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525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Word下载.docx

(K)

采样气压

(kPa)

采器编号

滤膜编号

流量(m3/min)

备注

Q1

Q2

6、将采样后的滤膜在平衡室内平衡24h,迅速称重,结果及有关参数记录于表2中。

表2 

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测定记录

流量Q

(m3/min)

采样体积

(m3)

滤膜重量(g)

总悬浮颗粒物浓度(mg/m3)

采样前

采样后

样品重

四、计算

总悬浮颗粒物(TSP,mg/m3)=W/(Q?

t)

式中:

W-采集在滤膜上的总悬浮颗粒物质量(mg)。

t-采样时间(min)。

Q-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3/min)。

实验二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实验掌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且对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较全面的了解。

二、实验原理

1、气体温度和含湿量的测定

由于除尘系统吸入的是室内空气,所以近似用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代表管道内气流的温度ts和湿度yw。

由挂在室内的干湿球温度计测量的干球温度和湿度温度,可查得空气的相对湿度Φ,由于球温度可查得相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pv,则空气所含水蒸气的体积分数:

yw=Φpv/pa

pv-饱和水蒸气压力,KPa;

pa-当地大气压力,KPa。

2、管道中各点气流速度的测定

本实验用皮托管和倾斜微压计测定管道中各测点的动压pk和静压ps。

各点的流速按下式计算:

 

 

(m/s)

Kp-皮托管的校正系数;

pk-各点气流的动压,Pa;

ρ-测定断面上气流的密度,kg/m3。

3、除尘系统中气体含尘浓度的计算

(1)旋风除尘器入口前气体含尘浓度的计算 

Ci=Gf/Qit

(2)旋风除尘器出口后气体含尘浓度的计算 

C0=(Gf-Gs)/Q0t

Ci,C0-除尘器进、出口的气体含尘浓度,g/m3;

Gf,Gs-发尘量与收尘量,g;

Qi,Q0-除尘器进、出口的气体量,m3/s;

t-发尘时间,s。

4、除尘效率的测定与计算

(1)质量法 测出同一时段进入除尘器的粉尘质量Gf(g)和除尘器捕集的粉尘质量Gs(g),则除尘效率:

η=Gs/Gf*100%

(2)浓度法 用等速采样法测出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管道中气流含尘浓度Ci和C0(mg/m3),则则除尘效率:

η=(1-C0Q0/CiQi)*100%

5、除尘器处理气体量和漏风率的计算

处理气体量 

Q=1/2(Qi+Q0)

漏风率 

δ=(Qi+Q0)/Qi*100%

三、实验装置和仪表

倾斜式微压计 

2台 

 U形压差计 

1个

毕托管 

 2支 

 干湿球温度计 1支

空盒气压计 

 1台 

 托盘天平 

 1台

秒表 

2块 

 钢卷尺 

2个

四、实验步骤

1、测定室内空气干球和湿球温度、大气压力、计算空气湿度。

2、测量管道直径,确定测点数,求出各测点距管道内壁的距离,并用胶布标志在毕托管和采样管上。

3、测定各点流速和风量。

4、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尘样。

5、测定除尘效率:

启动风机后开始发尘,记录发尘时间和发尘量。

观察除尘系统中的含尘气流和粉尘浓度的变化情况。

关闭风机后,收集旋风除尘器灰斗中捕集的粉尘,然后称量,计算除尘效率。

6、改变系统风量,重复上述试验,确定旋风除尘器在各种工艺工况下的性能。

五、实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

大气压:

MPa,气温:

℃,空气相对湿度 

除尘器处理风量测定结果记录表

测定次数

微压计读数

微压计倾斜角系数k

流量系数

φ

管内

流速

v/(m/s)

风管横

截面积

F1/(m2)

风量Q

(m3/h)

除尘器进口面积

F2/m2

除尘器进口气速

V2(m/s)

初读l1/mm

终读l2/mm

实际/mm

Δl=l1-l2

1

2

3

除尘器效率测定结果记录表

发尘量Gi/g

发尘时间

t/s

除尘器进口气体含尘浓度Ci/(g/m3)

收尘量

Gs/g

除尘器出口气体含尘浓度Cji/(g/m3)

除尘器效率η/%

实验三 

布袋除尘器性能实验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

掌握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了解过滤速度对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

提高对除尘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并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1、处理气体量和过滤速度的测定和计算

(1)测定袋式除尘器处理气体量(Q),应同时测出除尘器进出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取其平均值作为除尘器的处理气体量。

Q=1/2(Q1+Q2) (m3/s)

式中Q1,Q2分别为袋式除尘器进、出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m3/s。

除尘器漏风率 

δ=(Q1-Q2)/Q1*100%

一般要求除尘器的漏风率小于±

5%。

(2)过滤速度的计算:

若袋式除尘器总过滤面积为(F),则其过滤速度(VF)按下式计算。

 VF=60Q1/F(m/min)

