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5530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论语十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同“烫”,用热水焐;

及:

到达。

5、火齐之所及。

齐:

同“剂”,药剂。

6、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属:

管。

那是司命所管的,(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7、使人索扁鹊。

使:

派;

索:

寻找。

1、臣是以无请也。

请:

办法;

是以:

因此。

所以,我不再过问了。

(三)《口技》

1、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

擅长。

2、会宾客大宴……施八尺屏障。

会:

适逢;

施:

安放,设置。

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

同“座”。

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

4、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妙处都具有。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虽:

即使;

指:

手指(名词);

指明(动词)。

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根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8、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名:

说出。

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白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一个地方来。

9、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

大腿;

几:

几乎、差不多。

10、群响毕绝。

毕:

全部;

绝:

消失。

各种声响全部消失。

(四)《为学》

1、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逮:

及,赶得上。

2、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怠:

懈怠;

迄:

完结。

3、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卒:

终于;

鲁:

反应迟钝,不聪明。

翻译:

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4、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鄙:

边境;

其:

其中。

5、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解词:

顾:

难道;

如:

比。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五)《核舟记》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奇:

零数;

许:

上下、光景。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熠中。

比:

并。

他们另外两只膝盖靠在一起,隐藏在画幅下边的衣服折纹中。

4、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仰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类:

像;

关联、联系。

佛印的模样很像弥勒佛,敞开胸襟,露出两个乳头,抬头仰望上空,他那神态与苏、黄两人不相关联。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

同“拣”,挑选。

这是挑选桃核中狭长的地方刻成的。

(六)《狼》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了下来,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

3、两狼之并驱如故。

两只狼像原来一样追赶。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窘:

困窘急迫;

敌:

攻击、胁迫。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径:

径直;

犬:

像狗一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6、目似瞑,意暇甚。

(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7、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洞:

打洞;

隧:

钻。

(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攻击屠夫。

8、狼亦黠亦。

黠:

狡猾。

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七)《桃花源记》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他顺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3、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

尽。

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树林的尽头。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好的池塘、桑树和竹子之类。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

交错相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象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

同“邀”,邀请。

于是,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妻子:

妻子小孩;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10、处处志之。

志:

做标志。

11、欣然规往。

规:

计划。

12、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寻:

不久;

津:

渡口。

(八)《马说》

1、不以千里称也。

称:

出名。

不能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同“饲”,喂养。

喂养的人不知道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见:

同“现”,显露、表现。

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且:

尚且;

安:

怎么。

想要与普通马等同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策之不以其道。

策:

驱使;

以:

按照;

道:

方法。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

6、食之不能尽其才。

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7、鸣之不能同其意。

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其:

恐怕。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

(九)《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闻名;

灵:

降福显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浅薄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6、孔子云:

何陋之有?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十)《爱莲说》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出自淤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并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莲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蔓延,不生枝节,芬芳远播,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水面。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以轻慢地玩弄它。

4、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花,花中的“隐士”。

5、可爱者甚蕃。

蕃:

多。

6、陶后鲜有闻。

鲜:

少。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爱莲花的人,像我的还有谁呢?

(十一)《曹刿论战》

1、公将战。

解词:

将:

打算。

1、曹刿请见。

拜见。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肉食者:

居高位,得厚禄的人;

谋:

谋划;

参与。

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自会去谋划它,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4、肉食者鄙,末能远谋。

鄙:

鄙陋,目光短浅。

居高位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从长远之处去谋划。

5、何以战?

