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6927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docx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

【篇一:

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欧洲文明史基佐著

10300700042周博言

第一讲

在第一讲中,他说:

“法国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和焦点。

”其他地方崛起的文明思想和制度,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在法国接受新的预习,才能从法国出发,征服欧洲。

(下划线为引用原文)虽然这么说有夸耀法国之嫌,但从地理上看也确实如此,法国基本处于欧洲中部,我虽不完全赞同地理环境决定论,但无疑,法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注定他将要在欧洲文明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他花了一些篇幅以一种极为诚恳的方式来讨论什么是文明,“我们要注意不要陷入纯粹哲学中,不要定下某种推理原则,并由此演绎出文明的本质?

?

我们研究的是这个词一般的通俗的意义。

?

?

通常意义来自普通见识?

?

一个词的通常意义是逐渐发展的,在事实的不断出现中形成的。

当一个看来是属于某一词的意义范围内的事物出现时,它好像被自然而然地收纳进去了。

词语的词义会逐渐伸展?

?

”我非常赞同他的看法,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在讨论某个事物时,经常会陷入纠结于定义的怪圈,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看法。

即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普通含义,而普通含义就是我们脑海中的普通见识,我们不必每次都要用哲学的逻辑来讨论其普通含义(虽然有时仍然需要,但那是哲学范畴的),否则那会非常地累。

他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发展的观点,及一个词语的普通含义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它不断吸纳进新的事物(有可能也会去除一些旧的事物),我们在讨论不同时期的同一词语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含义,这点我也是比较赞同的。

他通过四个假设,提出文明的第一个概念: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然后进一步提出第二个概念:

人性的发展与进步。

社会的发展未必会立刻带来人性的发展,我总是联想起中国古代的社会(尽管我对古代历史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取得巨大的成就,还有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文化艺术品。

但人性的发展似乎并不是如此,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也并不总是停滞不前),甚至有些时候还不如先秦时期。

作者认为,人的内心的一切巨大发展都给社会带来了利益,而社会状况的一切巨大发展都给个人带来了利益?

?

也许它们之间已经间隔几百年。

如果真的隔这么久,还能够充分证明它们之间确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吗?

我对作者这点略有怀疑。

但也不是全无道理,毕竟如果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几百年也许也只是弹指一瞬。

(恕我没有精力与篇幅彻底研究这一巨大的问题,只能随便说两句看法)

第二讲

作者认为,古代社会,一种唯一的,或者至少一种强大的胜过一切的势力支配着、决定着一切?

?

绝大部分战争以某一特殊原则的统治而告终?

?

而近代欧洲文明不是这样,各色各样的势力处于一种互相不断斗争的状态,然而没有一个能消灭其他势力而占有整个社会。

单一性可能会使社会迅猛发展,但也有可能迅速走向衰落。

因为单一的社会统治势力总能最大限度地调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但当他们做出错误的抉择或是不再适应时,灭亡也就不可避免了,作者在这里列举了古希腊的文明。

单一性还可能导致另外一种社会结果,那就是社会陷入停滞状态,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仿佛冻僵了”。

虽然没有举出中国的例子,但我觉得,中国社会似乎就是这样,当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确立后,当思想上独尊儒术确立后,虽然不断出现新的社会势力或社会思想,但都不够强大,难以动摇它们的统治地位。

中国文明在经历了突然的早熟后,陷入了建立王朝和再推翻的循环(虽然不完全是这样)。

而近代欧洲则是君主政治政体、神权政治政体、共和政体、贵族政体等共存或是轮流占

有绝对优势。

这种差别同样呈现在思想感情上。

这种多样性既是一个不利条件,因为它在早期使欧洲发展极为缓慢;同时也是一个优越性,它使欧洲的发展从未停止过。

构成社会诸阶层的有各色各样的因素,同时他们又处于不能相互排斥的状态,这就产生了今天盛行的自由。

这是我刚刚接受的观点,既然大家都无法使除自己以外的人服从于自己,不如大家相互尊重对方的意愿,这便形成了自由,作为个人如此,作为社会各阶层,各势力也是如此。

我想虽然这未必是自由唯一的起源,但至少也是起源之一吧。

罗马帝国的形成:

一个城市→诸城市的联盟,罗马的扩张史是征服与建立城市的历史。

地方自治的形式和精神占主导地位,这样一种制度极为松散,不像中国的中央集权,最后只能走向分裂与解体。

(下面并非是按原书一讲一讲来写的,有所忽略与跨越。

宗教

与此同时,罗马内部形成了基督教教会团体。

分为三个时期:

1.最早时期表现为一个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思想感情的单纯的团体;2.一批教义、教规、戒律和官吏开始出现;3.教士阶层的产生,是与人民截然不同的一个教士团体?

