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691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Word格式.docx

)犹太人还有一个更异乎寻常的信念,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所以这个唯一真神会特别照顾他们。

在犹太教、基督教理道德和宗教密不可分。

分歧与胜出,基督教不再是犹太人的教,而是全人类的宗教。

◎日耳曼蛮族的逻辑

公元400年后大举入侵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毁灭。

日耳曼蛮族粗野不文,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

勇气与服从是其内涵

◎总结

希腊罗马学术,这是个简单的、符合逻辑的、能以数学表达的世界;

基督教教义,这是个邪恶的世界,唯有耶稣才能拯救;

日耳曼蛮族,打仗是个好玩的事情。

◎分析三种元素如何组合在一起?

罗马人一开始一直在迫害基督教,认为他们是颠覆分子,必须铲除而后快;

但是罗马君士但丁大帝(272-337)于313年成为一名基督徒,公开表态支持基督教会。

三大元素的第一个联结,罗马国变成了基督教的天下;

第二个联结,教会变成了罗马人的教会;

第三个联结,基督教会将罗马和希腊人的智识成就保存下来。

东方的专制暴君把领土上的一切都据为己有,如果需要什么物资,只要没收某人物产或派兵到市集拿一堆东西回来就是。

反观欧洲的政府,虽然号称"

绝对权力"

,却从未这样做过。

"

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

,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

从私有财产权出发,衍生,出人权观念,是西方价值的核心。

政府权力必须有所限制,这样的观念之所以勃兴,其实是因为这些政府从一开始就处处受限。

欧洲历史阶段划分

这是个非常怪异的组合,他们并不是自然而然的结盟,是个不稳定的组合。

它最后终于瓦解,但在分崩离析之前,它维系了将近千年之久-一从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崩灭开始,直到14∞年左右。

历史学家称这段时期为中古时期或中世纪。

有些历史学者采用宏观角度,认为公元14∞年即是现代(近代)的起点。

以这种观点来看,欧洲历史可分成三个时代:

古代或称古典时期、中世纪、近代。

学术是基督教的,骑士也是基督徒,这个世界成了基管教王国,是耶稣基督的天下。

 

第二章神性到理性,科学到浪漫近代欧洲

时至公元1400竿,这个混合体开始分崩离析,它的分裂首先始于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改变在于不再使用古代知识来支持基督教会的柿学,而是有许多学者,主要是在教会体系之外,向往希腊和罗马在创造这些知识时的世界样貌而意图加以拟造。

·

文艺复兴的古典主张

宗教是个基本的存在,大体而言是件好事或者说有存在的必要,只是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事情值得关注。

宗教不该钳制生活和思想的-切,而这正是教会一贯的目的。

这样的钳制一旦被打破,欧洲的思想反而变得比过去更大胆开阔、天马行空。

古典在此处意昧着经典、最优,是种无法超越的精彩。

AD是拉丁文AnnoDomini的缩写,意思是救世主出世之年。

行动像天使,悟性像神明

人体是完美的,这个观念是希腊的发明之-。

一如艺术历史学家肯尼斯·

克拉克(KennethClark)所言,裸体像和裸露的身体是有分别的。

裸体像本身展现的是丰富的力与美,它是-种恰到好处的状态,裸露的身体就只是没穿衣服而已,而且因为没穿衣服而显得自曝其短。

耶稣早就警告过……

文艺复兴是中世纪世界遭遇的第一个重大冲击,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第二个,这回是对基督教会的直接攻击。

宗教改革的目的,是要基督教会回复到尚未罗马化之前的样貌。

耶稣和他的门徒出身卑微,如今教皇和主教们却高厨子庙堂之上。

耶稣早就警告过拥有财富的危险,而早期基督徒聚会都是在自家或别的信徒家里。

{圣经}上对这些都有明文记载,因此,教会保存的圣典文献若是落入了反对基督教的批评者之手,很可能会变成引爆的炸药。

马丁·

路德之时势英雄

由于《圣经}是以拉丁文书写,极少人能够阅读。

教会说,它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解读{圣经》的权责单位。

任何人要是利用《圣经》去批评教会的训示或作为,就会被当成异教徒绑在术桩上烧死,换句话说,你要是非信徒,不但会害了自己,对基督教也会造成威胁。

因信称义"

