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401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故事大全文字版短篇故事小短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话音刚落,草丛里钻出一条小白蛇,开口说道:

“老人家,不要害怕我来救你们母女。

”说罢,它就箭一般地向那条喷着火舌的大蟒迎去。

口里说道:

“畜生,怎敢伤人,看我来收拾你。

”大蟒恶狠狠地说:

“你我同族,小小年纪,敢来和我较量,看我吞了你。

”说罢,大口一张,把小白蛇吸到肚里去了。

母女四人见此情景,吓得晕过去了。

  奇怪,只见那条大蟒忽然在地上直打滚,一会儿又躺着不动了。

过了一会儿,又掉转头,朝另一个方向爬去,爬远了,就停在乱草丛中,硬僵僵地再也不动了。

  当吓昏了的母女睁开眼睛的时候,看见小白蛇不知从那寻来的灵芝仙草,正往她们嘴里喂呢。

四人无限感激,老妈妈急忙向他谢过救命之恩。

并问他:

“你叫什么名字,住哪里。

  小白蛇说:

“我叫蛇郎,就住在离这儿一百八十里外的玉皇山。

  当母亲向小白蛇千恩万谢时,大女儿却暗自庆幸自己命大,没有被蟒吞掉。

掏出手帕不住地擦刚才吓出来的冷汗。

  二姑娘觉得还是自己福气,要不哪来这条小白蛇。

想到这里,就无聊地扔路边的胡基。

  三姑娘锦绣却和两个姐姐不同,她心里特别感激小白蛇。

看见小白蛇为了她们连生命都不顾,真是见义勇为,舍己救人那!

但她心里有个疑团,就开口问道:

“恩人,我们明明看见你被大蟒吃了,你又是怎样活过来的?

那条大蟒呢?

“姑娘,我有移魂法,等它吞下我的时候,我就把他的五脏六腑统统咬烂。

这样,他马上就死了。

然后我把魂儿移到他身上,死蟒就在我的指挥下向那边爬去。

你们看,就在那儿,等我钻出他的躯体的时候,它就直挺挺地死在那儿了。

  三姑娘听了,觉得小白蛇真有本事。

今天,妈妈和自己三姐妹能活过来,多亏了这条小白蛇那!

  这时,后山传来了几声狼嚎。

小白蛇就叫她们赶快回家,自己留下来,准备抵挡追来的野兽。

母女四人就匆匆地沿着归路回家去了。

走远了,母女忽然听见小白蛇喊道:

“老妈妈,别忘了送个姑娘给我当媳妇呀!

  二

  七天后,蛇郎请蜜蜂来说媒,叫问问那个姑娘愿意给他做妻子,他就迎娶那个姑娘成亲。

  蜜蜂来到老妈妈家里,给她说明了来意。

老妈妈说:

“我们去问问她们吧,谁愿意就叫谁去!

  老妈妈和蜜蜂来到屋里。

看见大姑娘正在擀面。

蜜蜂说:

“山秀姑娘,蛇郎叫我来问你,愿不愿意给他当妻子?

  山秀听了摇摇头,说:

“我是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能够做蛇的妻子,你去告诉他,我不愿意。

”她越说越觉得有气,说完一擀杖把蜜蜂打到案底下去了。

  老妈妈说:

“山秀,你不记得妈妈当日亲口的话了吗?

”山秀说:

“他救的又不是我一个人,我记他干啥,叫二妹当去!

  老妈妈没有办法,就和蜜蜂来到窑里问二姑娘。

二姑娘水秀正懒得躺在炕上睡大觉。

“水秀姑娘,蛇郎叫我来问你,愿不愿意当他的妻子?

  水秀打了个呵欠,忽然坐起来,摆摆手,态度更加蛮狠。

说:

“你回去告诉那条不知高低的小蛇,我是个水灵灵的姑娘,是个堂堂正正的女人,我怎么能给他做妻子?

