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5248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Word格式.docx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Word格式.docx

现有醋品种繁多,但品质良莠不齐。

毛氏等[2]首次建立了醋的药用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规定强制执行标准,推荐执行的8个标准及另外建立的10项指标,具体有感官特性、总酸、还原糖、氨基态氮、盐的含量等共18项指标的测定。

根据这18个指标以及评分标准,排在前5位作为炮制辅料的优质醋由高到低分别为:

镇江原液米醋、北京龙门米醋、山西紫林米醋、山西益源庆米醋、沈阳红梅米醋。

2醋制法沿革

用醋炮制中药的历史悠久,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即载有:

“取商牢(商陆)渍醯(醋)中……”《伤寒论》中治蛔厥证,以乌梅丸主之。

方后云: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

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这些均为醋制药的先导。

醋制的应用范围较广,应用数量较多,据统计,历代中药醋制品种共251种,其中采用的醋制方法有17种,大致可分为醋浸、醋蒸、醋煮、醋憚、醋淬等操作方法。

2.1醋浸

醋浸,指取净药材置醋溶液中浸渍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如“取商牢渍醯中,以熨其肿处旦取蜂卵一,渍美醯一杯,以饮之”。

《雷公炮制论》曰:

“白花蛇苦酒浸。

2.2醋蒸

醋蒸,系指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适量醋溶液,稍闷,蒸至醋被吸尽的方法。

该法始见于《伤寒论》中治蛔厥证,“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

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2.3醋煮

醋煮,指取净药材置醋溶液中,共同煮至药物达到炮制要求。

该法始见于《五十二病方》,“以醯、酉(酒)三乃煮黍稷而饮其汁”。

2.4醋憚

醋憚,将净药材置煮沸的醋液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

《五十二病方》中记载:

“黑菽(豆)三升,以美醯三煮,疾炊,沸,止火;

沸下,复炊,三沸止。

”这种方法与现今憚制是一致的。

2.5醋淬

醋淬,取净药材置耐火容器内,武火煅至红透,投入醋液中淬制,反复煅淬至质地酥脆。

首见于《五十二病方》,“燔小椭石,淬醯中,以慰”。

2.6其他制法

除了上述制法,宋代《太平圣惠方》中对硇砂的炮制记载了“二两,以醋一盏化去夹石”,与现今精制法类似。

现代常用经醋处理的药物主要有三棱、大黄、大戟、川乌、乌药、丹参、甘遂、白芍、半夏等[3]。

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以下简称“《药典》”)中所收载的中药醋制药品种共计29个,包括莪术、柴胡、南五味子、青皮、三棱、商陆、五味子、香附、延胡索等[4]。

3醋制的作用

3.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醋与药物相须配伍炮制,可以引药入肝经,入血分,增强散瘀止

痛、疏肝行气功效。

这与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所述“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的说法一致,代表药物有柴胡、香附、三棱、莪术等。

3.2降低毒性,缓和药性

醋制峻下逐水药,不仅可以增强利水作用,而且还可降低毒性,如甘遂、芫花、商陆等。

3.3矫臭矫味

醋能和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结合成盐而无臭气,故可除去药物的腥膻气味,达到矫臭、矫味的作用,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3.4疏松药物,利于煎煮

一些动物、贝壳、矿物类药物,经醋淬制后,质地疏松易碎,如鳖甲、自然铜等。

3.5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

如延胡索中所含的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经醋炮制后,生物碱和醋酸结合生成可溶性的醋酸盐,易煎出有效成分。

3.6杀菌防腐

醋具有杀菌防腐作用,它能在30min内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菌、赤痢菌、好盐性菌等。

4现代研究进展

4.1工艺研究

陆氏等[5]以五味子醇甲及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为指标,用单指标

和多指标综合两种分析方法对五味子蒸制工艺进行优选,确定了五味

子醋蒸法的具体工艺参数。

原氏等[6]综合考察了芫花5种不同的炮制方法,以生芫花和《药典》醋制芫花为对照,采用药效、毒性及其相关化学成分多指标综合考察,结果表明醋制法最佳。

陆氏等[7]以三棱总黄酮、扭体镇痛法及抗凝血作用为指标,对三棱进行醋制工艺优选,确定醋制三棱的最佳工艺参数。

马氏等[8]采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佳炮制工艺,测定不同工艺样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作为工艺评价指标,筛