,是路德教派的中心教义。

只要相信基督,你就能得到救赎。

当然,作为信徒,你会乐于去做让上帝高兴的事,一如教会所说,要行善和、德,去做一些耶稣说我们该做的工。

可是,行善积德本身并不能帮助你得救。

这是新教和天主教教义的基本分野。

罗马天主教强调,行善积德是得救的一个过程;

朝圣、施舍钱财给穷人,都有助于你的最终目的--与上帝同在。

但马丁·

路德说不是这样的;

就凭我们,浑身罪恶又腐败的我们,哪有可能做出什么让上帝高兴的事情来?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崇信上帝,而只要我们崇信他,上帝就会让我们得救,这是他做过的应许。

这算是一种反求诸己的宗教。

路德说,罗马教延花了儿世纪建立的一个庞大机制,根本毫无必要,但罗马教廷对这个观点并没有虚心受教。

教皇驳斥了马丁·

路德对教会的批评以及他对救赎的新见地,而马丁·

路德也强烈谴责教皇。

《圣经》是马丁·

路德据以批评教会的关键。

如果{圣经》上没写的,教会就没有理由去坚持或执行哪个训令。

{圣经》是唯一的权威。

和罗马教廷决裂后,马丁·

路德第一件事就是把{圣经》翻译成德语,使得人人都能阅读、成为自己得救的主人。

宗教改革所带来的信息是:

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宗教。

牛顿、达尔文让谁低头?

相信进步,是17世纪科学革命的结果。

这段时期是现代科学的发韧期。

万有引力定律

数学确是科学的中心,希腊人的直觉果然是对的-一这个世界是简单的,它的运行规则可以用数学来表达。

法国启蒙运动一一你会在哪里找到"

上帝"

?

18世纪的智识运动,目的是发挥理性,将它运用在政府、道德观念、神学和社会的改造上。

启蒙运动的信息是宗教是迷信。

因此,尽管宗教曾是欧洲文明的核心,现在也不得不靠边站,由理性取而代之。

•"

浪漫"

源自德意志?

浪漫主义运动崇尚感受、情绪以及所有的强烈的情感。

在这方面,它和一心一意信奉理性的启蒙运动形成截然的对比。

这场运动延烧整个欧洲,但尤以德意志地区(今日的德国)为烈,理念在此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在图的中央,曾经贵为中世纪文明中心的教会,现在是一片空白。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备以不同方式削减了教会的权威。

被分裂、被撕扯、被困惑,是欧洲的宿命。

其他的文明只有单一传统,不是这种具有三重元素的大拼盘,欧洲在道德和智识生活上一直受到煎熬、困扰和瓦解。

欧洲的血统来自一种非常混杂的渊源,没有一个可以称为"

家"

的地方。

间奏篇古典情怀今犹在

希腊雅典的三大哲人: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土多德,在哲学方面举足轻重。

有人说过,整个西方的思想传统无非是柏拉图的注脚。

这三人之间关系密切,苏格拉底借由"

思辨"

宣扬哲学观点,柏拉图是他的弟子,将老师的思想与对话记录下来,亚里士多德则是柏拉图的学生。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公元前4至前5世纪的人,住在当时奉行民主的雅典。

他们都是民主制度的批判者,苏格拉底因此得罪了雅典的统治者,以藐视神明初腐蚀年轻人道德的罪名被送上法庭接受审判。

柏拉图的经典譬喻

我们的感官经验是不是真能引导我们走向真实?