?

总之是一个完整的政府。

教会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它引入了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依靠人的信念,道德信条和情操的力量。

这是一种可以用来对抗物欲的力量,贪婪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但给我们印象似乎有宗教信仰的地方,对物欲的渴求似乎是少一点的(我也不知是否正确,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用宗教信仰的力量来对抗贪欲,也是方法之一,但也仅仅是之一而已。

它支持和传播了一种关于规则、一种高于一切人类规律的规律的思想。

记得有人从逻辑上证明了上帝的存在,而一般我们所理解的上帝只是那种高于一切的存在的拟人化形态。

可能作者这里所指的正是那种“无与伦比”的存在。

但关于逻辑,关于上帝,我仍还是没有一种清晰而具象的理解。

同时,宗教开始与世俗势力分离。

但在5世纪时,教会还是产生了一些不健康原则。

统治者想独立于被统治者,试图夺取世俗权力,实行专制统治。

宗教代表的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宗教感情,还意味着一个宗教的社会,一个宗教的政府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而权力则不例外地落到最能干的人手中。

在这里,作者简单讨论了政府。

政府不是靠高压手段成立的,也不应该依赖于高压手段维持,而是要探索出每种情况的“真理”——最合适的处理方法,使人们愿意接受,即使不再需要采取高压手段,政府的必要性和它的实际存在还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我们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想“专政”一词是否意味着作者所提出的这个理念,并没有为我们的政府完全接受呢?

虽然政府似乎正在努力做出改变,但不可否认高压手段从来也没有消失。

而良好政府的第二个条件则是对自由的重视。

门阀这个词不适用于基督教教会,因为它基本不存在世袭的情况。

教会选择掌权人的两个原则:

1.上级选择下属;2.下属选择上级。

教会在这个时代里,由于尊重平等、尊重合格的优秀人士,取得了很大的势力。

这也是教会受欢迎并取得较大发展的原因之一。

然而,坏的原则也如影随行:

1.否认个人理性的权力;2.擅自采取的强迫权。

我觉得这是由其宗教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宗教总是有向外扩张的趋势,总是希望更多的人成为信徒,宗教有权威性,无所不能的上帝是不能怀疑的,因此它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人的理性的发展。

它会告诉你某个事实就是那样,而不是为什么会那样。

而那些怀疑者或是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则会遭到无情的打击。

这种对自由的抑制其实是违反宗教的原始准则的,其最后也会对宗教本身造成负面影响。

5到6世纪面对新来占领者时,宗教曾试图转变他们的信仰,但暴力最后占了上风,宗教提出:

与世俗势力分离和相互独立的原则(客观上为思想独立铺平了道路)。

与此同时修

道院制度得到发展。

君主有时会尝试摧毁宗教的独立性,而宗教也在尝试取得对世俗社会的支配权。

而当他们站在统一战线时,就产生了糟糕的结果——迫害异端。

野蛮时代即将结束时,查理曼做了一次恢复罗马帝国的尝试,但却没能成功。

随着查理曼帝国的崩溃,宗教也陷入了混乱状态,虽然教会内部努力寻求统一,但却加剧了分化。

在12世纪前,教士完成了与基督教普通民众的合法分离。

但人民在教会中的影响仍然是存在的,因为教士与各种身份的人均有联系,且作为封建组织的一员,难免与世俗社会不断接触。

教会的管理方式以及它对人民的影响

关注对人内心的发展,以温和的思想感情启发权势者,使他们与弱者之间的关系更合乎正义。

同时关心教士团体的发展和教士个人的教育。

而对于社会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奴隶解放,禁止一些野蛮习俗,改善了刑法、民法。

