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7882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0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压锅炉给水泵操作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0.2/5.5

壳体安装型式

中心线安装

扬程m

448

壳体型式

导流壳

流量m3/h

183.5/806

轴承型号

最小允许连续流量m3/h

183.5

联轴器类型

弹性膜片

有效/必需汽蚀余量m

7.9

润滑方式

抛油环

转速r/min

2980

轴封类型

机械密封

效率%

79.5

型号

额定功率kW

1159.4

冲洗方案

PLAN23

供货商

四川日机

2.2流程简述

2.2.1工艺系统

中压锅炉给水泵P-5830001ABC属于电机驱动的多级离心泵。

2.2.2润滑油系统

润滑油(GB11120-89N46)自油箱SV-5830001A/B/C抽出经润滑油泵SP-5830001A/B/C(SP-583002A/B/C)加压至0.8~1.1MPa,经油冷却器SE-5830001A/B/C(SE-583002A/B/C)冷却后在温度控制阀TCV1201A/B/C控制在45±

2℃,经过油过滤器STR-5830023A/B/C(STR-583024A/B/C)过滤去除机械杂质后经过减压阀PCV1201A/B/C减压至0.25MPa后分两路:

一路至电机及中压锅炉给水泵轴承做润滑油;

另一路至高位油槽SV-5830002A/B/C进行蓄能,当润滑油泵不能正常运行紧急停车时,为电机及中压给水泵轴承降温提供短时间润滑油供给。

3启泵

3.1启泵前的检查和准备

3.1.1润滑油系统启动

1.确认油箱SV-5830001A/B/C液位已加至80%。

2.启动电加热器,将油温加热到25℃~35℃。

3.油冷器SE-5830001A/B/C(SE-583002A/B/C)冷却水投用。

4.将润滑油泵SP-5830001A/B/C(SP-583002A/B/C)进出口阀门及回油箱旁路阀打开,启动润滑油泵SP-5830001A/B/C(SP-583002A/B/C)。

5.油冷却器SE-5830001A/B/C(SE-583002A/B/C)充油:

打开一组油冷却器的入口阀,打开返回油箱线上的手阀,通过观察视镜来确认油冷却器是否充油完毕。

当两组油冷却器都充油完毕后,打开两组油冷却器之间的压力平衡阀。

6.油过滤器STR-5830023A/B/C(STR-583024A/B/C)充油:

打开一组油过滤器的入口阀,打开返回油箱线上的手阀,通过观察视镜来确认油过滤器是否充油完毕。

当两组油过滤器都充油完毕后,打开两组油过滤器之间的压力平衡阀。

7.关闭回油箱旁路阀,检查润滑油供油压力约0.25MPaG。

8.打开润滑油高位油箱SV-5830002A/B/C快速充油阀,当回油视镜有连续回油后,关闭快速充油阀。

9.打开油蓄能器根部阀,对蓄能器进行充油。

3.1.2开车前的确认

1.确认公用工程管网正常稳定:

冷却水压力>0.4MPa,仪表风压力0.7MPa。

2.确认系统送电完毕且供电正常。

3.确认系统内冷却器投用正常。

4.确认润滑油系统投用正常:

润滑油泵出口压力1.1MPa,冷却器后温度45±

2℃,润滑油总管压力0.25MPa。

5.确认泵进、出口压力表安装好并正常投用。

6.确认系统内安全阀调校完毕。

7.确认系统联锁投用正常,无联锁、无电气故障。

8.确认系统内调节阀灵活好用。

9.确认中压给水泵管线冲洗合格。

10.确认泵出口单向阀旁路阀门打开,暖泵。

11.确认泵出口管线及泵体排放阀、泵排气阀关闭。

12.确认中压给水泵最小回流阀打开。

13.盘车,确认盘车正常无卡涩、无异响。

开车前应达到的标准一览表详见附件8.1

3.2启泵步骤

1.缓慢打开泵进口阀。

2.打开泵排气阀排气。

3.顺时针方向盘泵1-2圈。

4.确认排气完毕后关闭排气阀。

5.关闭泵出口单向阀旁路阀门。

6.联系中控准备启泵,并确认内置除氧器液位在75%左右。

7.将泵的操作模式切换为手动。

8.启动电动机。

9.确认泵出、入口压力,电动机电流在正常范围内且稳定。

10.根据实际中压锅炉给水的需要情况调整出口阀及最小回流阀的开度。

11.确认电机及泵的振动正常。

12.确认轴承温度正常。

13.确认电机绕组温度正常。

14.确认润滑油系统正常。

15.联系中控确认泵的流量和除氧水罐液位正常。

3.3启泵过程中出现异常及事故的处理程序

序号

故障

可能原因

措施处理

1

电机不能启动

启动联锁装置故障

联系仪表专业人员处理

油压太低

检查润滑油泵、管线和控制系统。

没有电

联系调度中心

2

轴振动高

油温太高或太低

调整油冷却器后温度

轴承油压低,油量少

检查油泵出口压力及压控阀等

轴瓦磨损,轴瓦间隙过大;

