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791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do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试

暨南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黄颖黔)期末考试整理版,历年考试没变。

(简答4道40分,案例题2道40分,论述题1道2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科特点?

一是属于政治学学科体系。

学科研究的制度变迁、社会运动、政治策略等,都属于政治学学科的范畴。

二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学科代表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依托马列毛邓等理论,讲述中国特色社会理论道路的来龙去脉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意识形态特征显著。

三是立足中国当代社会,关注国计民生重大现实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立足当前,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四是理论与实践并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通国内国外等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先后根据中国的实际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又用新的伦理指导中国的实际。

2.中特理论的理论创新何在?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二,社会主义的新观念。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伦理观点,系统回答了一个几十亿人口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尤其是提出并且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让我们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

第三,执政党建设的新觉醒。

如:

“两个转变”论,从革命党转变到执政党,从计划经济条件下执政转变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理论;“两个先锋队”统一论,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近现代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依据何在?

18-19世纪,清朝统治逐渐衰退,渐趋停顿,封建主义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加上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并发,以及欧美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先后探索过多次资本主义道路,由于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没有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均以失败告终。

清廷君主立宪未果;孙中山进行辛亥革命后创立的中华民国,走向民主共和失败;民国时期,蒋介石独揽大权,一党专权,民国宪政失败。

同时,1929-1933年,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深陷经济、政治、信仰灾难的恐慌之中,资本主义的吸引力在危机中不断下降,而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中国出现社会主义思潮。

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978年中国又开启改革开放进程,取得了飞速发展,表现了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4.近现代中国资本主义之路何以行不通

历史上,中国先后走过英日模式的君主立宪道路、美法模式的民主共和道路、德意模式的独裁专制道路。

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希望清廷实现君主立宪,但是新政未果。

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推翻了清政府,计划走向民主共和,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软弱,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被袁世凯窃夺了。

民国时期,由同盟会改组的中国国民党,也是资产阶级政党,但由于蒋介石独揽大权,一党专权,民国宪政失败,政治经济军事逐渐崩溃。

这些足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不适合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加上,帝国主义势力是不会允许中国发生任何以独立的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改革;中国独立的民族资产阶级是软弱和摇摆不定的,如果不把工人和农民完全动员起来的话,是不可能彻底地摧毁地主阶级,帝国主义和其买办阶级走狗的。

因此,对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就自然的转移到了中国的工人阶级,转移到了作为所有被压迫人民代表的中国的共产党的身上。

5.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建设的,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还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6.分析新中国抓住的(和丧失的)战略机遇

1950年代,新中国抓住的战略机遇。

朝鲜内战和外国干涉,中国抗美援朝;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获得苏东支持援助,初建中国工业化基础;建国后党军政合一,促成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统一,开启社会变革改造。

(1960-70年代,一再错失战略机遇)(形势误判、政策过头,反右派扩大化、全面大跃进,酿成三年自然灾害)(严防资本主义复辟,发动文化大革命,全国内斗,人人自危)(三线建设,上山下乡,逆城市化或反城市化)(与美苏交恶,反帝反修,自我孤立,准备打仗)。

1980年代,中国大量创造机遇,及时把握机遇;结束文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求四个现代化,开启改革开放历程;尊重人民首创,放权搞活,顺势而为,城乡急剧变革;率先退出冷战,冷对苏东,交好欧美,国际态势大为好转。

1992中国再掀改革开放高潮,成功创造把握诸多机遇。

1989六四事件,中国遭遇内外严峻挑战;1991苏东解体,社会主义遭遇重创;1992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再启改革开放事业,大胆探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21世纪初中国仍有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

21世纪初,当代中国仍有战略机遇,发展态势审慎乐观。

国际局势总体稳定,和平发展仍是主流,中国话语权提升;改革开放成就非凡,综合国力连上高峰,中国内外形象彻底改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促增长、调结构、保就业,城乡社会经济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中特道路引领中国,政治格局和社会生态总体可控,“颜色革命”几无可能。

十六大提出的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的这个阶段,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其主要依据仍将继续存在。

从世界上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是最大的机遇。

其次,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均将继续深化,特别是科技革命正孕育着新的突破,这将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从国内情况看,正处于攻坚阶段的改革必定会逐步破除发展的各种障碍,为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而扩内需、转方式、调结构,夯实农业基础,加强民生保障,都为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存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难以估量的潜力。

8.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它们都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两者也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3)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4)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9.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演变

中国逐渐迈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中国计划经济大起大落,资源严重错配,70年代中期濒临崩溃;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60年下半年,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翌年初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0年代初,刘少奇、邓小平、陈云、邓子恢的政策调整,经济调整、关停并转、起死回生;张闻天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深度思考;1980年代,中国大步迈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990年代初,中国认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80年代改革开放成就斐然,1989年之后中国步入社会经济困局,亟待判明方向;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开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掀起改革开放第二波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贸实力猛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有巨大充实完善空间。

