形风管的长边或圆形风管的直径),距后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不小于2b。

通风机出口处气流较稳定的管段上宜应预留测压孔。

4、新风进口位置:

①进风口宜设在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保证空气质量;

②宜设在北墙上,避免设在屋顶和西墙上,并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这样可以使夏季吸入的室外空气温度低一些;

③进风口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小于两米,当进风口布置在绿化地带时,则不宜小于一米;

④应尽量布置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低于排风口,并尽量保持不小于10米的间距。

5、新风口的要求:

①宜采用固定百叶窗;

②多雨地区宜采用防水百叶窗以防雨水进入;

③为防止鸟类进入,百叶窗内宜设金属网。

6、排风管的新做法:

类似酒店客房的排风系统设计可如下考虑:

利用排气扇将室内风排到走廊的吊顶内,在走廊设排风管排风,为有效利用余热,排风机可设置于卫生间。

7、风口与边墙的距离:

风口距墙不应小于1米

8、风口的选用:

①新风口,送风口用双层百叶风口;

②回风口用格栅风口;

③排风口用双层百叶;

④氟系统由于风量一般比较小,如要求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用双层百叶,不能用散流器;

⑤风机盘管带两个风口时宜选用带调节阀的双层百叶。

9、风口的凝露:

风口凝露是由于风口小,温度低。

可加大风口尺寸防止凝露

10、静压箱的计算:

①静压箱控制风速宜不大于1.5m/s;

②出风截面积A=G/V(G为送风量),各方向截面积应一样;

③一般的系统可以用风口变径加消音器代替静压箱。

11、防排烟换气次数的确定:

①消防水泵间不小于4次;

②变电室5-8次;

③变电室5-8次。

12、排烟口的布置。

①走廊超过60米,做排烟口;

②电梯前室用常开型多叶送风口,每层设一个;

③楼梯间用自垂百叶风口,2-3层设一个。

13、房间的空气压力状态:

①建筑物内的空气调节房间应维持正压;

②建筑物内的厕所、盥洗间、各种设备用房应维持负压负压;

③旅馆客房内应维持正压,盥洗间应维持负压;

④餐厅的前厅应维持正压,厨房应维持负压。

餐厅内的空气压力应处于前厅和厨房之间。

14、吊顶内的风管布置原则:

从上到下依次为:

排烟风管,排风管,送风管,水管。

15:

送、排风口的相对位置:

空调房间并行送排风管时,送排风口尽量不要并列布置,最好交错布置。

图1(效果差)

图2(效果好)

16、送风管的设计:

尽量使风在送风管内不倒走,确保良好的管内气流流动和出风效果。

17、三通与风管的搭接:

和三通相接的管径要于三通的口径保持一致,不要变径,避免局部损失过大。

关于通风,排烟和防烟:

1、排除余热余湿的通风换气次数的确定。

①消防水泵间不小于8次/h;

②变电室10次/h。

2、排烟主要是对地下车库、面积超过100m2且无外窗的房间、内走道、中庭及面积超过50m2的地下室。

①排烟量计算详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防烟:

主要是对防烟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进行加压送风。

①风量计算参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②风口设置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必须每层设置多叶送风口,防烟楼梯间可以隔层设置自垂式百叶送风口。

另外也可以采用自然排烟,即在有外窗并且外窗的可开启面积满足一定的要求,可以不用机械防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