2、除尘效率的测定和计算

除尘效率采用质量浓度法测定,即用等速采样法同时测出除尘器进出口管道中气流平均含尘浓度C1和C2,按下式计算。

η=(1-C2Q2/C1Q1)*100%

由于袋式除尘器效率高,除尘器进、出口气体含尘浓度相差较大,为保证测定精度,可在除尘器出口采样中,适当加大采样流量。

3、除尘效率与过滤速度关系的分析测定

脉冲袋式除尘器的过滤速度一般为2-4m/min,可在此范围内确定5个值进行实验。

可通过改变风机入口阀门开度调整过滤速度。

当然,各组实验中应保持除尘器清灰制度固定,除尘器进口气体含尘浓度(C1)基本不变。

为保持实验过程中C1基本不变,可根据发尘量(S)、发尘时间(t)和进口气体流量(Q1),按下式估算除尘入口含尘浓度(C1)。

C1=S/tQ1(g/m3)

三、实验装置和仪器

干湿球温度计 

1支 

 空盒气压计 

1台

 烟尘采样管 

2支

分析天平 

1台 

 烟尘测试仪 

2台

鼓风干燥箱 

 干燥器 

超细玻璃纤维无胶滤筒 

20个

四、实验内容

1、室内空气环境参数的测定,包括空气干球和湿球温度、相对湿度、当地大气压力等环境参数的测定。

2、袋式除尘器实验装置的测定。

固定袋式除尘器清灰制度,包括选择适当压力的压缩空气、适当的清灰周期和脉冲时间。

测定除尘系统入口喇叭形均流管流量系数。

3、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和计算。

在固定袋式除尘器实验系统进口发尘浓度和清灰制度的条件下,测定和计算袋式除尘器处理气体量、漏风率、过滤速度和除尘效率等。

4、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

认真记录袋式除尘器处理气体量和过滤速度、除尘效率等性能参数测定实验数据,分析除尘效率和过滤速度的关系。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

1、处理气体量和过滤速度,计算除尘器漏风率。

2、除尘效率。

3、除尘效率与过滤速度关系。

绘制VF-η实验性能曲线。

管内流速

风量Q1

出口气速

风量Q2

漏风率

实验四 大气中有害气体净化设计性实验

一、设计性实验目的和任务

(1)培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如何组织设计有害气体净化设计性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通过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开发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性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加深对废气处理的基本概念、现象、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

(3)培养学生掌握一般废气处理实验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验技术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测定、分析与处理的能力,从而能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二、设计性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不仅关系到实验的进度,而且直接影响实验的质量和成果。

其准备工作大致如下:

1、理论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

(1)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废气处理技术现状,结合实验室条件,选择设计性实验的切入点,初步确定设计性实验思路和实验内容;

(2)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分析设计性实验的可行性,进一步确定设计性实验的具体内容;

(3)搞清设计性实验相关的理论,预测实验结果和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实验设备、测试仪器的准备

根据设计性实验思路内容以及需要检测指标,确定实验的设备和仪器。

(1)一般设备、仪器准备。

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有足够的精度,对所使用的设备、仪器要求做到:

事先熟悉其性能、使用条件,并正确地选择仪器的精度;

检查设备仪器的完好度;

记录各种必要的尺寸、数据;

某些易损易耗的设备、仪表要有备用品。

(2)专业实验设备的准备。

为了进行某项废气处理实验而选用专用设备时,必须注意这些设备的可靠性、使用条件和性能,必要时自己加工设备。

在设备运行前,一定要用洁净空气调试。

3、测试步骤与记录表格的准备

(1)步骤。

整个实验分几步或几个工况,每一步或每一工况操作的内容、解决的问题、使用的设备、仪表、取样与化验项目、观察与记录内容、人员分工、注意事项、要求等,都要做到测试人员人人心中有数;

(2)记录表格。

要求表格正规化,便于记录,便于整理。

其内容包括:

参加人员、测试条件、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精度、观察现象、测试原始数据等。

4、人员分工

废气处理实验,一般需多人同时配合进行,因此要事先共同制定出实验方案,使每一个参加测试的人员对实验原理、目的、测试步骤,从整体上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每个人要有具体分工负责的工作。

三、设计性实验

1、仪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时,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要求。

安装调整后要认真检查。

2、实验

在上述各项工作结束后,即可进入实验阶段,按人员分工,分别完成各项工作。

(1)取样与分析。

取样一定要注意要求,以便能正确地取出所需的样品,提供分析,样品分析可参照废气性质分析要求进行。

(2)观察。

观察时一定要集中精力,排除外界干扰,边观察,边记录,用图与文字加以描述。

(3)记录。

记录要记在记录纸或记录本上,要如实记下测试中各种数据,记录的内容要可能详细。

四、设计性实验数据分析处理与实验报告

1、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实验工程中应随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一方面可以看出实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以随时发现问题,修改实验方案,指导下一步实验的进行。

整个实验结束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确定因素主次,最佳生产运行条件,建立经验式,给出事物内在的规律等。

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实验数据的处理。

2、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的全面总结,一般由一下几部分组成:

(1)设计性实验名称;

(2)设计性实验思路和目的;

(3)设计性实验相关原理;

(4)实验装置和仪表;

(5)实验数据及分析处理;

(6)设计性实验结论;

(7)设计性实验问题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