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6840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带解析1112Word格式.docx

深海热泉附近生活的生物的DNA对高温耐受性强的一个原因是其中的鸟嘌呤和胞嘧啶含量较高,所形成的氢键也较多,稳定性越高。

5.有关PCR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是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以DNA聚合酶在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B.在用PCR技术扩增DNA时,DNA的复制过程与细胞内DNA的复制类似

C.PCR反应只需一定的缓冲溶液和提供DNA模板以及4种脱氧核苷酸

D.PCR一般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步

6.下列有关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

B.采用透析法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开来

C.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率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分离

D.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同的电极方向移动

7.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能提供无机盐

B.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C.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D.凡是碳源的物质都能提供能量

[解析] NH3可作为硝化细菌的氮源和能源。

8.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发酵全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

C.发酵过程都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腐乳制作温度最高

D.产品中都需添香辛料和盐等佐料,以提高产品的口感

[解析] 参与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也属于真核生物,它们都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发酵全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B正确;

制作果酒的适宜温度是18~25℃,制作果醋的适宜温度是30~35℃,制作腐乳的适宜温度是15~18℃,因此制作果醋所需的适宜温度最高,C错误;

只有腐乳制作的产品中需添香辛料和盐等佐料,D错误。

9.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制作果酒时瓶口先通气后密封,而制作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

B.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用温水洗涤效果比用冷水洗涤效果好

C.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

D.提取DNA可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解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故不能用于提取DNA,故D错。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固定化酶的方法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B.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C.由于酶分子很小,因此多采用包埋法固定

D.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应采用固定化酶

[解析] 个体小的酶分子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因此,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

11.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

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PCR技术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答案】C

【解析】A、95℃下使模板DNA变性是使DNA分子两条链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从而解链,解旋酶的作用部位就是氢键,故A正确;

B、引物是单链的DNA片段,因此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故B正确;

C、PCR技术实际上就是DNA的复制,因此用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故C错误;

D、细胞内DNA复制是生物体内完成的,因此最适温度就是生物体的体温,而PCR技术的温度是不断循环变化的,总体来说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故D正确.

12.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小

B.制备果酒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拧松瓶盖,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保证发酵顺利

C.测定发酵过程中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时,需要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色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并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分离并鉴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解析] 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培养基上形成的一个菌落有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重叠在一起的细胞形成的,因此测定值比实际值小;

制作果酒实验,拧松瓶盖是为了放出CO2;

鉴定亚硝酸盐含量,需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色;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可以选择分离出分解尿素细菌,加入酚红指示剂可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13.如图是哪次循环的产物(  )

A.第一次循环      B.第二次循环

C.第三次循环D.第四次循环

【答案】A

【解析】在PCR反应中,从第二次循环开始,上次产生的DNA分子又可作为模板参与反应,所以会形成DNA分子两端均含引物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

因此题干中所示情况是第一次循环的产物。

14.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制作果酒的温度一般要略高于果醋的制作温度

B.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中,需将凝胶珠置于CaCl2溶液中处理适宜的时间

C.制作固定化酶的最佳方法是采用海藻酸钠溶液进行包埋固定

D.腐乳制作的全过程都离不开以毛霉为主的微生物发挥作用

[解析] 制作果酒的温度一般要低于果醋的制作温度;

由于细胞较大,适于用包埋法固定,而酶分子较小,故制作固定化酶的最佳方法用吸附法或交联法;

腐乳制作的过程中密封腌制时毛霉不再发挥作用,起作用的是前期产生的各种酶。

15.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

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均不正确的是( C )

序号

食品

果酒

果醋

腐乳

泡菜

主要微生物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乳酸菌

制作装

置或操

作步骤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果酒是利用酵母菌发酵制成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可发酵产生酒精,发酵时应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①错误;

制作果醋时使用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有氧条件下,可生成醋酸,制作装置中的充气口是连接气泵输入氧气用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②正确;

制作腐乳时应先接种毛霉,然后再加盐腌制,③错误;

制作泡菜时应选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补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④正确。

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16.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DNA不溶于酒精溶液,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溶于酒精溶液。

下图为“DNA的粗提取”实验的相关操作步骤,其操作目的错误的是( A )

A.①是洗涤红细胞、去除红细胞表面的杂质

B.②是稀释NaCl溶液至0.14mol/L,析出DNA

C.③是选用2mol/LNaCl溶液,溶解黏稠物中的DNA

D.④是纯化DNA,去除溶于95%酒精的杂质

17.在生物实践中,颜色的变化能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发酵后的果汁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证明发酵后的果汁中有酒精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鉴定尿素分解菌

C.提取的丝状物若是DNA,将其溶解于NaCl溶液中再加入二苯胺试剂,混匀后就变蓝

D.纤维素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周围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很可能是纤维素分解菌

18.下列有关酶利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洗衣粉中的脂肪酶有助于洗涤油污

B.咀嚼食物时,口腔中的睡液淀粉酶帮助消化淀粉

C.用加酶洗衣粉洗衣物,先要把酶加入到100℃水中溶解,再浸泡衣物

D.酿酒时,酵母菌中的相关酶完成酒精发酵过程

【解析】洗衣粉中的脂肪酶可以催化脂肪水解产生脂肪酸和甘油,有助于洗涤油污,A正确;

