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8270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docx

5《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开设时间:

第3学期学时:

78学时学分:

4分

1.课程的性质

(1)《建筑材料与检测》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2)《建筑材料与检测》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2.课程定位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中一门必修的专业方向课程。

其课程培养目标为:

培养具有水工建筑材料取样、检测和合格判定等以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其任务是教会学生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水工建筑材料:

水泥、粗细骨料、混凝土、砂浆、钢材、沥青和土工布等材料的取样、检测、合格判定和保管等能力。

本课程是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制图与AutoCAD制图、水利工程概论等前设课程的学习基础上,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建材与检测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能胜任岗位工作及技能证书考核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通过企业、农业生产单位调研,深入了解建筑材料及检测技能要求。

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岗位上的技能考核要求,充分体现知识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确定本课程的课程内容和能力训练项目。

为了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思想,利用校内实训室与校外企业轮流进行教学与跟岗实习,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在模拟现场的实训室和给定案例素材,组织实践训练,以“项目导向”为主线,按照建筑材料检测的原则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在建材实训室完成实训。

该课程在校内的教学完成后,组织学生到企业跟岗实习。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组织校外实训。

安排校外实训前先要明确任务、目的,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现场参观和设计中找到答案,并发现更多的问题。

实习前教师先下发实习工作任务单,到企业后将学生轮流分配到各个工作区域,安排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了解规划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其它规划要求。

熟悉工作区域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4.课程基本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检测报告的整理;

(2)熟悉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要求;

(3)熟悉材料的基本分类及技术性质特点;

(4)掌握材料检测、选取样品的基本要求;

(5)掌握材料检测的最新技术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

(1)具备编写试验报告的能力;

(2)具备分析试验结果得到试验结论的能力;

(3)具备依照生产标准检测操作的能力;

(4)具备检测设备选用和调试准备的能力;

(5)具备现场采集试样的能力。

态度目标:

(1)规范操作习惯---正确使用工具、仪器。

(2)信息获取能力---利用书籍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

(3)良好职业行为---正确做事,做正确的事。

(4)团结协作精神---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达成目标。

(5)语言表达能力---表述与回答问题。

5.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1课程内容选择与编排是“水利施工技术”、“水利工程管理”和“农田灌溉与排水”紧密联系在一起,营造模拟和真实的工作情境,真正体现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新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2本课程是水利水利施工技术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其后续课程有:

《水利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监理》等课程的开设提供依据。

而且,本课程知识必须在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深化和拓展。

表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领域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学习型项目

建筑材料性能检测

水泥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会进行水泥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水泥检测

水泥性能检测

会进行水泥性能检测

水泥合格判定

会进行水泥合格判定

细骨料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会进行细骨料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细骨料检测

细骨料性能检测

细骨料性能检测

细骨料合格判定

会进行细骨料合格判定

粗骨料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会进行粗骨料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粗骨料检

粗骨料性能检测

粗骨料性能检测

粗骨料合格判定

会进行粗骨料合格判定

砼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砼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砼检测

砼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砼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砼合格判定

会进行砼合格判定

钢筋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会进行钢筋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砂浆检测

钢筋性能检测

会进行钢筋性能检测

钢筋合格判定

钢筋合格判定

砂浆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会进行砂浆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钢筋检测

砂浆性能检测

会进行砂浆性能检测

砂浆合格判定

砂浆合格判定

沥青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会进行沥青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沥青检测

沥青性能检测

会进行沥青性能检测

沥青合格判定

会进行沥青合格判定

土工合成材料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会进行土工合成材料的进场检测与取样

土工合成材料检测

土工合成材料性能检测

会进行土工合成材料性能检测

土工合成材料合格判定

会进行土工合成材料合格判定

 

表2:

教学组织表

学习项目编号

学习项目名称

学习型工作任务

学时

项目一

水泥检测

1.水泥进场检验与取样

2.水泥性能检测

3.水泥合格判定

4.按规范,标准出具检测报告单

12

项目二

细骨料检测

1.砂子进场检验与取样

2.砂子质量检测

3.砂子合格判定

4.按规范填写检测报告单

12

项目三

粗骨料检测

1.石子进场检验与取样

2.石子质量检测

3.石子合格判定

4.按规范填写检测报告单

12

项目四

砼性能检测

1.砼进场检测与取样

2.砼的质量检测

3.砼的合格判定

4.按规范填写检测报告单

12

项目五

建筑砂浆性能检测

1.砂浆进场检测与取样

2.砂浆的质量检测

3.砂浆的合格判定

4.按规范填写检测报告单

8

项目六

沥青检测

1.沥青进场检测与取样

2.沥青的质量检测

3.沥青的合格判定

4.按规范填写检测报告单

6

项目七

钢筋检测

1.钢筋进场检测与取样

2.钢筋的质量检测

3.钢筋的合格判定

4.按规范填写检测报告单

8

项目八

土工合成材料

1.土工合成材料进场检测与取样

2.土工合成材料的质量检测

3.土工合成材料的合格判定

4.按规范填写检测报告单

8

(2)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课程“教、学、做”于一体、实训和实习环节的设计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综合、教学方式采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采用情境教学模式,由多媒体教室和过程控制实训基地实现教学、由校园网提供网络教学环境。

(3)课程主要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一水泥检测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

项目名称

水泥检测

参考课时

12

学习型工作任务

1-1水泥的进场检验与取样

4学时

1-2水泥的性能检测

4学时

1-3水泥的合格判定

4学时

项目任务

让学生学会水泥的取样、检测与合格判定。

教学

内容

(1)水泥的种类、表示方法;

(2)常用水泥性能与质量标准、使用环境;(3)进场水泥的检验项目、方法和步骤;(4)水泥的外观质量检查要点;(5)水泥的现场取样方法;(6)水泥的技术指标及主要矿物成分(7)相关的仪器设备名称及操作方法法(8)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胶砂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性能检测方法;(9)水泥的质量标准;(10)数据修约和计算。

(1)常用水泥的使用及使用环境,掌握水泥验收及储运方面的知识;

(2)水泥的技术要求与合格判定;(3)水泥的取样方法;(4)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胶砂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检测及数据处理;(5)验收报告的整理;

技能要求:

(1)会运用现行的检测标准分析问题;

(2)能独立完成水泥检验验收的所有试验操作;(3)能对实验数据处理;(4)能对水泥合格与否做出正确判定;(5)会填写和审阅试验报告。

(1)具有刻苦学习精神;

(2)具有吃苦耐劳精神;(3)具有敬业精神;(4)具有团结协作精神;(5)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

教学任务:

(1)水泥的进场检验、取样及记录表格的填写;

(2)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3)水泥检验规范的查阅与使用;(4)填写试验记录;(5)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6)对水泥进行合格判断;(7)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实施:

对某工程的进场水泥进行检验。

项目

成果

(1)材料取样记录;

(2)试验委托单;(3)实训预习报告;(4)实验仪器设备准备单;(5)试验原始记录表;(6)试验报告;(7)实训报告。

技术

规范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94);《水泥细度检验方法(0.08mm筛筛析法)》(GB1345-200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学生

角色

试验员

材料员

质检员

教师

能力

具备熟练的工具书使用能力;有良好组织能力和与学生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试验操作及资料整理能力;工程实践经验丰富。

教师数量

专任教师2

兼职教师1

考核

评价

水泥检测占课程考核的25%,其中:

知识占30%,技能占50%,态度占20%。

项目二细骨料检测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

项目名称

细骨料检测

参考课时

12

学习型工作任务

1-1细骨料的进场检验与取样

4学时

1-2细骨料的质量检测

4学时

1-3细骨料的合格判定

4学时

项目任务

让学生学会的取细骨料样、检测与合格判定。

教学

内容

(1)细骨料的验收要求;