翻译:

凭什么作战呢?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养生的东西;

专:

独自专有。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他们分给别人。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同“遍”,遍及,普遍。

小恩小惠并不能遍及,人民是不会听从的。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加:

虚夸;

信:

信实。

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虚夸,一定对神讲实话。

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

为人所信服;

福:

降福,保佑。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的。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

案件。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按照实情去办理。

11、公将鼓之。

鼓:

击鼓。

12、齐师败绩:

败绩:

大败。

13、公将驰之。

驰:

驱车追赶。

14、既克,公问其故。

克:

战胜;

原因、缘故。

15、夫战,勇气也。

作战,靠的是勇气。

1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则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会竭尽。

17、疲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竭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它。

1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测:

推测,估计。

(齐国)是大国,难以估计它的情况,担心有埋伏。

1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靡:

倒下。

我看到齐军战车辗过地面留下的痕迹非常乱,远远望见他们的军旗已经倒下,所以下令追击。

(十二)《陈涉世家》

苟富贵,无相忘。

苟:

假使;

无:

同“毋”,不要。

假使谁富贵了,不要相互忘记。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次:

编次;

为:

担任,做。

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谪戍的队伍中,担任小队长。

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度:

估计;

失期:

误期;

法:

依照法规。

恰巧遇上下大雨,道路行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法规是要斩头的。

5、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亡:

逃跑;

举:

发动;

等:

同样;

死:

为……而死。

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6、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人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长时间了。

7、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因为;

数:

屡次;

带领。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到边疆带兵。

8、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诚:

果真;

唱:

同“倡”,倡导。

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装是扶苏、项燕的队伍,作为天下人的倡导,应该有许多响应的人。

9、固已怪之矣。

固:

本来。

1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暗中。

1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往往:

到处;

指目:

指指点点;

看着。

12、吴广素爱人。

素:

平时。

13、忿恚尉。

忿恚:

使……恼怒。

14、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十六七。

解词:

借:

即使。

即使侥幸不用杀头,但是戍守边防的人已经死去十分之六七。

15、尉果笞之。

笞:

鞭打。

16、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做出番大事业来。

1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18、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被:

同“披”,穿着。

将军亲身穿着盔甲,手拿武器,攻打没有王道的人,诛伐残暴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应当称王。

19、发闾左適守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发:

征发;

適:

同“谪;

屯:

驻扎。

20、比至陈。

等到。

21、皆来会计。

会计:

集会议事。

(十三)《出师表》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崩殂:

死亡;

三分:

分裂成三个国家;

疲敝:

贫困衰弱;

秋:

时刻。

先帝(刘备)创立统一天下的大业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逝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益州贫困衰弱,这真是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2、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懈:

懈怠;

忘身:

舍生忘死。

侍卫大臣们在宫廷中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朝廷外舍生忘死。

3、追先帝之殊遇。

追:

追念。

4、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光:

发扬光大;

恢弘:

发扬扩大。

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妄自菲薄:

随便看轻自己;

喻:

称引、譬喻;

义:

适宜、恰当。

不应该轻易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而使得忠心进谏的道路阻塞。

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同

7、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付:

交给;

论:

评判;

刑:

罚;

昭:

显示。

平明:

公正严明。

若有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或尽忠职分的人,应该交给主管官来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

8、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

不应该偏袒或有私心,使宫中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9、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行阵:

军队。

军队上下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10、亲贤臣,远小人。

亲:

亲近;

远:

疏远。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1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12、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那么汉室的兴旺就为期不远了。

1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布衣:

平民百姓;

躬:

亲自。

1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只想在乱世之中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

15、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感激:

感奋、激动;

驱驰:

奔走效劳;

值:

遇到。

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

17、先帝知臣谨慎

谨慎:

小心慎重。

18、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深入不毛。

效:

实现;

伤:

损害;

毛:

草木。

19、庶竭驽钝,攘锄奸凶。

驽钝:

平庸的才智;

攘除:

铲除。

20、此臣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2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希望陛下让我完成讨伐曹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不实现就治我的罪,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22、以彰其咎

彰:

表明、显扬。

23、臣不胜受恩感激。

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十五、《愚公移山》

1、年且九十解词:

将近。

2、面山而居解词:

面:

面对。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惩:

苦于;

塞;

阻塞:

迂:

曲折绕远。

苦于北山的阻塞,出入曲折迂回。

4、聚室而谋。

商量。

5、指通豫南。

同“直”,一直。

6、杂然相许。

赞同。

8、以君之力,曾不能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