选出延胡索醋制最佳工艺。

张氏等[9]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制白芍水煎液中芍药总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醋制白芍的炮制工艺进行了优选。

醋制法现代工艺学研究较多,其中有的以有效成分含量为指标,也有以药理作用为指标,大多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4.2药物醋制前后成分研究

毛氏等[10]采用比色法对三棱生品、润切制品及炮制品中黄酮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醋炒三棱黄酮含量为最高,比生品增加40%左右。

任氏等[11]比较甘遂生品及醋制品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结果显示,甘遂醋制后大部分成分水溶性减小,醇溶性增大。

徐氏等[12]对香附炮制前后的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发现酸类化合物的含量低于生品中的含量,醋制香附挥发油的得率低于生香附。

刘氏等[13]采用气-质联用法对生芫花和醋制芫花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芫花醋制后挥发油含量降低,化学组分及组分间的相对含量均发生了改变。

孙氏等[14]分析了乳香、没药炮制前后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二药生品挥发油含量最高,醋制品挥发油含量减少。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经炮制后能减少挥发油含量,从而减少对胃的刺激。

研究表明,乳香、没药、香附等含大量挥发油的药物在醋制后挥发性成分减少,这一点与传统中医理论相一致。

4.3现代药理研究

431增强疗效

陆氏等[15]通过测定小鼠肝匀浆丙二醛值和小鼠的吞噬指数,来

分别比较五味子不同炮制品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以及对免疫作用的影响。

结果显示,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均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明显的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其中以醋制品作用最为明显。

王氏等[16]采用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法、血液流变性测定法及小鼠抗凝法进行试验。

果显示,莪术不同炮制品均具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及调节血液流变性作用,其中以醋制品作用较为明显。

康氏等[17]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进行止痛实验;

用体外血小板粘附率测定法测定血小板粘附性。

结果表明,生没药和制没药都具有止痛作用,醋制后其作用更强;

但生没药不能降低血小板粘附性,醋制后才具有降低血小板粘附性的作用。

孙氏等[18]以醋香附、酒香附、生香附的水提取液与空白对照洛氏液,对大鼠痛经模型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醋香附对大鼠子宫收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子宫肌张力降低,收缩力减弱,痛经缓解,且作用较快,持续时间长。

鲁氏等[19]用香附生品煎液、醋炒品煎液、醋蒸品煎液和生理盐水,针对模型小鼠排便频率的影响及小鼠肠内容物推

进速度的影响进行实验。

结果显示,香附炮制后能增加燥结便秘动物的排便频率,香附及其炮制品对小鼠肠内容物推进速度都有所增加,

且炮制品比生品作用更好。

以上列举几味临床常用代表药进行的药理实验,进一步证明醋制可以增强药物疗效,与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醋制增效一致。

432降低毒性

龚氏等[20]研究表明,马钱子经炮制后,其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都有所降低,从而减低毒性增大LD50值。

马钱子经醋制后,毒性减少最大。

王氏等[21]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测LD50)、祛痰实验(酚红排泌法)及利尿实验(滤纸法),考察不同醋量炮制甘遂对其毒性及药效的影响。

结果表明,甘遂醋制后毒性明显降低,利尿作用有所缓和。

张氏等[22]报道,醋制芫花比生芫花对小白鼠的LD50提高了1倍,初步证明了醋制芫花确能减低芫花的毒性。

4.4药物醋制机理研究

延胡索所含的近20种生物碱中,以延胡索乙素的镇痛作用最为明显。

延胡索乙素为异喹啉衍生物中的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具有亲脂性,难溶于水,其生品直接煎煮则镇痛作用欠佳。