(2)细骨料的质量标准;(3)细骨料的取样要求;(4)细骨料的送检程序;(5)相关的仪器设备名称及操作方法法;(6)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曲线;(7)细骨料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合格判定;(8)细骨料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9)砂子表观密度测定的步骤;(10)砂子堆积密度测定的步骤;(11)孔隙率、空隙率的计算、意义和应用;(12)砂子含泥量测定的步骤;(13)砂子质量标准;(14)数据修约和计算;(15)砂子试验报告的基本内容;(16)砂子的合格判定方法。

(1)细骨料的分类、级别,不同强度混凝土对细骨料等级的选用;

(2)细骨料的技术要求;(3)细骨料不同储存位置的取样方法;(4)细骨料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的判定;(5)砂子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含泥量检测;(6)实验报告整。

(1)会运用现行的检测标准分析问题;

(2)能独立完成细骨料检验验收的所有试验操作;(3)能对实验数据处理;(4)能对细骨料合格与否做出正确判定;(5)会填写和审阅试验报告。

(1)具有刻苦学习精神;

(2)具有吃苦耐劳精神;(3)具有敬业精神;(4)具有团结协作精神;(5)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

教学任务:

(1)砂子的进场检验、取样及记录表格的填写;

(2)细骨料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3)细骨料检验规范的查阅与使用;(4)填写试验记录;(5)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6)对细骨料进行合格判断;(7)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实施:

对某工程的建筑用砂进行检验。

项目

成果

(1)材料取样记录;

(2)试验委托单;(3)实训预习报告;(4)实验仪器设备准备单;(5)试验原始记录表;(6)试验报告;(7)实训报告。

技术

规范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学生

角色

试验员

材料员

质检员

教师

能力

具备熟练的工具书使用能力;有良好组织能力和与学生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试验操作及资料整理能力;

教师数量

专任教师2

兼职教师1

考核

评价

细骨料检测占课程考核的10%,其中:

知识占30%,技能占50%,态度占20%。

项目三粗骨料检测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

项目名称

粗骨料检测

参考课时

12

学习型工作任务

1-1石子的进场检验与取样

4学时

1-2石子的质量检测

4学时

1-3石子的合格判定

4学时

项目任务

让学生学会的石子取样、检测与合格判定。

教学

内容

(1)粗骨料的验收要求;

(2)粗骨料的质量标准;(3)粗骨料的取样要求(4)粗骨料的送检程序;(5)相关的仪器设备名称及操作方法法;(6)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曲线;(7)粗骨料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合格判定;(8)粗骨料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9)石子表观密度测定的步骤;(10)石子堆积密度测定的步骤(11)孔隙率、空隙率的计算、意义和应用;(12)石子含泥量测定的步骤;(13)石子质量标准;(14)数据修约和计算;(15)石子试验报告的基本内容;(16)石子的合格判定方法。

(1)粗骨料的分类、级别,不同强度混凝土对细骨料等级的选用;

(2)粗骨料的技术要求;(3)粗骨料不同储存位置的取样方法;(4)粗骨料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的判定;(5)粗骨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含泥量检测;(6)实验报告整。

(1)会运用现行的检测标准分析问题;

(2)能独立完成粗骨料检验验收的所有试验操作;(3)能对实验数据处理;(4)能对粗骨料合格与否做出正确判定;(5)会填写和审阅试验报告。

(1)具有刻苦学习精神;

(2)具有吃苦耐劳精神;(3)具有敬业精神;(4)具有团结协作精神;(5)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

教学任务:

(1)石子的进场检验、取样及记录表格的填写;

(2)粗骨料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3)粗骨料检验规范的查阅与使用;(4)填写试验记录;(5)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6)对粗骨料进行合格判断;(7)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实施:

对某工程的建筑用石子进行检验。

项目成果

(1)材料取样记录;

(2)试验委托单;(3)实训预习报告;(4)实验仪器设备准备单;(5)试验原始记录表;(6)试验报告;(7)实训报告。

技术规范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建筑用碎石、卵石》(GB/T14685-2001).