你告诉他,叫他不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

”说罢,随手抓起扫帚把蜜蜂打得钻进炕洞里去了。

“水秀啊,你怎么忘记了妈妈当初亲口许下的话?

难道你愿忘恩负义吗?

  水秀说:

“谁说我忘记了?

他救得又不是我一个人。

再说,嫁到他家,要自作自吃,还要伺候那条什么也不会做的蛇,真把人臊死了,我不去,叫三丫头当去。

  老妈妈没有办法,又和头翅都受伤的蜜蜂来到房里问三姑娘。

三姑娘锦绣正在缝补衣裳。

她看见眼泪巴巴的妈妈和遍体鳞伤的蜜蜂来到自己的房里,就急忙放下手里的针线,又搬来凳子叫妈妈和蜜蜂坐下,然后很有礼貌地问:

“妈妈,你和蜜蜂妹妹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蜜蜂说:

“锦绣姑娘,蛇郎叫我来问你们姐妹,谁愿意给他做妻子他就娶谁。

我问你大姐,你大姐不愿意;

问你二姐,你二姐不当;

你到底愿不愿意给蛇郎做妻子呢?

  老妈妈也说:

“问你大姐时,你大姐叫你二姐去;

问你二姐时,你二姐又叫你去。

她们两个都只顾自己,还说蛇郎救得又不是她一个人。

你说你们姊妹都不愿意去,蛇郎明天来问我,叫我怎么对他说?

  锦绣听了,低下头半天没言语。

她心里一直想着:

“人,怎么能给蛇做妻子呢?

”一抬头看见妈妈正眼泪巴巴地望着自己。

好像说:

“好女儿,你就去吧。

”她又想:

“我们都不去,叫妈妈怎么向蛇郎交代?

  当日危急的时候,她亲口给人家许下的呀!

再说,蛇郎也有救命之恩啊!

为了不失信人家,为了报答蛇郎救命之恩,我宁愿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也不能知恩不报,忘恩负义呀,更不能叫蛇郎难为妈。

想到这里,她满面泪水,抬头望着蜂和妈。

“锦绣姑娘,你愿不愿意?

  妈说:

“好女儿,为了妈,你就去吧!

  锦绣含泪点点头。

“妈妈,蜂妹妹,我愿意……”

  三

  出嫁那天,鹿爹爹和蜂妹妹,还有四个白蛇姑娘前来迎亲。

锦绣说:

“妈妈,女儿不知为什么,心里有些害怕。

  妈妈说:

“女儿把胆放大些”。

并叫大姐去送,大姐不去;

又叫二姐去送,二姐也不去。

她自己亲自想去送,山高路远走不动。

  临行时,三姑娘拿着一把油菜籽,哽咽着对娘说:

  “妈妈啊,

  我一路走来一路撒。

  油菜花籽撒满坡,

  女儿此去多寂寞,

  油菜开花来看我。

”说罢泪如雨水。

  翻过了七七四十九条梁,淌过了七七四十九条渠,足足走了一百八十里,终于来到了玉皇山。

山上绿草成茵,古柏参天,野花遍地,鸟语花香。

进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山洞,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

绿荫里露出一座庄院,红墙绿檐,锦门玉窗,琉璃盖顶,金砖铺地。

好一处富丽堂皇、飘逸的仙境。

只见一个白衣少年,穿着白衣白鞋,戴着白帽,鬓边扎着一朵大白英雄结,迎了出来。

他身后又跟着四个穿着红褂褂,扎着红头绳的白蛇姑娘。

  白衣少年向锦秀微微一笑,自称是蛇郎的表兄,把她领进了金碧辉煌的屋子。

屋子里布置的雅洁美观,比神仙还布置的漂亮。

四个蛇姑娘就连忙搬凳,端茶。

忙得不亦乐乎。

白衣少年对锦秀说:

“三姑娘,蛇郎叫你打开那只大红箱子,赶快把新嫁妆穿戴起来。

”说着,把钥匙交给了她。

  锦秀顺从地打开箱子,看见里边摆着金光闪闪的衣裳,有带花的大红绸袄,粉红色的丝绸衬衣,彩虹一样美丽的护裙,仙女才有的头巾,珍珠镶的耳环,绣着花朵的大红鞋……

  白衣少年和蛇姑娘帮她一件一件穿戴起来,真是不多不少,不大不小,就像头等的裁缝,专门照着她的身材做的。

  锦秀穿戴好了,屋子四面的金壁,映照出她美丽苗条的身段,自己喜欢,白衣少年也高兴。

当她对镜梳妆的时候,在镜子里看见白衣少年动情地站在身后,她忽然觉得很害羞,心里一阵甜蜜。

她想,要是有这么个漂亮英俊的小伙子,做自己的丈夫该多好啊!

可是,自己的丈夫却是条可怕的又细又矮的蛇,她觉得她的命太苦了,尽管打扮的跟仙女一样。

可是总觉得像却少了点什么最珍贵的东西,心里感到是那样的空虚。

想到这里,心里一阵难过,脸上又挂满了晶莹的泪珠。

  来参加婚礼的人很多,有燕子姑娘,喜鹊姐姐,羚羊哥哥,蚯蚓弟弟,鹿爹爹,鹤奶奶,啄木鸟表嫂,兔子表弟,大媒人蜜蜂妹妹,还有蛇子蛇孙一大群,乱嚷嚷地钻来钻去。

有的爬在桌腿上,有的盘到房柱上,有的躲在箱角里,有的在门槛上……新房里闹的很起劲。

可是奇怪,只见新娘,不见新郎。

大家叫蜜蜂去请,蜜蜂回来诡秘的说:

“新郎感到自己矮小难看,害怕伤害了锦秀姑娘的体面,躲在墙洞里不愿出来。

他叫他的白衣少年代替新郎,等客人走散,他才肯露面。

”众人没法,只得照蛇郎说的,推白衣少年代替新郎。

  锦秀听了连连叫苦,觉得蛇郎多么体谅自己,但这种做法确实不对啊!

没办法,她只得那样做。

当他们两人站在一起向客人鞠躬时,真像天生的一对儿。

在敬酒时,客人们一致要求新郎和新娘对唱山歌,不唱他们都不肯喝酒。

“新郎”憨厚地笑了笑,就对着新娘唱起来:

  “西山坬里牡丹花,

  忍辱含羞出了嫁,

  凤凰飞到了鸡窝里,

  难得三妹到蛇家。

  唱完,客人们拍手称好,锦秀的脸孔一下子红到了耳根。

众人又要求她唱。

她羞涩的低着头,不肯唱,后来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刚要开口,抬头看见了炕上两床绣花红被和一对绣着“鸳鸯戏水”、“观音送子”的枕头。

想到了自己的实际处境,心里不觉暗暗忧伤。

她低下头,温柔凄婉地唱道:

  “那日救命恩不忘,

  人家疼妻俺疼郎。

  自知此生多清苦,

  小妹甘愿受凄凉。

  一唱完,客人为她的纯真和不幸深深感动,欢乐的气氛顿时减了不少。

大家一下子都很可怜她,可还有不懂事的“弟妹”,硬逼着她再唱一支。

她再也不唱了,用手帕偷偷地抹去了腮边的泪水。

  还是啄木鸟表嫂心细,看到了这般情景,就猜着了锦秀姑娘的心事,她向在一旁偷偷笑的蜜蜂做了调查,就叫大家不要再闹了,对锦秀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锦秀姑娘,在这样欢乐的日子里,你为什么伤心呢?

是不是喜欢这个代理新郎?

  锦秀急忙分辨说:

“啄木鸟表嫂,咋能这样说呢?

我的丈夫是蛇郎,他有恩于我,哪怕海枯石烂,我也不变心,怎能够又喜欢别人呢?

