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596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移民的历史 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docx

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

丘立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前言

根据联合国人口署《2002年国际移民报告》和国际移民组织(IOM)《2003年世界移民报告》的最新统计,2000年,全世界在出生国以外居住一年以上者,其人数已达到1.75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

比1970年移民人数增加了一倍多,其中女性移民占

48%。

目前全世界移民的60%居住在较发达的区域,40%居住在较不发达区域,其中欧洲外来移民5600万,约占欧洲总人口的7.7%,北美外来移民4100万,约占北美总人口的13%,澳洲外来移民占总人口的百分之19.1%。

亚洲外来移民5000万,但因亚洲人口众多,只占总人口约1%,非洲的有关数字则为2%,拉丁美洲为1%。

较发达地区每10人中将近

1人为移民,发展中国家则每70人中近1人为移民。

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是移民输出国就是输入国或过境国,一些国家三者兼而有之,完全与移民无关的国家几乎不存在了。

由于人口国际迁移涉及错综繁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和国际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在许多国家国内和国际议程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

[1]

国际移民问题已成为21世纪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此,联合国的许多相关机构和欧美国家官方与民间组织的研究机构做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工作,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

经合组织(OECD)每年都有详细的国际移民年报[2]美国情报部门还就2000-2015年国际移民的趋势及其对美国的影响做了预测。

[3] 相比之下,我国对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关注是太少了。

我国有关人口问题的研究机构,主要研究中国人口问题,对国际移民问题几乎无暇顾及。

近年来由于出国人数日增,研究中国新移民的文章有所增多,但有关其它国家国际移民的翻译资料和研究成果仍不多见。

[4]

有鉴于此,我们在课题立项时就意识到要从事这项研究工作,首先应对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国际移民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还必须对世界移民的历史和现状,各国的移民政策演变以及国外学术前沿的动态有所研究。

考虑到经费有限、期限短促、能力不足等实际情况,我们把研究工作首先放在了解客观情况上,特别是那些近期发生重大变化而我们又不熟悉

的地方。

为此,我们选择了印度和俄罗斯这两个近年来移民形势变化较大的国家作为国别的研究对象;[5]选择了历史上曾是国际移民主要移出地而现在变成主要移入地的欧洲和历史上主要是移入地,而今却成为国际移民移出地的拉丁美洲,以及华人比较集中的东南亚作为地区的研究对象;[6]选择了国际侨汇的新动向作为了解国际移民与移民输出国经济发展关系的切入点,[7] 选择‘脑力型移民’以了解人才国际流动的形势。

[8]此外,我们还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移民的若干特点和相关政策的变化,为研究对策提供必要的国内背景。

[9]

19

根据本课题立项时的计划,在国别、区域、专题外还须有一篇总论,分析世界移民历史与现状、理论与政策,并从战略角度研讨对策问题。

本文即承担这项任务。

—、国际移民历史回顾

在分析世界移民现状、发展总趋势和研究对策之前,有必要简要地回顾一下世界移民的历史。

人类是一种不断流动和迁移的生物。

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因自然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增长,生产的发展,战乱的发生,国家和帝国的建立等等而不断地流动和迁移。

不过,数以千万计的大规模远距离的人口迁移现象却是在中世纪之后才发生的。

现代国际移民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四个时期:

(1)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国际移民(1500-1800)

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资本原始积累的推动下,西班牙殖民者首先在“地理大发现”后,征服了美洲大陆大片土地,建立了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殖民大帝国。

随后葡萄牙占领巴西全境,建立了面积等于其本土93倍的西半球殖民地。

荷兰、法国也都先后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新法兰西殖民地。

英国殖民者在17世纪也大批侵入北美洲,到18世纪30年代已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

为巩固和扩大其殖民地,掠夺当地资源,为欧洲日益增长的重商主义经济提供原料,欧洲殖民者除了派遣武装人员、行政官吏,传教士外还需要大量从事生产的劳动力。

18世纪上半叶,殖民地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付不起路费,被迫卖身给殖民地商人或农场主的欧洲契约奴和罪犯。

18世纪中叶以前,白人契约奴约占北美殖民地移民的半数。

到18世纪下半

叶白奴才逐渐为非洲黑奴所取代。

[10]