教会的悔罪制度也是有其合理性与先进性的。

但仅仅靠这样一种道德上的约束还是很难维持社会的稳定。

对其作一个概括性的论断:

宗教对近代欧洲的道德界和知识界,对公众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发挥巨大影响,总体来看对人的心智还是有益的但在政治秩序上则不然。

十字军东征

始于11世纪,持续到12、13世纪,这是一个全欧洲的事件,具有广泛性与自发性。

精神上的原因是宗教情感与信仰冲动,社会方面的原因:

国家、生活、思想都局限在狭窄的天地里,而人们对游动生活带来的刺激和惊险的爱好依然存在。

其最初的目的只是与伊斯兰教的斗争,在第一次东征时,伊斯兰还只是痛恨的对象,但后来则不把他们当做是妖魔一样的存在,毫无疑问,这其中经历了一次真正的思想革命。

文明的交流也许最初是以冲突的形式,但十字军的参加者在途中的所见所闻使他们的眼界、思想更加开阔(一些重大发明如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可能是十字军战士带回欧洲的),有利于他们摆脱偏见,心智成熟。

可以想象,一个与自己所处社会情况完全不同的文明与世界给人内心带来的冲击有多么的大。

同时,许多教众目睹了教廷的政策和生活方式,了解了在宗教争议中私人利益起了多么大的作用。

宗教信仰不再是思想活动的唯一领域。

到13世纪末,发动十字军的精神原因已不复存在。

而欧洲则向着思想自主、自由迈出了一大步。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多么的重要。

正如我们的国家,不必将所谓的西方的价值观当做洪水猛兽,只有更多的交流才能使相互之间更加了解,才更有利于民众心智的发展,更何况现在的交流也比当初更文明、方便得多。

我们要做的不是告诉民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而是应该尽量客观地向他们展示一切,让民众自己做出选择。

组织神权政治的尝试

但在一开始就碰上了阻碍:

基督教靠单纯的精神力量,没有管理事务的实权。

其他障碍:

封建贵族的抵抗;宗教的独身主义,使其不能完全同化继承者(因为不是世袭);教士集团内部也存在纷争。

其最光辉的时代是11世纪末期,教皇格列高利掌权期间。

他的主要思想是:

教士掌管世界,教皇掌管教士,一个庞大的正规的神权政府掌管欧洲。

虽然直到13世纪中叶,神权思想依然兴旺,但大规模的群众反教会行动在欧洲的大片土地上发生了。

15世纪精神领域的变革

15世纪前,未见除宗教外真正影响人民大众的普遍而有力的思想,教会所排斥的思想未能在人们头脑中普遍而长久地扎根下来。

而然到15世纪初,出现了公开要求改革的呼声。

一方面,宗教会议寻求合法改革,一种明智而又羞羞答答的改革;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教会外的,凶猛而热烈的改革。

随着东罗马帝国的覆灭,希腊难民给意大利带来了更高深的古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稿。

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艺复兴,产生了一批自由的思想者。

这也为16世纪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宗教改革

首要效果即是将欧洲国家分为两类:

天主教国家和新教国家。

这一对抗从16世纪初一直延续到17世纪中叶。

作者并未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记述,但给予这一运动相当高的评价。

我认为这是欧洲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当然这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

耶稣会取代了原有的教会势力,宗教渐渐被驱逐出政治,神权不再具有世俗的权力。

民族意识随之觉醒,以民族为基础的国家逐渐形成,这是政治上非常关键的一步。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人类心灵争取自治权的一次尝试,废弃了精神霸权,实行心灵的自主。

以法国为例,思想独立和自由的原则得以确立。

这是向着人类心灵的解放迈出的一大步。

这也是我们的国家到现在也没能完成的事业。

虽然不可避免,宗教改革存在许多矛盾与弱点,但还是向所有信徒敞开了宗教的禁区。

当信徒重新成为宗教的主人时,宗教也就离开了统治社会的地位。

野蛮时代

开始于5世纪,罗马帝国覆亡后,欧洲文明诸成分不断斗争,但没有一个能成功统治社会,直到9世纪左右。

政治上正统的原则就成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在一切权力的起源上,我们遇到了武力。