帕拉图相信,我们在世闽的所见所感.只是存在于另一个崇高灵魂界中的完美形体的影子。

世界上有普通的桌子,但有一张完美形体的桌子一直存在于某个别处。

即使是个抽象的观念,例如正义和良善,也是以完美的形体存在于某个他处。

人类便是来自那个灵魂界,必须透过心智和精神的锻炼,才能重新发现这个完美。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他提出三段论,也就是一个叙述分成三段,从两个前提(一是概述,一是明确叙述)出发,推出结论的方法。

三段论要得到正确结论,两个前提必须真确,逻辑要站得住脚。

医生的行规

现代的西方医学也可远溯到古希腊,尤其是生于公元前5世纪,雅典辉煌时期的市民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

现在进入医学院的学生都要宣誓遵守他所揭第并且以他命名的誓词-希波克拉提斯誓约。

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

即使有人要求,我也不会把致命毒药给任何人,也绝不授意别人使用它.尤其不帮女人堕胎。

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治病,远离任何不当作为,不接受贿赂,尤其不勾引人,无论对方是男是女,也无论已婚未婚。

治病期间甚至离开之后,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谨守秘密,绝不泄漏宣扬。

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生活。

•《查士丁尼法典》保障谁?

罗马人的民族性虽比希腊人务实得多,法学思维却带有浓厚的希腊理想主义色彩。

所有人对法律的共识是什么?

这个提问催生了自然法的概念---所有致力于公义的社会都应该遵循这套以自然为源的终极规范,用以修订它的律法。

公元6世纪,这个帝国的统治者查士丁尼大帝(EmperorJustinian)下令汇编一本{查士丁尼法典}(Justinia仇Code),是公认最完整的罗马法典。

这套法典于11世纪重见天日,造成了深巨的影响。

它对英国的影响较小,因为英国已有齐全的普通法,不过英国的契约法还是受到这部法典影响。

而对这个伟大的知识宝殿多少世纪众多心血的结晶,我们会自觉渺小。

这就是古典情怀。

PART2迈入文明

第三章征战一千年

罗马帝国曾经遭到三次大规模侵略。

第一次的侵略者是日耳曼蛮族,第二次是穆斯林(指伊斯兰教徒),第三次是北欧人,或称维京人。

当我们谈到罗马帝国的灭亡,总会给它一个年份:

公元476年。

不过,这一年灭亡的只有西罗马帝国;

说希腊语的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又继续存在了一千年。

君士坦丁堡原是希腊的一个城市,本名为拜占庭(Byzantium,以拉丁文发音).东罗马帝国因此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罗马未死,文明奠基

日耳曼人入侵没多久就转而饭依为基督徒,否定了他们原有的神明或在人侵前曾经改奉的阿里乌教派(Arianm)。

因此,"

罗马的灭亡"

在许多方面都有误导之嫌,而最让人误会的是宗教方面一一罗马帝国的国教初教廷其实都幸存下来,甚至受到侵略者的拥抱。

这是个起始点,欧洲文明就此奠基。

对此我们前而已经做过表述:

日耳曼人支持罗马基督教会,而罗马教会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学术。

法国"

源自日耳曼民族

在西方,只有一个白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国家维系了长久的时间,那就是法兰克王国。

你可以从地图上看到,它的版图不断扩张,除了今天的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部分区域也都被纳入它的国境。

法兰西"

(France,即法国)这个名字即是法兰克(Franks)的衍生词,因此法国也是源起于日耳曼民族。

法兰克王国于查理大帝(CharlestheGreat或Charlemagne)在位期间到达鼎盛,他死后王国便告分裂。

现代的法国并不是法兰克王国的直系后裔,我们今天所称的法国,事实上是由该王国之后的许多王者慢慢整合而成的。

伊斯兰人侵,遇到"

铁钟"