油膜涡动

更换轴瓦;

调整油温,改用高粘度油品

油质恶化,油乳化

滤油脱水,更换润滑油

机组基础裂纹变形或地脚螺栓松动

检查处理

与泵体联接的管道应力太大

停车处理或管道应力调整

仪表指示不准

联系仪表处理

轴位移过大

泵叶轮结垢

停泵解体除垢

轴承止推瓦静电腐蚀

检查接地电刷,更换轴瓦

因润滑油原因造成的止推轴瓦磨损

检查油质油量;

调整油冷却器后油温;

滤油或换油

检修后安装有问题,仪表探头安装位置偏差

4

轴承温度高

油温太高

润滑油压力太低

调整润滑油压力

轴振动大

消除振动

轴瓦磨损或发生静电腐蚀

更换轴瓦,查找磨损原因

油质变坏,油中水分,机杂超标

油品过滤或更换

机械对中不良

重新找正对中

轴位移过大引起止推轴承的温度升高

消除轴位移大的因素

影响轴承温度监测的一次仪表或温度探头导线被损坏

联系仪表专业人员检查测温元件

5

润滑油泵出口压力下降

泵入口滤网堵塞

倒泵,隔离,清理滤网

备用泵出口止逆阀失灵,卡涩而不到位,油沿备用泵倒流

隔离备用泵,检修止逆阀

油箱温度太高

检查油箱加热器,回油温度和油冷却器后油温

运行泵出口安全阀起跳后不能及时回位或起跳压力设定太低

倒泵,隔离,检修

泵内有空气或油质恶化

倒泵,盘车排气,更换润滑油

油箱液位太低

油箱加油

油系统出现大的泄漏

全面检查油系统

油泵机械故障

倒泵检修

6

泵汽蚀

泵入口滤网堵塞,入口量太小或压力太低

关小出口,降低负荷;

停车,排放置换系统,检修过滤网

4停泵

4.1停泵前的准备工作

1.公用工程正常运行,循环水、仪表空气等停车期间正常稳定。

2.废水处理系统具备接受装置废水的能力。

3.根据实际需要中压锅炉给水流量的情况,逐渐降低中压锅炉给水泵负荷,缓慢关闭出口阀,开大最小回流阀。

停泵前应达到的标准一览表件附件8.2

4.2停泵步骤

1.联系中控准备停泵。

2.根据实际需要中压锅炉给水流量的情况,缓慢关闭出口阀,开大最小回流阀。

3.将泵的操作模式切换为手动。

4.在现场操作柱上按下正常停泵按钮。

5.确认电机停,转速为零。

6.关闭最小回流阀。

7.将泵备用,定期盘车。

8.油冷器供油温度≤35℃,前轴承回油温度<40℃,可停润滑油系统。

9.若长期停车,将系统中各机泵、风机等断电。

4.3停泵后的处理及应达到的标准

停泵后应达到的标准一览表10.3。

4.4停泵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及事故的处理程序

泵汽蚀

出口阀及最小回流阀切换时过快开度不成比例,造成入口流量不足

开大出口阀或最小回流阀

泵出口压力大幅度波动,出口阀或止逆阀关闭打不开

调整后续系统用量稳定,开大最小回流阀

4.5非计划停车

中压锅炉给水泵非计划紧急停泵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包括手动紧急停泵和联锁跳泵两部分。

4.5.1手动紧急停泵

手动紧急停泵是机组发生异常现象或事故,前工段工艺指标严重超标;

若机组继续运行会造成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会造成严重伤害或破坏的事故,必须采取果断措施,紧急停车。

遇到以下情况需手动紧急停泵:

1.机组达某一联锁值而未跳车。

2.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缸内有明显摩擦、撞击声。

3.机组任一轴承断油或轴承温度突然大幅度升高。

4.油系统着火,无法扑灭。

5.泵发生严重喘振而无法消除。

6.停电、停氮气、停仪表空气、循环水中断。

7.润滑系统、控制仪表系统发生严重故障而不能排除。

8.工艺系统发生故障,包括管道、阀门严重泄露,要求主机紧急停泵等。

4.5.2联锁跳泵

某一工艺或设备联锁值达到跳车值触发联锁动作,跳泵。

4.6非计划停车及事故处理

4.6.1手动紧急停泵

1.手动停泵。

2.关闭出口阀及最小回流阀。

3.待消除意外情况(系统超温、超压、着火、爆炸)后,正常启泵。

4.6.2联锁跳车

联锁停泵后按紧急停车处理,并确认联锁信号,判断跳泵原因,针对启动自保联锁原因排除故障,待排除故障后,正常启泵。

5正常操作

5.1生产提负荷程序

根据除氧水制备系统液位及油品合成装置中压锅炉给水需要量的情况提高负荷,外操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开大出口阀的开度,关小最小回流阀的开度,保证除氧水制备系统液位及油品合成装置中压锅炉给水供给稳定。