这时期国际移民人数最多的是非洲的黑奴。

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原住民印地安人的大规模屠杀,导致印地安人人口锐减。

为进一步开发美洲殖民地以适应欧洲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殖民者便到非洲掠夺黑奴。

据估计,到1850年为止,运往美洲的黑奴总数多达1500

万,为欧洲白人移民的4-5倍。

[11]

这一时期国际移民的明显后果是欧洲人在非洲、亚洲尤其是美洲占据了许多地方,为进一步对外扩张打下基础,同时大大改变了美洲人口的结构和民族成分。

加速了欧洲和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明朝下半叶至清下半叶。

(明弘治十三年至清嘉庆五年)一般认为,中国海外移民在明末清初约有10万,到清道光年间增至100万。

对中国海外移民来说,这是个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前一阶段,中国海外移民主要还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与朝贡贸易为中心的亚洲市场密切相联系的。

但到后一阶段显然已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

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1572年西班牙将马尼拉作为西属菲律宾首府,1619年荷兰在巴达维亚建立荷属东印度统治中心,1819年英国占有新加坡并在此设立自由港,欧洲殖民者以这些战略要地为据点招募和掠夺中国沿海的劳动力,大大加速了中国人口的外流。

(2)欧美工业化时期的国际移民(1800-1914)

这一时期是世界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工业化的进程从欧洲迅速扩展到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地;资本主义完成了从手工业阶段向大工业的过度后紧接着在十九世纪末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移民呈现出历史上空前的盛况。

最先向美洲新大陆大规模移民的是最早进入工业化高潮的英国。

1800-1860年间移居美国移民中66%来自英国。

19世纪40年代末200多万爱尔兰人由于饥荒逃往美洲。

紧随其后的是德国的移民潮。

从1870年起大量斯堪的纳维亚和北欧其他地区的移民也加入移民的队伍。

1880年,来自南欧和东欧移民掀起更大的移民潮:

先是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移民,紧接着是波兰、俄罗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移民。

这些“新移民”构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民新高潮的主要成分。

20世纪初,欧洲向外移民年均100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达到150万。

据美国社会学家Massey 统计,1846-1924年间,总共有4800万移民离开欧洲,约为欧洲1900年总人口的12%,其中英国向外移民占1900英国人口的41%,其它欧洲国家依次是挪威36%,葡萄牙30%,意大利29%,西班牙23%,瑞典22%,丹麦14%,瑞士13%,

芬兰13%,奥匈帝国10%,德国8%,比利时3%,俄罗斯-波兰2%,法国1%。

在上述15个国家中移民人数超过其1900年人口10%的有10个。

超过20%的有6个,最早工业化而处于最先进地位的英国向外移民的人数最多.这些数字清楚说明大规模向外移民是欧洲工业化时期的普遍现象,它源于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经济的不发展。

[12]

这一时期,欧洲移民的目的地非常集中,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其中单只美国就吸收了总数的60%.[13]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亚洲也出现大量人口国际迁移的现象。

19世纪中叶黑人奴隶制取消后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和印度的契约劳工制。

这些契约劳工主要被输送到欧洲人的殖民地。

根据Potts研究,各殖民强国在40个国家内推行过契约劳工制。

这一制度从1834年到

1941年最终在荷属殖民地废除为止,涉及人数多达1200-3700万。

中国移民在20世纪前多为契约劳工,20世纪后才为自由劳工所取代。

[14]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战后的国际移民(1914-1960)

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化,发生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0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和1937-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

第一次大战使欧洲向外移民高潮中断。

战后移民虽一度有所回升,但其规模只及战前的三分之一。

1910-1914年,前往美国的东南欧“新移民”占移民总数的五分之四,1921及1924年美国制定了限制移民入境的政策,将东南欧配额降至五分之一,移民人数因之大降。

这一时期,澳大利亚也采取限制移民的措施,致使入境人数降到1891年的水平。

只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口损失惨重的法国(法国在一战中死伤290万)才在1920-1930年间从国外吸收移民。

1931年流入法国的外国移民总数已达270万,占法国总人口的

6.6%。

不过 1930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得国际移民的人数大大减少了,连法国也对外国移民加以排挤。

美国则在其国内加速人口流动,美国历史上从南部招募黑人到北部工业区

的所谓“greatmigration”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国际间的移民几乎无法进行了。

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正常的经济移民停止了, 至于政治性移民却是空前增加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就曾限制波兰工人离开德国并以武力征集比利时和俄国占领区的大量劳工。