故延胡索经醋制后入汤剂煎煮,有效成分易于溶出,镇痛作用得到加强[23]。

芫花经醋制后,确能使其毒性降低。

芫花挥发油为芫花的不良反应及泻下作用的活性部位之一,经醋制和醋煮后其含量降低,各化学组分变化较大,且产生的未知成分较多。

芫花中所含的芫花酯甲毒性较大,对皮肤及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经醋制后其含量降低。

可认为

芫花醋制降毒机理与挥发油成分和芫花酯甲含量降低有关[24]。

5小结

综上所述,醋制方法历史悠久,其作用基本可以通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但仍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炮制药物品种经过历史变迁和地理区域划分,现各省市炮制规范收载的药物在《药典》中收载的只有29种,另有乳香、没药、五灵脂、郁金、大黄、硇砂、黑木耳等在成方制剂中作为醋制品种出现,但在中药材项下未作为醋制药收载。

目前我国对中药炮制辅料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其中包括醋制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炮制工艺和药理方面的研究,对机理研究甚少,尤其是醋制入肝经药性原理研究。

中药醋制法作为中医药学宝贵遗产之一,有必要加强此方面的研究,逐步搞清醋制品的炮制入肝经机理,使此项传统的制药技术向现代化迈进。

【参考文献】

[1]毛淑杰,李先端,马志静,等.中药炮制辅料的规范化示范研究II[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8):

48.

[2]毛淑杰,李先端,顾雪竹,等.中药炮制辅料——醋的规

[3]王孝涛,叶定江•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M].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2.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

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1.

[5]陆兔林,马新飞,苏丹,等.醋蒸五味子炮制工艺研究

[J].中药材,2006,29(12):

1283.

[6]原思通,王祝举,夏坤.芫花炮制工艺的综合评价及中

试验证[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8):

464.

[7]陆兔林,毛春芹,叶定江.正交法优选醋制三棱最佳炮制

工艺[J].中草药,2001,31(9):

665.

[8]马丽颖,张铭.正交法优选延胡索醋制工艺[J].辽宁中

医杂志,2007,34(8):

1139.

[9]张红飞,杨中林,尹丽华.醋制白芍的炮制工艺研究[J].

中成药,2005,27(3):

291.

[10]毛淑杰,沈鸿,解静萍,等.三棱不同炮制品黄酮成分

含量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

(1):

29.

[11]任树林,张楠楠,刘竹兰,等.甘遂炮制前后整体化学成

分变化的研究[J].中药材,2007,30(6):

640.

[12]徐黔江,王颖,李零,等.醋制香附与生香附挥发油成

分的比较[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31(5):

413.

[13]刘洁,张世臣,魏潞雪.芫花醋制前后挥发油成分的分

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

(1):

25.

[14]孙亦群,魏刚,周莉玲,等.乳香、没药炮制前后挥发油

化学成分及含量变化[J].中药材,2001,24(8):

566.

[15]陆兔林,殷放宙,何箐旋,等.炮制对五味子药理作用的

影响[J].中药材,2005,28(10):

933.

[16]王普霞,周春祥,陆兔林.莪术不同炮制品活血化瘀作

用研究[J].中成药,2004,26(11):

905.

[17]康重阳,彭智聪,张少文,等.没药炮制后对动物止痛及

[18]孙秀梅,张兆旺,程艳芹,等.香附不同饮片规格的药理

实验比较[J].中药材,2007,30(10):

1219.

[19]鲁汉兰,余诚,邓三平.香附炮制后对小鼠消积化滞作

用的影响(简报)[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7):

409.

[20]龚千锋,周道根,张的凤,等.马钱子不同炮制品急性毒

性实验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3):

47.

[21]王克周,车红军.醋制甘遂用醋量对其毒性及药效的影

响[J].山西中医,2005,21(5):

49.

[22]张瑞,花似虎,李淑莲,等.芫花醋制对其毒性的影响

[J].吉林中医药,1985,

(2):

30.

[23]王海秀,杨惠敏.延胡索醋制原理解析[J].中国药物与

临床,2007,7(3):

167.

[24]王英姿,张兆旺.芫花炮制现代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