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玉玲-浙江大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487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玉玲-浙江大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玉玲-浙江大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玉玲-浙江大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玉玲-浙江大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玉玲-浙江大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玉玲-浙江大学.doc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玉玲-浙江大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玉玲-浙江大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玉玲-浙江大学.doc

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思政教育类)初步候选人事迹材料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玉玲

刘玉玲,现任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副教授,曾任光电系系主任助理、学生党总支书记;1994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开始至20XX年,作为业务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完成多项科研项目,是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资源共享课程的主讲教师,曾获原信息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光电学院“最具亲和力老师”。

20XX年开始至今,担任学院党委副书记,从事专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曾获校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层领导干部先进工作者、省级教育成果一等奖、就业先进个人、社会实践十佳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从第一课堂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角色和工作内容有很大不同,但在刘玉玲看来,作为一名教师的天职没有变,育人的工作核心没有变,都是助推学生在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

她说,思政工作和教学科研一样,唯有自我提升,才能不负育人职责;唯有倾力创新,才能促进全面成长。

专业化育人,助力学生成长

有些时候人生的轨迹并不是刻意为之,很多都是顺其自然。

在浙大工作的前十五年,刘玉玲作为业务教师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12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历,让她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有了另外一个和学生近距离、全方位接触交流的渠道,更切身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体验学生的感受,更切实地感受到了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责任和使命。

从20XX年起,由于学院工作需要,她开始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虽然担任班主任期间对学生思政工作的内容耳濡目染,但专职的工作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党建、奖惩、资助、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各块工作对理工科业务教师出身的她来说,几乎都是全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在尽快适应新岗位的同时,刘玉玲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加强学习,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先后获得了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GCDF)、职业生涯教练(BCC)、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的认证资格。

也正是因为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化的有力支撑,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学生的各类疑问和咨询,她都能既快又准地抓到要点,并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无论是学业上有困难,还是遇到人际关系的障碍,无论对职业生涯发展感到迷茫,还是情感问题上有困扰,光电学院的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愿意第一时间找刘老师聊一聊。

在刘玉玲的推动下,光电学院建立了院级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她也曾两次荣获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称号;建立了“光电氧吧”院级心理辅导站,成为同学提升心理素质、调节心理困扰的驿站。

她能紧紧围绕学校、学院的中心工作,利用专业背景优势,构建多种平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助力;20XX年至今,光电学院曾5次获得本科学生工作创新奖或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近5年连续获得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创新性工作,搭建育人平台

或许是从业务教师到思政教师的角色转型,刘玉玲对“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有着更为深入的思考和体会。

20XX年伊始,在她的倡导下,光电学院开始探索“family”体系建设,希望整合学院教师、研究生及学科等优势,通过组织架构的创新,从思想引领、科研实践、社会工作等方面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搭建平台。

“family”体系启动至今,已构建起党建family、科研family、团建family和素能family四个模块,在学院内部形成了浓郁的“family”文化,倡导师生把光电学院看成是自己的家,每个成员发挥各自独特优势,相互助力,在实现育人、推动学科发展的同时,不断推动学院师生的协同发展。

该项目被评为浙江大学第九届本科学生工作创新奖“可推广项目”,其中党建family特色项目入围“20XX年度浙江省高校党建特色服务品牌案例”。

科研family为致力从事科研事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搭建平台,让他们尽早尽快进入研究领域得到更系统的训练,经历过科研family的锤炼,每年都有多名本科生发表SCI收录论文或专利,因为完善的科研训练系统吸引了学生选择光电专业。

团学family也为“2+2”人才培养模式下学院学生骨干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在刘玉玲看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的在于引领和服务。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也要搭建平台、创造载体做好服务工作。

在学院层面整体推行学生教育管理架构创新的同时,她也注重从细部入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服务。

立足光电学院生源质量高、有深造意愿的学生比例较高的特点,她倡导编写发布了“飞跃手册”“考研宝典”等成长服务指南,得到光电学生的一致好评;为了多方位锻炼学生,20XX年起,创办“求是之光”系刊,完全由学生团队负责编辑运营,面向学生需求,既有在校生有关学习、竞赛、出国(境)交流学习、社会实践等的体会,也有已毕业校友对于职场的感悟,系刊记录了同学们在校学习和生活的点滴,同时也为其他同学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借鉴;“求职大咖秀”经过3年的历练,为提升大学生的求职竞争力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情感化投入,守护学生梦想

“每个光电的孩子都该有一个美好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学业的进步,可以是能力的提升,也可以是感情的交流……”对光电学院的每一位学生,与其说她是一位特别有亲和力的老师,有的时候更像是一位守护学生梦想的妈妈。

她经常说,“大家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不一定都能解决,但我会尽我最大努力!

和辅导员一起到寝室看望学生,是刘玉玲每学期必做的“功课”。

她说,学生学业很忙,有的时候不是特别大的困难,或许不会主动找老师,下寝室是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寝室氛围、了解学院总体学风的好办法。

“最近课都去了吗?

作业感觉有难度吗?

有困难及时跟刘老师来讲,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每学期开学初,她总会关注学业困难同学的选课情况,指导课程修习的顺序,每当在学业上有进步时,她也会及时给予鼓励。

在刘玉玲看来,每一个进入浙大的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学业困难更多是源于没有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或者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作为思政线上的老师,有责任从教育和管理的角度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帮助这些优秀的孩子去更充实地度过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刘玉玲注重将严谨的教学理念与全方位育人的理念相结合。

她经常告诫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齐头并进。

“在大学,专业学习是很重要,其他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比如沟通、表达、写作、人际交往等同样是重要的,特别是在今后的发展上可能会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上的学生,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刘老师对他们的告诫和指导。

从业务教师到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课堂上的认真严谨,课堂外的循循善诱,她是学生遇到困难时第一个寻求帮助的对象,也是学生获得成功时第一个想要分享的师长。

刘玉玲说,现在最开心的是往届的学生们在为微信中主动加她好友,然后说“我是***级的***,您还记得吗?

”。

或许也是无数这样细密而温馨的感动,让刘玉玲喜欢一直和学生在一起的状态,喜欢一直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的状态,一心奉献,无怨无悔地在学生工作最前线上坚定不移地奋斗与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