法国、英国也从欧洲和他们的殖民地以及中国征集了近50万劳工为其军事后援,其中中国劳工就有10万。

此外,交战双方都强迫战俘从事劳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法西斯德国从其占领的国家强行征集了750万外国劳工,其中180万为战俘。

1944年德国法西斯垮台前夕,德国工业的四分之一是由外国劳工生产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政治性人口迁移主要有:

1)270万(欧洲150万,亚洲120万)因战争期间被德、意、日强行迁移的苦役劳工返回祖国;

2)680万日本士兵和平民从日占区被遣返回国;1200万德国士兵和平民被遣回德国;

3)1945-1948估计约150万波兰人和犹太人因重新划定国界而迁至苏联,同时又有50

万人从苏联迁到波兰。

4)1951年印度与巴基期坦分治后,印巴双方各有720万人口交换,造成1440万人口的国际移民。

1951-1956又有150万印人从巴迁回印度同时又有115万巴人从印度迁回巴基期坦。

5)50年代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许多西方殖民者被迫回国,其人数约有100万。

6)战后初期,从1947-1951国际组织安置无家可归者100万。

[15]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经济性质的移民大大减少了而政治原因造成的人口流动却空前地增加了。

(4)后工业化时期的国际移民(1960-200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尤其是6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移民再也不像工业化时期那样由少数欧洲国家流向少数欧洲人建立的定居地而是真正具有全球的规模。

移民输出国和移民输入国的数量和种类也增多了,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也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在工业化时代,国际移民是将人们从人口稠密而工业化进程迅速的国家带到人口稀少而迅速工业化的国家,如今后工业时代的移民却是将人们从人口稠密而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引到人口稠密的后工业化社会。

自60年代以来,欧洲向外移民在世界移民中所占分额越来越小而亚洲和拉丁美洲和非洲在向外移民中的分额却显著增加。

同时移民目的国的数量和种类也增多了。

除了美洲和大洋洲等传统的移民接受国外,整个欧洲现在都在吸收大量外来的移民,尤其是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士、瑞典、和荷兰。

他们在战后初期是从南欧的招聘劳工的,后来转而主动从中东和北非大量招募“客籍劳工”。

7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那些长期输出劳工的南欧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也已不再大量输出人口,开始吸收大量外来移民。

1973年随着石油价格的迅速增长,波斯湾许多产油国由于石油收入大增,劳工的短缺,也开始吸收外来劳工而成为新的移民目的地。

到了80年代,除日本之外,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也开始大量吸收外来劳工移民。

这一时期,传统移民接纳国的移民模式也经历深刻的变化,不仅入境移民急剧增加而且主要来自劳动力丰富而资金短缺的国家,接受国大都采取限制政策,非法移民的数量因而日益增多。

总之、与工业化时期国际移民的状况相比,后工业时期国际移民有三点值得人们注意:

一是当代大部分移民来自资本少,劳力多,就业率低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人口与经济的失衡现象远比欧洲工业化时期移民输出国要严重得多,因此向外移民的压力也大得多;

二是当代移民接纳国大都是资本和技术密集而土地短缺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由于资本的集中和科技的进步已把许多本地劳动力排除在制造业之外,造成严重的失业问题。

虽然这些国家由于出生率低和老龄化现象严重,仍需大量外来移民的补充,但对于当代发达国家来说,外来移民在经济中地位的作用已大不如前了。

在工业化时期,外来移民是被视为发展制造业和建立民族国家所必需的重要力量,在后工业化时期,外来移民除了少数高级人才外一般只能从事3D工作,受到多方的限制;

三是移民输出国和输入国之间的在财富、收入、实力、发展和文化等的差距远比工业化时期大。

因为当代移民输出国大都有是发展中国家而工业化时期移民输出地欧洲国家却比移民输入地要先进。

[16]

二、 21世纪国际移民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国际人口的流动是特定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产物,它与商品、资金、信息在特定地域的流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的流动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