但不知为什么,我只觉得心里空虚的厉害”。

  啄木鸟听了神秘地说:

“你知道白衣少年是谁吗?

他就是你的蛇郎!

  锦秀睁大又惊又喜的眼睛,问道:

“啄木鸟表嫂,真的是他吗!

”随即又低下头,自言自语地说:

“蛇,怎么能变成人呢?

不会的、不会的……”

  啄木鸟哈哈大笑,回过头来,大声对白衣少年说:

“蛇郎表弟,再不要折磨锦秀姑娘了,还不赶快给她赔礼道歉”。

  白衣少年兴奋地走上前,双手拉着温柔可爱的妻子说:

“锦秀妹妹,我就是蛇郎”。

说着,双手把那片蛇皮接给她。

  锦秀捧着蛇皮,看着眼前站着的白衣少年,流着喜悦的泪珠说:

“真的是你吗,蛇郎?

可是你为什么要披上这片皮,难道是对待自己妻子的道理吗?

  蛇郎温存地说:

“锦秀妹妹,你别生气,我是这里的蛇仙,已经修炼了三百多年,这张蛇皮,我披上它,一来是想试试你们姐妹的心底,二是它是我的灵魂和法宝,离了它,我就不能生存,也没有那样高的武艺。

  锦秀用衣袖拭去了腮边的喜泪,双手交还了蛇皮,她又惊又喜,只觉得幸福的暖流流遍了全身。

激动得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了,一下子扑在了蛇郎的怀里……

  从此,小夫妻俩相亲相爱,乐乐和和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四

  再说大姑娘山秀,后来找了个商人丈夫,那商人一年四季很少回家。

就是回到家里,也只忙着点钱算账,理也不理她。

家里虽然富得什么都有,但山秀却过着没有恩爱,没有幸福的生活,并且那个商人脾气很坏,动不动就把她打得鼻青脸肿,身上紫一块青一块的。

山秀自小任性惯了,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折磨,一气之下,竟上吊死了。

  二姑娘水秀,挑来拣去,名声很坏。

以后没有人要她当媳妇了。

她只得嫁给一个又穷又懒的男人。

这个男人瘦的跟猴子一样,不种庄稼不种菜,只知赌钱押宝,偷鸡摸狗。

后来被人家抓住,把腿打折了。

睡在家里直哼哼。

水秀丢下丈夫,死活不顾,又跑回娘家来了,娘把她也没办法。

  冬去春来,日月如梭,时间过得真快啊!

转眼锦秀姑娘出嫁已三年了。

老妈妈非常想念她。

忽一日,她发现油菜花开满了山坡。

就想起了锦秀临走时说的那句“油菜开花来看我”的话。

于是赶快拾掇了一下,提着一笼笼杏干和鸡蛋,准备出门去看三女子。

  二姑娘水秀疯火火地从屋里跑出来问:

“妈,你走哪达去呀?

“我去看看你三妹妹,你就在屋里给咱好好看着家”。

“我也要去看妹妹和妹夫”。

老妈妈一再不要她去,可就是扭不过她。

只得跟她一块儿,顺着油菜开花的路上走去。

  整整走了五个白天,老妈妈和水秀才来到了玉皇山。

蛇郎和锦秀双双出来迎接。

  老妈妈指着蛇郎问:

“锦秀,他是谁?

”锦秀说:

“妈,他……他就是你的三女婿。

”说着又高兴又羞涩地看了丈夫一眼。

于是把蛇郎是蛇仙的事告诉了娘和姐。

  蛇郎急忙上前,向岳母问好请安。

夫妻二人又向二姐问了好,水秀一时又羞又愧,很不自在。

当问起大姐时,锦秀和蛇郎对她的不幸深深同情。

  蛇郎搀扶着老岳母,锦秀拉着二姐姐。

进门时,锦秀问:

“妈妈,你和二姐走金门槛,还是走银门槛?