第三次的大侵略来自穆斯林,时为7世纪到8世纪,距离日耳曼蛮族人侵仅仅两百年。

伊斯兰教始祖穆罕默德原为阿拉伯商人,得到神的天启后创立该教。

他这支借由神助发展出来的宗教,与犹太教和基督教有紧密联系。

现在,我们要对这三次征战的结果做个归纳。

第一,在西欧,日耳曼民族、古罗马和基督教因此熔于一炉。

第二,整个英格兰被日耳曼蛮族占领,之后又回归基督教信仰。

第三,在伊斯兰世界(中东、北非和西班牙),基督教完全隐没,但希腊学术被保存下来,但被传播到欧洲。

维京人横行两百年

维京人,又称诺曼人‘北欧人,是最后→批侵略者,在9世纪和I10世纪,也就是继伊斯兰进占后的两个世纪,横行于整个欧洲。

维京人的老家在北方-一瑞典、挪威、丹麦,取道海上来袭。

他们是意志坚定的恐怖分子;

不只偷袭、抢劫,更大举烧杀掳掠,拿不走的东西也全部摧毁。

他们的目的是制造全面的恐慌,他们心狠手辣,民众闯风莫不丧胆逃命。

北欧传奇故事中有个维京战士被称为儿童卫士,因为他拒绝用矛尖刺穿小孩,把他们开肠剖肚。

十字军东征

基督教世界的首要任务,是把穆斯林赶回他们的老家。

这几次运动动员了整个欧洲,一开始是为了收复西班牙,继而以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目标。

收复西班牙的行动始于11世纪,经过四百余年才大功告成。

十字军于1095年开始东征圣地,持续攻伐了将近两个世纪。

想想看,当这些基督徒知道耶稣当年的传道之所、葬身之地如今落在离经叛道的异教徒手里,而且这些异教徒还处处与基督教为敌,势必群情激奋,认为上帝一定希望他们洗刷这样的奇耻大辱。

十字军是多国合作的成果,对比之下,从15世纪开始跨海朝美洲和亚洲发展的扩张,则是几个新兴民族国家阔的竞赛-一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接着是英国、法国和荷兰。

第四章民主意识,这样开始的

民主国家是古希腊的发明。

他们也发明了政治(politics);

这个词是从希腊词"

polis"

衍生而来,意为城邦。

希腊人发明的政府是以所有公民共同讨论、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表决方式为之。

这是直接式的民主一一所有公民齐裹一堂,进行辩论决定政策。

民主源自军队

希腊的民主制度源自军队。

如果我们仔细检视不同的政府体制,会发现国家性质和军事力量息息相关。

奋战或求和的决定以及交战的战略战术,先前已由元老会议,也就是部落的贵族阶级拟好,这时整个摊开在聚集的士兵之前,目的是让他们了解全局,做好心理准备。

这些纠集而成的兵团不能就这些事情辩论或提出异议,他们只能高喊同意,齐唱军歌。

不讲人权的高压民主

直接民主需要人民的高度控入,也需要政府对人民深具信心。

反民主之风如此之深,以至于19世纪初叶一位英国学者乔治·

格罗特(GeorgeGrote)破釜沉舟,提出一篇全新的希腊研究,指民主政治和精英文化乃唇齿相依,你不可能接受-个而毁弃另-个。

这是格罗特对英国民主理想的贡献。

罗马人开始扩张版图的时候.它的政体是共和而非民主制。

平民大会因为掌握了更多权力而对元老院构成不少限制,但它并没有压制的力量甚或取而代之。

谈到对权力分散和监督的重视,罗马宪法是美国宪法的一个重要典范。

罗马共和政体的开启,是因为一位王子令人发指的罪行;

是因为一个谨遵古罗马美德,视名节比生命更重要的女人;

是因为一个男人要为她复仇的决心。

共和体制的怪物:

大义灭亲

罗马人对布鲁因斯自然赞佩有加;

要谈对共和制度的投入,这是最精髓的展现:

你必须将所有的私人束缚、个人包袱置之度外,全心全意只以公众利益为念。

第一公民奥古斯都

凯撒的养子屋大维(GaiusJuliusCaesarOctavianus)战胜群雄脱颖而出,于公元前27年以奥古斯都(Augustus)的称号,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第五章有国王的民主,没国王的极权