“国际移民体系”。

(InternationalmigrationSystem)[17]在观察21世纪国际移民特点和发展趋势时,必须首先注意这一结构性的特点。

五大国际移民体系的形成

美国社会家Massey认为,到21世纪初,国际人口迁移已明显形成五大体系即北美移民体系、欧洲移民体系、波斯湾移民体系、亚太移民体系和拉美南角移民体系。

1.北美移民体系这是最古老的也是至今仍大量吸收移民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美国

吸收的外来人口的数量为加拿大的5-6倍,虽然按移民与移民输入国人口比,加拿大由于本国人口稀少其相对值比美国大。

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州所吸收的永久性移民就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多。

2000年美国外来移民已接近3000万,约占美国总人口的11%。

过去这个体系的移民主要来自欧洲,现在,拉丁美洲的加勒比地区移民约占45%,亚洲移民占36%,欧洲移民已降至13%,非洲、中东和大洋洲移民为数甚少。

2.欧洲移民体系欧洲原是移民主要输出地,其移民输入体系是在20世纪下半叶才

形成的。

1970年前主要是洲内人口流动即从南欧向西欧流动,70年代后南欧各国也成为移民输入国。

这个体系目前大部分移民来自中东和非洲。

其中1/3来自中东,主要来自土耳其和黎巴嫩;30%来自非洲,主要出自北非马格里布国家:

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

等国,18%来自东欧、波兰、俄罗斯和前苏联的其它国家,来自亚洲的移民较少,只有10%左右,来自美洲则更少。

欧洲移民体系的形成是国际移民史上的新现象,即首次大规模移民从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向人口稠密地区迁移,而这种迁移还出自欧洲主动招募“客工”。

欧洲人原本希望“客工”完成任务后,依约返回原籍,但事与愿违,移民反客为主,遂使人口稠密的欧洲成了

多元民族和多元文化的社会。

3.波斯湾移民体系 这个体系是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才形成的。

由于石油美

元的大量流入和当地劳工严重短缺,中东成了吸收移民的一大新的中心。

开始时主要招募中东周边国家的劳工,80年代转而招募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等亚洲国家的穆斯林,随后又招募越南、韩国、菲律宾等国的非穆斯林劳工。

由于输入国不愿外来移民成为永久居民,更不愿意同族、同文、同教的移民介入当地的政治,目前这个体系移民多为临时工,其中80%以上来自亚洲,只有13%来自中东各国,

4.亚太移民体系 这个体系的特点是多中心。

目前已形成澳大利亚、日本、东亚、和

东南亚新兴工业国与地区四个移民接纳中心。

其中澳大利亚的移民也如北美一样,过去以欧洲白人为主而现在则以亚太移民为主。

日本从70年代起开始在吸收亚洲移民的同时也大量接纳美洲日裔劳工。

80-90年代亚洲东部的韩国、台湾、东南部的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也随着亚洲经济“奇迹”的出现先后由移民输出地变成为移民输入地。

就亚太整个体系而言,

来自亚洲的移民占81%,来自美洲和大洋洲的约占7%,来自中东的只占4%。

5.拉美南角移民体系 这个体系中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是古老的移民接纳国,主要接纳来自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移民,1800-1970年间进入拉丁美洲的1380万移民中大约3/4定居于巴西和阿根廷。

二战后来自欧洲的移民锐减,目前以阿根廷为中心的拉美南角移民体系的特点是移民流量少,洲际移民不多,主要来自阿根廷周围国家。

据统计87%的移民来自拉美,6%来自欧洲,7%来自亚洲。

[18]

除了以上五大移民体系外Massey认为,值得注意的还有南非移民体系,本文作者认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因素,以俄罗斯为中心的独联体移民体系也是不可忽视的。

我国国际移民广泛分布在上述五大移民体系之中,二战前的老移民主要分布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而改革开放后的新移民则多前往北美、欧洲和澳洲。

在研究移民问题时,我们不仅需要注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移民政策的不同,也需要了解同属发达国家的北美和欧洲移民政策的差异,因为两者属于不同移民体系,对待外来移民的态度和政策是极不相同的。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实施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未来可能会因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而不得不输入劳动力,形成新的移民体系。

这虽是本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但也值得认真考虑。

19]

移民模式复杂化与界线的模糊,流动方式多样化与跨国社群的形成

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既是全球化的要素也是其历史进程的产物,在全球化的不同历史阶段,国际人口迁移自然显现出其时代特点。

英国学者斯蒂芬卡斯尔斯(Stephen Castles)认为,21世纪是全球化进程空前加速的时代,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资金、商品、信息、文化产物以及人员有可能通过政府间的官方网络、跨国公司、各种非政府民间跨国机构甚至跨国犯罪集团频繁流动。