咀嚼食物时,口腔中的睡液淀粉酶帮助消化淀粉,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B正确;

用加酶洗衣粉洗衣物,若先要把酶加入到100℃水中溶解,则会使得酶的活性丧失,不能发挥作用了,C错误;

酿酒时,酵母菌中的相关酶完成酒精发酵过程,D正确。

19.如图表示DNA变性和复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向右的过程为加热(80~100℃)变性的过程

B.向左的过程是DNA双链缓慢降温复性

C.变性与在生物体内解旋过程的条件、实质都相同

D.图中DNA双链片段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2个3′端

【解析】向右的过程为加热(80~100℃)变性的过程,即高温变性,使DNA解旋,A正确;

向左的过程是DNA双链缓慢降温复性,并合成子代DNA,B正确;

变性不需要解旋酶,通过高温条件下氢键断裂而使双链解开;

生物体内解旋需要解旋酶,在常温条件下进行,C错误;

因为DNA双链是反向平行的,所以图中DNA双链片段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2个3'

端,D正确。

20.下列关于“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CaCl2溶液时,需要边小火加热边搅拌

B.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自来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

C.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将影响凝胶珠的性状

D.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时,凝胶珠成形后应即刻取出

【解析】配制CaCl2溶液时,称取无水CaCl20.83g,放入200mL的烧杯中,加入150mL的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即可,A错误;

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放置1h左右,B错误;

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量少,即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将影响凝胶珠的性状,C正确;

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时,凝胶珠成形后需在CaCl2溶液浸泡30min左右,D错误。

21.大肠埃希氏菌,通常被称为大肠杆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

据最新报道,食用大肠菌群数超标的食品可能会造成肠道感染或急性腹泻等疾病。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室中可通过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来培养大肠杆菌,其中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的主要营养是_________、磷酸盐和维生素等。

对新配制的培养基需进行______操作后,才能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对大肠杆菌进行纯化时,可采用__________法或___________法将其转移至__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

(3)大肠杆菌中的某些基因可作为目的基因,但其数量有限,可考虑使用_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与体内变化不同的是,该过程需__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

(1)碳源  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法

(2)平板划线  稀释涂布平板  固体

(3)PCR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解析】

(1)实验室中可通过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来培养大肠杆菌,其中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等。

对新配制的培养基需进行灭菌操作后,才能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其采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2)对大肠杆菌进行纯化时,可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其转移至固体培养基上。

(3)大肠杆菌中的某些基因可作为目的基因,但其数量有限,可考虑使用PCR技术进行扩增,与体内变化不同的是,该过程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

22.如图是“DNA粗提取与鉴定”相关实验步骤,请据图分析回答:

(1)鸡血细胞是进行该实验较好的实验材料,从鸡血细胞中释放出核物质的处理方法是向鸡血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__。

如果选用植物细胞,需要选用洗涤剂______________。

(2)图a表示释放核物质后进行过滤的过程,过滤后取______进行下一步实验。

(3)图b表示的相关操作过程中,加入2mol/LNaCl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c表示在滤液中加入冷却的______________,进一步提取含杂质更少的DNA。

(1)蒸馏水揽拌溶解细胞膜

(2)滤液

(3)溶解DNA分子

(4)95%的酒精

(1)要从鸡血细胞中释放出核物质,需要向鸡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让红细胞吸水胀破,并搅拌加速红细胞的破裂。

如果选用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

(2)图a表示释放核物质后进行过滤的过程,此时DNA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因此过滤后取滤液进行下一步实验。

(3)(3)图b表示的相关操作过程中,加人2mol/LNaCl溶液的作用是溶解DNA分子。

图c表示在滤液中加人冷却的95%的酒精,由于DNA不溶于酒精,而其他杂质可以溶于酒精,因此可以提取含杂质更少的DNA(或去除脂溶性杂质)。

【考点定位】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

【名师点睛】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

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

对于DNA的粗提取而言,就是要利用DNA与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

1、DNA的溶解性

(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

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会变性。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

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23.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脂肪酶,微生物B可以产生油脂。

这两种物质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

回答有关问题:

(1)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油脂为___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此外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还应该含有水、氮源和。

(2)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A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直接计数;

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此方法统计的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

(3)加酶洗衣粉是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除脂肪酶之外,常用的酶制剂还有____________等。

(至少写出两种)

(1)碳源无机盐

(2)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低(3)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的相关知识。

需要考生根据题意梳理并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

(1)筛选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A时,应该使用只有目的菌能够生存的,而其他微生物不能生存的选择培养基,所以培养基中应该添加油脂作为唯一碳源。

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应该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2)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A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该种方法测定的菌体包括活菌和死菌);

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

由于在培养基上往往多个活菌长成一个菌落,所以统计值会偏低。

(3)加酶洗衣粉中除脂肪酶之外,常用的酶制剂还有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

 

答案

1——5CCCBC6——10DBBDC

11——15CBABC16——20ACCCC

21.

(1)碳源  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法

22.

(1)蒸馏水揽拌溶解细胞膜

(4)95%的酒精

23.

(1)碳源无机盐

(2)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低

(3)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