作者指的是一切权力,即使起源不是武力,也必然会受到武力的影响。

但所有的制度都否认武力是权力的起源,因为他们知道,凭借武力建立的权力不是稳固的,某一天,其他制度也会凭借武力取而代之。

所以他们才会自称:

他们凭借古老的历史获得了一个不同的资格(建立权力的资格)。

这便是政治上的正统性:

否认物质力量是权力的根源,而把政治上的正统与公理、正义与理性联系在一起。

个人的状况:

四个阶级的人——自由人、leudes(通过伙伴与首领关系承担义务与获得土地)、获得自由的奴隶、奴隶。

各阶层的人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会相互转换。

社会状况:

贵族、王权与自由政体的并存。

野蛮状态产生的原因

物质上:

连续不断的入侵,法兰克人的王朝更迭,东北方向的入侵逼迫着日耳曼人向西,同时阿拉伯人开始了对地中海的征服。

精神上:

没有为大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核心思想。

野蛮时代结束的四个原因

1.欧洲试图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的本能

2.辉煌的罗马帝国留下的回忆

3.基督教会的努力

4.伟人的出现

随着南方和北方入侵活动被制止,各族移民居有定所,财产固定,野蛮时代达到了它的终点。

封建时代

10世纪初,作为野蛮状态的第一个产物,封建制度控制了欧洲。

是必要的、唯一可能的社会状态,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它已被普遍地建立起来(这似乎是存在即合理的逻辑)。

封建制度改变了人口在地面的分布,领地所有者和居住在这片领地上民众构成了一个小的社会,所有者在他周围的人的心目中必然具有惊人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不同于古代贵族,它完全来自于他本人,这将产生一种高傲与自负。

五六个人处境优越而又疏远社会中其余的人,这就是封建家族。

作者认为:

妇女地位方面的进步应归功于家庭生活方式在封建制度内的发展和必然优势。

乍一看与我印象中,中国的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十分矛盾,其实细想后也不难理解。

中国的封建社会与欧洲的封建社会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其实中国的“封建”社会只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欧洲意义上的封建只是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而无内在的联系。

再加上社会风貌、文化的截然不同,妇女地位的不同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两种封建有一点似乎是相似的——世袭的观念。

封建制度还是引起了广泛的痛恨,因为它是个人对个人的控制权力,是一个人意志的统治。

一旦他看出他的主人也仅仅是一个人,压迫他的意志纯粹是一个和他自己一样的凡人的意志,他便感到愤慨而强压住怒火忍受这种桎梏。

封建制度中即不存在高过一切的意志和权力,也不是公众意志和权力的体现,这样很容易产生反抗。

在我看来,欧洲的封建似乎是向君主制的一种过渡,人们由那种极为松散的野蛮状态,一点一点走向集中,先是集中于小的封建领主,下一步即是集中于大的君主,可以说也是为君主埋下了伏笔。

君主制度

几乎与十字军运动发动的同时,君主制开始了它的发展过程。

这里的君主制,与我之前脑海中的君主制还是有所不同的。

在中国古代,君主制几乎意味着个人意志的统治。

但这里的君主制虽然以个人意志的面目出现,然而却是人格化的共同意志。

这一意志基本上是合理的、开明的、公正的、不偏不倚的、超越个人意志之上的,正是以这种名义,个人意志才取得统治的权利。

君主把自己描绘成绝对统治者的代表,因为他们在表面上有着极大的相似。

君主制有时能加速社会的形成,因为它比起其他形式更强大地代表并行使了绝对统治权。

君主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5到12世纪,蛮族君主、帝国君主和宗教君主同时出现。

当封建制度盛行的时候,出现了第四种君主制度——封建君主制,然而此时的实权都存在于地方,国王有名而无实。

自12世纪始,欧洲的君王以一种公共秩序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

而君王只有以一个英明的执政官的面目出现,才能成为为人民所支持的力量。

到17世纪,欧洲大多国家都实行了君主制。

作为社会统一的象征和核心,君主制确实促进了了欧洲统一国家的形成。

后记

看完这本书,心中还是有不少感想。

首先,如果怀着想了解欧洲具体历史的心态来看这本书,可能会觉得失望。

但这本书似乎是从一个很“远”的地方来看欧洲文明的历史,还是给我展现了一幅宏伟壮阔的欧洲文明景象。

它的立足点非常大,只描写文明的总体发展趋势,对于细枝末节的问题则相对提到较少。

【篇二:

西方文明史读书笔记】

题目(中)爱欲究竟是什么?