在这一背景下,新世纪国际人口流动过程其中最带有时代特色并对今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有两点:

一是移民模式的多样化与不同类别移民间的界线的日趋模糊。

政府虽极力鼓励某种移民入境同时限制某种移民入境,但发现很难加以区别,无法实施其政策;

二是现代信息与交通技术快速发展,人口跨国流动日趋经常化,临时性移民(temporary

migration)、往返性移民和巡回性移民(repeatedandcirculatorymigration)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移民通过各种网络,生活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形成跨国社会(transnational

community),并产生强烈的跨国主义意识(transnationism)。

过去,国际人口迁移是在两国

之间进行的,他们或者成为永久居民,逐步汇入主流社会或者只是暂时的劳工和侨民与母国保持密切联系。

在这两种情况下国家的主权和权力都没有受到怀疑。

但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随着跨国社会的普遍出现和跨国主义意识的增强,多重认同(multiple identities)、多层公民权(multi-layeredcitizenship)双重国籍(dualnationality)等到问题应运而生,国家主权问题受到严峻的挑战。

国际人口迁移模式的复杂化与类别的模糊化,人口流动方式的经常化多样化和跨国社会普遍化以及对国家主权构成严峻挑战是新世纪移民重要的特点也是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些从全球化发展逻辑出发考察国际移民问题并把迁移模式与定居模式统一起来思考的学者特别指出这一趋势的意义。

但目前学术界和政府官员大部分人对当代国际移民的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判断主要放在移民数量的增长和非法移民的问题上.

国际移民数量的增长与非法移民问题的日趋严重

国际移民组织(IOM)的资料指出,近40年来国际移民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1965年全球国际移民只有7500万而2000年已增至1亿7500万,约为世界总人口的3%,全球每35人中有1人为跨国移民。

虽然国际移民在全球总人口中年占比例很小,但其增长速度却比全球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快。

预计到2050年可达到2亿3000万人。

但也有学者认为,如果国际移民以1985-1990年的速度即年均2.59%的速度增长,那么2050年其数量很可达到5亿3900万,为现在的3倍以上。

[21]

国际移民人数将大为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

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加深了南北之间的鸿沟。

2000年全球GDP为30万亿美元(30trillion)按总人口60亿算,人均收入为5000美元,但实际上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相差甚大,瑞士人均收入38000美元,而埃塞俄比亚才

100美元。

1975年,高收入国家人均收入是中等收入国家的8 倍,低收入国家的41倍,而到了2000年,高收入国家人均收入是中等收入国家的16 倍,低收入国家的66倍,许多贫困国家人民为了逃避贫困、自然灾害和战乱,寻求个人的安全和出路必然要千方百计向发达国家移民。

[22]

经济发达国家生育率大幅下降,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极度缺乏而发展中国家人口正处于高增长期,劳动力大量过剩。

现在,全球每年人口增加8300万,其中

8200万是在发展中国家出生的,每年大约230万移民到达西方国家,占西方国家人口增长的2/3。

有学者指出1800年欧洲人口占全球人口的20%而非洲人口占全球人口的8%,现在欧洲和非洲人口大体相当,但到2050年,欧洲人口在全球人口中的比例将降到7%而非洲的比例则将升至20%,高出生率必然带来移民的压力。

[23]

交通与信息业的革命为跨国移民提供了愈来愈便利的条件。

不但来往增多而且运费便宜,现在合法移民只要花上2500美元便可到达世界各地,非法移民也只要花1-2万美元便可达到目的地。

[24]

全球化过程中各种官方与民间网络的发展也为人口跨国迁移提供了渠道和机制。

移民网络的形成扩大了移民信息来源,降低了移居成本和风险,使整个移民的过程获得内在的动力。

而移民产业的兴起更促进移民数量的增加。

[25]

随着移民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强边界管制并对外来移民加以限制。

25年前只有

6%的国家制定限制移民的政策, 如今这类国家已增至40%。

现在只有5-6个国家采取鼓励永久性移民的政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和英国)而这些国家对外来移民接纳也是有所选择的,他们极力吸收高科技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动力而严格限制非熟练劳动力、难民和寻求避难者的进入。

各国加强对边境的控制和对移民的限制,导致非法移

民的日趋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