5.2生产降负荷程序

根据除氧水制备系统液位及油品合成装置中压锅炉给水需要量的情况降低负荷,外操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关小出口阀的开度,开大最小回流阀的开度,保证除氧水制备系统液位及油品合成装置中压锅炉给水供给稳定。

5.3设备的切换程序

5.3.1中压锅炉给水泵的切换

将中压锅炉给水泵运行泵切换至备用泵运行,且备用泵的辅助系统及启泵前准备工作已完成,启动及切换步骤如下:

1.缓慢打开备用泵进口阀。

2.打开备用泵排气阀排气。

5.关闭备用泵出口单向阀旁路阀门。

6.联系中控准备启备用泵,并确认内置除氧器液位在75%左右。

7.将备用泵的操作模式切换为手动。

9.确认备用泵出、入口压力,电动机电流在正常范围内且稳定。

10.根据实际中压锅炉给水的需要情况,逐渐开大备用泵出口阀及关小最小回流阀。

同时,逐渐关小运行泵出口阀及开大最小回流阀。

11.完成切换后,切出泵按正常停泵步骤操作,将泵备用。

12.如需检修,应进行断电,将泵进出口阀及最小回流线关闭,打开泵体排凝排气阀,将泵体倒空,置换合格交出。

13.确认运行泵振动正常。

14.确认运行泵轴承温度正常。

15.确认运行泵电机绕组温度正常。

16.确认运行泵润滑油系统正常。

17.联系中控确认泵的流量和除氧水罐液位正常。

5.3.2润滑油泵的启、停与切换

一.启泵

1.检查润滑油油箱油位、油质正常并盘车;

2.确认泵的压力表根部阀打开;

3.打开泵的入口阀和泵的出口阀;

4.启动泵,调整泵出口压力达到正常值。

二.停泵

1.按下停车按钮;

2.关闭泵的出入口阀;

3.如检修,开导淋排尽残液后关闭导淋。

三.润滑油泵的切换

1.对备用油泵盘车,确认无卡涩现象;

2.确认泵进出口阀全开;

3.启动备用泵,确认备用泵运行正常;

4.停主油泵,现场挂油泵互联开关。

5.3.3油过滤器的切换

1.确认备用油过滤器的导淋关闭,打开排气阀排气。

2.打开平衡阀向备用过滤器充压,待排气阀有稳定的油流后关闭排气阀。

3.操作切换手柄,将油过滤器切至备用过滤器,记录初始压差。

4.关闭平衡阀,打开已停用的过滤器的排气阀泄压。

5.打开导淋阀排尽已停用过滤器内的油。

5.3.4油冷器切换

1.如果油冷器冷却水侧堵塞、结垢,或有泄漏现象,需要进行油冷器的切换操作。

2.确认备用油冷器冷却水进口阀打开,打开水侧排气阀,排气完毕后关闭,打开冷却水回水阀。

3.确认备用油冷器的油侧排污阀关闭,各处连接完好,打开两台油冷器之间的压力平衡阀。

4.打开备用油冷器的油侧排气阀,当从视镜中看到排出的润滑油不夹带油沫时,关闭油侧排气阀。

5.两台油冷器均压完毕,缓慢扳动切换三通阀的切换手柄,将在用油冷器切出,将切换手柄扳到投用油冷器的止点。

6设备联锁一览表

位号

名称

报警值

跳车值

联锁结果

58300TT0601A/B/C

驱动端径向轴承温度

80℃

90℃

报警/停机

58300TT0602A/B/C

非驱动端径向轴承温度

58300TT0603A/B/C

非驱动端推力轴承温度

58300TT0604A/B/C

5830VXT0601A/B/C

驱动端轴振X方向振动

100um

140um

5830VYT0601A/B/C

驱动端轴振Y方向振动

7

5830VXT0602A/B/C

非驱动端轴振X方向振动

8

5830VYT0602A/B/C

非驱动端轴振Y方向振动

9

58300ZZT0601A/B/C

非驱动端轴位移Z方向位移

+0.051mm-0.229mm

+0.076mm-0.254mm

10

58300ZZT0602A/B/C

11

58300LT1201A/B/C

油箱液位

700mm/468mm

 