学生

角色

试验员

材料员

质检员

教师

能力

具备熟练的工具书使用能力;有良好组织能力和与学生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试验操作及资料整理能力;

教师数量

专任教师2

兼职教师1

考核

评价

粗骨料检测占课程考核的10%,其中:

知识占30%,技能占50%,态度占20%。

项目四混凝土检测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

项目名称

混凝土检测

参考课时

12

学习型工作任务

1-1混凝土的进场检验与取样

4学时

1-2混凝土的质量检测

4学时

1-3混凝土的合格判定

4学时

项目任务

让学生学会的混凝土取样、检测与合格判定。

教学

内容

(1)混凝土的分类、表示方法;

(2)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3)混凝土的取样方法、规定及原则;(4)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影响耐久性的因素;(5)各种外加剂、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6)灰水比和强度之间的关系;(7)相关的仪器设备名称及操作方法法;(8)其他特种混凝土的性能;(9)混凝土和易性的判定、强度测定;(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1)数据修约和计算;(12)混凝土试验报告基本内容;(13)混凝土合格判定。

(1)混凝土的分类及使用环境;

(2)混凝土的技术指标;(3)混凝土的取样方法;(4)混凝土的检测标准;(5)各种外加剂、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6)试验报告整理。

(1)会运用现行的检测标准分析问题;

(2)能独立完成混凝土检测的所有试验操作;(3)能对试验数据处理;(4)能对混凝土合格与否做出正确判定;(5)会填写和审阅试验报告。

(1)具有刻苦学习精神;

(2)具有吃苦耐劳精神;(3)具有敬业精神;(4)具有团结协作精神;(5)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

教学任务:

(1)混凝土的进场检验、取样及记录表格的填写;

(2)混凝土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3)混凝土检验规范的查阅与使用;(4)填写试验记录;(5)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6)对混凝土进行合格判断;(7)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实施:

对某工程的建筑工地拌制的混凝土进行检验。

项目成果

(1)材料取样记录;

(2)试验委托单;(3)实训预习报告;(4)实验仪器设备准备单;(5)试验原始记录表;(6)试验报告;(7)实训报告。

技术规范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水工混凝土试验》(SL352-2006)。

学生

角色

试验员

材料员

质检员

教师

能力

具备熟练的工具书使用能力;有良好组织能力和与学生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试验操作及资料整理能力;

教师数量

专任教师2

兼职教师1

考核

评价

混凝土检测占课程考核的35%,其中:

知识占30%,技能占50%,态度占20%。

项目五建筑砂浆检测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

项目名称

建筑砂浆检测

参考课时

8

学习型工作任务

1-1建筑砂浆的进场检验与取样

3学时

1-2建筑砂浆的质量检测

3学时

1-3建筑砂浆的合格判定

2学时

项目任务

让学生学会建筑砂浆的取样、检测与合格判定。

教学

内容

(1)建筑砂浆的分类、表示方法;

(2)建筑砂浆的主要技术指标;(3)建筑砂浆的取样方法、规定及原则;(4)建筑砂浆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影响耐久性的因素;(5)各种外加剂、掺合料对砂浆性能的影响;(6)相关的仪器设备名称及操作方法;(7)其他砂浆的性能;(8)砂浆和易性的判定、强度测定;(9)砂浆配合比设计;(10)数据修约和计算;(11)砂浆试验报告基本内容;(12)砂浆合格判定。

(1)砂浆的分类及使用环境;

(2)砂浆的技术指标(3)砂浆的取样;(4)各种外加剂、掺合料对砂浆性能的影响;(5)试验报告整。

(1)会运用现行的检测标准分析问题;