10.为何不能照搬照抄欧美的“三权分立”、“两党或多党政治”

政党制度的形成是同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

中国人民经历过辛亥革命后多党制的破产和国民党一党专政压迫的痛苦,才选择了适合国情的多党合作制度。

首先,历史表明,多党制在中国行不通。

近代史上,国尝试实行或有机会实行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但都没有成功。

以孙中山先生和国民党为代表的民主共和派,曾幻想搞“多党制”,尝试实行西方多党议会民主,限制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但在封建贵族势力的阻挠下,以失败告终。

后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窃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实行了一党专制统治。

事实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买办势力从不允许任何政治力量同它抗争的,而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无力组织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来同封建买办势力相抗衡。

因此,西方的多党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其次,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的多党制,西方的多党制或两党制都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政治制度。

而且形成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一些政党,通过政党之间在国家权力上的争斗来实现各自所代表的集团的利益,选举常常被金钱、财团、媒体和黑势力等所影响和操纵,从而成了“富人的游戏”。

最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人民民主有了相当发展,但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须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可以设想如果照搬照抄西方的多党竞争的制度,在党派数目上也许会创世界记录,但必然会造成党派纷争、秩序混乱、政局动荡、国家分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无从谈起。

11.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应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基础是在不断发展的,这要求上层建筑要随之不断调整和完善。

只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克服现有体制中的种种弊端,才能使政治体制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其次,现在中国社会中所表现的因政治体制弊端和不够完善引起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要求当前的中国政治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如,政企不分,职能重叠,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是改变党的执政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

三是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原有的政治体制由于与传统的经济体制相互作用,加上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经济体制改革越深入,遇到的矛盾和阻力就越大。

党的十八大在推进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

健全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

构建法治中国,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12.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中华民族经五千年历史而不灭亡,这在世界史上是罕见的现象.中国在近现代虽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经一百年的奋斗,终于衰而不亡、衰而复起,乃至有今日重振中华之契机.《诗》曰: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有其内在的精神基础;这一精神基础(或曰民族灵魂)不亡,中华民族就会发展.因此,对这一精神基础应予肯定.

第二,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曾经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然而,中国封建社会在后期却迟滞不前,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产生出近代意义的自然科学,以至于中国长期没有摆脱经济和科学技术落后的局面.相对于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统治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有其长处;相对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缺陷.这两方面的意义都应予以肯定.

第三,中国在近现代虽然落后,但有今日重振之契机;西方在近现代虽然先进,但其文化并非完美无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资本主义金钱拜物教的批判,于今并没有过时;西方人士对西方社会人情淡漠、道德沦丧的慨叹,并非全是无病呻吟;西方学者在认识到西方文化解决社会问题和自然科学问题的局限之后,转而重新评价东方文化,其中虽有牵强之处和过誉之词,但也并非全都是“欣赏古董”.如果我们把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褒扬一概斥之为“猎奇”、“欣赏古董”,那反而是我们自己的不严肃.阿Q精神虽当严戒,但贾桂式的态度也不足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在现今和将来还有存在的价值,这也应予以肯定.

13.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文化出现哪些显著变化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明确提出在不违反政治方向的前提下,不仅文化艺术的不同形式、风格可以自由竞争和争鸣

与政经发展同步,中国文化全方位发展。

汇聚古今中外,西学东渐,国学回潮,促进中国文化综合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与保护,文物、图书的展出、使用和交流,各种文化器材的更新,各种文化设施的改造与建设,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文化设施的兴建,都是以往所无法比拟的。

科技与人文并重,

中国文化渐与国际接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派出了大批文化工作者出国考察、访问、演出,广泛邀请世界各国文艺家、学者和文化团体来华访问;我国在翻译、介绍外国作品和学术著作到国内与翻译、介绍我国作品和学术著作到国外,以及举办各种性质的国际文化活动等方面,都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民间文化、地方文化、边缘文化、网络文化、体育文化、生态环保等强势兴起。

越来越多的来自基层的有才华的青年作家、理论家走上文坛,成为发展文化事业的生力军。

14.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前景如何

201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

核心观点:

引领时代、服务人民、坚守价值、弘扬精神、凝聚力量,传播追求真善美,基础创新、双百方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代中国社会巨变,精神文化需求剧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

中国文化继承和创新高潮不断,中外文化交流借鉴极为频繁,文化创造动能无限,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

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势头良好,软实力渐增。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国文化应当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居重要的地位,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也是他们强烈的愿望。

15.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合理,农村总体生产要素缺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城市化水平偏低造成城市吸纳能力不强、带动力不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较大差距

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乡产业集聚一体化,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原则进行合理流动;