——《柏拉图的会饮》读书笔记

姓名与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与专业

所在学院

爱欲究竟是什么?

——《柏拉图的会饮》读书笔记

1书——一本关于情爱的书。

从高中开始看的一些青春文学中,我常常可以从里面看到“爱情”这两个字;就连有段时间热播的一些电视剧如《穿越时空的爱恋》等,里面也到处在传达“爱情”,所以我在想:

爱情,究竟存不存在这样的东西?

如果存在,它为什么到处长着一张不统一的脸;如果不存在,为什么有人为它哭,为它笑,为它死。

爱情,归根结底,是不是我们为了满足现实的需要,而编织出来的一个最大的谎言呢?

不然它究竟是什么呢?

所以,我翻开了《柏拉图的会饮》,希望能从中找到解答。

《会饮》,篇如其名,记叙的就是一次宴会上喝酒聊天的事。

不过这次的宴会有点特殊:

参加此次会引的都是一众名人,如在人类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的苏格拉底和阿里斯托芬,而他们所讨论的主题正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之一——情爱。

我想,对于每一个读过《会饮》这篇戏剧的人来说,恐怕印象最深的就属阿里斯托芬所讲的那个神话传说了吧。

“柏拉图使阿里斯托芬成为我们在《会饮》中找到的,对于‘爱欲’予以最正确和令人满意的描述的解说者。

或许从来没有一段关于爱的言辞或者诗,能够如此抓住彼此拥抱时男女之间的确实感觉。

2隐藏在它之下的神话和理性为严肃地对待爱提供了美丽的证明。

”显然,布鲁姆也是这样认为的。

在阿里斯托芬的“人圆说”里,起初,人就是一个球,是两个人的合体,有八只手脚,成对的生殖器3官。

这幅情景很是怪异,阿里斯托芬马上说明八只手脚是有用的,可以让人速度飞快;但他没有说明那一对性器官有什么用。

就后面的表述来看,人被切成两半后,就积极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并通过生殖器的交合繁殖后代,这时那一对性器官才显示出它的作用。

显然,在这里,性欲在人的欲望里是占次要地位的。

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并与他合为一体;而且在人刚被切开时,生殖器长在身体背后,人的繁殖“不是靠交媾,而是想蝉一样将卵下

4到土里”。

只是诸神看到人们在找到另一半后就只是纠缠,其他什么也不做,才将人的生殖器官移到前面,使人可以享受到交合的快乐,并繁衍后代,以免种族灭绝。

原初人妄图挑战神的权威,于是神决定惩罚人的狂妄,但是他们总不能干脆地把人都杀光,不然就再也得不到从人那里来的崇拜和献祭了;所以他们想出了把人切成两半的办法,于是人就变成了现在的摸样。

5诸神将人切成两半之后,可以继续享受来自人的崇拜和献祭,而人则彻底丧失了向神挑战的勇气和可能。

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寻求自己的另一半,渴望回到最初的圆球状态。

“渴望和追求那完整,就是所谓爱欲。

”67比如说“哲学家追求自己没有的知识就可以被看作充满爱欲”,所以爱欲就是不完整的人的一种欲望。

但是这种欲望的达成却需要神的允许,或者说,是神的恩赐——如果他们仍然那么张狂,继续捣乱,那么1

2柏拉图著、刘小枫译,《柏拉图的会饮》,北京:

华夏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1页柏拉图著、刘小枫译,《柏拉图的会饮》,北京:

华夏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173页

3柏拉图著、刘小枫译,《柏拉图的会饮》,北京:

华夏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48页

4柏拉图著、刘小枫译,《柏拉图的会饮》,北京:

华夏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50页

5柏拉图著、刘小枫译,《柏拉图的会饮》,北京:

华夏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49页

6柏拉图著、刘小枫译,《柏拉图的会饮》,北京:

华夏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52页

7柏拉图著、刘小枫译,《柏拉图的会饮》,北京:

华夏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126页

就把人们个个再切一次。

人的这种处境显得很懦弱:

原来爱欲竟是人丧失勇气的结果。

人要想找到自己的

9另一半,享受交合的快乐,就得好好听神的话,就得对神虔敬——就像“奴仆对主人的那种服事”。

爱欲是作为神的馈赠赠予人类,意义得以树立,但其实这注定只是缓解,而非完全满足。

它其实是人类自欺欺人的产物,由此人类才得以存活。

在宙斯切除原初人之后,文中并没有提到人被切开后是如何填补后背的皮肤的,它只说简单地是把两

10边的皮拉到中间。

但是如果答案是这么简单,显然是不合理的,皮肤的面积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变大的。

我不知道是阿里斯托芬如此简洁的解释是觉得这个问题很显然还是在故意回避,但是如果有答案的话,我想就只有一个解释——后背的皮肤源于另一半。

而这样的话,另一个令人惊骇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是另一半的死亡成全了这一半的存活,我们一直追求着的另一半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他(她)在被切割的时候便已死去。

但是,被切割的疼痛,永无复原的绝望,对完美的追求,让剩下的一半不愿也不敢去相信这个结果。

11所以就出现了“要是这一半死了,另一半还活着,活着的一半就再寻另一半”的景象,而现在的恋爱,

换一种角度,爱欲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鸦片呢?

人类希望用“爱欲”来缓解自己身体和精神上的疼痛,麻痹自己;而这也刚好正中神的下怀,神以一种高姿态俯视人,假意地把爱欲当作人对他的虔敬的赏赐。

其实这就是他希望用来阻碍人通向更高处的东西,比如说智慧。

由此看来,那些陷入爱河的少年少女们一度堕落并不是毫无理由的,恋爱中的女人是傻瓜也不是信口开河的。

所以,从阿里斯托芬的颂词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他的观点里,爱欲对人的发展而言,是一种阻力。

它阻止了人们对更高层次的东西的追求,比如智慧,又比如美。

在所有的发言人中,苏格拉底自然是重量级人物,所以也是被安排在最后压轴出场。

但是,在看了第俄提玛,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苏格拉底的言论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又得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对立的一个答案。

首先,我要说一下,虽然文中说苏格拉底是在忆述预言者第俄提玛的话,但是我认为,这应该只是苏

12格拉底假借第俄提玛之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之前发言的人都是男性,没

有一个女性,而苏格拉底就拉起一位女性的虎皮来表明自己观点的全面性;另一方面,第俄提玛的预言者的身份也很敏感,她可以算得上是与神最接近的一类人,也许苏格拉底就是想借助这一特殊身份来增加自己言论的可信度。

对于阿里斯托芬的观点,苏格拉底直接给予了正面反驳:

“有这样一种说法,凡欲求自己另一半的就是在爱恋。

不过,依我的说法,爱恋所欲求的既非什么一半,也非什么整体,朋友,除非这一半或整体确确实实是好的。

因为,即便是自己的手足,人们要是觉得自己身上的这部分是坏的,也宁愿砍掉。

据我看,谁都不吝惜剁掉自己身上的,只把好的当自己身上的,把身上不好的当不自己的。

可以说,除了好的东西

13以外,人们什么都不爱。

”这很明显就是在针对阿里斯托芬的看法。

14我们知道,苏格拉底一向宣称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无知,但是在《会饮》中,我们看到苏格拉

15底一反常态地说到“我除了情事,别的都不懂”。

乍一看,好像是苏格拉底犯了一个很幼稚的错误;但

是显然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苏格拉底作为一个大家,对自己说出口的话,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无知”和“爱欲”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联系。

8

98柏拉图著、刘小枫译,《柏拉图的会饮》,北京:

华夏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49页柏拉图著、严群译,《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北京:

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年,第31页

10柏拉图著、刘小枫译,《柏拉图的会饮》,北京:

华夏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49页

11柏拉图著、刘小枫译,《柏拉图的会饮》,北京:

华夏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50页

12柏拉图著、刘小枫译,《柏拉图的会饮》,北京:

华夏出版社出版,200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