(2)能独立完成砂浆检测的所有试验操作;(3)能对试验数据处理;(4)能对砂浆合格与否做出正确判定;(5)会填写和审阅试验报告。

(1)具有刻苦学习精神;

(2)具有吃苦耐劳精神;(3)具有敬业精神;(4)具有团结协作精神;(5)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

教学任务:

(1)砂浆的进场检验、取样及记录表格的填写;

(2)砂浆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3)砂浆检验规范的查阅与使用;(4)填写试验记录;(5)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6)对砂浆进行合格判断;(7)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实施:

对某工程的建筑工地拌制的砂浆进行检验。

项目

成果

(1)材料取样记录;

(2)试验委托单;(3)实训预习报告;(4)实验仪器设备准备单;(5)试验原始记录表;(6)试验报告;(7)实训报告。

技术

规范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

学生

角色

试验员

材料员

质检员

教师

能力

具备熟练的工具书使用能力;有良好组织能力和与学生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试验操作及资料整理能力;

教师数量

专任教师2

兼职教师1

考核

评价

砂浆检测占课程考核的10%,其中:

知识占30%,技能占50%,态度占20%。

项目六沥青材料检测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

项目名称

沥青材料检测

参考课时

6

学习型工作任务

1-1沥青材料的进场检验与取样

2学时

1-2沥青材料的质量检测

2学时

1-3沥青材料土的合格判定

2学时

项目任务

让学生学会的沥青材料取样、检测与合格判定。

教学

内容

(1)石油沥青的分类;

(2)石油沥青的组分与结构;(3)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4)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5);石油沥青的应用;(6)灰水比和强度之间的关系;(7)相关的仪器设备名称及操作方法法;(8)其他特种混凝土的性能;(9)混凝土和易性的判定、强度测定;(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1)数据修约和计算;(12)混凝土试验报告基本内容;(13)混凝土合格判定。

(1)石油沥青的分类;

(2)石油沥青的组分与结构;(3)粘滞性、塑性、温度稳定性、大气稳定性;(4)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5)水工沥青混凝土的组成材料;(6)水工沥青混凝土的和易性、力学性质、热稳定性、大气稳定性、柔性和水稳定性;(7)水工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步骤。

(1)会运用现行的检测标准分析问题;

(2)能独立完成沥青材料检测的所有试验操作;(3)能对试验数据处理;(4)能对沥青材料合格与否做出正确判定(5)会填写和审阅试验报告。

(1)具有刻苦学习精神;

(2)具有吃苦耐劳精神;(3)具有敬业精神;(4)具有团结协作精神;(5)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

教学任务:

(1)沥青材料的进场检验、取样及记录表格的填写;

(2)沥青材料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3)沥青材料检验规范的查阅与使用;(4)填写试验记录;(5)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6)对混凝土进行合格判断;(7)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实施:

对某水利工程的建筑工地用得沥青材料进行检验。

项目

成果

(1)材料取样记录;

(2)试验委托单;(3)实训预习报告;(4)实验仪器设备准备单;(5)试验原始记录表;(6)试验报告;(7)实训报告。

技术

规范

《道路石油沥青》(SHO522-2000);《建筑石油沥青》(GB/T494-1998);《普通石油沥青》(SY1665-1977);《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GB/T4507-1999);《沥青延伸度测定法》(GB/T4508-1999);《沥青针入度测定法》(GB/T4509-1998)。

学生

角色

试验员

材料员

质检员

教师

能力

具备熟练的工具书使用能力;有良好组织能力和与学生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试验操作及资料整理能力;

教师数量

专任教师2

兼职教师1

考核

评价

钢筋检测占课程考核的5%,其中:

知识占30%,技能占50%,态度占20%。

项目七钢筋检测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

项目名称

钢筋检测

参考课时

8

学习型工作任务

1-1钢筋的进场检验与取样

3学时

1-2钢筋的性能检测

3学时

1-3钢筋的合格判定

2学时

项目任务

让学生学会钢筋的取样、检测与合格判定。

教学

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