“好女儿,妈连个木门槛都走不起,还走什么金银门槛。

”三姑娘和蛇郎就引老人和二姐从银门槛走了进去。

  进了门,锦秀又问:

“妈妈,你和二姐坐金炕还是银炕?

“好女儿,妈连个土炕都坐不起,还坐什么金炕银炕。

  三姑娘就叫妈妈和姐姐坐到金炕上。

  老妈妈看见这金碧辉煌的屋子,觉得三女儿的日子过得好。

加之蛇郎既有礼貌,又很热情,想着法儿招待她。

她老人心里不提多高兴了。

  水秀呢,打她一到这里来就眼热起来,心想当初不该不答应做蛇郎的妻子。

真把她能后悔死,它又羡慕又嫉妒。

就死皮赖脸地缠着不走。

末了,提出要给妹夫和妹妹当丫头,被老妈妈痛骂了一顿,说她真不害臊,简直没有一点脸皮子。

往回走时,尽管蛇郎和锦秀给她送了许多金银珠宝、珍贵衣服,叫她回去好好伺候二姐夫,好好过日子。

但她还不满足,她眼热这里的参天柏树,眼热这里的玉门银窗,更眼热这个漂亮英俊的妹夫,她越眼热越后悔,越后悔越眼热。

走了很远了,还一步一回头,望个没够。

没提防脚底下突然一滑,把她摔下了万丈深渊,落在半崖里的椿树上,上不来下不去。

微弱的声音里一直“后悔……后悔……”地念叨着,当蛇郎和锦秀知道后,连忙赶来搭救时,她已经死了。

  后来,这儿多了一种鸟不像鸟,猫不像猫的东西,人们管它叫猫头鹰,夜夜出来,“后悔……后悔……”地叫着。

据说它就是二姑娘水秀变的。

  真武大帝成仙

  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修仙圣地,可是真武大帝却不是出生在这里,而是出生在天的西头,大海的那边。

原来那里有一个美丽的净乐国,国王清廉,善胜皇后善良,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太太平平。

  那一天,善胜皇后正在御花园里观景,忽见青天闪开一个门,众位仙人捧出红红的太阳朝下一扔,一道金光飞到面前,变成一个红果子,“哧溜”钻进嘴里,“咕嘟”滑进肚里。

从此,善胜皇后便怀了孕,整整怀了十四个月。

到了三月初二的中午,善胜皇后忽然感到肚子疼起来,同时天地猛一亮,皇后左胁便裂开一个大口子,从里边跳出个又白又胖的娃娃。

那娃娃落地就懂人事,先亲亲热热喊了一声“爹爹”,又亲亲热热喊了一声“妈妈”。

引来了龙飞凤舞,百花盛开,山欢水笑。

举国都在欢庆:

真武太子降生了。

  真武生来聪明,读了很多很多的书,过目不忘;

他长得魁梧,学了一身好武艺,人们都称赞他、敬仰他,说他定是将来的好国王。

可他偏偏不肯继承王位,却到处求师学道,想要成仙升天。

国王和皇后都曾百般劝阻,可他怎么也不听,执意要走自己选定的道儿。

  一天,花丛中忽然走出一位紫衣道人,对太子说:

“想得道成仙,就要断绝酒色财气,避开红尘世界。

越过大海往东走,那里有一座武当山,是你修道的好地方。

”说罢,就不见了。

原来那道人是玉清圣祖紫元君的化身。

  那时候,太子才十五岁。

他离开了娇养他的父母,舍弃了优厚的皇家生活,孤身一人乘舟渡海,来到了武当山。

  善胜皇后舍不得儿子离开,太子在前面走,她在后边追,不避风雨,也不分日夜,追呀追,一直追到武当山的山坡上,眼看太子就在对面,她就大声喊:

“儿呀,快转来!