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革户籍制度为抓手,构筑公民身份平等的法律和制度基础,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制和就业制度,实行公平的就业政策,继续强化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积极推进城市化水平,把中心城市或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经济发达区域优先发展成为经济发展要素的聚集中心和市场引力中心,产生城市聚集效应和效益;

促进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等制度的城乡公平均。

强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国家责任制,农村实行义务教育免费、新型的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制度

化解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力求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

改革户籍制度。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与一些制度性障碍是分不开的,建立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消除体制障碍,使农村居民享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和国民待遇。

维护社会稳定,变革社会治理体系,推行社区自治,激活社会组织,防范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

16.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为何大大加快

(1)城市化过程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

“文革”时期城市化发展停滞,原因是“文革”动乱,经济建设遭破坏;1978年以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原因是实行改革开放,商品经济活跃,市场经济驱动,带来特别是东南沿海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国内: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工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加入WTO,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

国际: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增加;我国政府的城市化战略,城市实行改革开放,城市工业生产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人财物跨区域流动,中小城市和乡镇聚合发展,掀起新型城市化浪潮。

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

(3)公用事业往往在城市才比较完善,尤其是城市的良好的通信、交通设施对工业企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助力。

17.当前中国资源环境面临哪些严峻问题

一、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不仅人口基数大,而且人口密度也大。

虽然各种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人均资源相当贫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多种重要资源短缺,加上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对资源具有较高的需求,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我国在环境保护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健康。

我国有3亿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有5000多万人饮用氟、砷含量超标的水,有四分之一城市居民呼吸着质量不达标的空气等都表现了环境对人们的危害。

2环境纠纷威胁社会稳定。

随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关注的提高,和对政府解决环境问题充满期待,一些地方因污染事件处理不当或久拖不解决,引发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从而危及社会安全和稳定。

3环境权益维护依然艰难。

我国环境损害民事赔偿和司法救济体系尚不健全,环境法律对违法者的打击和震慑力度不够,一旦面对环境损害和环境纠纷,受害群众维护基本权益就很难。

(二)我国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经济增长付出了过的的资

源环境代价。

2、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使得资源环境付出代价过大。

总体上,我国经济建设还没有按照资源禀赋条件和生态环境容量进行科学布局,“小而全”和一重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使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严重透支,付出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3、环境基础设施滞后使得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污染的速度。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中,因为环境基础设施问题,环保旧账尚未结清,便又欠下新帐。

4、科技支撑不够。

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20%-40%间,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60%-90%的水平,造成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过高。

(三)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退化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就目前我国森林总体质量呈下降趋势;草地退化依然严重,矿区资源开发、重大工程建设引发的生态破坏尚未得到有效制止。

2、生物资源濒危日益突出。

栖息地和环境改变及过度的人类活动,导致我国生物资源濒危问题日益突出。

3、生态保护基础薄弱,投入不足。

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单一,生态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继续提高;生态保护能力建设滞后,科研力量有限。

生态监测处于起步阶段,信息不足,渠道不畅,难以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荒漠化日益严重、水环境日趋恶化、大气污染日渐加重、动植物种类不断减少、水源涵养功能下降。

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在环境保护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

1、扩大公民环境权利,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新机制。

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要承认群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环境决策参与权和环境政策监督权,确保公众有效行使环境权利,建立政府监管、市场调节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新型环境保护综合机制,从而形成环境保护的最大合力。

2、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制,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

环境损害赔偿不仅体现了维护受害人的权益、维护公平和正义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护环境、恢复环境的需要。

3、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使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二)在环境保护方面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

1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的倒逼作用很先导作用。

提供环境准入门槛,认真落实规划环境评价要求,从决策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完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全程跟踪管理制度、环境保护评价与验收管理机制、环保部门上下级联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

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加大积极结构调整力度。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促进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科学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3、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4、加强环境管理,实行环境保护问责制。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坚持既定的减排任务和目标,实行环境保护工作问责制,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违反环境保护法规上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的要坚决查处并惩罚。

5、改变了以往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发展模式,建立了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发展,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模式,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从根本上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三)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

1、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及标准体系。

2、落实生态功能区划,以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的建设和保护为主体,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3、加大资金投入。

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理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拓展生态保护和建设投资渠道,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建立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

4、增强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概念是20世纪以来人类为解决威胁自身持久健康发展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根源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生态文明。

18.修复生态环境,中国要做何种努力

1、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及标准体系。

规范对生态的开发利用,损害治理等。

2、落实生态功能区划,以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的建设和保护为主体,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3、加大资金投入。

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理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拓展生态保护和建设投资渠道,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建立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

4、增强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概念是20世纪以来人类为解决威胁自身持久健康发展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根源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生态文明。

1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出现了哪些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对外开放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

不仅接纳中国的国际组织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对外关系的内容有了较大扩展,从对外开放前的政治、安全领域向经济、文化和科教领域扩展。

对外开放脚步也发生了转变,面对变化了的国际局势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