由于高度依赖拥有土地的重要臣民,封建制度下的君主势必处于弱势地位。

古希腊和罗马时代,步兵是军队的核心,如今骑兵成了要角。

马锺是东方的发明.此时传入了欧洲.更让马背上的士兵势如破竹。

互亲脸颊的君臣盟誓

我们现今的祈祷姿势是模仿世俗领主宣誓顺从的动作。

合掌和吻颊的仪式本身是始自日耳曼一一这是部族首领和鹰下战士之闭创造出来的约束。

封建社会下,阶级不等于地位

地位"

和阶级(class)有很大的不同。

阶级和经济能力有普遍的关联,而这三种社会地位却是以功能作为分野:

祈祷、打仗、劳作。

同样地位的人贫富差距极大。

在一个王国境内,民选出来的议会和市长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市镇,这是欧洲才有的发明。

国王斗国会,国会杀国王

这人是个荷兰人,世称威廉三世,他的妻子是詹姆斯二世与第一任信奉新教的皇后所生的女儿玛丽。

威廉三世是欧洲捍卫新教的斗士,为了保护荷兰不受路易十四的侵犯而奋战不屈。

没流一滴血,"

光荣革命"

英国国会让自己成了宪政体制的一个常设单位。

整个过程没有流-滴血,史称"

看完《政府论》,美法搞革命

洛克的主张是:

依据罗马自然法的观念,每个人都拥有与生俱来的生存权、财产权和自由权,而透过政府的成立,人民有如和政府签下契约:

人民授予政府权力,为的是让自己的权利得到保护;

如果政府不能保护人民的这些权利,人民有权解散政府,重新建立新的政府。

过去有关国王如神抵一般的地位、臣民服从君命的义务,这些观念通通都被扫到一边,成立政府已与签订一纸商业契约无异。

现代民主的奠基文献

这个议会的领袖都是启蒙运动的代表,有着非常清晰的自由与平等观念。

他们提出的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

该议会并以《人类与人民权利宣言)(DeclarationoJtheRightsoJManandoJtheC山zen)为题发出文告,其中的权利不只法国人能享有,更普及天下所有的人。

这是-份光彩耀目的文件,是现代民主的奠基文献,可是它注定要引发一场不光彩的革命。

搞极权的法国大革命

因为都在一所称作雅各宾(Jacobins)的修道院开会,因此称为雅各宾派。

他们奉手段冷血、意志如铁的罗伯斯庇尔为领袖,摇身成了二个专制独裁的革命党。

他们把路易十六推上断头台,在国民议会中铲除异己,关闭不同意见的报社,私设非法法庭处决革命叛徒。

他们义正词严,为自己的独裁行为辩护,说法国如今正处于存亡危急之秋,为了逼迫其他欧洲君主遵循〈人权宣言》的原则,不得不与他们为敌。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革命党征召全国所有男性加入,创建了一支全民皆兵的新形态军队。

第六章皇帝和教皇到底谁大

公元800年,查理大帝来到罗马,在大教堂里参加圣诞节弥撒。

仪式过后,看似毫无预警地,教皇将冠冕戴在他头上,宣布他为罗马帝国的皇帝。

他让自己登上帝位,是为了建立一个能够保护自己的权力中心,但这个举动不啻是背弃了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他必须找个理由解释。

那还不容易在东都君士坦丁堡,现在的皇帝是个女人,这女人弄瞎了儿子的眼,除掉路上的大石头,把自己捧上了王位。

在教皇的律令下,她已不再是西方的皇帝。

公元800年圣诞节这天,大教堂里到底发生了付么事,在后代的皇帝和教皇之间曾经掀起很大的争论。

教皇这方强调,既然是教皇将冠冕戴在查理大帝头上,这就表示教皇权力商于皇帝。

可是,当教皇为查理大帝加冕后,他向查理鞠躬示敬,皇帝这方因此理直气壮,说教皇此举等于承认皇帝权力凌驾于教皇之上。

皇帝这派甚至指出,查理大帝早已凭借一己之力成为一个强人,他的势力并不是依靠教皇的加持。

天主教会是中世纪时期最庞大的国际组织,可是它的力量始终削弱不振,因为不管是国王还是地方的权力捕窑,都想左右他们地盘内的主教人选。

教皇和皇帝的互斗始终是僵持的局面,从来没有一方得到过完全的胜利。

他们就像老板和伙计之间的斗争;