”连喊了十八声,下了十八步。

太子在对面连应了十八声,却连上了十八步,不让母亲追上他。

这地方就是现在的“太子坡”和“上下十八盘”。

  善胜皇后喊不转儿子,心里急,跑得快,越追越近,到底抓住了他的衣角,拼死不放,非要他回宫不可。

太子爱母亲,不愿让她伤心落泪,可又觉得修炼要紧,不肯轻易改变主意。

于是,他拔出宝剑,扭回头,朝着母亲拉着的衣角轻轻一挑,割开了。

  皇后落了空,松开手,那衣角便腾空飞起来,随风飘荡,最后落到汉江上游的江水中,变成了“大袍山”和“小袍山”。

  常言说:

儿女连心。

看着儿子就要丢失了,皇后还是不死心,继续追。

她越跑越快,一心要扑上去,把儿子拉祝这时候,太子举起宝剑照着身后的大山猛一劈,只听“轰”的一声震天价响,高山立刻分成了两半,中间现出一条河来,把母子分隔在了两岸。

这条河就叫“剑河”。

  皇后见再也追不上儿子了,恸哭不止,泪如雨下,竟在地下冲了个大坑。

后来,人们就在这里修了个“滴泪池”。

  真武终于登上武当山,苦苦修炼了好几年,把道经念得滚瓜烂熟,横流倒背,可还是没能得道成仙,难呀!

他丧气了,想:

深山修炼,远远不如坐享荣华富贵,还是回宫去当太子吧。

便下山往回走去。

  一路上只见天气阴沉,耳边乌鸦“哇哇”叫个不停。

他心里乱糟糟的感到烦恼,想找人说说心事,商量商量。

可是,这里是荒山“坳,从来不见人烟,能和谁去商谈呢!

  说来也巧,这时候,前边不远突然出现了一个老太太,她低着头,双手抱个铁杵,正在井边的石头上,不紧不慢地磨呢。

太子觉得奇怪,上前问道:

“您磨这大的铁杵做什么呀?

  老太太头也不抬,边磨铁杵,边回答他说:

“想磨成一根绣花针哩!

  太子觉得好笑,说道:

“您太迂腐了,只怕到你入土,也磨不成针呢。

老太太呀,我看您就别费这种冤枉功夫啦!

  老太太既不生气,也不泄气,还是不紧不慢地磨着铁杵说:

“磨一下,它就小一点,只要功夫深,自会磨成绣花针嘛。

  真武心里猛然一亮,想:

“修仙求道不也和这铁杵磨针的道理一样吗?

”想要感谢老太太的指教时,那老太太已经升上云头,她说道:

“聪明人,一句嫌多;

糊涂人,百句嫌少。

”哈哈一笑,就不见了。

原来,那老太太又是紫元君来点化真武了。

紫元君留下的两根铁杵,至今还放在“磨针井”大殿门口。

  真武省悟了,复回山中,住在南岩认真修炼。

他从早到晚,静心端坐,任凭鸟儿在头上做窝、生蛋、孵化,也一动不动。

身边的荆棘由小长大,通过他的脚板,又沿着脉胳,从胸口长出来,开花结果。

他依然聚精会神地修道。

他常年不吃五谷,肚子和肠子在肚里闹腾。

他就把肠子和肚子抓出来扔了。

就这样,他整整修炼了四十二年。

  那一天,九月初九,天上布满祥云,空中散着天花,林间仙乐缭绕,谷里异香扑鼻。

真武只觉心里特别明,眼特别亮,胸中恍若水晶,一尘不染;

身躯像是流云,随时都可飘飞。

他知道,这是要升仙了,准备腾空飞去。

这时候,忽然有一个绝代美女来到面前。

她手捧金盘、玉杯,娇声娇气请真武用茶。

真武丝毫不为那女子所动,只是觉得她轻涪讨厌。

他“嗖”的一声拔出宝剑,喝道:

“你要是良家女子,就该庄重、自爱。

再敢轻举妄动,定斩不饶!