高报警/低报警

12

58300LT1202A/B/C

高位油箱液位

540mm

低报警

13

58300PDT1201A/B/C

油过滤器压差

1.5bar

高报警

14

58300PT1201A/B/C

供油口压力

15

58300PT1202A/B/C

1.0bar

三取二停机

16

58300PT1203A/B/C

17

58300PT1204A/B/C

18

58300TT1201A/B/C

油箱润滑油温度

15℃

70℃

低报警/高报警

19

58300TT0605A/B/C

电机驱动端轴承温度

75℃

20

58300TT0606A/B/C

电机非驱动端轴承温度

21

58300TT0607A/B/C

U1绕组温度

150℃

155℃

22

58300TT0608A/B/C

V1绕组温度

23

58300TT0609A/B/C

W1绕组温度

7日常维护

7.1维护概述

1.泵运行期间,定时检查泵运转的声音、轴承温度、电机定子温度及振动情况。

进行安全评价。

2.运行期间检测冷却水流动情况、电机电流和泵出口压力数值、机械密封冲洗系统等是否正常。

3.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机检查,查找原因,加以解决。

4.备用泵要定期盘车,建议转子每半个月旋转一次,每次旋转180°

,防止转子变形。

5.备用泵要每个月启动一次,保持备用泵处于正常状态。

输送高温介质时,还要保持暖泵达到能开车的温度。

6.泵定期进行检修,制定检修计划。

轴承和密封部分每年进行一次检查,泵内部每三年进行一次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确定维修方案。

7.2轴封维护

1.泵运行时检查机械密封的渗漏情况和密封冲洗液的压力和温度等,出现异常,行检修或更换。

2.外供封液或隔离液除要求满足压力和流量条件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汽化温度高于泵输送介质温度;

具有良好的进润滑性;

不含杂质和固体颗粒;

同泵输送介质不能产生化学反应等。

3.泵输送高温介质时,机械密封采用冷却水急冷时可能产生结垢现象,要及时清理,否则影响机械密封的正常使用。

4.对于串联式或双端面机械密封,泵运行时定期观察隔离液的压力、温度和液位高度,及时补充隔离液。

或增加隔离液压力,或放空隔离液内的气体。

7.3轴承维护

1.泵用轴承为滚珠轴承,轴承润滑为甩油环稀油自润滑。

2.润滑油必须清洁,不能含有杂质或乳化,温度为常温。

牌号为ISOVG46。

3.定期检查轴承体上的油标显示的油位线,确认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检查油杯内是否有油,是否具备自动补油功能;

检查轴承的温度是否正常。

轴承体内油位低了要及时补油,油杯中缺油要及时加油,轴承温度高要进行检查修理。

轴承温度检测一般采用手持式温度计。

4.泵初次运行300小时后要更换润滑油;

正常运转每6个月要更换一次润滑油;

更换润滑油的同时要把轴承箱内润滑油排掉,冲洗干净,然后再加新油。

一般情况下,更换润滑油在春秋两季进行。

5.泵轴承箱均预留有呼吸塞,定期检查轴承箱呼吸塞是否畅通。

7.油杯正常油位为1/2至2/3。

加油时注意事项

1.如果润滑油变黑、变脏或乳化,要立即更换。

2.轴承箱内的最高油位不能超过油标的可视范围,油位太高不利于油环甩油,并且会从轴承箱的油封处漏油。

3.要确保玻璃杯本身不被损坏和玻璃杯出油口同座的密封性良好。

否则油杯漏油或不存油。

4.油杯接口钻孔和油杯接管要保持水平,且与轴承箱内标准油位保证精确的尺寸关系,否则油杯不补油或不存油。

8附录

8.1开车前应达到的标准一览表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应达到

的标准

开始检

查时间

检查完

成时间

检查人

负责人

公用工程

冷却水压力

>

0.4MPa

仪表风压力

0.7MPa

动力电源

是否送电

已送电

地脚螺栓

是否松动

无松动

冷却水

是否投用

投用

暖泵情况

泵出口单向阀旁路阀是否打开

打开

联锁

确认

无联锁、

无电气故障

压力表

润滑油系统

阀门情况

出口阀

关闭

泵体排气阀

泵体排凝阀

8.2停车前应达到的标准一览表

检查

内容

开始检查时间

水、电、

气、风

公用工程正常运行,

氮气可用。

废水系统

废水处

理系统

废水处理系统具备接受

装置废水的能力。

工艺系统

降负荷

根据实际需要中压锅炉给水流量的情况,缓慢关闭出口阀,开大最小回流阀。

8.3停车后应达到的标准一览表

检查完成时间

转速

电机停转速为零

转速为零

阀门是否关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