有人罢工有人以开除要挟,有时局面火爆而惨烈,不过你知道最后总会解决,而且世界上永远都会有老板和员工。

教皇和皇帝之争要说有什么意义,那就是教皇从没说过自己是皇帝,皇帝也从不以教皇自居。

双方都承认对方的存在有其必要,争的只是彼此的相对权力。

这是西罗马帝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也是它和东罗马帝国的分野所在。

拿破仓崛起

伏尔泰(Voltaire)这位启蒙时期的大师就嘲笑神圣罗马帝国,说它既不神圣也不罗马亦非帝国,此话诚然不假,可是它顶着一个名字和一个非常奇怪的体制却能存活,看来总是带着点奇迹。

直到一个新帝国的元首出现,这个奇特而苟延残喘的旧帝国才告终结。

这人名叫拿破仑(NapoleonBonaparte),于1799年,法国大革命的十年后成为法国的执政者。

法国大革命从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中出发,接下来的四年,统治权落在用断头台治国的雅各宾独裁者手里;

战争的危机已经过去,眼看罗伯斯庇尔还要这样执政下去,但他终于被推翻,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走中庸路线的共和国信徒试着让革命局面稳定下来,也试着驱除民主势力和君王复辟的支持者一一这些人不在少数甚至与日俱增。

为了对抗这两股反抗力量以延续共和生命,政府不得不动用武力,结果威信尽失。

这给了拿破仑崛起的机会。

先前他已因多次领导法国的革命战役,抵抗欧洲其他见不得法国共和的君权国家入侵而声名大噪。

拿破仑是启蒙运动之子,深信革命所揭策的诸多原则,却不相信人民有权统治自己。

自1789年之后,法国在这个志业上可说是节节落败,拿破仑的政见因此非常吸引人。

他是独裁者中最有魅力的一个,他不准任何团体享有特权,所有国民一律得到平等对待,国家提供所有孩童受教育的机会,所有职务都要公开选才。

他延揽各方人才进入政府,无论是保王派还是共和派,稚各宾恐怖政权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完全不计较他们过去在革命中扮演的角色。

他只交给他们一个使命创立一个有理性、有秩序的政府体制。

《拿破仑法典》的制订是他们最伟大的成就,这部法典以查士丁尼大帝任内编成的法典为范本,是一套能让所有事务都有所遵循的法规。

第七章语言从两种变几十种

罗马帝国境内有两种通用语言·

西边是拉丁语,东边为希腊语。

西边的拉丁语和东边的希腊语是以当今的塞尔维亚为界,因此,拉丁语虽是整个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以及大半个巴尔干半岛的通用语,但未及于大不列颠。

虽然罗马人也曾登堂入室侵人不列颠,但不列颠的凯尔特语存活了下来;

至于西边其他地区的本地方霄,在大家都开始说拉丁语后全都慢慢消失了。

欧洲语言的祖先:

印欧语系

这个发现,或者说这个语言的建构工作,迟至18世纪才得以实现。

在此之前,欧洲的语言研究一直以为这些语言一概脉承自希伯来语,因为这是耶稣说的语言,也被《圣经》暗示是最早的两个人亚当和夏娃说的语言。

希伯来语和所有的欧洲语言截然不同,它不是源自印欧语系,因此,追溯希伯来语言的源头彻底走人了死胡同。

直到18世纪,拜启蒙运动之赐,学者抛去了《圣经》框架的束缚,发展出新的理论。

威廉·

琼斯(WilIiamJon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