  那女子又怕又羞,满脸通红,简直无地自容了。

她纵身一跳,飞下了万丈悬崖。

  真武后悔起来,觉得不该逼人丧生;

认为只有赔她一条性命,才不愧这修行四十二年的功德。

于是,便也随着她朝崖下跳去。

哪想却被五条龙托住,又见那女子也站在云头上。

原来她还是紫元君变的,是最后来试真武的心哩。

  “徒弟到底得道成仙了!

”紫元君非常高兴,说着便引真武升上天宫。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飞升崖”。

  樵哥和狐狸精

  从前,大山里住着娘儿俩。

妈妈得了眼玻看不见东西;

儿子樵哥身强力壮,整天进山砍柴,想积攒点钱给妈治眼睛。

门前的柴堆了一垛,照样早出晚归去砍柴。

  一天,他母亲突然觉得心口疼,昏死过去又醒来,樵哥吓傻了。

老妈说:

“孩子,我不行了,不要给我治了,你把柴卖了该成家了。

”樵哥急忙说:

“妈,莫讲成家,我要治好你的病!

”说完就挑起一大担柴,飞一样地往山下跑。

  盘山小道,曲曲弯弯。

樵哥跑着,只见一个美貌的女子在小路边采草药。

樵哥挑柴过不去,只得放下柴担说:

“大姐,请你让个路,我急着下山!

  姑娘说:

“你急我也急呀,我忙着采药,给我妈治心口疼的病呢!

  说着,连头也不抬,继续采药。

  樵哥一听姑娘能治心口疼的病,忙恳求说:

“求求你,大姐,我妈也是心口疼,你能治好,要多少柴,我给你多少柴。

  姑娘笑着说:

“治病就治病,何必要柴呢?

”说着从药篮子里拿出一块薄薄的皮子来,包上几株草药,递给樵哥,说道:

“草药煎服,皮子保管好不能丢,快回去吧!

  樵哥拿了草药,忘了道谢,丢下柴担就跑了。

姑娘望着樵哥的身影,含着微笑就转身进山了。

  樵哥回到家里,急忙煎药。

老人上气不接下气,病情很重。

  服了药,果真好了。

老人问:

“是哪儿的大夫?

”樵哥这才想起还没问人家姓名,很后悔。

  第二天,樵哥砍柴绕一段路,想再见那姑娘,等了半天,连个影子也没有,樵哥挑柴回到家里。

一进门屋里变了样,收拾得干干净净。

饭也做好了。

樵哥心里纳闷,妈双目失明不能干活,这是谁呢?

一连三天都是这样。

樵哥想弄个明白。

这天出去砍柴,没走多远,就返回来了。

他从门缝中往里一看,见墙上挂的皮子动起来了,从里面走出一个小人来,越变越大,哈!

正是他遇见的那个姑娘。

樵哥急忙闯进屋里,摘下皮子,对姑娘说:

“好姑娘,原来你是仙子,是你救了我妈妈!

你莫走了,和我们在一起吧!

”姑娘含羞地点点头。

  转眼过了一年,姑娘突然对樵哥说:

“樵哥,昨夜梦里,我父亲令我回去,我要回山去了。

”樵哥死活不让走。

姑娘说:

“我是深山修仙的狐精,你打柴为母治病,感动了我,才下山来。

  我下山时间到了,父命不能违抗,只得走了。

”樵哥还是不放,姑娘也很难过,她想了想说:

“如果你真心留我,我走后,你就在山前供上香,天天祷告,三年后我就能脱去仙胎回到人间。

  说罢,把那块皮子往头上一放就不见了。

  姑娘走后,樵哥摆上供,天天祷告,长年不断,三年后,姑娘果真回来了,他俩再也不分离,相爱到白头。

  孙子打婆婆,改州换县

  很久以来,四川省南部县民间流传着着“孙子打婆婆,改州换县”这样一句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